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每天读点金融史Ⅰ: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 第五章 迅速扩张的大宇集团
    本章导读:韩国大宇集团在60年代还只是一个小型的贸易会社,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成为韩国的一流企业集团。美国《新闻周报》把它与举世闻名的通用汽车公司、三菱集团相提并论,还特别指出:“新崛起的韩国大宇集团总部并不设在纽约、伦敦、东京等三大金融中心,但它仍是第三世界成长的新一代企业的典型。”

    大宇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以一生的精力,创造了大宇集团的辉煌业绩。大宇公司跻身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涉足机械、汽车、造船、化学、家电、电子、贸易、金融等各行业的大财阀企业,成为遍布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世界性跨国公司。1997年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名,大宇集团排名第18位,销售额为715亿美元,资产总额为448亿美元。纵观大宇的整个发展历程,金宇中之所以能让大宇企业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和超大规模的兼并,韩国政府的支持以及金宇中对金融行业的控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在1999年11月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本身的过度负债,大宇集团宣告破产。但是金宇中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使大宇集团的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发展历程还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学习的。

    ▲临危受命兼并韩国机械

    大部分中国人对大宇的认识和了解源于它生产的豪华大巴,这种汽车以它的高速和舒适,很快的占领了我国的长途客运市场,并一度成为我国长途客运的标志品牌。其实大宇是一个大型的企业集团,涉及许多行业,他的产品种类繁多,销往世界各地。大宇的迅速发展主要是通过兼并接管其他企业的方式进行的,他依托雄厚的金融背景兼并了很多企业,其中最大的两个兼并案是“韩国机械”和“新韩汽车”兼并案。大宇兼并经验是:在利用相对短缺的银行贷款时,与其建立新的工厂,不如收购亏损企业,可以通过经营合理化,使企业扭亏为盈。既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又扩大了经营范围,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韩国机械创建于1937年是个综合性企业,拥有机械厂、柴油机厂、铁道车辆厂。有各种车间14个,大型机械设备完善。职工3600多人,人员素质较高。

    由于经营不善,尽管拥有资本额达120亿元,公司却亏损严重,仅1975年亏损就高达9.4亿元,全厂处于停工待料的境地。

    韩国机械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已经成为当时韩国政府的一块心病。为了扭转局面,政府决定将企业交给经营有力的财阀经营。当

    时首推的财阀应该是:三星、现代、联合钢铁、大韩重机等大财阀。但大部分财阀都认为这是一桩得不偿失的买卖,他们分析了韩国机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前景,唯有三星集团同意单独收购铁道车辆厂。原因是铁道车辆厂早在70年代初就引进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贷款,并且进行了技术改造,发展前景较好。

    后来韩国政府财务部、商工部、经济企划院等经过反复研究,找到了一个接管韩国机械的合适人选——金宇中。他们竭力动员大宇实业购买韩国机械。

    金宇中早就想创建机械工业,1973年9月就建立了“大宇机械”并招聘了一批技术人员,组成考察团先后到联邦德国、瑞士、英国、美国等国调查机械工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得出的结论是:近期应大力发展精密机械。

    在得知韩国政府想让自己接管韩国机械的消息时,金宇中的第一反应是拒绝。韩国机械亏损过于严重,谁购买都要冒很大的风险。金宇中决定再详细调查一下韩国机械的情况,然后决定是否购买。

    12天后,调查团将调查报告交给了金宇中,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差。韩国机械内部已经混乱到完全杂乱无章的地步,想要扭亏为盈极其困难,金宇中决定拒绝购买韩国机械。可就在这时韩国总统朴正熙亲自过问此事,他对金宇中大加赞扬,并认为只有他能够拯救韩国机械。

    总统的信任和作为一个真正民族企业家的爱国精神,使金宇中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决定购买韩国机械,并下决心一旦购买就一定使它起死回生。另外,强大的金融背景也是他敢于购买韩国机械的重要原因,对于大宇集团来说,从银行和证券市场取得贷款并不是十分的困难,这为他此次的兼并奠定了基础。

    于是金宇中和全体同仁开始了购买韩国机械前的准备活动:

    第一,进行大规模兼并首先需要的就是资金,而那个时候大宇集团已经拥有了东洋投资金融株式会社,利用这个会社所筹集的资金使大宇收购韩国机械成为可能。

    第二,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韩国机械接收团,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改善韩国机械经营的方案。

    第三,引进了一批新人。金宇中费尽心机将在西江大学担任教授的三哥金德聘任为大宇实业的公共事务代表,把韩国银行的崔明杰聘任为韩国机械的常务,把韩国科学技术学院的裴询勋聘任为技术顾问。

    第四,委派接收团到韩国机械蹲点,了解厂情,作职工的思想工作。17

    1976年6

    月26日,韩国机械株式会社第八次定期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召开,以此为契机,大宇实业正式接管了韩国机械。而韩国财界和企业界普遍认为大宇实业给自己买下了包袱。

    但金宇中却对韩国机械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上下齐动员,决心要办好韩国机械,以此来证明,大宇实业不仅能在纺织业里站得住脚,在机械领域同样也能开创一片天空。

    对于“韩国机械”的改造,金宇中首先从管理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把订货生产体制改为了计划生产体制,把企业的中心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生产上,根据市场预测确定产量,提高质量降低能耗。在经营上,开展系列营销活动,广开门路,建立固定的客户。

    强化工作制度,整顿以前松散的厂纪。因此,提出了“清晨6时会议(黎明会议)”并作为制度确定下来。当这一决定一宣布,工厂的干部大吃一惊,怀疑是通知错了,许多人为此埋怨。但金宇中坚持实行这种制度,很多职工敢怒不敢言。金宇中曾对此评价道:“工厂里充满了战俘收容所的气氛。”

    同时他又将13名厂级领导干部精简为3人,派一些技术骨干到国外去学习先进技术,把懂技术又勤劳的人派到重要的岗位,发挥他们的才能。同时为了稳定职工的情绪,大宇实业不但没有像整顿别的亏损企业那样裁减很多员工,而且把工人的工资普遍提高了20%,这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金宇中还利用自己控制的银行取得了一部分贷款专门用来提高职工的福利。仅在一个月之内,就新建和完善了工厂理发室、浴池、医院、宿舍、更衣室、厂区食堂等福利设施。当时有一些干部反对这样做,认为银行贷款应该用到改善技术上去,这样做等于浪费资金。但金宇中认为,只有先想到工人,他们才能更好的工作,这和把资金投入到改善技术上是一样关键的。

    严格的纪律,紧张的生产,舒适的生活环境,给职工带来了实惠,使人心浮动的局面安定下来,职工的热情被调动起来,生产走上了正轨。

    仅6个月时间,韩国机械的股份开始暴涨,由原来的180元涨到了400元,使经营资金从接受时的123亿元增加到180亿元。与此同时,金宇中又建立了精密机械厂分厂。

    同年10月,大宇实业宣布把韩国机械和大宇机械合并为大宇重工业株式会社。消息传出后,韩国机械的股票价格开始狂涨,到11月末,每股的价格涨到了1000元。

    现在回过头看韩国机械股票

    价格的暴涨,除了其自身经营的改善外,大宇集团控制下的东洋证券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成功运营成就了韩国机械股票的神话。

    到年末,韩国机械生产的产品,如柴油机、发动机、铁道车辆、重型机械设备、自动缝纫机等产品,在国内同行业都居于领先地位。该公司成为大宇集团的骨干企业。

    仅仅一年的时间,“韩国机械”便扭亏为盈,并被评为优秀企业,大宇实业不仅在纺织品行业创造了神话,在机械业也创造了神话。

    大宇实业创业的时候只有500万元的资本,而到1977年已经增加到了560亿元,增加了近11200倍;对外出口额从58万美元增加到了3.2亿美元,增加了550倍;销售额从2亿元增加到2200亿元;纯收入从400万元增加到了140亿元,增加了近500倍;职工人数从5人增加到了35万人,增加了7000倍。

    ▲并购造就多元化的大宇集团

    在兼并了韩国机械,进军精密机械行业后,金宇中又把目光瞄向了汽车业。

    70年代末,韩国为了实现1986年跨入世界10大工业国行列的目标,提出了一个详细的“十大战略产业发展计划”,其中钢铁工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等十个部门为十大战略发展重点。

    这一时期,韩国的各大财阀都把目光集中在重化工领域。大宇实业也不例外。据考察确定,80年代人民对小轿车的需求将会有很大的增加。于是,大宇把汽车工业作为重点纳入大宇实业长期的发展计划之内。

    大宇实业是通过兼并“新韩汽车”来发展汽车工业的。“新韩汽车”拥有6个汽车分厂,职工4200人。其中,富平工厂主要生产轿车、卡车、发动机等,釜山工厂主要生产公共汽车,仁川铸造厂、大图钢铁厂主要生产各种汽车零部件和水压机等。

    由于新韩汽车的经营权控制在美国通用汽车的手中,又加上大宇的经营思想和通用汽车公司背道而驰,因此,尽管买下“新韩汽车”的50%股份,大宇仍没有积极参与“新韩汽车”的经营。

    当时,通用汽车公司无视韩国的实际情况,经营上独断专行,加之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政府叫停“新韩汽车”主力车型(小型货车)的生产等多种原因,使得“新韩汽车”设备大量闲置,开工严重不足,连年亏损。到1980年赤字达到了294亿元,1981年亏损达到370亿元,到1982年9月又出现赤字220亿元,不到三年时间,累计亏损高达8

    45亿元。

    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通用方面有些让步,希望大宇实业可以增资260亿元。金宇中抓住这一机会,开始讨价还价。他表示,可以增加投资,但必须把经营权交给韩国方面。

    经过反复的协商和谈判,通用汽车公司最终做出了让步,同意金宇中的计划。并且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新韩汽车”的经营方面是失败的。

    为了增加“大宇”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自“大宇”和通用汽车公司合资后,就制定开发出口轿车的生产计划,并与1983年1月1日把过去的新韩汽车株式会社改为了大宇汽车株式会社。

    为了使汽车能打进美国以及欧洲市场,金宇中会同有关人士反复商量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大宇汽车应该从两个方面下苦功:一是高质量,二是低价格。质量是产品的关键,如果质量不过关,仅靠低价格实际上是一堆废品。但是,如果在价格上不能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就不能吸引客户的购买。

    为了使大宇汽车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大宇实业认认真真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对反映质量的每一项指标,如耐用性、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经济性、美观性等等,都严格把关。同时特别注意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汽车的各种严格规定的变化情况。二、廉价占领市场。大宇汽车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价格要比同类美国和日本汽车便宜10%—30%,这正好迎合了因经济不景气,大量裁员,银根紧缩而造成的大批顾客想买廉价小汽车的心理。三、完善营销和售后服务。公司物色了一批优秀的营销员,同时又建立销售网络,特别注意售后的维修服务和零部件的供应。还千方百计了解顾客使用产品后的评价和意见,进行及时的补救和必要的改善。

    大宇实业非常关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并认为,汽车零部件发展必须走在整个生产的前面,而且出口汽车零部件收益大,市场广。

    当时,法国通用汽车零部件厂因为经营方面亏损而倒闭,通用汽车公司总部本打算在墨西哥新建一家零部件工厂。当金宇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飞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部进行交涉。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通用汽车公司同意与大宇公司合作,并投资1亿美元在韩国新建通用汽车零部件工厂。就这样,大宇实业又与通用汽车公司合作,成立了“大宇汽车零部件株式会社”。

    1984年10月,应金宇中邀请,罗杰·史密斯董事长首次来韩国访问。这个消息传出后,震惊了整个韩国企业界

    。因为过去虽然有不上外国经济界人士访问韩国,但像史密斯这样的具有国际声誉的大企业家的到访还是首次。他的来访,充分证明了大宇集团的国际地位。

    1984年6月30日,韩国的各家大报纸在经济版的头条刊登了“大宇汽车进入美国商场”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韩国汽车出口时代的到来。1986年9月3日,大宇汽车的轿车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该厂投资4200亿元,仅用2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建设工程。该厂拥有多功能机器人自动焊接技术等最新设备,年产汽车16.2万辆,平均每2分钟就生产一辆汽车。大宇公司在汽车行业真正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金宇中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大宇集团,在实现汽车业兼并的同时他还招收进行其他行业的兼并。

    大宇实业成立不久,就开始接受他人的企业,1969年,大宇实业破费1.5亿元巨款买下了世昌织物工业社,这是大宇实业收购的第一家企业。世昌织物工业社也是当时韩国的一级大型企业。

    1970年,大宇实业买下了韩国最大的毛纺织出口企业——东南纤维工厂。

    1971年,大宇实业有买下了高韩实业会社。

    1972年,由于美国对韩国实行纺织品进口限制,使得韩国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有些赫赫有名的纺织品进口企业,也面临破产的厄运。大宇实业利用这一良机,扩大自己的规模,与同年7月购买了濒临破产的南阳产业和东和产业。这两者都是当时比较有实力的企业。尤其是南阳产业,三年前还是一个实力超过大宇实业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后因为经营不善,逐渐丧失了优势。

    同年,大宇实业又收购了高丽皮革株式会社,对生产也进行调整,准备生产出口产品,这一消息传出后,有的人就说“大宇实业出口服装还能获得利润,可出口皮革制品能行吗?”但金宇中却凭借他的慧眼胆识,一旦抓住时机便决不轻易放开。果真,仅1972年,大宇的皮革制品出口额就达到了5700美元,超过了其他所有产品的出口额。

    1973年石油危机的影响致使许多企业濒临倒闭,在这严峻的时刻,金宇中却毫不动摇,一刻也没有放松大宇向前的步伐。他的信念是:“即使地球明天就要毁灭,今天也要播种下一棵苹果树”。

    正是凭借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仅1973年,大宇实业一鼓作气收购了“双美实业”、“三洲大厦”、“韩丝贸易”、“东洋证券”、“荣进土建”等9家经营不佳的企

    业。

    大宇实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它的名字在韩国也越叫越响,金宇中也由此获得了“兼并大王”的称号。

    为了接管顺利,大宇实业组成了专门的接收团,对所接收企业的亏损原因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从中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在人力、资金设施等方面进行补救。很快,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获得了很大改善。

    大宇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依托其控制下的证券公司和银行筹集资本大范围的兼并企业,它的触角涉及到了旅游业、造船业、炼油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和电子家电公司等。大宇实业这一不分业别,不分规模的蚕食鲸吞,也曾受到韩国工商界的强烈谴责。因为被大宇吃掉的中小企业,都是在韩国经济中具有特殊性的企业。有人认为象大宇实业这种大鱼吃小鱼的做法,很难使各个企业体现出自己产业的特点。而且许多中小企业都是在财务刚刚陷入危机没几天后就被大宇吞并的,这造成了整个韩国企业界的混乱。

    而金宇中问心无愧地说:“我买的都是些濒临倒闭的亏损企业,并竭尽全力使这些企业绝处逢生,转亏为盈。我这样做利己又利人,更有利于国家。”

    大宇实接收了这么多的亏损企业,又能在短期能让它们扭亏为盈,其中的奥秘何在哪?”金宇中认为:“没有别的秘诀,只要分析了企业亏损的原因,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管理结构,就能使企业起死回生。”

    大宇实业接管众多企业后,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仅仅12年时间,由一个专门经营纺织品贸易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多种经营的企业集团。

    为了使大宇真正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金宇中于1981年11月18日把大宇实业和大琮开发公司合并为“株式会社大宇”。金宇中被选为代理董事长。两社合并后,使株式会社大宇的经济实力更加雄厚,资本增加到683亿元。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大宇的发展业务也就更加繁忙起来。大宇的传真通讯室身在大宇大厦的6楼上,这里通宵亮如白昼,8台传真机和1台专用国际电话线每天要向大宇的75家海外支社和120多个国家发出1600多件信函和电报,每天处理的出口额多达570万元,仅每日的传真费用支出就超过了6500元。

    1982年,大宇实业创业15年时间,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三财阀,与现代、三星并驾齐驱。当年大宇已经拥有24个企业,对外出口业绩连续4年保持韩国第一。

    1983年大宇的销售额为46614亿元,对韩国

    的出口贡献率达到1.9%。与此同时,大宇的总资本也达到了41159亿元,资产规模在现代、三星之后列第三位,资本金达到了4921亿元,自有资本总计8009亿元,当年纯利745亿元。

    1984年6月1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28届国际商会定期大会上,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手把国际企业家金质奖牌佩戴在金宇中的胸前。这个奖项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每次只有一人才能获此殊荣。金宇中获奖后,世界各国的报纸杂志竞相报道他的事迹,介绍了大宇集团,将它称为韩国"经济飞跃的缩影"。这充分证明大宇从此开辟了韩国企业国际化的新时代。

    ▲兼并的基础——金融后盾

    大宇集团通过不断的兼并,在短短几十年之内获得了如此大的发展,而一开始经济实力远胜于它的现代、三星等大财阀却没有获得这样的发展速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哪?仔细分析大宇的成长之路我们发现,它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最主要的是金宇中在金融业拥有大量的股份,为企业的兼并提供了有利的资金支持。

    韩国的经济命脉在当时主要掌握在十几位大财阀的手里,而这些财阀所控制的部门一般又是跨部门、跨地区的超大型的经济实体。但是,这些企业集团有个共同的弊病:财务基础比较薄弱,一般自有资本在总资本中占不到20%,形成了对借贷资本的高度依赖,大宇实业也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

    当时,大宇集团主要有两种筹资渠道:一是由银行介入的间接融资,二是由证券市场筹集的直接融资。尽管由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逐年增加,但其比例一直小于银行贷款。因此银行贷款对于大宇实业来说,如同肌体的血液一样重要。银行贷款有保证,企业就有活力,否则企业的运转就会中断。

    大宇早在1973年2月就从一位美国人手中买下了韩国投资株式会社的40%的股份参与经营,7月成立短期融资金融会社——东洋投资金融株式会社,并且荣幸的聘请第一银行行长朴鲁圣为社长。

    朴鲁圣在金融界工作多年,有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金宇中聘请他出任东洋投资金融株式会社社长,显然用心良苦。利用朴鲁圣在金融界的地位,仅仅过了两年时间,东洋投资金融会社就在短期融资会社中经营额居于第一的位置了。

    1973年9月,大宇实业买下了东洋证券部分股份,开始跻身于证券业。东洋证券创建于1970年9月,当时拥有资本5000万元,后发展到1.5亿元

    ,在釜山设有办事处。根据韩国《证券交易法》规定的七种经营活动,它只能从事有价证券业务。由于经营困难,东洋证券濒临倒闭。

    买下东洋证券后,以此为窗口,于1973年实行公司制度,并以高达330%的超面额价格出售股票,这在韩国企业股票公开发行市场上是前所未有的。通过三次有偿增资,使资本达到了5亿元以上。1983年,东洋证券又兼并了证券界的霸主——三宝证券,从而成为韩国最大的证券会社。

    1976年4月,大宇实业又买下了忠北银行的65%的股份,成为忠北银行的最大股东。不久,通过投标,大宇又买下了第一银行的10%的股份,成为第一银行的大股东。

    1976年7月,大宇和英国金融会社合作,经营韩国综合金融。综合金融会社业务范围很广,除办理短期金融、外汇支付、设备资金的融通、有价证券的发行等国内各种金融的业务外,还能筹措国外资本。而大宇公司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很大,因此,综合会社对于大宇来说作用十分显著,这也是金宇中千方百计地争取和英国金融会社合作的原因。

    1979年末,韩国当局实行了强制紧缩的金融政策,一些没有参与金融业的企业集团都发生了资金周转困难,就连现代、三星这样的超大型企业也不能幸免。大宇集团由于拥有自己的短期融资金融公司,同时又是几个大银行的股东,平安的渡过了资金难关。

    尝到了甜头的大宇集团决定进一步发展金融业。

    美洲银行是世界上的大银行,当时拥有116亿美元的资本,存款总额达864亿美元,贷款总额625亿美元,在美国就有1200家分行,在海外设有分行120多家,1967年在韩国汉城成立了汉城银行,1977年又成立了釜山分行。如果能和这种大银行合作,对大宇在金融业的发展有其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此,金宇中与1980年9月向美洲银行(BOA)提出成立合资银行——韩美合作银行的建议。经过多方努力,同年10月,美洲银行方面同意成立韩美银行。

    1983年3月16日,韩美合作银行在汉城正式成立,最初出资300亿韩元,合资的比例是50:50。

    当时,在韩国成立银行要受到很多限制,规定在银行中企业和个人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因此,财阀之间围绕着争夺韩美合作银行的支配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大宇集团获得胜利,持股率达到9%,成为这家银行的韩国第一大股东。而三星、双龙、大韩电信各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