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每天读点金融史Ⅰ: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 第三章 家喻户晓的卡内基钢铁并购案
    本章导读: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延续了19世纪后期的走势,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铁路和钢铁工业为代表——仍然是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仍处于扩展阶段。这种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美国当时的本土储蓄却无力提供这些资金。因此,欧洲,特别是当时的主要资本输出国英国的资金是美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来源。因此,美国企业的资金周转必须仰赖银行家,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期。这一切,使资金融入者——华尔街,即纽约的投资银行家,相对于企业,乃至美国政府处于一种强势地位。J.P.摩根是华尔街最主要的银行家之一,他的业务根基在英国,其父亲的公司也设在英国,更重要的是摩根家族与欧洲的金融霸主罗斯柴尔德家族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摩根在欧洲有广泛的融资渠道。通过运用手中强大的资本力量,摩根在成功的控制了美国的铁路行业之后,他又盯上了钢铁行业。

    然而,在当时的美国,钢铁行业已经处于了卡内基的控制之中,他已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王,摩根想要插手其中非常困难。但那时的卡内基由于接二连三遭受丧失亲人的打击,已经有了隐退的打算。这对于摩根来说是天赐良机。虽然卡内基最终诱使摩根付出了比时价高得多的价格,但摩根还是认为非常值得。通过此次并购,卡内基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而摩根则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在钢铁业的垄断地位。

    ▲兼并卡内基钢厂的大手笔

    1900年12月很多钢铁界人士聚集在纽约的大学俱乐部,其主要发言人是卡内基的代表查尔斯·M·施瓦布。施瓦布就是卡内基钦定的继承人,那时他37岁。早在20年前他就加入卡内基公司,开始时只是一名工人。到19世纪末,他已被人们广泛视为卡内基的接班人,取代了与卡内基冲突日渐加剧的弗里克。???

    施瓦布在当晚的演讲中,提到了他关于企业纵向合并的想法。他认为,在那时的美国,每种产品都是有好几家公司联合制造出来的,每家企业只生产产品的部分零件或半成品,最后再组合成最终产品。很少有企业能够用原材料直接生产出最终产品,例如,一家企业集中制造出机车或者货车。施瓦布认为如果企业纵向发展,即将上游产品的生产与下游最终产品的生产集中于一个企业之中,能使企业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摩根也仔细聆听了施瓦布的这次演讲,施瓦布关于企业应纵向发展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这时的摩根已经垄断了美国的铁路行业,而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钢铁,且钢铁业也使美国未来

    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他早就想把触角伸到钢铁业中去,实现对这两个相关行业共同垄断。无奈卡内基在钢铁界的实力过于强大,摩根很难撼动他的地位。但是瓦布的这次演讲似乎透着一种暗示,又让摩根看到了与卡内基钢铁公司合并的希望。

    所以,等大学俱乐部的晚宴一结束,摩根就迫不及待的将施瓦布请到其位于华尔街角落的办公室中,与他恳切交谈一直到深夜。没过几天,施瓦布又被请到了摩根的办公室中。详细的就和卡内基企业大兼并的可能性以及合并方式进行了商议。

    对于摩根的这次提议,卡内基不久就有了回应。在纽约的圣安德鲁俱乐部卡内基和施瓦布在打了一场球后,走进了卡内基别墅的书房内。卡内基在一张纸条上潦草的写下了:“一元五角”。然后交给施瓦布。这就是他要施瓦布传达的合并条件:首先,卡内既要打合并后的新公司债券,而不是股票;另外,新公司的公司债对卡内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要以一元五角对一元的比例计算,也就是说它要以1.5倍的价格出售他的资产。对卡内基而言,这决不是吃亏的交易。

    根据卡内基的资料,他的钢铁公司的公认的价格是3亿元或者4亿元。但摩根那边的资料却显示以4亿以上的价格达成协议是合适的。这个庞大的数字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效应。

    尽管如此,摩根还是在两个月之内就筹集到了所需的资金,并完成了对卡内基公司的收购。从施瓦布的演说到交易的正式宣布仅费时8个星期,交易完成的速度充分显示了摩根财团对巨额资本的控制能力。本次合并使卡内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摩根为卡内基的股份支付了4.2亿美元。除卡内基外,另有30人也由此发了大财。他们都是卡内基的雇员,或与其钢铁公司有某种联系人。这使得匹茨堡和纽约涌现出一批百万富翁,他们在两地兴建了一批豪宅,曾轰动一时。

    1901年4月1日,卡内基钢铁公司正式被摩根兼并,组建成美国钢铁公司。在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上,摩根公布公司资产是8.5亿美元。一个月后,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公司资产额已达10.18亿美元,同时又发行了3.01亿美元的公司债券,使其总资产近14亿美元。

    为了完成这笔交易,摩根发行了数额巨大的新证券,为此他启用了300多家经纪商和银行。这在当时的美国,恐怕只有摩根能做得到。这笔巨额证券中,除了那3.01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其余则都是股票——优先股和普通股各占一半。在那个时代,与有固

    定收益的优先股和债券相比,普通股是一种最不受欢迎的投资工具。特别是在早期金融界对铁路公司的股票投机中,因购买普通股而损失惨重的那些投资者,对普通股更是惟恐避之不及。摩根也意识到了普通股是最难卖的,因此,他雇用了华尔街最著名的股票操纵者和投机家——詹姆斯·基尼,他一直享有无坚不摧的操控者声誉。摩根令基尼通过不断拉升股价为发行新股造势,而基尼也没有让摩根失望,他干得相当成功,使股票发行非常顺利。

    华尔街和整个美国都为此项巨额交易感到震惊。美国钢铁公司的创建是那个时代一起无与伦比的大交易。1899年共进行了1200次并购,总额为22.63亿美元,平均每起并购不到200万美元。1901年也是一个并购丰收之年,除了该并购案,另外还发生了422起并购,其总金额为20.53亿美元。刨去美国钢铁公司的交易金额,可以看出其他交易都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从任何角度来看,这次钢铁业并购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本次并购所发行的普通股数量也相当惊人,1901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额为2.65亿股,而美国钢铁公司的新增股票的比重极高,当时,其股票交易额占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总交易额的40%,市场已经过度饱和了,这最终在华尔街引起了对股票增发的恐惧。由于其规模的原因,随后两年的股票交易额有所下降,但促销者和承销商对此并不在意。美国钢铁公司在1901年4月进入了道琼斯指数,它与1896年被纳入该指数的通用电气公司一道,成为由摩根控制的两只成分股(道琼斯指数当时共有12只成分股)。在以后几十年里,由摩根促成的公司还将陆续加入这一指数。

    随着卡内基的出局,摩根的新帝国浮出了水面,“大钢厂”——人们当时这样称呼它——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企业、首家资本市值突破10亿美元的公司,超过了标准石油公司而成为世界第一。但是,较小公司的竞争依然存在,应该说,新的合并公司并没有完全支配这一行业。然而对垄断统治的批评还是立刻随之响起,其中大多是针对交易本身的结构以及新公司的潜在势力的——它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公司。卡内基运用计谋诱使摩根买下它,而且取得了成功。但在交易完成后,摩根对卡内基说,单是令卡内基出局,其收购费用的付出就是值得的。而规模经济之类的效率理由则从没有听他提及。

    美国钢铁公司的第一份年报成为美国企业财务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以前的公司年报从没有报告过

    数十亿美元的数字。该公司的长期资产达13.25亿美元,流动资产为2.148亿美元。总债务为15.64亿美元,其中10.18亿美元是股票资产(股东权益),优先股和普通股几乎各占一半。优先股的持有者达25000人,而普通股的持有人为17000人。第一年的营运净收益为1.08亿美元,其中5600万美元用于红利派发。整个公司共雇用了168000人。其下属企业包括170家子公司,其中不仅有炼钢厂和铁矿,而且其名下还有100余艘轮船。就这样,摩根梦寐以求的钢铁帝国终于形成了。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了,原材料问题很快就摆到了摩根的案头。原来的卡内基钢铁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使用洛克菲勒的五大湖铁矿提供的优质原料,卡内基曾出价500万美元想买下这个矿山,但没有成功,只是签订了一个为期五十年的供应合同。摩根可不想受制于人,他决心买下该矿山,以解后顾之忧。

    洛克菲勒的梅瑟比矿山在明尼苏达的五大湖畔,是全美最大的铁矿山,藏量5000万吨,可以满足全美60%的需求。原来是由当地叫梅里特五兄弟开发的,矿石的品质比摩根自己拥有的矿山的出品还要优良,居全美之冠,所以加利也提议一定要买下来。

    摩根找洛克菲了商谈购买矿山一事,洛克菲勒早已料到摩根会有此举,但狡猾的洛克菲勒并没有立刻给与答复,而是声称将这桩交易交给他的儿子处理,一边摸摸摩根的底。摩根只好又与小洛克菲勒继续谈判,经过双方的一番较量之后,洛克菲勒终于确定了出售条件,他开出了7500万美元的天价,并要求必须以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支付。摩根并没有还价,交易就此成功。因为摩根相信,洛克菲勒虽然在他的钢铁垄断帝国中插了一脚,但他仍然拥有绝对的控股权,他的地位绝不会被动摇。

    洛克菲勒矿山的购买使美国钢铁公司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就这样,摩根凭借其强大的金融实力,实现了对钢铁产业的“摩根化”,这对整个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卡内基欲擒故纵诱使摩根高价并购

    在摩根兼并卡内基钢厂的整个过程中,卡内基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位置,他实际上是自愿被兼并的。在兼并发生之前,卡内基就已经萌生退意,但他成功地隐瞒了这一点,并诱使摩根开出很高的价格。

    卡内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白手起家,通过努力创建了最大的钢铁公司,最终又安然而退。安德鲁·卡内基的童

    年生活非常清贫、艰苦。他们全家移居到美国时,他的父亲靠挨家挨户去推销自己织的桌布来养家糊口,他的母亲则为一家鞋店刷洗缝补鞋子。那时安德鲁只有一件衬衫,因此,他的母亲必须每晚等他睡下后,赶忙把它洗净、晒干、熨平,以便第二天他能再接着穿。

    卡内基第一次接触钢铁行业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次,由于铁路上的一座木制桥梁被烧毁了,使火车好几天不能通行。卡内基当时正是该段铁路的监理,他立刻想到木制桥梁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将来一定会被钢铁桥梁代替。于是,他借钱开办了一家制造钢铁桥梁的公司,果然他们生产的铁桥梁架大受欢迎,财富如泉水源源不断地涌来,挡也挡不住。

    卡内基敏锐地感觉到美洲大陆现在是铁路时代、钢铁时代。需要建造铁桥,火车头和钢轨,钢铁是一本万利的。于是,他辞职与两个伙伴一起到欧洲旅行。在这次旅行中,卡内基取得了事业上的两大收获,这是他成功的开始。第一大收获是,卡内基在他的堂弟乔治——一位工程师——的陪伴下一同参观伦敦钢铁研究所时买下了一项制造钢铁的专利。这是一种钢铁的最新制法,这种新方法将会给今后的铁路用铁轨制造带来革命。旧的制造方法是先将原料铸造成铣铁,再制成铁轨,然而这种方法制造的钢铁含有相当多的碳,缺乏弹性,极其容易产生裂纹。而在伦敦钢铁研究所由道茨兄弟所发明的这种钢,采用一种特殊方法,在炉中以低温还原矿石时,除去了碳和其它杂质。这样,可以增加约1/3的纯度,大大地延长铁轨的使用年限。卡内基立即和道兹兄弟签约买下了该技术在美国的专利。

    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在英国取得的关于焦碳洗涤还原法的专利。焦碳这种有小孔的煤渣,在匹兹堡都被当作垃圾丢掉了,但如果利用这种技术把它们仔细洗涤,再燃烧煤渣,等到熔解之后再沥上水,经过干馏后还可以再作为煤,用来炼钢。如果把它当作制铁用的燃料,就可以大大节省成本。

    之后,卡内基离开伦敦前往巴黎,在巴黎逗留期间,他写了一封长信给留守在匹兹堡的弟弟汤姆,要求弟弟在自己回国以前要办妥以下几件事:

    1.和汤姆·斯考特秘密签订为期10年的收购所有匹兹堡铁路的煤渣的合同。这可以带来巨额利润。汤姆.斯考特是卡内基的好友,也是他的桥梁公司的秘密股东(他的股份以折半为条件用卡内基的名义持有)。同时,汤姆.斯考特在陆军部握有实权,给卡内基的生意带来很多便利。

    2.已经收到了

    联合太平洋铁路即将开工的报告,立即转告汤姆·斯考特,马上与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长艾姆兹签订合同,独占伍德拉夫卧铺车公司。

    3.应该立即开发南方发展的需求,英国对南方很有兴趣,马上前往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曼菲斯和维克斯堡——北方事业家对这3个城市还抱有反感—迅速垄断联合制铁的合同。4

    回到美国后,卡内基开始把分散的资金聚集在一起,把以前自己入股的两家公司合并起来,成立了联合制铁公司。1873年底卡内基与人合伙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公司公有资本75万美元,卡内基投资25万美元,是最大的股东。1881年卡内基与焦炭大王佛里克达成协议,双方投资组建了FC佛里克焦炭公司,双方各持一半股份。同年卡内基又以他自己的三家制铁企业为主体,并联合许多小焦炭公司,成立了卡内基公司。1892年卡内基巴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外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钢铁帝国——卡内基钢铁公司。至此,他终于攀上了自己事业的顶峰,成了闻名世界的钢铁大亨。5

    但1898年以后,卡内基接二连三遭到了丧失亲人的打击。先是他敬爱的母亲散手而去,然后,他的弟弟汤姆也去世了。时隔不久,在布拉德克他的工厂里,发生了熔炉爆炸事件,他失去了最可信赖的得力助手琼斯厂长。而在这个时候卡内基与弗里克也一直在较劲,两人不能就许多钢铁公司的战略问题达成一致,在卡内基企图买下弗里克的股份时,两人在匹茨堡弗里克的办公室进行了最后一次激烈争吵,几乎发生身体对抗。身心俱疲的卡内基萌生了退出的念头,并计划把它的钢铁公司以3.2亿美元的价格出让,自己则投身于慈善事业,将绝大多数财富捐献给社会。

    摩根此前的挑衅行为已经使卡内基深知他想垄断钢铁行业的野心,他也知道摩根恐怕是当时唯一有能力完成这次大并购的人。但他并不急于与摩根合作,而是采取了先抑后扬的策略,吊足摩根的胃口,充分掌握主动权,这样他才能在交易中获得有利的价格。

    于是,他先找的第一个购买者是莫尔帮。莫尔帮的核心任务是威廉莫尔,他生长在一个投机者的家庭中,父母都是银行家。此人是华尔街的后起之秀,他与其弟和伙伴们在华尔街被称为莫尔帮,他的制铁企业在全美制铁业排名第四。摩根果真为此深感忧虑,如果莫尔帮争得与卡内基合并,他垄断钢铁业的计划将更难实施。但后来莫尔同卡内基谈判无果,莫尔白白送给对方100万美元的定

    金。原因是莫尔没有能力筹措3.2亿美元资金,他也很想吃掉卡内基钢铁公司,可惜没有那么大的胃口。

    不久,摩根又得知卡内基正在联系洛克菲勒,想把资产卖给他。而洛克菲勒此时正忙于控制世界的石油生产与买卖,一项投资俄亥俄新矿山的计划又刚刚失败,还被卷入骤然而起的反托拉斯的风潮中,首当其冲地称为被责难的对象。正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的洛克菲勒自然也就无心考虑卡内基的那份事业,谈判没有成功。

    此时的摩根已经非常焦急,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卡内基就是偏偏没有想到与他合作。于是他放出消息,称美国的钢铁业必须合作。想以此提醒卡内基他想合并其钢厂,但卡内基仍然是充耳不闻、不予回应。

    摩根仍不罢休,又扬言如果卡内基拒绝与其合并,他就找贝斯列赫姆谈。贝斯列赫姆的钢铁公司在美国的实力也使相当的雄厚,卡内基知道如果摩根真的和贝斯列赫姆钢铁联合,将对自己十分不利。直到此时,卡内基才派施瓦布告诉摩根,如果按时价的1.5倍付款的话,就将卡内基的钢铁企业卖给摩根,而且只要新公司的公司债券,不要股票。虽然这个要求非常苛刻,但此时的摩根已经十分担心再出现什么变故,也就很快答应了。这样,卡内基的资产一下子从2亿多美元升至4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

    ▲金融寡头对钢铁行业垂涎已久

    在此次大兼并之前,摩根就曾经对垄断钢铁业做过许多尝试,但由于卡内基“钢铁大王”的地位泰国稳固,他的图谋一直没有得逞。

    自从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的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并很快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1900年为例,这年美国的钢铁总产出是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英国的1.5倍。美国的钢铁业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西战争和布尔战争为钢铁工业开辟了巨大的市场,使钢铁价格上涨,利润猛增。另一个原因是美国铁路业的蓬勃兴起。铁路是钢铁公司的主要客户,为他们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因此,当摩根基本上垄断了铁路业之后,他又想通过纵向兼并的形式控制钢铁行业,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自己的垄断势力,还可以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两头获利。那时在钢铁业内部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组,几百家小厂已分别成为十几家不同的大公司的组成部分。但这些联合企业是些非正式的联盟,内部产生了很多的摩擦。摩根认为应该进行某种更大规模的合并,将小公司进行彻底的统一,在行业内建立更好的秩序,才能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满足时代对钢铁的大量需

    求,并带来更多的垄断利润。

    在当时的美国钢铁业,除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还存在其他一些强大的竞争对手,如美国钢铁·铁丝公司的约翰·沃恩·盖茨,美国罐头公司和全国钢铁公司的摩尔兄弟等。而摩根进入钢铁行业正是借助和盖茨的一次合作。

    1898年盖茨在新泽西州联合了七家倒钩铁丝公司,组成了一个资金为9000万美元的美国钢铁·铁丝公司。并希望以该公司为根据地,逐渐兼并其他企业,称霸钢铁工业。当盖茨向明尼苏达铁矿公司体诸合并方案时,对方表示同意,但是却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就是并须将合并业务全权委托给J·P·摩根公司。盖茨对摩根十分忌惮,极不情愿让摩根介入兼并业务,但又不甘心放弃这次好机会。权衡之后,他还是请同他交往密切的著名律师埃伯特·加利帮忙联系摩根。

    后来,盖茨拿出了一个投资高达两亿美元的“联邦钢铁公司”的策划方案,企图建立一个排斥卡内基的中西部各州钢铁大联合企业,请求摩根融资。而摩根在盖茨构想的基础上,加上全美265家薄铁企业,包括国家钢管公司、美国钢网公司等,将他们一并收归己有,创立了一个联邦钢铁公司。该公司成为美国第二大钢铁企业,卡内基在美国的钢铁行业仍然坐头把交椅。摩根想垄断钢铁业就必须设法令卡内基出局,他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对卡内基的订单。

    但令人惊讶的事,卡内基并没有对这些明显的挑衅行为做出任何反应。它表现得非常平静,因为他自信这些动作都不能动摇他在钢铁业的地位,长此以往,受损失的不是卡内基,而将是那些不从卡内基钢铁公司进货的人。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卡内基开始对摩根进行反击,而这些反击策略将对摩根在工业界的利益构成很大威胁。卡内基宣布将要在俄亥俄开设自己的钢管厂,直接与摩根的钢管公司开展竞争。甚至不惜破坏主要厂家之间的非正式卡特尔协议,凭借其效率优势,以超低的价格销售产品。卡内基曾经用此方法对付过伊利诺斯钢铁公司,而且它也有足够的能力使他的竞争对手陷于破产或被接管的境地。而这次卡内基要对付的显然是摩根刚刚组建的全国钢管公司,他要让摩根知道谁才使钢铁界的霸主。接着,卡内基又抛出了更有杀伤力的策略。他宣布将建设一条运送其产品的铁路,从而直接与摩根拥有大量股份的宾夕法尼亚铁路开展正面竞争。他计划修建一条从五大湖到东海岸的铁路,并途经匹茨堡(即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部)运送该地的钢

    铁。这样一来,卡内基不但摆脱了摩根企图通过限制运输对他实施的控制,而且,还在摩根引以为豪的铁路垄断事业中插上了一脚。卡内基的这一举动令摩根十分恼火,一旦他将这些计划付诸实施,将会给摩根带来很大的损失。且摩根也已经意识到,单纯在钢铁行业的竞争中,他似乎并不是卡内基的对手。为了结束这种毁灭性的竞争,摩根决定动用他在金融界的强大的资本能量,不惜代价的买下卡内基钢铁公司,实现自己垄断钢铁行业的计划。

    因此,当施瓦布适时的透漏出这种以翔实,摩根立刻决定抓住这一机会。

    ▲摩根也是真正的赢家

    有人认为在这次超级并购置中,卡内基运用自己的智慧,又使摩根付出极高的价格购买了他早就想出售的资产,他才使这笔交易中真正的赢家,而摩根则恰恰相反,虽然他最终完成了并购,但与他所得到的资产相比,他付出的成本似乎太高了。

    其实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次交易对摩根来说并不是一次亏本的买卖。卡内基在这次交易中获得了4.2亿美元,其中的2.5亿美元是被要求以利率为5%的公司债券支付的。卡内基实际拿到的钱要高于4.2亿,因为他的债券是以票面价值的115%售出的。卡内基之所以坚持要公司债是因为他确信,出售给新公司投资者的股票定价过高,以后肯定会下跌。而事实恰恰相反,股票很快升值了。从会计的角度看,新股票的定价是过高了,因为交易发生时,美国钢铁公司的账面净资产总额应在7亿美元左右,而相关融资证券发行以后,其总市值被提升为14亿美元。在当时,人们习惯用会计的思维方式来定义公司价值,因此,这7亿美元的溢价被认为是纯粹的水分,也就是说这批证券在发行之际,其价值就被稀释了。然而,如果以我们现在更常用的、更合理的方法,即以预计收益流的贴现值来估计公司价值,情况则大为不同。美国钢铁公司第一年的营运净收益就达到1.08亿美元,公司的总市值仅为其第一年盈利的14倍,也就是说,该公司的市盈率仅为14倍,这说明14亿美元的估值并不高,摩根为此次交易化的每一分钱都很值得。也许这就是摩根在多年以后告诉卡内基说,即使后者多要一亿美元他也会痛快答应的缘故。听了这话以后,这个老谋深算的苏格兰人一连几个星期都闷闷不乐。

    另外,摩根财团还在这次巨额交易中赚取了丰厚的承销费用,作为华尔街金融霸主的摩根决不会让自己主导的大并购交易落入其他的投资银行之手。由摩根组织的辛迪加在本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