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因为有爱,就要好好说话 > 06 善用耳朵,它比嘴巴更会说
    倾听也是一种爱的语言

    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

    古时候,有一个附属的小国向中国进贡了三个用纯金打造的小金人。这三个小金人做工精湛、光彩夺目,中国的皇帝甚是喜欢。

    小国的使者在进贡礼物的同时还出了一道题目:请中国的各位大臣们判断一下这三个小金人哪一个更有价值。

    大臣们看着这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想了很多的方法:有的用称重器称重量;有的请珠宝师来鉴定;有的请艺术家看做工。但是,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分辨不出哪一个更有价值。

    正在人们绞尽脑汁依然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位后宫的妃子来到了大殿,她拿起三个小金人仔细地看了看,便派人去取来了三根稻草。这个妃子拿起稻草分别插进三个小金人的耳朵里,结果:插入第一个小金人耳朵里的稻草从另一边的耳朵出来了;第二个小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出来了;第三个小金人的稻草插进了小金人的肚子里,什么响动也没有。

    妃子胸有成竹地说:“第三个小金人更有价值!”

    使者赞赏地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这个故事就说明了,最有价值的人,并不是最能说会道的人,而是耳朵通往心灵的,懂得用心倾听的人。

    倾听是连接心灵的纽带,懂得用心去倾听是智慧的表现,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倾听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能否与他人沟通得顺畅,并非取决于你出众的表达能力,沟通的真谛在于对方的才华能否更多地展示出来,而非炫耀你自己的口才。很多时候,仅仅要求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听众而已。

    懂得用心去倾听,善于倾听,有效地倾听,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基本素质,也是与他人成功交流必须注重的细节。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上帝让我们有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其用意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很多时候,你越是认真地听对方说话,他就会越喜欢你,因为我们只会对那些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感兴趣。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想告诉别人时,我们往往会将其告诉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等自己比较信赖的人。当他们认真倾听你的话语时,你会相当开心,会有一种满足感。这样就拉近了你与倾听者之间的距离。

    倾听对我们人类而言非常重要,它就像我们的呼吸一样重要。在我们日常的沟通行为中,比如读、写、交谈、倾听等等,其中效率最高的不是读和写,也不是交谈

    ,而是倾听。

    倾听是一种本能、一种生理反应,倾听也是一种艺术、一种心智和情绪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的人都有倾诉的欲望,当我们不能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样子时,就会产生沮丧和失望等消极的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排解,就会积郁成疾,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渠道去发泄,而发泄最好的渠道就是找人倾诉,既然需要倾诉就需要有人倾听,这个时候,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似乎忘记了倾听,只顾自己一味去表达。经研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懂得倾听的人不足四分之一。

    小A是一位汽车销售人员。有一次,一个客户向他咨询一款新型的轿车,小A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对方,并且相当详尽地为对方介绍了这款轿车的性能和优点。

    对于小A的热情接待,客户相当满意,很快就决定购买此款轿车。但是就在小A陪同客户从展厅前往办公室准备办理手续的短短几分钟之内,客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终突然决定不买了。就这样小A眼看着到手的鸭子飞了,好端端的一单生意就这么黄了。

    这位客户为何会突然变卦呢?小A怎么都想不明白,便向客户询问变卦的原因。

    这位客户告诉小A:“你根本就没有用心地听我讲话,我感到完全被你忽视了。就在我们准备签约之前,我跟你提到我的儿子考上了名校,而他非常喜欢汽车,非常希望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你完全没有听到我所说的这些,你只顾推销汽车。我不想从一个不尊重我的人手中买东西。”

    直到这时,小A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想做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仅要带上自己的嘴巴,更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耳朵。

    学会用心地倾听,不仅能够让你获取更多的信息,这还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谁都希望对方能够用心地听自己讲话,谁都不喜欢对方打断自己的讲话。只有耐心地听取他人的讲话,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在人际关系中,沟通是重点,在沟通中倾听则是关键。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关注,渴望自己在他人心目中能有一席之地,这就是卡耐基所说的人性的弱点,也是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被人关注、尊重的需求。

    小B是一家公司市场部新入职的业务员,最近他搞定了一个相当难搞的客户,这个客户脾气非常暴躁,爱发牢骚、爱抱怨,公司已经跟进半年了,其他很多的业务员都跟进过,但是谁都没能拿下,

    已经列入其他业务员的黑名单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小B仅仅跟进了一周就轻松拿下了。

    其他的同事都相当好奇,自己费尽口舌都没能拿下的客户,小B一个新入职的员工是用什么手段拿下的客户,便纷纷向小B取经。但是小B的回答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小B说这位客户是一个心思非常细腻的人,而且他还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尤其在乎别人是否能真正懂得他内心真正的诉求。小B总是能不厌其烦,耐心地倾听客户的诉求,面对客户的一些正确的意见,小B总是真心地予以肯定。就这样,客户觉得小B对他非常尊重,并视小B为知己。小B拿下这单就顺理成章了。

    这时,小B的同事们才搞清楚他们没能拿下这单的原因,他们只顾着介绍公司的产品,并没有去倾听客户的心声。小B虽然刚刚入职,业务水平并不是很熟练,但是小B却凭借自己善于倾听这一点就拿下了其他同事所没能拿下的订单。熟悉业务的业务员们虽然口若悬河,但是却沟通失利,没能拿下订单;业务不熟悉的小B却因为善于倾听,令客户相当的满意,取得了很好的沟通效果,拿下了订单。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很好的沟通者,就应该成为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掌握倾听这门艺术呢?

    第一,要保持专注。有关研究表明,人说话的语速大约每分钟一百五十字,而思维的速度要比语速快四到五倍,因此,一个人在听他人讲话的时候很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要想专注于倾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必须保持专注。

    第二,不要急于插话。在对方讲话的时候,即使他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十分有趣,你也不要急于插话,因为你突然打断对方的讲话,会让对方相当反感,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而尊重的本身往往是相互的,你不尊重他人,自然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即使你的话语能给对方带来一些启迪,你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不可以不顾他人的感受,随意打断。

    第三,要适时地给予评价。在对方表达某种观点的时候,如果你觉得他说的正确,就要以点头、微笑或简明的话语予以赞同和鼓励。在沟通的过程中,给予对方适当的评价,能使对方心悦诚服、心情舒畅、兴趣盎然。

    “王禅老祖”鬼谷子曾说过“口乃心之门户”。良好的倾听是打开他人心扉的钥匙。当我们觉得身心疲惫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做一名真诚的听众,慢慢地倾听对方的心声!

    爱的练习题

    (1)当你与他人交

    流时,你是否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

    (2)如果你正在陈述自己的观点,却被别人突然打断,你会作何反应?

    沟通前,搞清楚对方需要什么

    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

    有一次,美国的大思想家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将一头正在草地吃草的小牛牵进牛棚,但是他们父子俩一前一后用尽所有的气力,小牛依然不愿进去。这时家中的女佣看到两个大男人累得满头大汗依然徒劳无功,便主动上前帮忙。只见女佣仅拿了一把草放在小牛的嘴里,便非常顺利地将小牛引进了牛棚。看得爱默生父子是目瞪口呆。

    爱默生和他的儿子犯了一般人常犯的错误,就是他们仅考虑到自己的需求,却没有考虑到小牛的需求,所以他们生拉硬拽也没能将小牛拉进牛棚。只有女佣最清楚小牛的习性,知道小牛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要先听听对方的需要,了解对方心里想什么,我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例如,在钓鱼的时候,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鱼饵,应该根据鱼的喜好来选择鱼饵,那样才能钓到鱼。

    哈雷·欧佛施托教授曾说:“行动是在人类的基本欲望中产生的,想要说服别人的话,就应该不论在商业上、家庭里、学校中、政治上,还是在别人信念中,激起某种迫切的需要,如果能把这点做成功,那么整个世界都是属于他的。”表现自我的需求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出发点,往往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需要去做的,很少去考虑他人的需要。如果我们不再将自己的需要强加给他人,而是多多地听取对方的需要,那么将会避免很多的多说无益和徒劳无功。

    了解对方的需要,你就不愁找不到自己的幸福;了解对方的需要,你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了解对方的需求,你就不愁搞不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要总是拿我觉得怎样,我认为怎样去对待他人,因为你的需要并不代表对方的需要,如果我们只一味地顾及自己的感受与需要,那么将很难成功。

    有很多人在遇到事情时,总是还没搞清楚具体的状况就急于着手去做。小B就是这么一个人。

    上周,经理给了小B一个case让他做。小B接到case以后,也没有问清楚具体的需求,就火急火燎地全面投入其中。

    周一的早上,我路过经理办公室的时候,经理的咆哮声从屋内一阵阵地传出来:“你到底是怎么搞的,有没有

    搞清楚我的意思!你就准备拿这个残次品来应付我,是吗?还能不能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没多会儿,小B就哭丧着脸走出了办公室,见到我就十分委屈地向我抱怨:“我做之前也没跟我说清楚,我都做完了又让我重做!也太难伺候了!”我问道:“那你做之前搞清楚经理的意思了吗?”小B无辜地回答道:“我就是想着能快点做完,也没想那么多!”“所以,你现在要重新做,想快也快不了了!”我好笑又好气地回道。

    就这样小B因为没有搞清楚经理的需要,不仅被对方骂了一顿,整个case还被推翻,要从头做起。既赔上了感情又浪费了时间。

    很多时候,你付出了却不一定能够得到回报,就像上例中的小B一样,费时费力地去做了,最终却没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时候,如何才能听到对方的需要呢?

    第一,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要抓住对方想表达的主要意思,不要被一些旁枝末节所吸引。要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才能抓住对方言语背后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第二,在没有听清或者没有搞懂对方意思的时候,要及时提出疑问,以免产生误解。当然提疑的时候不要喧宾夺主,更不要把话题扯开。

    第三,在对方还没有说完之前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要提前在心中做出判断,不要带着自己的主观色彩去判断,要耐心地听完再做判断。

    第四,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你的想法比对方的更好,也不要替对方做决定。你应该将自己好的想法作为一个提议告诉对方,但最终的决定还要当事人自己做出。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身上。

    很多时候,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因为你给予的不一定是对方需要的。付出是一种美德,付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先了解对方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爱的练习题

    (1)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你会真正去理解对方的需要吗?

    (2)如果对方非要将他的需要强加给你,你会高兴吗?为什么?

    不能光用耳朵不动嘴

    倾听对方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就是尊重,因为这说明我们认为对方有卓见、口才和聪明机智,反之,打瞌睡、开小差就是轻视。

    在日常的交流中,“倾听”和“回应”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它们是相互为继的关系,缺少了谁,沟通

    都无法正常进行。在与人沟通时需要用“心”去倾听,没有有效的倾听就达不到沟通的效果。与人沟通时,不仅要认真倾听对方所说的,还要理解对方话语中的含义,并且适时地予以回应。

    倾听不光用耳朵去听,而且是一种情感上的互动。倾听者需要通过话语的回应去向对方传递信息,去告诉对方你在认真地听他说话,从而表达自己对诉说者的尊重与关注。倾听的时候,还要积极地思考诉说者话语中表达的含义,适时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与人沟通交流必须是相互的,谈话必须有来有往。我们在不打断对方谈话的前提下,通过及时的反馈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避免产生误解。及时地做出信息的反馈,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你在认真地倾听,这是对对方谈话价值的一种肯定。在双方交流的时候,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价值,如果能得到对方的肯定,诉说者的内心也会非常高兴,同时倾听者也会对肯定他的人产生好感。

    有效的沟通交流应该是沟通双方之间所形成的互动关系。如果只有倾听没有回复,就达不到良好的沟通效果,甚至会让对方觉得你根本就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甚至没有将他这个人放在心上。假设你在跟对方谈话的时候,对方毫无反应,没有一点的信息反馈,你一定会觉得对方根本就是将你的话当成了耳旁风,你会乐意对方如此对你吗?当然,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如此期望。

    小A是一家公司的新进员工,因为内向胆小,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建议,领导给他布置一些任务的时候,他总是非常认真地听,但是他也仅仅听了而已,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即使他不是非常明白,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因此小A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有一次,经理让小A准备一个大型项目的投标文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能否拿下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年度绩效。经理将这份工作交给小A的时候,详细跟他阐述了标书的细节以及注意事项,并再三叮嘱他,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询问,一定要把它做好。小A虽然并没十分明白经理所表述的内容,对此也存在许多的疑问,但是他依然像以前一样点头答应,并未提出任何异议。在准备的过程中,小A遇到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完全有机会向经理咨询,可是他始终没有开口。

    结果可想而知,因为小A的原因,投标失败,公司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项目。经理觉得小A完全没有将他的话听进去,根本就没有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工作态度相当不端正,根本就是将他的

    话当成了耳旁风。小A最后被公司辞退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光用耳朵不动嘴。在人际交往中,倾听很重要,适时地回应、提问也很重要。每个诉说者都希望对方认真听他述说,希望对方能够更好地倾听,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甚至给予他一些意见。学会回应,善于回应,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自信的象征,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也彰显了一个人的能力。倾听时恰到好处的回应,能够让沟通更加活泼生动,促进双方关系的和谐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适时地给予回应,让沟通更加顺畅,达到有效的沟通呢?

    要善于引导对方。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向对方表示你正在专心地听他说话,并且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如果交谈的过程中出现了冷场的现象,也要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对方说下去,活跃交流时的气氛。

    要给予对方真诚的赞美。在对方见解精辟、言辞生动或说出有价值的信息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予真诚的赞美。比如,你的想法真的很有见地;你的故事真精彩;你的建议真的很好等,像这种良好的回应,可以瞬间激发对方谈话的兴致。

    要适时地提出疑问。虽然在对方倾诉的时候突然打断对方的话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但有一种方式是例外,这就是“乒乓效应”。它是指在倾听的过程中,要适时地提出一些切中重点的问题,或者是发表一些独特的建议和看法来响应对方的倾诉。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对方清晰的回应和反馈,以此来确认自己理解的意思和对方是一致的,从而达成共识,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倾听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地向对方传递全部信息的反应过程。所以在倾听的时候,不光要带上你的耳朵,还要带上你的嘴巴,给予对方适当的回应。适当的回应既是向对方传达自己倾听的态度,是鼓励对方继续倾诉,可以促进双方更好地交流,同时也可以深入地了解交流的双方。良好的交流,在专注、积极地倾听的同时,也要给予对方适当的回应。

    爱的练习题

    (1)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那儿侃侃而谈,没有他人的附和,你是否会觉得尴尬呢?

    (2)你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如果一直一言不发,你觉得你们的交流还能进行下去吗?为什么?

    让肢体语言为你“说话”

    肢体语言是从人们潜意识中发出的语言,它隐蔽而真实地传达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其强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口头上的言语

    。

    一个食客走进一家饭馆,点了酒菜。当他吃饱喝足后,摸了摸口袋,发现忘了带钱,便对饭馆的老板说:“老板,今日出门匆忙,忘了带钱,改日给您送来!”饭馆的老板礼貌地回道:“没关系,没关系。”然后恭敬地将这位食客送出了门外。

    这整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看在了眼里,心想,如此便可白吃一顿。于是他也走进饭馆,点了一桌酒菜。当他酒足饭饱之后,他也摸了一下口袋,并对饭馆的老板说:“老板,今日出门匆忙,忘了带钱,改日给您送来!”

    谁知,这时饭馆的老板突然脸色一变,让手下将这个无赖抓住,非要扒了他的衣服抵账。

    无赖很不服气地对老板说:“刚才那个人,不是也赊账了吗?”

    这时,老板解释道:“人家吃饭,碗筷摆放整齐,喝酒一盅盅的小口喝,斯斯文文,吃完了还拿出手绢擦嘴,一看就是个有德行的人,怎么会赖我这几个小钱。你呢?狼吞虎咽,脚翘在凳子上,喝酒也不用酒盅,直接往嘴里灌,吃完了,直接用衣袖擦嘴,分明就是一个居无定所、三餐不继的泼皮无赖,我岂能饶你!”

    老板的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能留下外衣,仓皇而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肢体动作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如果一个人品行端庄、富有涵养,那么他的肢体动作也势必优雅;如果是一个品行恶劣、缺乏涵养的人,那么他的肢体动作也势必粗俗。

    第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肢体动作来衡量和了解一个人。

    第三,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肢体动作,因为它是他人用来衡量自己的一面镜子。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过无数次与他人交流的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光会“听其言”,也会“观其行”,以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当然,在我们观察对方一举一动的时候,对方也在观察着我们。因此,我们如果想说服对方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单靠语言交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各样的手势、表情等方式,来加强语言的效果;即使是通过电话或网络交流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语调、说话节奏来加强语言的效果。这些用来加强语言效果的方式,都可以称之为肢体语言。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就对肢体语言进行了研究,发展出了一门颇具魅力的新科学:人体语言学。

    1971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梅拉比安教授,曾经做过这么一项研究:他在特定的时间内,观察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设计出一套面对面的沟通模式,并且归纳出大多数人所适用的模式,然后借此来观察、了解,人们是如何歪曲理解彼此之间的语言。

    通过这项研究找出了沟通中的三个主要元素:肢体语言、声音和用语,由此还总结出了一般人沟通中的三个常数:55/38/7,它们分别代表一个人接受他人传达信息的方式:55%的信息来自看到的举动;38%的信息来自声音、语调和语速等;7%的信息来自语言本身的内容。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完整信息的组合元素中,无声的语言(肢体语言)占了93%。

    由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肢体语言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且,这种非语言传达信息的方式,比用语言传达信息的本身更具有内涵。肢体语言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表现出来的内容也更加有意义和说服力。它还可以成为你个性魅力的展示,并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

    科恩登在给林肯写的传记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林肯在想要强调某个观点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动作,就是喜欢晃动脑袋。当然,这个动作也不会一直持续,随着演讲的进行,他的动作会变得越来越自如,直至接近完美的程度。他有着属于自己的律动感和独特的肢体语言,这让他变得异常高贵。他看不上虚荣、炫耀和做作等一切不好的行为。有时候,他会以他独特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他的心情和内心的看法,比如,他会高举双手撑50度角,手掌朝上,做出拥抱的姿势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他也会高举双手,紧握拳头在空中挥舞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和厌恶。他的肢体动作有效地表达了他坚定的决心。他在演讲的时候总是站得非常规矩,双脚并齐,也不会倚在任何东西上面,他的姿势和神态变化不大,他也不会大声喊叫,更不会随意走动。为了放松双臂,他有时会左手抓住衣领,拇指朝上,只用右手来动作。

    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加清楚地表达演讲者的内心思想,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言语的效果。而林肯就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的人。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讲话中,仅仅用了两分钟,全篇不超过225个单词,就轻松打败了爱德华·伊韦瑞特——这个演讲超过了两个小时的对手。

    同样是美国总统竞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