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因为有爱,就要好好说话 > 05 说清楚,别往感受里掺杂质
    当你遭遇别人的“恶语”

    真正骄傲的人心目中没有胜过他的人,也没有不如他的人。前者他不承认,后者他不屑一顾。

    前段时间,一位年轻男演员的意外离世,立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刚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都在质疑新闻的真实性。在大众眼中,这位年轻的演员一向乐观开朗,一直积极地工作、生活。但是遇上外界种种对他不实的报道和中伤的话语之后,他患上了抑郁症,草草地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大家都在关注抑郁症的时候,我觉得有些东西更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语言暴力。

    他的经纪公司在事后曾发表过声明:外界发出的不实报道和恶意的言语中伤,使他被误解,种种被猜疑的声音给他造成无形巨大的压力导致病情加重,黑暗和绝望曾一度伴随着他。

    声明直接指出是不实的报道让他患上了抑郁症,最终走上了自杀这条不归路。谣言和语言暴力显然成了伤害他的幕后黑手。正所谓人言可畏,虽然语言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能成为杀人的利器。很多网友利用网络的便利隐藏自己,毫无根据地随意辱骂、黑这些明星们,用各种不实的语言恶意地攻击、炮轰他人,有些人熬了过来,而有些人却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终结这种恶行。我虽然不是某些明星的粉丝,但也深深为之感到惋惜与不值!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到他人的批评、诋毁和冷嘲热讽。有些人总是自恃过高,毫无顾忌地指责批评他人,甚至于羞辱、恶意攻击他人,并且以此为乐、得意洋洋。像这样的人他能得到什么呢?除了一时的快感,人际关系的恶化和自取其辱外,什么都得不到。而且被羞辱的人还有可能会奋起反击,使自己惹祸上身。

    其实当你遇到别人的“恶语”时,不必去理会。要学会让那些伤人的话左耳进右耳出。设想,如果一个人送你一件礼物,而你却没有收,那么这件礼物是属于谁呢?当然还是属于那个送你礼物的人。他人对你恶语相向,你根本没必要理会,完全是说给他自己听的,与你有何干系啊!你不去理会说那些话的人,那么他就是自说自话、自讨没趣,久而久之,他自然就会闭嘴了。

    相传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黄州时,结识了金山寺的禅师佛印。两人情投意合、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有一日,苏东坡与佛印像往常一样在一起畅谈佛学。

    突然苏东坡饶有兴致地问佛印:“以大师的慧眼看来,吾乃何物?”

    佛印回

    答道:“在贫僧的眼中,学士乃我佛如来金身!”

    苏东坡听到自己的朋友将自己说成是佛,自然非常高兴。

    这时,佛印反问道:“以学士的慧眼看来,贫僧乃何物?”

    苏东坡见佛印发福的身材,便想打趣他一番,于是戏谑道:“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佛印听到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动怒,只是点点头意味深长地向苏东坡笑了笑。

    苏东坡觉得自己的答案更胜一筹,认为自己又打赢了一场口水战,为此沾沾自喜。

    回到家以后,便很开心地将事情的经过向苏小妹陈述了一番。

    苏小妹听完哥哥的陈述抿嘴一笑,然后义正言辞地对哥哥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有牛屎,所见万物皆化为牛屎。哥哥你输了!大师是心中有佛,故所见皆是佛;而哥哥你心中有牛屎,故所见皆牛屎。大师心净,哥哥心秽也!”

    苏东坡听妹妹这么一说,果然十分有道理,顿时感到万分惭愧。

    面对苏东坡的诋毁,看似没有还击的佛印却更胜一筹,吃亏的反倒是诋毁佛印的苏东坡。相由心生,境随心观,若无其事其实才是更大的还击。

    我们常常因为他人的评论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其实大可不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感到痛苦、遗憾。当然,我们也不要随意地诋毁他人,恶语伤害的除了他人,还有自己。它会让你失去他人的喜爱和关怀,影响你与他人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可谓损人不利己!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虽然大家都知道恶语伤人的坏处,但是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却屡见不鲜。

    当26岁的A被公司的老板任命为执行总监的时候,公司就开始流言四起。公司的管理层都觉得他资质太浅,能力不够;员工们背地里都说他是通过不正当关系上位,将他讲得相当不堪。

    A顶着舆论的压力就职了。面对周围人那些如山崩落石般打在他头上的恶评,他十分痛苦。

    一天A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便对A说:“儿子,我知道你现在非常苦恼,但是我想让你记住的是,没有人会愿意去踢一条死狗!”

    A听了父亲的一番言论,顿时明白了很多。从此,他再也没有理会那些恶意言论,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公司的管理工作上。后来公司在他的管理之下业绩蒸蒸日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某些

    人的“恶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虽然不能避免这种攻击和诋毁,但是我们却可以避免它对我们造成的干扰和伤害。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恶语对自己的伤害呢?

    首先,当对方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如果你真的做错了,那么你就要记住这个错误,从中吸取教训,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其次,你心中必须清楚,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别人对你的评价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也许是一个错误的评价。你没必要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再次,有些人总会对自己在乎的人恶语相对,就是因为他对你足够的重视,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恨,如果他不重视你,他就会对你熟视无睹,根本没有闲工夫来管你。

    最后,就算对方是恶意对你进行人身攻击,你也无须动怒,因为你的行为与品质并不是由他说了算,根本不必因为他人的说三道四而烦恼,他想说就让他去说好了,那只是他一相情愿而已,于你并无妨碍。恶意攻击他人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攻击者自身失去他人的尊重。

    爱的练习题

    (1)面对他人恶意的言语攻击,你会选择反击还是沉默?

    (2)你身边有没有这种没口德的人?你和他的关系怎样?

    揪出躲在批评背后的期待

    人们在批评的筛子里寻找一切奥秘。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你一定会遇到过这种激励式的批评:小时候常常不满爸妈的批评管教,长大以后才明白爸妈对自己完全是出于一片苦心;上学时老师的批评,工作后领导的指责,其实传达的都是一份期待,他们期待你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达到他们的要求,能够尽快改掉你身上的缺点与不足,去完善你自己。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我们不应该害怕别人的批评指正。在成长的路上,有了亲人、朋友们的批评,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健康成长。给我们批评指正的人都是真心为我们好的人。这种善意的批评充满了爱和帮助,充满了苦心和期待,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清自己。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谦虚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把批评当成一种关爱、一剂良药。

    有一天,墨子因为一点小事批评了他的弟子耕柱子。耕柱子非常难过,他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于是抱怨说:“明明我犯的错误是最少的,为何你总是如此严厉地批评我呢?”

    墨子听到耕柱子的抱怨,便向耕柱子问道:

    “如果是你驾驶一匹马和一头山羊上山,你是会用鞭子抽马还是抽山羊呢?”

    耕柱子想也不想,立刻回答道:“我当然是会抽马了!”

    墨子接着问:“你为什么要抽马而不是抽山养呢?”

    耕柱子回答道:“马儿力气大,跑得又快!抽山羊,抽了也白抽,跑不动啊!”

    墨子最后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之所以如此严格要求你,是因为我视你为马而不是为山羊,你值得我的批评!”

    墨子觉得耕柱子是一匹可以驰骋于广袤原野的“烈马”,所以才愿意去鞭策耕柱子。有时候他人对你的批评是源于对你的期待,所以受到他人的批评,你不应觉得委屈,去抱怨他人。你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因为他们看到了你身上的不足,他们批评你是源于对你的关心,对你的爱!因此,我们对待他人的批评应该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所谓“忠言逆耳”,忠言往往都是逆耳的语言,不中听,但是却最有价值,忠言逆耳是他人对自己的劝解,它能使人反省自己言行上的缺点,督促自己保持良好的品行,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从而杜绝一味沉湎在自我陶醉中。就如: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谏臣魏征多次直谏,拂唐太宗之意,但是唐太宗却能容忍魏征的“以下犯上”,虚心采纳魏征的正确建议。正因为唐太宗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所以他才成了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病死之时,唐太宗非常难过,他伤心地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是圣贤也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我们都是凡人呢!我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都有盲点,都会失误、犯错、出纰漏。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待批评,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都非常重要。当错误已经成为事实,当批评已经降临到你的身上,我们一定要正视批评,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坚决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彻底改正不足。把他人的批评当成是进步的动力,成长的阶梯!

    富兰克林曾说过:“批评者是我们的益友,因为他指出了我们的缺点。”我们应该将批评当成益友来接纳,那么我们的朋友就会遍布天下;将批评当成动力来接受,那么我们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将批评当成建议来对待,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会节节攀升。

    他人诚恳的批评、正确的建议对我们是有益无害的,我们要勇于接受。即使是

    严厉的批评,也应该虚心接受。如果你连别人诚恳的建议都不肯接受,谁还愿意与你交流,你怎么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就连陈毅都说过:“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真正对你好的人,就是敢于指正你错误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善意的批评呢?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都会偶尔犯点小错误,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对他人的批评。受到他人的批评后不要垂头丧气、自暴自弃,我们本来就是在批评中成长起来的,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更不应对他人的批评耿耿于怀,产生敌对的心理,甚至企图报复。我们应该冷静、大度地用其他健康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抑郁,寻求心理平衡。

    其次,对于正确的批评,我们应该欢迎而非抵触。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关心和重视我们的人往往会成为批评我们的人。比如,父母批评孩子,老师批评学生,领导批评下属。他们的批评不是要诋毁你们,而是因为他们对你抱有希望,他们希望你变得更好。对于这种爱的批评,你怎能不欣然接受。

    最后,提升自身的素质,学会接受批评。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便于正确地对待批评。在接受对方的批评后,我们不但要诚恳,还要分析受到批评的原因,积极地改正。同时还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吸取教训,严于律己、完善自己。对于那些错误的批评也能理智对待、冷静解释,不发怒、不报复。

    西方有这么一句谚语:“恭维是盖着鲜花的深渊,批评是防止你跌倒的拐杖。”18世纪,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特尔在受到年轻评论者弗勒贝尔批评的时候,不但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打击报复这位鲁莽的批评者,还将他的批评文章推荐给一个著名的学术刊物,并且为他安排了工作。李特尔这样令人尊敬的学术界权威人士,都能如此对待一位毫不客气批评他的后辈,是否让我们这些害怕甚至敌视批评的人觉得汗颜呢?李特尔不但没有敌视批评自己的人,还主动积极地与批评自己的人交往,他不但得到了世人的尊重,还交到了不错的朋友。听惯了谀辞的人常常会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而那些虚心接受批评的人,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得到提升。因此,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是相当必要的。

    批评饱含着对你的期待,期望你能够变得更好,是对你的关爱!如果你能理解这种期待与爱,那你的人生一定会更加顺利,前程似锦!

    爱

    的练习题

    (1)你有受过身边人的批评吗?被批评的时候你是怎样的心情?

    (2)如果你爱的人犯了错误,你会以批评的方式劝诫他吗?

    你的需要就是最真实的感受

    一个人如果遵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他要么成为一个伟人,要么成为一个疯子。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曾说过:“你们的时间有限,不要将时间浪费在他人的身上,为他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束缚,不要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最重要的是,要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有自己真实的感受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会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渴望的东西。当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前,总是担心不会被对方认同或接受,从而使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其实,我们没必要在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之前,就将内心封闭起来。没有表达出来,你怎么知道对方不会认同和接受你的意见呢?表达了,起码还有50%被接受的希望,但是不表达,就完全失去了这个机会。因此,不要再因为恐惧不被对方认同、接受,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而放弃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由衷而发”。也就是说,人说话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违背自己真实的感受。只有如此,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并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反之,我们将会背离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本质,让自己养成防范之心,无法真心与人交往,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最重要的是,它还会让我们迷失自我,让我们无法做自己内心真正的主人。这就相当于将自己的身体交给了其他灵魂来支配,这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情啊!

    我的一个朋友A,突然给我打来电话,在电话中她很无奈地对我说,她现在没有住的地方,想到我这借宿几天,问问方不方便?

    我记得她上个星期刚刚交过房租,现在没地儿住,肯定是又被B给“欺负”了。A和B是同事,一起在公司附近租了个两居室,一人一间。

    果然不出我所料,A说B的父母又来了,而且也不知道要在A那住几天。因为只有两张床,A只能让将自己的房间让出来。A现在非常苦恼,虽然心里十万个不情愿,却拉不下脸来拒绝B的请求。

    A这个人我非常了解,就是那种打碎了牙齿和血吞的主儿。从来都不愿意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什么痛苦都自己咽,也不爱向他人倾诉,遇事总是忍

    让,所以委屈的永远都是她自己。

    对于A这样的软柿子,B不捏她捏谁?

    我真的有点生气了,气的是A太懦了,便质问她,能不能勇敢地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说出来?A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对我倾诉说,她也是没办法,B已经向她表示过歉意了,而且两位老人都已经来了,也不好将人家往外推,而且,她也做不了他人的主,根本就阻止不了对方。

    听她如此的说辞,我更加气愤了,便反问她,做不了别人的主,也做不了自己的主吗?在意他人感受的时候,能不能先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为了他人把自己搞得如此被动,值得吗?

    A听了我的建议,现在更加纠结了,她根本不知道是该继续迁就对方,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真实的感受。

    现实生活中,像A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一再地迁就别人,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得寸进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果为了成全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真的有必要吗?每当我们面对某件事情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来自头脑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要理智、要慎重;另一种是来自内心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因此,在面对某件事情的时候,请遵从自己内心的指引。

    严复曾说过:“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要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向上的动力。只有懂得遵从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人,才有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应该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做到由衷而发、有的放矢。面对某个人或某件事,不是去适应,不是去迎合,不是去追逐,要去寻找真实的自我。但是,只要你不断地自我发现,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就一定可以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爱的练习题

    (1)你是一个会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的人吗?

    (2)如果他人不顾你的感受,做了一些伤害你的事情,你会反抗吗?如果会,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沟通时,切勿唠叨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说的越多越好。恰时恰当地告别往往会为我们赢得一个好名声,也会为我们的沟通画上完美的句号。

    日本人曾针对婚姻不幸福的因素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造成这种不幸的因素中,位列前三名的依次是:唠叨不休、性

    格不合、不会持家;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也对一千多对夫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丈夫们都将唠叨和挑剔列为自己太太最大的缺点。

    由此可见,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唠叨已经成了阻碍夫妻之间正常交流的最主要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每个人都曾被身边的人唠叨过,除了上文中的妻子,还有我们的父母、朋友,或是同事。他们不光唠叨,还为唠叨穿上了神圣的外衣,他们觉得那是对你的爱,是一种关心与督促。用他们的话来说:“全是为你好啊!”但是唠叨真的可以让对方好吗?实则不然,唠叨不仅不会让对方变好,还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负担:轻则,会给对方造成精神上的压力;重则,直接导致双方关系的破裂。

    秦先生就曾饱受妻子的唠叨。那时他非常郁闷,经常会向自己的朋友倾诉,妻子总是无休止地唠叨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他整个人差点都被自己的妻子给毁了。

    刚开始的时候,秦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他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都很努力工作,热心地向客户介绍产品。虽然他每天工作都非常辛苦,但是晚上下班后,不仅得不到妻子的鼓励,还要被妻子奚落一番:“哦,我的英雄回来啦!工作很顺利吧,一定赚了不少的钱吧!”见秦先生沉默不语,妻子便接着说:“看样子带回来的并不是钱,而是领导的责骂吧!我要提醒你的是,我们下周可就要交房租了!”

    如此的唠叨秦先生忍受好几年,实在受不了,最终选择和自己的妻子离婚了。离婚以后,秦先生又娶了一位年轻漂亮,能够关心和支持他的女孩做妻子,而这些是他第一任妻子所不能给他的。秦先生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现在已经是一家著名企业的执行总裁了。

    而他的第一任妻子,直到现在都不清楚为什么会失去自己的丈夫,他还一直对她身边的朋友不停地抱怨:“我跟着他省吃俭用这么多年,为他做牛做马吃了那么多年的苦。结果呢,当他不再需要我的时候,一脚将我踢开,去找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

    即使身边有人告诉秦先生的第一任妻子,丈夫离开她是因为她自己太唠叨了,想必她也不会相信。但是这的确是秦先生离开她的真正原因。她以一种轻视的方式来唠叨自己的丈夫,对她丈夫来说无疑是一种长期的心理折磨,对男性的自尊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不仅仅是在婚姻生活中,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唠叨也往往令人感到厌烦。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一个人没完没了地对你重复一些你不感兴趣的

    话题时,你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感到非常厌烦。当然,这跟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我们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无休止的唠叨会令对方失去倾听的兴趣,更别提真心与你交流了。

    唠叨就是有这样的能力,它会让人的心情瞬间变坏,直接阻碍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因此,在与他人交流时切勿唠叨,我们应该掌握好说话的时机和节奏,在恰当的时候及时地结束谈话,这样既不会浪费彼此的时间,还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我们自顾自无休止地唠叨下去,最终结果极有可能会让对方对你失去耐心。

    吉米原本是一个内向寡言的人,因此,每次参加朋友聚会的时候他总是很难与大家聊到一起去,这给他的人际交往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于是,他参加了一个语言训练班。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吉米在语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老师觉得他已经可以出师了。但是,这个星期吉米突然又来上培训课了,这让老师感到非常的疑惑。

    下课以后,老师找到了吉米,开门见山地问他:“你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吗?”

    吉米回答道:“我在这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令我受益匪浅,我自己也觉得学得挺好的。但不知为什么,现在参加朋友的聚会时,我好像还没有之前受大家的欢迎了。这让我感到很困惑,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但是,我知道一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只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已。”

    “能举个例子吗?”老师问道。

    吉米接着说:“我现在已经克服了以前那种不愿意主动讲话的毛病了。每次到朋友的家里,当大家的谈话快要冷场的时候,我总是能迅速地找到话题。有一次,我从每个人的不同性格,谈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再谈到了体育赛事,最后还聊到了当前的政治局势。就这样,我们一直聊了三四个小时。”

    听到这里,老师已经知道吉米不受欢迎的原因了,很显然是吉米太过健谈了,他一直无休止地唠叨个没完,使听他说话的人失去了耐心。

    于是,老师打断了吉米的话,叫他明天继续过来上课,看看别人都是如何交流的。

    第二天吉米准时来到了培训班。在课堂上,老师一直都没有理会吉米,只顾着和其他的学员交流。直到下课以后,吉米实在憋不住了,他走过来问老师:“你现在可以告诉我,我存在的问题了吗?”

    “你的语言很有魅力,且富有艺术性,你本来能够很容易赢得他人的喜爱。但是,你却不懂得适时地结束交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