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性格决定命运 气质改变人生大全集 > 第十八章 书香气质
    什么是书香气质

    柔韧自持,幽静绽放,带着并不耀眼的光辉,静静地散发智慧的吸引力,只有“书香气质”才会令人在不知不觉中沉醉,而它的主人则拈花而笑。

    “书香”从何而来?许多人不太清楚。从前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芸香草亦称芸草,产于我国西部,这种草有一种特别的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一个具有书香气质的人,也仿佛从身上散发出淡淡清香,品之欲醉。

    说到书香气质,当然离不开书。人的气质文雅卑俗、清明混浊往往与读书紧密相关。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高尔基说:“我爱书,每一本书都为我打开了一扇面向新世界的窗户。”

    书对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读书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味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书的背后有着另一个绚丽的世界、安宁的世界、博大的世界。在那里,鲜花盛开,云蒸霞蔚,人仿佛得到了重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些装腔作势附庸风雅的人则往往因形式大于内容,气质也就趋于浮躁。读书人的感性、直觉造就的是理性的深刻思想,这种体验意味着令人神往的精神追求。因此书香气质往往是以沉静的理性气质为基础的。

    其实不仅是书而已,自然世界里的诸多现象一旦经由人的心灵感悟和深切思考,都将会充满思辨之美、统一和谐之美,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普遍哲理的气息,对人生很具有启迪性,对个人气质也很具有陶冶性。

    一花一世界,所谓书香气质的神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书香气质特征及表现

    ◎知性

    知性气质洋溢着一种理性的智慧的光辉,不是直觉的感性,而是智性的警醒。不是取象传情,而是理蕴涵示。知性并不意味着没有强烈的情绪情感因素,而是说与理性色彩极浓的冷静观察相比,情绪不再张扬,而显得节制,情感也不那么疏放,而显得聚敛。

    这种理性气质,处处表现在钱钟书的作品中。他摒弃那种温和的取笑,代之以对人性弱点和人性困境的探察,对文化人格作出极其深刻的心理审视和道德批判。从而呈现出与传统忧患意识常有的那种沉郁缠绵格调迥然不同的气质:觉醒和警悟。

    钱钟书先生被誉为“文化昆仑”。在他的著作中,我们比较熟悉的

    是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他的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中。他的学术著作如《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援引的参考书目数以万计,且涵盖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钱钟书先生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他就接受经史子集的熏陶,在青年时期,他便成为一个出色的旧体诗诗人。同时,他非常重视西方思想家的著作,尽管他并不一定赞同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却非常重视他们的某些具体论断。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

    他对文化、人生、人性的文学思考是那么真挚和警拔,它再也不是那种有感伤色彩的哀怨掩抑,悲慨兴怀,而是一种以人类学、哲学为本体的现代忧患意识。这一点,钱钟书与鲁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对生命存在的文化哲学反思上,鲁迅和钱钟书都以坚劲的否定性力量透视以恶为形式的人性弱质,但侧重有所不同,鲁迅着眼于它的阶级性和族类性,而钱钟书则侧重于它的人类性。如果说鲁迅是一个坚强的斗士,于人生深处呐喊以醒世,那么钱钟书是一睿智之学者,执卷于人生边上欣然独笑以醒世。这是真正觉醒者的冷笑,冷峻和尖刻,挚热而深沉。

    钱钟书明确地说他最终的兴趣不在他自己归属的知识阶层这一小类,也不在于中国的族类,而是整个两足无毛、圆颅方趾的人类。钱钟书执着地追求一种类性相通的精神境界。与大多数中国当代先锋作家相比,钱钟书受过西方理性主义深刻的洗礼,他的气质就和他的作品一样,透露出极其强烈的理性精神,达到“无痕有味”的境界。

    并非只有学术界才具有书香气质,在人们印象中,集唱、演、导于一身的张艾嘉身上就带着一种典型的知性女子的气质。她温文尔雅、才华横溢却又不失个性,可以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代言人。美国《时代》杂志曾以三页篇幅推介她。

    出生于台湾的张艾嘉十六岁涉足影视圈,从影三十多年来主演过近百部电影。步入八十年代后,张艾嘉减少幕前演出,醉心于幕后工作,所执导的电影得到行内人肯定,其中的《少女小渔》、《今天不回家》荣获多个电影奖项。

    看张艾嘉的戏,感觉总是无比熟捻和过瘾,这个知性女人已被时光打磨得异常圆润和干练,岁月的沉淀悄悄堆积成诱人的魅力,大有厚积薄发之势。戏外的生活延伸到戏内,流淌的尽是张扬和自信,一举手、一投足、一回眸,都是属于女人独立的精彩。

    ◎含蓄

    含蓄的气质包括一种寓意性、象征性和哲理性,使得人感到神韵无穷,具有发人深思的美感和力量。

    朱光潜先生韬光养晦,洁身自好,不喜张扬。他的一丝不苟,反映了其治学的严谨,为人的低调。他强调勤奋和努力,他说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则平凡,他们好比有大本钱而没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则斐然可观,他们好比拿小本钱而做大生意。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赴欧专修美学,30年代初学成回国,受聘于北大并在清华大学兼职。他首先把美学观念与中国历史、建筑、人文、文学、伦理学等相融对照,见解之美之新,“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传统之木”,冠绝当时。故每逢朱光潜授课,常常要改在大礼堂内才行,而听者仍见拥挤不堪。朱光潜著作等身,许多作品成了经典,如《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西方美学史》等,乃大学文科必读之书。他还以优美的文笔翻译了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维科的《新科学》等西方名著。

    朱光潜先生的文艺思想曾经发生过广泛的影响,这影响曾深入到中学生,并且影响到许多青年的生活和行为,因为当他谈美学时,他是结合着哲学、人生观、青年修养来谈的,他是以“雅俗共赏”、“中西合璧”的笔调,用同青年谈心的方式来播撒的。

    “我一直是写通俗文章和读者道家常谈心来的。”读过这位名教授百万言译著的人,无不感到他的文章,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生活中,他十分喜爱和朋友、学生谈心。他的这种亲切随和的谈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的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

    在他瘦小身躯里鼓荡着的宽阔的胸怀。他说,“我这人一生值得批判的地方太多,学术上的观点也常引起争论和批评,有些批评确实给了我帮助。一个人的缺点是客观存在,自己不说,生前别人客气,死后还是要被人说的。自传就要如实地写。”时下人们写回忆录、写悼念文章、写自传成风,而其中溢美的多,像朱先生这样恳切地暴露自己弱点的实在鲜见,叫人钦佩他为人的正直。

    主持人陈鲁豫,她当然属于美女,但大家更欣赏她含蓄内秀的一面。她出身书香门第,具有优雅的书香气质,她留给人的印象是那会心一笑,那一种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神情。

    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毕业之后,陈鲁豫曾在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做主持人,后来才加盟凤凰卫视。陈鲁豫的含蓄展现着知识的力量,她的成长发展的轨迹是一部个人奋斗的历史,即使是在《艺苑风景线》做主持人时,她的身份也不过是个临时工,但实力与机缘让她得以在凤凰卫视占据了一席之地。她的成功对现代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鼓舞,在她内秀的气质背后,是疯狂的学习热情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的黄磊,一边留校任教,一边接拍电影,间或还出出专辑。“有些人就是适合存在于文学里,而黄磊正是这样的人。”许常德说。适合咬文嚼字的黄磊,适合用眼神、声音“写诗”的黄磊,适合唱文艺味的歌。读书、下围棋、游泳、长跑、羽毛球、收集邮票、唱民歌、听古典音乐和电影原声音乐是他的爱好。

    从喜剧出发,游走到音乐的世界,黄磊并不是专业歌手,但他的歌声却充满了表情与生命力,使歌中的角色鲜活起来,把歌曲的情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情感的层次恰如其分,让听歌的人深刻地感动,这正是黄磊迷人之处。

    散文家朱自清的文字风格朴实、自然、洒脱,看似寡淡实则丰腴,表面软塌塌实则硬朗。那样的气质迥然不同于鲁迅的剑拔弩张,郭沫若的豪荡爽利。孙伏园说朱自清:“他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也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虽然那时我们都在二十左右的年龄。”朱先生的气质如他笔下的“春雨”,如同细细的牛毛,刺得我们的肌肤痒痒的、酥酥的,无声无息地在心上留下经久不灭的印痕。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余光中这段文字可谓字字珠玑、步步生莲。当使用最少的文字传达给读者最大限度的美感含量之时,这种美,应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不仅限于感情的美和表意的美,还应有语言密度、弹性和节奏的圆融浑成。这段美文给人的美感愉悦是多方位而且是深层次的,如同含蓄的气质,将情感完全浸透在眉里眼间,那恰到好处的距离美,那优美而鲜活的意象都因情而生态。

    含蓄的书香气质之所以让人感动,因之不是棒喝的顿悟,而是修习的渐悟。含蓄的气质充溢着饱满的才华,如同一根针灸师手中的细针,在你不经意间,猛一下针尖就穿透了你敏感的皮肤,进

    入了你的肌肉,其感受慢慢地蔓延到你的神经、精神,可谓“沁人心脾”。

    ◎灵锐

    说到灵锐的气质,就想起张爱玲译的《爱默生选集》,她在译者序中说:“他?爱默生并不希望有信徒,因为他的目的并非领导人们走向他,而是领导人们走向他们自己,发现他们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伟大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思想,怀疑的精神,精致的感情,敏锐的才情,概括了灵锐气质的内涵。

    张爱玲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称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灵锐而有了生命。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几乎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此二字用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不快乐的童年,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文坛成名后却远走他乡,她在美国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最后孤独地离开。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就技巧而言,在她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语言的精当,感觉的准确和细腻,结构的天衣无缝,意境的凄迷哀畹,使后继者难以步后尘。而精致聪明的叙述和阅尽人生悲凉的情怀的揉合,创造了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

    张爱玲是个思想独立的人。她既不信中国文明的教条,也不信西洋文明的教条。她是个怀疑论者,但她不是虚无主义者。她是轻松地跳出所有的圈子,从极高的高处来看问题的。她尽兴享受着尘世的繁华,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对周围的人与事,她总是站在一旁,“阴阴的,不怀好意的一笑”。读张爱玲的作品,如果只见其怨,那是糟蹋了她。跟着她一起笑的人,才算懂得她。她是真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张爱玲的脸上总有一抹疲倦、玩世的微笑,显露出她敏锐的怀疑。

    亦舒,原名倪亦舒,另有笔名梅峰、依莎贝和玫瑰等。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她走红的时候琼瑶也在走红,于是人家说:“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她却说“那个琼瑶,提了都多余”。但她承认琼瑶有琼瑶的本事,把“那一路”小说写到了近乎顶点。

    她曾留学英国,当过记者、酒店侍应总管及公关、编剧、政府新闻官。至于个人生活,也经历过感情的风雨,所以亦舒小说的女主角,大半是早早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深情的女人,只以自爱自立为本。她们当中有单身的女强人,虽孤单并不叹怨,有时嘴巴还相

    当硬,笑话一大箩;也有最终找到另一半的?却是用头脑,不是用心?——稳妥、开明、体贴的男人,是经历沧桑的女人最好的归属,与那种惊天动地、可生可死的爱情相比,这一种亦舒更有把握。

    亦舒小说与其他流行小说最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她强烈的女性意识,而且这一点并没有影响其作品流行?女性主义作为卖点在现阶段,尤其是在中国,是非常不合适的,连杨澜这样的女人接受采访时还要说自己真正的理想是当贤妻良母?这其中的秘密,大概是亦舒的那一种女性意识,是以非常感性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在亦舒的《玫瑰的故事》里,男人追着女人,“我会原谅你的”,女人却义正辞严:我有什么要你原谅?我有什么对你不起,要你原谅?每个人都有过去,这过去也是我的一部分,如果你觉得不满,大可以另觅淑女,可是我为什么要你原谅?你的思想混乱得很,女朋友不是处女身,要经过你的伟大原谅才能重新做人,你以为你是谁?

    这个女人已经29岁半,竟有这么大的胆子对待未婚夫,这来自于她心理上的自立,更来自她经济上的自立。“我是个有本事有能力的女人,我自己双手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她有权利要求真正的爱与尊重,若他不给,她不必迁就他。——这简直是标准的女性主义的姿态了。

    然而在另外的一些亦舒小说里,女主角最终却是迁就的——两个人都作一点让步,合作愉快。也许这是亦舒的局限,也许正是她的聪明所在。有人戏说,男女真正平等还要等一千年,因为人们花了几千年来制造它。那么,与其苦等千年,倒不如抓住点实惠的东西。

    所以,在《她比烟花寂寞》中,女记者尽管年少气盛调子颇高,然而当她在对女演员姚晶死因的采访中发现,所谓女人成功的灿烂背后,竟是如此凄凉不堪,立即去抱男朋友的大腿:当我死的时候,我希望丈夫子女都在我身边。我希望有人争我的遗产。我希望我的芝麻绿豆宝石戒指都有孙女爱不释手,号称是祖母留给她的。我希望孙儿结婚时与我商量。我希望我与夫家所有人不和,吵嘴不停。我希望做一个幸福的女人,请你帮助我。

    很好笑是吗?笑的时候你流泪了吗?这就是亦舒,生于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受过西方教育,骨子里却是中国的,这是我们觉得她最亲切的地方。放一本亦舒在背包里,犹如放一盒珍爱的胭脂——亦舒说:一个女人,无论是什么年代,什么身份,都少不了这一盒胭脂——胭脂是一种象征,过去的女人,现在的女人,这种女人,

    那种女人,都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美……

    灵锐的书香气质,直抵人心深处,没有妥协,有的只是深刻地快刀割肉地揭示着人性的那些最本质的东西,让有的人痛快淋漓,有的人恨之入骨。

    ◎洒脱

    洒脱的气质是行者无疆的气质,余秋雨说行者无疆就是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遭遇种种难题,只因为心中执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放在脚下,度出一望无垠的疆土。

    余秋雨所著的散文集《千年一叹》、《山居笔记》、《行者无疆》、《霜冷长河》、《文化苦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非常畅销。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他在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其学术成就可见一二。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余秋雨“自序”

    三毛,本名陈平,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她热爱流浪,天性浪漫,自由不羁却又渴望安宁;万水千山走遍只为安抚今生不安的灵魂;自称是口袋里只有三毛钱的小人物,却拥有博爱精神及丰盛的心灵;她曾经是一代人精神的导游及心灵的慰藉;她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凡的叙述,然而这些平凡清朗的生命点滴,却像清泉般地流进读者灵魂深处,悠长而隽永。

    许多人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读三毛的书。跟随她的文笔,走过她年少时迷茫的雨季,走过她和荷西在撒哈拉白手成家的阳光岁月,走过她痛失荷西后踏上心灵之旅的成熟季节。于是毫无理由地爱上了她,一遍遍读她,一遍遍温习她的故事,在属于她的童话中,寻找人世间的自由、纯净以及安宁。

    在三毛的文字中,少年时懵懂的愿望,渐渐散发出花瓣初开的馨香。在她的文字中,轻轻聆听血液沸腾的声音,那是灵魂被唤醒的声音,是思想脱去层层束缚后轻盈飞翔的声音。文字里的三毛达观、洒脱、热情、敏感。她四处流浪,把爱情写在流浪的风尘路上,一把黄沙,几股温柔,多么地侠骨柔情。

    每个人的灵魂都有

    一个安家之处,在找到它之前,永远不会安宁,冥冥之中总感觉有种力量吸引我们向远方跋涉。正如三毛对撒哈拉的热爱,偶然在地图上看到,就好似乡愁般的渴,从此,把心彻底交给这片梦中的土地。如果说她以前的流浪是为了生命的饱满,那么她失去所爱后的流浪就是为了灵魂的归依。她的流浪让读者如此痛心,却又如此深刻地理解以及羡慕。

    郁达夫是中华大地母亲孕育出来的骄子,也是最有才华最有民族气节的诗人之一,爱国是他一生言行中最突出的倾向。当然,爱国者不等于白璧无瑕。金无足赤,郁达夫亦非完人。在他感到报国无门,一腔热血不被人们理解的时候,有牢骚、有抱怨、有叹息、有软弱、有仿徨、有感伤、有沉醉于爱情和逃避到大自然怀抱中的幻想,甚至也有过病态的自我嘲弄。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在黑沉沉的铁屋里他带着觉醒后的悲愤和惶惑,大喊过爱的饥饿,反抗压在青年们头上的封建层岩,反抗冷漠、愚昧、狡诈、贫困的旧时代。他从不同流合污,只是面对严酷的现实,在看不到光明的时候,绝望颓唐之情不断来冲袭他。然而,作为抗菌素的现实主义精神又不断地诱导他穿过沼泽,走向坚实。

    他的洒脱在于他是一个真诚、坦率的人。他把锋利的解剖刀忍痛插向自己的胸臆时,苦笑中带着自我陶醉;当热血流入砚中,他又用彤笔泼洒成彩雨,让绅士们的伪饰、淑女们的面纱受到浇淋,使卫道士们又怕又气,暴跳如雷。于是风波和误会便和达夫形影不离,结缘终身。朋友们关切注视着他,也为他感到不安。如果说过于坦白可以使童心不泯的人受害,郁达夫可算第一位。

    郁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中映着霞绮。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写到山水,不愧是一位大画师。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鄅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再把风俗人情穿插其间,浓淡疏密,无笔不美,灵动浑成,功力惊人。他的一生是一首风云变幻而又荡气回肠的长诗。这样的诗人,近代诗史上是屈指可数的。

    洒脱的书香气质如荡过草原的风,纵横不羁、酣畅淋漓,又饱满细腻,透着敏捷的才思,同时这种气质的形成意味着文学根基要比较雄厚,知识层面要比较旷阔,而惟有心灵的洒脱,乃至童心不泯,才能付诸于形,形神兼备。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东山魁夷写道:“我心中有一条路,这条路既不是明朗的骄阳普照的路,也不是笼罩

    着凄迷的暗淡阴影的路,而是一条在清晨微明中,平静安详地呼吸着的、坦荡的、自由自在的路。”在静谧中你的心灵是否被悄悄地触动?回顾自己的人生体验,你的人生之路是否洋溢着淡淡的平静而安详的书香?

    培养和经营书香气质:观念篇

    ◎人如其所读

    塞缪尔·斯迈尔斯《自助》中说:“人如其所读。”

    “我是谁”——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原来是可以这样解释的:“我是我所读。”读书的过程,就是再造生命的过程,你读什么样的书,反映出你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仔细回想一下,你曾读过什么?沉浸于什么样的书籍?这些读物,符合你做人的愿望吗?莫非你的愿望,就是凭借读物所生发?而今后,展读之际该做怎样的选择?要知道,那可是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的选择!

    ◎离开信息世界

    就像大卫·丹比在《伟大的书》中写到的那样:我需要书,是因为我已不知道我知道什么。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拥有观点但没有原则,我拥有本能但没有信念。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有CNN或者凤凰卫视的直播看就足够了。美国世贸大楼的灾难,或者格莱美的颁奖典礼和麦当娜的演唱会,还有APEC和世贸谈判……而这些,就足以把你从一本《俄狄浦斯王》上拉回来。

    10年前,《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大卫·丹比,在48岁时又重回哥伦比亚大学,和18岁的学生们在一起,读荷马、柏拉图、索福克勒斯、奥古斯丁、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以及伍尔芙——这些代表着西方人文发展史的书。他说:我一生一直是一个新闻从业者,我很喜欢这个行当。但到90年代以来,我开始心生厌恶,不是厌恶电影或者电影评论,而是厌恶生活在法国哲学家纪·德鲍所谓的“观景的社会”——那种由密不透风的信息、图像所构成的媒体社会里几乎每个成年人的心理环境。“媒体给予的信息,一经到位就立即分解,除了某些片段得到充实,其余的则被匆匆推离舞台。于是一个人永远也得不到充分的信息。”

    ◎阅读是奢侈的

    很多人在上学时在书店看的多,买的少。而工作后,常常买的多,看的少。新书买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头到尾地看完,大部分只是翻翻,看个大概。一则忙没时间,二则忙没精力,三则忙没心情,四则忙没有读书的效率。久而久之,读书成了件奢侈的事。

    现在的职场很流行“人生规划”,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