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性格决定命运 气质改变人生大全集 > 第十四章 领袖气质
    什么是领袖气质?

    在任何一个团体中,小到几个人组成的办公室,大到一个集团,总会有一个人充当着核心的角色,具有说服他人、引导他人的能力。他的言行能够被团体认可,并指引着团体的决策和行动。我们可以把这种人所具备的人格魅力称为“领袖气质”。领袖气质的某些特质,在所有领域内———商业、体育、艺术、学术界———是共通的。

    一、领袖气质是中性的

    领袖气质不分好坏。“伟大的”领袖并不一定是好人。阿道夫·希特勒激发起一个国家的疯狂情绪,武则天行使权力残酷而有成效,曹操、刘备是心黑皮厚的三国枭雄,俄国的彼得大帝是一个残酷的暴君……好人和坏人同样可以被驱使、同样果断、同样老练、同样有说服力。领袖气质本身在道义上是中性的,它可以促成好事,也可以做坏事。

    领袖高于其他人,不是因为他有美德,而是因为他们更坚强、更足智多谋、判断更敏锐,这种敏锐性使他们能看出和抓住那些一闪即逝的机会。我们在邱吉尔身上看到了傲慢、自负、自相矛盾、老是摆架子,然而他有着长远的历史眼光,既才华横溢又富有洞察力。智力上才华横溢不是领袖独有的气质特征,艺术家、学术家乃至普通人在智力上都可以很有才华。

    几乎所有的领袖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都有敏锐的分析能力,都是深刻的思想家。但是,他们思考得较具体,而不是抽象,他们注重权衡后果而不是创立学说。学术家一般是通过他自己的价值准则来观察世界,然后上升为理论。而对一位领导人来说,理论可以作为分析的出发点,但决不能代替分析。

    二、学者的研究

    研究领导能力的杰伊·康格把领袖气质定义为一系列行为特质的集合,这些行为特质能让他人感受到一种魅力,包括发掘潜在机遇的能力、敏锐察觉追随者需求的能力、总结目标并公诸于众的能力、在追随者中间建立信任的能力,以及鼓动追随者实现领袖目标的能力。康格认为,追随者是否认为一个领袖具有领袖气质,取决于该领袖所表现出来的出色行为的数量、这些行为的强度,以及它们与情境的相关程度。领袖气质的结构由三种基本的交流技能组成:它们分别为传递技能(即表达技能)、接收技能(即对输入的信息予以敏感处理的技能)和调控交流活动的技能。这三种技能的实施涉及两个领域:情绪交流领域和社会领域即情绪表现力、情绪敏感性、情绪控制、社会表现力、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控制技能。

    情绪表

    达能力包括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音调来传递非言语情感的能力。情绪控制力和情绪表现力把具有领袖气质的人造就成出色的情绪“演员”。除了情绪表现力和情绪控制力之外,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尚须具备洞悉他人情绪需求的能力。例如,他或她必须能够解读追随者的情绪,以便作出适当的反应。在领袖气质中,社会表现力包括言语技能和在社会交往中吸引他人注意的能力。历来的领袖者也往往是出色的演说家。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正是利用社会敏感性这一技能,得以解读各种社会情境的需求。社会控制能力,其真正的含义要比其字面意义复杂得多,它是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具有出色的社会技能的人是优秀的社会演员,能够胜任多种社会角色,在任何社会情境里都能如鱼得水。在某种程度上说,具有领袖气质的个体正是由于具有社会控制能力才使其表现出自信。著名心理学家豪斯认为,出色的领袖以其领袖气质指出下属前进的明确目标,帮助他们在情境不明的情况下明确方向,激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具有领袖特质的人常常利用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来激励或影响他人。大多数研究领袖气质的现代学者认为,领袖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特质,而且,几乎没有一个心理学家会认为领袖气质是上帝赋于个体的某种能力。但是由于领袖气质来自于与人沟通,以及唤起和激励他人采取行动的出色能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领袖气质。例如我们可以研究学习历史上的杰出领袖、伟人是如何成功的以及那些用来使人们成为更加出色的交际者的方案,例如戴尔·卡耐基课程、公众演讲课程、人际技能和社会技能训练方案。这种“培养领袖气质”的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改善一个人的社会效应和交际技能。

    领袖气质特征及其表现

    一、征服

    征服,使领袖们更能显示出英雄本色。当一位领袖需要他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去应付挑战时,我们方能全面地衡量这位领袖有多么伟大。征服使领袖所显示出来的气质易于衡量,领袖的征服往往构成戏剧性事件,引世人瞩目。

    在我们的血液里,特别是在君王和贵族的血液里,潜伏着游牧精神,无疑它在传授给后代的气质中占着很大的部分,我们必须把那种不断地急于向广阔地域扩张的精神也归根于这部分气质,它驱使每个国家一有可能就扩大它的疆域,并把它的利益伸展到天涯海角。

    ———(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这部分气质

    就是:征服!征服意味着内心熊熊燃烧的野心,意味着对权力的极度向往和追求。从运用策略和治理国家来看,权力意味着几百几千万人民的生与死,兴与亡,幸与悲;从小至一个办公室大至一个集团来说,权力掌握着各色平凡人物的喜怒悲欢和他们的生存与希望。权力能在不同方向上为开创和推动“历史”提供机会,对了解这一点的人来说,很少有什么乐事和诱惑能比得上权力。

    预示历史没有一套简单的、一成不变的准则,同样也不能用准则来评价历史。对历史的评价通常取决于谁取得胜利。历史学家的倾向是,对胜利者比对失败者更为仁慈,对领袖们是如此,对事业也是如此。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个道理可以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人物。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219位“真龙天子”。其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知名度最高。秦皇汉武非正出,唐宗宋祖兵变来,天子和英雄一样是不问出处的,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是胜利的征服者。

    秦始皇的魅力,就在这个“始”字,他独揽大权,灭六国,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开创了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专制之始。从这个意义上他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分郡设县,并令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他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以加强他的领导;他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并修建驰道、直道,以加强全国陆路交通;他派兵北击匈奴贵族,筑长城,南定北越,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以巩固统一;他销毁民间兵器,焚烧过去各国的史书和民间所藏的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著作,坑死以古非今的方士和儒生四百六十多名。秦始皇的事业是在短短的几年中完成的,因此他的统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征。

    汉武帝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7岁当太子,16岁继位,71岁死去,一共作了54年皇帝,占据整个西汉王朝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其统治时期,汉帝国达到了它强盛的顶点。他所开拓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勾勒了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帝国影响力所幅射的范围,由成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扩展成了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一个大文化圈。他和秦始皇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具有强烈征服欲望的权威型领袖,但他比秦始皇更豁达明理,善于用人。到晚年他发罪己诏,从善如流,改变自己的穷兵黜武,及时调整国家政策。

    康熙

    继位时只有八岁,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十六岁的康熙面临顾命大臣鳌拜的致命威胁。要真正亲政,坐稳江山,他必须先赢得与鳌拜的斗争。这场斗争注定是惊心动魄的,不是康熙死就是鳌拜亡。当时鳌拜在朝中的势力庞大无比、根深蒂固,而且他武功高强,几乎无人可及。而这位17岁的年轻帝王以罕见的勇气和智谋赢得了胜利,成为最后的征服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闻名中外的中华民族英雄。战争成就了他的千古流芳,而征服则是他赢得战争的法宝。他曾说过:“我的最大快乐就是征服,征服天下是我的至高梦想。”

    让我们把目光移向世界,亚历山大一世和恺撒更是以征服者姿态著称于世。

    传说,哥迪亚斯是个贫苦的农夫,有一天与妻子赶着牛车来到了弗利吉亚,因为神谕说,第一个驾着牛车来到弗利吉亚的人便是他们的国王。因此,哥迪亚斯就被推举为国王。为了感谢神恩,哥迪亚斯把牛车献给了天神宙斯,并将牛车绑在宙斯神庙的柱子上。绳结随着时间越来越紧。神谕因此预言,谁能解开这个难解的结就可以征服整个亚洲。年轻气盛的亚历山大自然不会错过这种机会,但直到最后还是无法打开这个结,愤怒之下,他抽出宝剑,一剑辟开了这个难解的结,并声称:“我解开了这个结!”亚历山大用这种快刀斩乱麻的独特方式征服了世界,在其生命短短的32年里,成就了非凡的伟业。建立起疆域覆盖巴尔干半岛、尼罗河,直至印度喜马拉雅山的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使数百万人臣服于他的统治。

    古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写到,当亚历山大了解到宇宙有无限大的时候,他不禁黯然泪下。大臣们问他怎么了,亚历山大回答说:“世界如此之大,事实上我还未征服过一个地方。”恺撒是罗马的终身独裁官。他也许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统治者了。恺撒在他的不惑之年,毅然放弃了西班牙总督的职位,进入罗马图谋大事。敏锐的恺撒利用了高级将领庞培与克拉苏之间,以及他们两人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力促庞培和克拉苏握手言和,并与他们一起结成了“前三头同盟”,约定罗马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能违背他们之中任何一人的意愿。为此,恺撒还将自己的女儿尤利娅嫁给了庞培。按照“前三头同盟”的协议,恺撒在公元前59年成为罗马执政官,卸任后担任高卢和伊利里亚总督。恺撒到任后,先后对高卢发动了8次大规模征服战争。前7次战争恺撒十分顺利,7战7捷,向世人

    证明了他是一位冷静而果断的出色领导者。他采用分化瓦解的策略,挑动高卢各部落的矛盾,然后集中力量与韦辛杰托里斯克的大军进行决战,在阿莱夏要塞击溃了骁勇的高卢人。

    到了公元前51年,高卢已全部屈服于恺撒的统治之下。随着尤利娅的去世,恺撒和庞培的婚姻联盟解体,随着恺撒势力的增长,恺撒和庞培之间的对决已不可避免。庞培得到了元老院的支持,命恺撒辞职交权,还宣布他为公敌。恺撒血性中的果决再次发挥了作用,他在公元前49年隆冬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罗马城下,庞培和元老院成员仓皇逃走。恺撒亲率大军一路追赶,从希腊追到埃及,直到庞培被埃及国王所杀。

    战争是征服者最好的武器,他们所向披靡,毫无顾虑,在和平年代,战争其实每天都在发生,政权斗争、商海波诡、学术辩论、升职竞争等等,刀光剑影,暗藏杀机。但事实上,心有雄心是一回事,而流露在外面的雄心抱负又是另一回事。对于一个领袖人物,前者是必要而恰当的品质,后者叫人远避和产生反感。想要成为领袖的人,应该将雄心尽可能的放在内里。

    二、洞察

    洞察,就是知道向什么方向引导,是领袖的领导艺术核心。领袖一词本身就蕴藏着充当向导能力的含义,在拟定通向未来的航程时,眼光超越了目前的情况。真正的领袖勤奋工作,有着强烈的自信心,他们都被一个理想所驱使,同时又去驱使其他人。他们目光远大,看问题比其他一些人看得更清楚。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人中的大多数人都同情内维尔·张伯伦的避免战争的决心,也钦佩他承受希特勒的漫骂时的容忍和不失尊严。当张伯伦从慕尼黑会议返回英国时,大家都感到轻松,因为他宣布,他带回了“时代的和平”。而丘吉尔在反对派中孤掌难鸣,尽管他早已洞察到战争不可避免,妥协和退让只会令纳粹德国更加肆无忌殚。那时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丘吉尔是一个行为古怪、好斗的人。然而到1939年,当希特勒最后表明,不征服欧洲他决不满足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丘吉尔是多么英明,他的预言多么准确!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欧洲崩溃了,丘吉尔以他的光彩夺目的个性和戏剧性的雄辩才能顷刻间成为传奇式的人物。

    丘吉尔善于把握自己的作用,他说:“正是这个民族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这个人种具有一颗雄狮之心,而我有幸被召唤去发出吼声。”

    一位领袖只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能够去做正确的事。对作出正

    确决定缺乏判断力或洞察力而又想当领袖的人,常常因为缺乏远见而导致失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但又做不到的人,常常是因为他们软弱无能而导致失败。伟大的领袖既要有远见,又要有能力去做正确的事。法国的第四共和国宪法建立的是控制着一个软弱的行政机构的、有无限权力的立法机构。戴高乐深信应辞去政府职务,应该在“事情把人甩开之前,从事情中摆脱出来”。他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宣布了他辞去职务的决定,引退了。然而他坚信法国召他来领导的时刻会到来的,但是要按照他自己的条件来领导。

    戴高乐又一次表现出他的预见性,他的时机终于来到了。他有一种命运感,只有在他觉得唯独他能实现国家所需要的领导时,才愿意当总统。戴高乐想要权力,并不是为了权力能为他做些什么,而是为了用权力去做些什么。在放弃权力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戴高乐发动了一场气势磅礴的运动去夺回权力。许多法国人继续以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传记作者布莱恩·克罗泽写道:在听了戴高乐重新执政的条件后,国民议长安德烈·勒·特罗奎尔对他大声说:“所有这些都是违反宪法的,从阿尔及利亚事件以后,我就对你了如指掌了。你有的是独裁者的灵魂,你太喜欢个人的权力了!”戴高乐严厉地回答道:“正是我挽救了共和国,特罗奎尔先生。”

    戴高乐要求第四共和国授予他权力,以便在公民投票中直接向人民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通过这些办法,他颁布了第五共和国宪法。宪法的核心是总统的职权。总统被授予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权力,这样就制止了放任自流和瘫痪状态。有人批评戴高乐给了总统如此多的权力,但是从事后清醒的认识来看,这部宪法给法国带来的政治稳定是戴高乐的最大的遗产,正如《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的最大遗产一样。

    如果说征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领袖的霸气和野心,洞察则体现了领袖非凡的高瞻远瞩和做正确事情的能力与智慧。

    三、无畏

    造反者并非无所畏惧,但面对绝境,是该作出选择的时候,如果只是忍辱吞声,随波逐流,只能被动地任人宰割。而一昧顾虑重重,就会错失良机。陈胜少有大志,在田间耕作时曾道:“苟富贵,勿相忘”,同伴闻之嗤之以鼻,他叹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而果然,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巡游途中,赵高发动政变,将胡亥扶上皇位,称秦二世。秦二世年少昏庸,在赵高的怂恿下,施行暴政,赋敛无度,赏

    罚不当,蒙罪者众,天下苦之。陈胜和吴广被抓去当卫戍边境的兵卒。与他们一起的有900人。他们被指派为屯长,在两名县尉的押送下,开赴3000里外的渔阳,朝廷命令他们两个月到达。当他们到达大泽乡时,遇到大雨,无法通行,耽误了行程。按照法律,他们都要被杀头。于是,陈胜找来吴广商量说:“如今去是死,逃走也是死,不如干脆造反吧。”陈胜又说:“天下受秦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我听说该继位的应该是公子扶苏。我们用公子扶苏和项燕大将的名义,号召天下人造反,响应的人一定很多。”

    在起义之前,陈胜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偷偷塞进鱼肚子里。鱼被部队的伙夫买回来做菜,鱼肚剖开,发现有字的绸子,于是消息传开了。接着陈胜又派吴广到附近的古庙,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大楚兴,陈胜王!”大家到处议论纷纷,都张望着陈胜。廷尉鞭打吴广引起众怒,陈胜眼看起义的时机到了,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大家遇雨误期,都要被杀头,即使不杀头,生还希望也很小,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的一番鼓动,大家表示赞同,并设坛举行盟誓。他们以“大楚”为号,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发动了起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跳出来造反的农民起义领袖。起义军发展迅速,声势浩大,很快拥兵过万。大家一致推举陈胜为王,国号张楚。在陈胜“讨伐暴秦,张大楚国”的口号号召下,广大的农民、一些不得志的谋士、武士和失意政客纷纷加入起义队伍,掀起了伐秦的高潮。

    还有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造反领袖是斯巴达克,他的经历也非常具有典型性。据说,古罗马科罗西姆竞技场落成庆典时,一天之内竟杀戮9000头动物,死亡3000名角斗士。这一天,一场惊心动魄的角斗又拉开了序幕,角斗双方的第一阵接触就是可怕的:在笼罩数个斗技场的极度静寂中,只听见一阵急骤的、短剑砍在盾牌上的铿锵声。断裂的羽毛以及头盔和盾牌的碎片在角斗场上乱飞。经过一小时以后,整个角斗场上,五十个已经打死或者受到致命伤的角斗士东倒西歪地躺着,快要死去的角斗士在垂死的痛苦中抽搐着,发出一阵阵的刺人肺腑的惨叫。获得最终胜利的只有一个色雷斯人。他就是斯巴达克,一对炯炯有神的淡蓝色眼睛,充满了人生经验、情感和火焰。他的体形极其匀称,强壮的肌肉充满了惊人的力量,洋溢着不可摧毁与战胜的英武气概。当他安静的时候,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悲哀的善良表情。但是一到战斗的时

    候,这位角斗士的眼光好像闪电,带着一副由于愤怒而扭曲了的脸进行搏斗。正是这位英勇无畏、富于反抗精神的角斗士,终于从血泊成河的角斗场站了出来,毅然领导发动了古代世界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他领导的奴隶起义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体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和良好的组织及纪律。

    斯巴达克本人英勇无畏,身先士卒。因此,起义军很快从只有几十人逐渐发展到十几万人,危及罗马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恐慌,遭到残酷镇压,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极大地动摇了罗马的奴隶制基础,迫使奴隶主对生产方式进行某些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南美独立运动中,何塞·圣马丁认为南美各地区的独立斗争是休戚相关的,应当互助。他经过三年的艰苦工作,训练和组成了一支军队,借这支武装力量,横扫殖民势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由于圣马丁在南美解放运动中树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后来担任了阿根廷北方军总司令,还享有“南美洲的解放者”、秘鲁、智利、阿根廷三个共和国的“共和国之父”和“自由的奠基人”、“南方的华盛顿”等各种称号。

    然而1822年,圣马丁在会见了美洲“北部解放者”玻利瓦尔后,因意见分歧,却主动隐退,迁居法国。圣马丁说:“我并不寻求荣誉”,“我的剑绝不为争权夺利而出鞘!”只要秘鲁和整个拉丁美洲真正独立,我“将远远地离开这里”。圣马丁把自己毕生为之奋斗而取得的,也是南美洲最辉煌的胜利果实与最高权力、荣誉主动拱手让与了他的革命伙伴同时又是对手的玻利瓦尔。所以被后人称为“一个在历史上几乎无双的灵魂”!

    无畏可以说是大多数现代人比较缺乏的气质,不要误解无畏就是要等到生活把人逼到某一个绝境后爆发的,无畏的意义在于当人生的机会到来时当机立断。

    四、意志

    大多数领导人在他们的本性上都有文雅的一面,但是因此把他们称作文雅人那将是一个错误。真正文雅的人很少是善于行使权力的。一个领袖为了完成他的使命,有时必须要强硬到残忍的地步。如果因为工作棘手而过于烦燥,如果他过分地被柔情束缚住的话,那么该做好的事就做不好。竞争永远是错踪复杂和残酷无情的,有一些优秀的领袖,一直以来承受了很多批判和攻击。在他们的成功背后,似乎有太多的暴力和血腥。钢铁般的意志是他们成功的保证。

    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人物像武则天那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这一点完全可以

    理解,因为从孔子时代开始,女人就一直被视为低贱。中国儒家典籍都不允许女人干涉朝政,历史上曾有一些皇后和嫔妃参政,但却从来还没有把自己的丈夫或儿子完全推到一边,自己登上宝座的。而武则天打破了所有这些规矩。武则天本来只是唐太宗的一个嫔妃,与高宗关系不错。太宗死后,她被贬到庵里当了尼姑。一天高宗到尼姑庵为父王祈祷,被她的美貌打动,召她再次进宫。她凭借自己的魅力,最终赢得了高宗的宠爱。

    武则天还是唐太宗的嫔妃时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胆略和见识。当时西域进贡了一匹宝马“狮子头”,能够日行千里,但却性烈难驯,就连过了半生军旅生涯,爱马若狂且骑术精湛的唐太宗也被掀翻下来,无可奈何地望着这匹宝马不住摇头叹息。不料武则天却奏称:“只要给我三样东西,就能降服这马。一支皮鞭、一柄铁锤、一把锋利的刀子。先用皮鞭打得它皮开肉绽,死去活来。还不听话,就用铁锤敲它的脑袋,使它痛彻心肺。如果仍不能制服它的暴烈性情,就干脆用刀子割断它的喉咙算了。”唐太宗也算是乱世中杀出来的英雄,阅人多矣,但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敢做敢为,如此心肠坚硬,甚至可说狠毒的女人,唐太宗不得不对这个当时年纪还小的女子起了戒心。为了成功,武则天不择手段,她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然后把罪过加到皇后身上,致使皇后被贬,最终实现了做皇后的梦想。高宗死后,她曾先后把她的两个儿子扶上皇位,之后又把他们都废掉。

    67岁那一年,武则天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女皇帝。她非常清楚自己的历史地位,皇帝是天子,她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则天,意思是与天齐平。然而,她又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明君。武则天的统治功绩卓著。称帝后,她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她精简机构,停止了自太宗以来的领土扩张,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她并不像历史学家说的那样心胸狭窄。曾有一秀才,不满她当政,号召人们起来造反,她却说这个人很有才干和勇气,应该到朝里来做官。

    对于武则天的用人纳谏,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世英贤亦竟为之用。”武则天为自己立的墓碑,高大笔直,却没有任何碑文。她是将自己的功过,任由历史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