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任正非的16堂生存哲学课 > Part 9 发展必须保持合理的成长速度
    发展不能只求速度,还要寻求健康、稳步的发展,要在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在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否则盲目的发展就等于拔苗助长,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路可走。

    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会死亡

    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没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企业的发展。我们的企业生存在信息社会里,由于信息的广泛传播,人们的智力得到更大的开发和更大的解放,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来服务于这个世界。由于信息网络的加速庞大,使得所有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能紧紧抓住机会窗短短开启的时间,获得规模效益,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困难。没有全球范围的巨大服务网络,没有推动和支撑这种网络的规模化的管理体系,就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来支撑它的存在和快速发展。因此失去机会窗的原因对华为来说,主要是服务和管理,这是华为的战略转折点。

    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没有足够的能力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吸引更多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人才的发展是马太效应,当我们企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时,我们就能更多地支撑人才加入,有了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华为;由于我们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我们就会使人才尽快地成长起来,创造更多的财富。以更多的财富支撑更多的人才来加入,使我们的企业管理更加优化,我们的企业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IT产业的冬天是如何形成的?实际上是美国的新经济炒得太热而造成的。大家想想当时的情况,那时好像钢铁、汽车,都落后了,只有搞信息才能赚钱,触网即“发”,无“网”不胜。所有的上市公司,不管是卖鸡蛋的、还是卖鸭蛋的,只要有一个“.com”,几百亿、几千亿就圈进来了。我当时就认为这是极不正常的,道理很简单,也很朴素:人们不能吃信息,穿信息,住信息。粮食不要了,房子不要了,汽车不要了,然后人们就富裕起来了,怎么可能?因此,在新经济理论虚拟财富的推动下,人们非理智的追捧制造了整个世界对网络企业的大泡沫。

    信息产业为什么会造成困难?因为消费者对信息的需求是有限的,而且人只有一双眼睛,一天只有短短的24个小时,而信息资源却是无限的。需求的有限性和供给的无限性,是信息产业致命的阻碍,只要这个矛盾存在,信息产业的冬天就迟早会到来,冬天是必然的。

    大量的无形资产在组合中才能发挥作用,对我们的企业来说,只要我们的结

    构不散,组织不垮,前面烧掉的钱就会变成所有后来的无形财富,这些都是我们的增值财富。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好的时机,我们要享受以前的投资增值,要团结起来使这个队伍不要散掉。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很多公司现在热血沸腾,准备做第二个思科。我认为没有那个时代了,一个时代一个模式,过去的时代未必会重演。热血沸腾能做什么事?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才会有收获。

    --摘自任正非2004年6月《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在任正非看来,公司的扩张必须充分考虑公司的供应链系统,包括售后服务、制造体系等。供应链系统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所以,在任正非看来,在各方面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条件下,盲目扩张无异于自杀。有计划、不盲目的扩张才能够成就一代企业霸主;无节制、一味追求速度的扩张很可能是浩劫的开始。过快的发展速度,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就会处在不稳定的局面。

    因为发展太快就一定会有漏洞,有后遗症,而这个问题并不是靠经营者的能力可以完全解决的。那些迅速崛起又迅速倒闭的企业往往都是因为这个致命的错误造成的。

    因盲目扩张而倒闭破产的企业不胜枚举,如德隆集团。德隆是一个拥有270亿资产,超过200家企业的大集团,它参与了十几个产业的经营,横跨一、二、三产业,从农产品加工到金融、证券、飞机厂,走上了一条风险极高的扩张之路。再看亚细亚,它的破产同样是因为无度扩张。还有美国著名的安然公司,也是由于盲目扩张而破产。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调的就是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可以归结为相互关联但又不能等同的三个词,即“做大”、“做强”和“做久”。但绝大多数的经营者只有做大做强的雄心,却没有做久的胸怀和格局。

    从这个角度上看,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有长久发展的策略。对国内外的所有百年企业的发展分析表明,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超越固有的企业寿命周期,是因为它们在长达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能够保证企业在上百年的时间中持续生存和发展。

    物壮则老,大器晚成。想长久发展的企业经营者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拓展透析

    2005年年初,五谷道场在品牌价值上出奇制胜。“拒绝油炸、留住健康”、“非油炸、更健康”等理

    念让五谷道场迅速占领了市场。

    上市前3个月,五谷道场就在各城市选择高档社区、写字楼、学校、车站码头、交通要道进行大规模免费派送。五谷道场开始红遍中国,上市当月即获得600万元的销售额。半年后,五谷道场市场全国铺开,每月回款达3000万元左右,公司上下无不陶醉在这迅速的胜利之中。五谷道场不断扩大销售队伍,增加产能,加大广告投入,同时在全国30多个城市设立办事机构,半年内员工数量一度扩展到2000多人。原本仅有几十个人的北京本部,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近千人的销售团队。

    但这时的五谷道场已经埋下了隐患。其财务控制过于粗放,严重透支了企业资源。“我们是中型企业在做大型企业的事情。”掌舵人王中旺也曾对媒体承认,“我们已经投资了4.7亿元,仅广告费就支出了1.7亿元。”真正形成现金流的只有3亿元,这使得五谷道场的现金流开始吃紧。2007年中期,五谷道场在全国各地超市相继出现了断货现象,最终五谷道场这个品牌逐步退出市场,中旺集团只好吞下失败的苦果。

    发展企业,生存和发展同样重要,扩张和稳定需要平衡。经营者的责任就是要巧妙地把握住这两种力量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扩张。

    在企业界长期存在着一种企业经营的悖论,认为企业的成功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规模做大做强。因此许多经营者进入了一种思想误区,觉得企业如果不能一直向前进,那就不算成功。最近几年国际国内企业的并购和投资热潮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有许多企业一并就死,一投就伤。

    有人曾经将竞争比作老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停下来,就会被老虎吃掉,但是若马不停蹄地赶路,则可能会因为精疲力竭而倒下。因此,企业领导人必须平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控制好企业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既要防止太慢被“老虎”吃掉,又要防止因奔跑太快而摔倒。因此经营者必须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经常审视企业前进的速度,把握好稳定与发展的度。

    扭扭捏捏,只会一败涂地

    自我批判不是今天才有,几千年前的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都是自我批判的典范。

    华为还是一个年轻的公司,尽管充

    满了活力和激情,但也充塞着幼稚和自傲,我们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只有不断地自我批判,才能使我们尽快成熟起来。我们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批判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自己的行为和工作方法,总的目标是要导向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处在IT业变化极快的时代,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稍有迟疑,就可能会失之千里。故步自封,拒绝批评,忸忸怩怩,就不只千里了。我们是为面子而走向失败、走向死亡,还是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迎头赶上呢?要活下去,就只有超越,要超越,首先必须超越自我,而超越的必要条件,就是及时去除一切错误。去除一切错误,首先就要敢于自我批判。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三人中,其中有一人是竞争对手,还有一人是敢于批评我们设备问题的客户,另一人就是敢于直言的下属、真诚批评的同事、严格要求的领导。只要真正地做到礼贤下士,没有什么改正不了的错误。

    中国人一向散漫、自由、富于幻想、不安分、喜欢浅尝辄止的创新。不愿从事枯燥无味、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不愿接受流程和规章的约束,难以真正职业化地对待流程与质量。没有自我批判,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气,我们怎么能把产品做到与国际水平一样高,甚至超过同行?

    同时,我们也要告诫员工,过度地自我批判,以致破坏成熟、稳定的运作秩序,也是不可取的。自我批判的不断性与阶段性要与周边的运作环境相适应。我们坚决反对形而上学、机械教条的唯心主义。在管理进步中,一定要实事求是,而不要形左实右。

    --摘自任正非2000年在中研部将呆死料作为奖金、奖品发

    给研发骨干大会上的讲话《为什么要自我批判》

    任正非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您对华为人最大的期望和要求是什么?”他说:“华为人要有自我批判精神。”他希望华为人“每日三省吾身”,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加以改进,不断地优化。而作为华为的中高级管理干部,更应该具有自我批判的精神。他说,员工没有达到工作要求,管理者也有责任;员工犯了错误,管理者也应该受到批评。他还强调,自我批判不光是个人进行自我批判,组织也要进行自我批判。通过自我批判,各级骨干要努力塑造自己,逐步走向职业化,走向国际化。

    任正非认为,自我批判要从高级干部开始。高级干部之间的自我批判和所谓的“高层内部斗争”并不是一个概念,大家的批评仅限于

    工作,争论、批评完,大家又握着手工作去了。任正非要求,华为中高级干部要在自我批判方面做出表率。

    拓展透析

    TCL总裁李东生是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TCL曾在推行国际化进程中遭遇挫折,对此,李东生在公司内部论坛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文章通过《鹰之重生》这一故事不仅分析了TCL遭受挫折的原因及存在的情况,而且还深入探讨了在当前情况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涅槃重生”。

    更为可贵的是,在系列文章中,李东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比如:为什么以变革创新见长的TCL却开始裹足不前?为什么我们引以为豪的企业家精神和变革勇气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面对这些问题,李东生明确指出自己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没能在推进企业文化变革创新方面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没有勇气去完全揭开内部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这些问题与创业的高管和一些关键岗位主管、小团体的利益相关联的时候,他没有勇气去捅破它,在明知道一些管理者能力、人品或价值观不能胜任他所承担的责任的时候,他没有进行果断调整。另外,他还针对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总结自己的管理失误,进行反思。

    李东生的深刻反思使他认识到当时企业存在的重大问题,通过在企业组织内部进行充分讨论,李东生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TCL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使TCL像鹰一样重生。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企业组织,还是对管理者个人,内省都是实现提升的重要途径。

    自省是自我素质、自身能力得到提高的前提,只有坚持通过自我批判,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互批评不好掌握火候,要提倡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相互批评不好把握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只有认真地自我批判,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先进知识,优化自己。在职在位的干部要奋斗不息、进取不止。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使命感,这些都要求干部要坚持进行自我批判。高级干部每年都有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提到的问题是非常尖锐的。有人听了以后认为公司内部斗争真激烈,他们说起问题来很尖锐,但是说完之后他们握着手打仗

    去了。我希望这种精神一直能延续下去,下面我们也要有民主生活会,一定要相互提意见,但是相互提意见时一定要和风细雨。

    一定不要把内部的民主生活会变成了有火药味的会议,我希望各级干部在组织自我批判的民主生活会议上,千万要把握尺度。要细细致致地帮人家分析他的缺点,提出改进措施来,和风细雨式最好。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下去,就会比那种暴风急雨式的革命更有效果。

    --摘自任正非2004年《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任正非要求每个干部都要多做自我批判,不断找自身问题和部门之间的差距,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为公司多作贡献,并按照公司干部选拔原则来培养选拔后备干部。

    为什么任正非这样强调干部的自我批判能力?

    这是因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其真正的优秀能力是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去除旧观念、旧的思维模式和过时的心智模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实质上就是自我批判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去除自身不符合公司价值导向的价值观,真诚地接受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约束,并按公司的价值导向重塑自我。

    自我批判的能力,实质上也是一个人自我领导、自我管理的自制力和内在控制力。通过理智地进行自我剖析,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心智模式。自我批判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思想上、观念上去糟粕,纳精华,进而不断升华和成长的过程。

    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走向,甚至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华为的领导干部能否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改善,对于华为来说至关重要。华为日益发展壮大,要处理的问题比之从前也要复杂了许多,在这样的环境下,任正非提出了领导干部尤其要坚持自我批判的号召,以期为华为今后的发展摆正方向。

    拓展透析

    华为作为一家国内一流的企业,非常主张自我批判的精神,这也体现了华为与其他企业的不同。在华为,思想品德、自我批判能力、领导能力是一个华为优秀员工的三要素。所谓思想品德是指一个员工最基本的素养,体现在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等;领导能力是一个人带领和协调下属员工工作的能力。以上两种能力的不断完善主要是通过自我批判的能力得以实现的,因此自我批判能力也是构成一个优秀员工的素质的核心。

    自我批判精神作为一个企业走向卓越的重要条件,又会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产生怎样积

    极的作用?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首先,有利于完善考核制度。自我批判的精神对完善考核机制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当考核结果出来的时候,需要的不是评价,而是反思,而能够做到不断完善的动力就是一种自我批判的精神。如果一个员工学会找出考核中存在的不足,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这样考核的目的就达到了,考核制度的价值也就实现了。考核制度能够帮助员工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而员工的自我批判和反思能够检验考核体系是否完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其次,自我批判精神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华为有这样的一句口号,那就是:“根本目标就是活下去。”这句口号最深层次的含义就是让企业能够基业常青,这需要的不仅是坚持、是韧性,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和创新的意识,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寻找不足,不断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有自我批判的精神,因此,自我批判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长治久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我批判的精神体现的是一个企业务实、向上和不断完善自我的精神,同样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一个企业战胜困难和危机的有力武器。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北非地区部努力做好客户界面,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形成面向客户的“铁三角”作战单元,有效地提升了客户的信任,较深地理解了客户需求,完成了良好有效的交付和及时的回款。铁三角的精髓是为了目标,打破功能壁垒,形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运作模式。公司业务开展的各领域、各环节,都会存在铁三角。三角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是简单理解为三角,四角、五角甚至更多也是可能的,这给下一阶段组织整改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公司主要的资源要用在找目标、找机会,并将机会转化成结果上,我们后方配备的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应该在前线一发现目标和机会时就能及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让拥有资源的人来指挥战争、拥兵自重。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而现在我们恰好相反。机关不了解前线,但拥有太多的权力与资源,为了控制运营的风险,设置了许多流程控制点,而且不愿意授权。过多的流程控制点,会降低运行效率,增加运作成本,滋生了官僚主义及教条主义。当然,因内控需要而设置合理的流程控制点是必需的。去年公司提出将指挥所(执行及部分决策)放到听得到炮响的地方去,已经有了变化,计划预算开始以地区

    部、产品线为基础,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还远远不够。北非地区部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就是把决策权根据授权规则授给一线团队,后方起保障作用。这样我们的流程优化的方法就和过去不同了,流程梳理和优化要倒过来做,就是以需求确定目的,以目的驱使保证,一切为前线着想,就会共同努力地控制有效流程点的设置。从而精简不必要的流程,精简不必要的人员,提高运行效率,为生存下去打好基础。我们过去的组织和运作机制是“推”的机制,现在我们要将其逐步转换到“拉”的机制上去,或者说,是“推”、“拉”结合,以“拉”为主的机制。推的时候,是中央权威的强大发动机在推,一些无用的流程,不出功的岗位,是看不清的;拉的时候,看到哪一根绳子不受力,就要将它剪去,连在这根绳子上的部门及人员,一并减去,组织效率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我们进一步的改革,就是前端组织的技能要变成全能的,但并非意味着组织要去设各种功能的部门。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力直接呼唤炮火(指在项目管理上,依据IBM的顾问提供的条款、签约、价格三个授权文件,以毛利及现金流进行授权,在授权范围内直接指挥炮火,超越授权要按程序审批),当然炮火也是有成本的,谁呼唤了炮火,谁就要承担呼唤的责任和炮火的成本。后方变成系统支持力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持与服务,以及分析监控。公司机关不要轻言总部,机关不代表总部,更不代表公司,机关是后方,必须对前方支持与服务,更不能颐指气使。

    --摘自任正非在2009年1月华为销服体系奋斗颁奖大会上的讲话《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真正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一线营销人员)去做决策,是任正非这篇文章的核心。在这次讲话中,任正非用惯用的军事化语言对华为正在进行的组织结构调整的原因进行了明确的表述:“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前方的作战部队只有不到1/3的时间是用在找目标、找机会以及将机会转化为结果上,而大量的时间都是用在频繁地与后方平台往返沟通协调上。而且后方应解决的问题让前方来协调,从而拖了作战部队的后腿……”

    任正非乐意重用刚出校门的学生,因为他们单纯执著、充满激情、不怕吃苦、最肯牺牲,并真诚地相信华为的产品是最好的。在华为的销售人员当中,刚出校门的学生往往比有销售经验和丰富人生经历的人做得更成功。“我要保证一线的人永远充满激情和活力!”任正非说。对一线人员期望如此之高,源于华为奉客户关系

    为至上。在非市场化环境中杀出来的华为,这是适者生存的秘籍,并被华为发扬到极致。如今华为与各地用户从高层到执行层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就是这样一步步罗织起来的。

    拓展透析

    ?水中鱼)

    一架飞机正由纽约飞往洛杉矶,客舱里的一块镶板松动了。镶板尖锐的突起划破了一位乘客的袜子,他把这件事情告诉空中小姐。空中小姐手边没有工具,无法马上修理,于是她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等到达目的地时再向联络办公室的人报告。可是联络办公室里除了一部电话和一套对讲系统以外,也没有什么工具。这时,空中小姐已经把问题反映上去了,在她看来,自己的工作已经算是完成了。当天下午,报告被送至“相关”部门。半小时之后,该部门又将报告放在技术部一名办事员的桌上。这名技术员不确定自己能否修复,但他并不担心,因为飞机此刻正翱翔在杜百克市(艾奥瓦州东部的一个城市,位于洛杉矶至纽约的航线中途)上方约31000英尺的高空中。于是,他在一本皱巴巴的记录单上潦草地记上一笔: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会修好那个突起,不过是在刮破另外10名乘客的袜子之后。

    企业越大,组织机构就越复杂,问题向上反映需要经过层层系统,当领导者做出决策后,往往已经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一线的员工往往更加了解问题所在,因为他们才是真正在执行的人。企业想要确保执行效率,想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妨多给予一线的人员做决策的权力,让真正接触炮火的人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