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有三关,呼延升想着,只要能破一关就好了啊!
    可是沈离在位,竟是一关不破!
    她用的将士万t里挑一、各有本事,军士的士气被维持的很好。
    沈离更是从未让粮草断过一天,当士兵有了充足食物,自然有打仗的力气。
    呼延升不服,他偏不信自己斗不过那牧羊女!
    晋国能坚持多久?
    永昭二年……
    呼延升依旧不服,他决定再打打看?
    永昭三年……
    这回,呼延升坚持不住了。
    近百年里,胡桑攻打晋国,哪次不是让他们节节败退?
    唯有这回,打了三年,胡桑一无所获。
    虽然也有地势的缘故……
    呼延升撑不住了,胡桑国内对他充满意见,觉得他无能。
    有人说,该让胡桑大皇子继位的,气得呼延升想吐血。
    这三年中,钟逾办的事可太多了!
    她在互市中找到一种冬小麦种子,让齐民农院的人试着种了一下,她发现这种小麦和晋国的小麦有些不同,它更能适应干旱和寒冷,秋季种在凉州土地上,春季收获,之后可以种植另一种主粮黍米,这无疑使得凉州土地的生产力大幅提高。
    以往,凉州的气候条件是不能复播农作物的。
    有了这种种子,凉州能实现作物复拨,钟逾疯狂推广。
    云州的纬度和凉州差不的,所以钟逾顺便把好东西往好友管理的云州送一些。
    云州能种,鄞州不也纬度相当么?
    钟逾连夜写奏折给朝京,让沈离推去鄞州!
    朝中官员就看着凉州的粮产一年高过一年,到了永昭三年,凉州的农业产粮居然和江南的州府一拼,连带着云州鄞州跟着粮产暴涨,极大的缓解了军需上的压力。
    胡桑人是怎么都想不到,三个陷于战火的州府,一边打仗,粮食产量却在增加。
    这就离谱!
    接着,是第二件事。
    钟逾在州城的齐民农院分院聚集了一堆织女,一开始,凉州众官员也不知道一堆织女能干嘛?
    三年过去,这一群织女在钟逾的纲领下对棉纺的进行了各种改造,还让工匠研究出许多新工具,有织有弹的……
    棉花的种植成效显着,他们减少了植株的生病率,产量提高了许多。
    棉花增产,配合织女们整出的新型棉纺技术,他们能用更少的棉花制出更御寒的衣物。
    钟逾相信,这些技术推广出去,以后普通百姓能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御寒衣物。
    御寒衣物不止北方百姓用,南方百姓一样用得着。
    不止百姓能用,那些守在北方的军士年年都要经历漫长的冬日,总有人冻毙于风雪……这是没办法的事,这个年代的御寒条件太差。
    如果多了这些棉纺制品,不就能降低士兵的折损吗?
    饮马瀚海边
    永昭四年, 晋国胡国难得平静的一年。
    呼延升贼心不死,他想,总有一天要从头再来!
    现实没等呼延升卧薪尝胆, 因为, 永昭五年,晋国主动出击了。
    这一年, 钟逾在这个世界二十七岁,而凉州、云州、鄞州三州的顶头上司燕云总督已经六十五岁。
    燕云总督已经受够了为战事奔波,他年事已高、精力衰退,自觉无法胜任这个职位,便向皇上提出辞官隐退。
    沈离准了请辞,相应的, 燕云总督这个职位空了出来。
    众人都在猜测, 下一个燕云总督是谁?
    这可是朝廷的正二品官员, 肩负着边疆抗胡的责任, 管理三州行政、军务,地方官的天花板。
    沈离的决定很快就下来了——凉州府尹钟逾升任燕云总督。
    这个消息一出,百官震惊,有人想说钟逾太年轻了, 多少人二十七岁还没考上进士呢!多少士族出生的官员都不一定能当上二品正员!她却成了晋国一方封疆大吏。
    可是仔细一想, 除了年轻,好像没什么别的能说她了。
    钟逾当凉州府尹这几年, 凉州变化日新月异,现在的凉州开出赤水渠后, 陆陆续续从晋国各地接着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 还有了塞上粮仓的美称。
    她是个大气的人,自己作出政绩从不私藏, 带着周边的州府一起变好,这一点早就超出了凉州府尹本身的职责。
    晋国和胡国打仗打得这么顺利,朝中大臣、地方官员都要承认,这有钟逾的一份功劳。
    她做的事吗,别的府尹五十年都不一定能做出来。
    罢了,官员们什么都不想说了,让她升官吧……
    钟逾当上燕云总督后,感觉是和以往的地方官不一样了,比如府尹以及以下官员几乎是没机会离开辖区的,而总督不一样,她要定期进京述职,有时圣谕传召,她也是要亲自进京参与朝会、与帝王议事。
    当然,一去一来路途遥远,皇上没什么大事肯定不会叫她。
    刚上任时是在春日,钟逾就被沈离传召进京。
    这是钟逾离开朝京八年后再见沈离,和十九岁见面又不一样了。
    八年前的沈离是手握重权的公主,沉静中暗藏锋芒。
    现在的沈离是一个真正的帝王,凛然而威严。
    就是这次如今面圣,钟逾才知道,晋国要主动进攻,沈离叫她来是叫她提前做好战事准备。
    待到冬月,十万大军从彭山关一路北上。
    彼时,胡桑的普通士兵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在和晋国人打交道以前,胡桑人的保暖方式很单一——以动物的皮毛御寒。
    他们最常用的是羊毛和猎物的皮草。
    随着胡桑国建立,动物的皮草已经跟不上胡桑日益猛增的人口御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