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每天学点创意学大全集 > 第三篇 每天激发一点创意潜能(2)
    (2)启发联想。新认识是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与新或已知与未知的连接是产生新认识的关键。因此,要创意,就需要联想,以便从联想中受到启发,引发灵感,形成创意的认识。

    (3)实践激发。实践是灵感产生的源泉。在实践激发中,既包括现实实践的激发又包括过去实践体会的升华。各项创意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需要的推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促使人们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废寝忘食地进行探索和钻研。科学探索的逻辑起点是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引发灵感的一种好方法。

    (4)激情冲动。激情使人们能够调动全身心的巨大潜能去创意地解决问题。在激情冲动的情况下,可以增强人们的注意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记忆力,深化理解力。从而使人产生出一种强烈的、不能遏制的创意冲动,并且表现为按照客观事物的既有规律办事。这种自动性,是建立在准备阶段里的反复探索的基础之上的。这说明,激情冲动也可以引发灵感。

    (5)判断推理。判断与推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推理由判断组成,而判断的形成又依赖于推理。推理是从现有的判断中获得新判断的过程。因此,在创意活动中,对于新发现或新产生的物质的判断,也是引发灵感、形成创意认识的过程。所以,判断推理也是引发灵感的一种方法。

    以上所说的几种方法,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在引发灵感的过程中,不是只用一种方法,有时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交叉运用其他方法。

    第五节进入“蒙娜丽莎”式的灵感境界

    灵感突出时,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呢?有人用“蒙娜丽莎”式的境界来形容灵感突现的瞬间,这个比喻用得十分巧妙。下面通过两则真实的故事来“再现”一下这种境界。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的论文《排队论中一个巴尔姆断言的证明》,也曾得益于灵感的启示。20世纪60年代,当他还是唐山铁道学院学生的时候,看到有本关于排队论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关于巴尔姆断言,我们看不出怎样证明的这一点,甚至并不知道这个断言在一般的陈述中是否正确。”

    巴尔姆断言真的不能证明吗?侯振挺决心攻下这一堡垒。他潜心研究这一课题,可是进展不大。后来他到北京参加科研调查工作,仍继续顽强地进行着业余研究。

    随着一年多岁月的流逝,他怀着急切求教的心情,把自

    己研究的资料整理出来后匆匆忙忙地到了火车站,准备让去唐山的同学带给母校的老师们看看。

    在车站的候车室里,他久久地望着排队上车的队伍,望着在人流中忽隐忽现的伙伴的身影,回想着几天来整理资料的情景……突然间,他神思飞跃,觉得这一排排长长的队伍变成了一行行算式,在他眼前浮动跳跃着;这一个个人影,似乎都变成了数学符号在向他扑来……猛然间,他眼前一亮,一年来梦寐以求的说明竟然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他顾不得服务员的阻拦,冲上站台,向着刚刚开动的火车,向着火车里的同伴大声喊道:“解决了!我解决了!完全解决了!”

    回到住处后,他用微微颤抖的手写下了《排队论中一个巴尔姆断言的证明》,不久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数学学报》上,后又由《中国数学》用英文转载,出现在国外数学界的面前,并引起了数学界的重视。

    可见,灵感突现时,是如梦如幻的感觉。这也难怪人们把它与“蒙娜丽莎”联系在了一起。那么,在什么样的情景、场合、条件下容易产生灵感呢。我们先来看看文学家们是怎样的情况。

    意大利戏剧家阿尔菲内在听音乐时最易产生灵感,他的作品大半是在听音乐时酿成的;法国的作家伏尔泰和巴尔扎克常借助于咖啡;美国的保笛·昆塞则常借助于鸦片。当卢梭思索的时候,总爱让赤热的阳光晒着自己的脑袋;英国诗人弥尔顿作诗时喜欢躺在床上;哲学家尼采在散步时新思想最容易涌现;而法国剧作家贝克认为产生灵感最理想的时刻是在洗澡时躺在澡盆里。我国古代的李贺有“驴背寻诗”的故事;李白则在饮酒之后创作最为旺盛,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看来这位文学大师在骑马、睡觉和上厕所的时候最易出现灵感。

    而许多科学家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认为在森林中容易产生激情;美国物理学家费米喜欢躺在寂静的草地上想问题,等待灵感出现;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习惯于夜间躺在床上思考;法国数学家阿马达则常在喧哗声中产生灵感;法国物理学家彭加勒和美国物理学家坎农都认为,躺在柔软的床上而睡不着觉的时候最容易产生某些出色的设想;德国物理学家爱赫尔姆霍茨发现最为巧妙的设想往往是在一夜酣睡之后的清晨,或者是当天气晴朗缓步攀登树木葱葱的小山村时产生的……让我们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蒙娜丽莎”的召唤下,多出创意,多出灵感吧。

    第十五章每天发挥一点创意意识

    第一节不要轻易拒绝看似荒谬的想法

    我们这里所说的“看似荒谬的想法”,指的就是一些伟人大胆提出的假说,创意者可以用他们独特的创意意识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再对这些假说进行发明创意。

    恩格斯曾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物就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一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如果要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粹起来,那么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对各种相互联系作系统了解的需要,总是一再迫使我们不得不在最后的终极的真理周围营造丰收茂盛的“假说”之林。

    恩格斯的这段话论述得十分精辟,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意都是以科学假说为先导的。

    创意不是一瞬间的活动,而是一个过程,要求创意者把全部所需资料收集齐后再去作出发现,是不切实际的,他们需要提出假说指导下一步的工作,以加速发现过程。正像一个在陌生大地上旅行的人一样,不是等待有关这块土地的信息收集齐后,再出发,而是先设想某一条道路可能会达到目的地,然后边走边观察边打听,逐步校正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创意者正是借助假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意,从而走上成功之路的。

    1543年,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积40年的探索和观测,终于创立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学,向“地心说”提出挑战,向科学的宇宙体系迈出了十分艰巨而又最为关键的一步。由于宇宙的复杂性和当时科技水平的局限性,这种理论体系是一种假说,那么,这个假说是如何产生的呢?应当承认,哥白尼提出这种新的宇宙学假说不是偶然的,当时的托勒密“地心说”与天文观测事实相矛盾,应用“地心说”不能准确测定地球上的方位,而无法满足历法的需要,此外,哥白尼还受到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启迪,敢于正视旧体系遇到的困难,继承了来自古希腊的哲学和各种不用于“地心说”的宇宙学模型,这是他的假说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哥白尼的宇宙学说经过后来的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一系列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已建立在坚实的物理学基础之上,成为人们反对这一假说的依

    据,尤其是1821年法国学者布瓦尔德发现了天王星的实际运行轨道,有偏离理论计算的椭圆轨道的现象,这样天王星轨道的摄动就构成了检验日心说的一个最关键的步骤,只有在伽勒根据法国青年勒维烈的提示下发现了海王星之后,天王星轨道的摄动现象才得到解释,哥白尼的学说才成为人们公认的科学理论。正如恩格斯评价说:“哥白尼太阳系学说有300年之久,一直是一种假说,这个假说尽管有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可靠性,但毕竟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后来伽勒确定出现了这个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学说就被证明了。”

    由此可见,假说不仅是一种认识,具有知识形态,而且更是一种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科学创意的任何一个阶段,假说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大部分假说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一些新的事物被发现,使得旧的理论不能解释它们了,于是产生一种新的猜测性的说明——假说。如我们前面举到的“日心说”。此外,X射线、放射线、电子的发现与原子不可分的学说发生冲突,于是产生了各种原子结构的假说。有的假说是为了直接解决理论自身的矛盾或对新的事物矛盾的假定性说明,比如哈恩否定费米的假设而提出自己的假说的过程。当时由于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的推断失误,匆忙宣布发现了超铀元素,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大失误。后来,德国化学家哈恩通过正确的推断,提出了大胆的假说:最重的一些元素吸引中子之后直接分裂成为两个差不多对等的部分,从而产生了一些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间的元素,最终发现了裂变反应,推翻了费米的假设,从而获得了194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假说通常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任何假说都以一定的事实或理论作为根据,解释与它有关的事物和现象,而避免与它引为根据的已有理论的矛盾,比较而言,事实更为重要,因为理论要服从事实,假说必须能解释事实,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在前人的理论和自己发现的事实基础上提出的,哈恩的也是如此;其二假说还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和假定性,它虽然以科学为依据,但在研究问题时,根据常常不足,资料也不完备,对问题的看法只是一种猜测,所以任何假说都常有猜测性和假定性成分。同时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假说,但这些假说都要制约于反映客观情况的真实

    程度。

    所以,假说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看似荒谬的想法也是发挥创意思维能动性的有效环节,而且不同看法的争论由于科学研究的深入而发展。它凝结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劳动,离开假说科学不可能取得进步。

    第二节敢于提问才能见真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意。”

    由此可见,任何有创意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对于每个人来说,要想获得知识和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与成绩,都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和深造,一步一步地更新知识,创意同样也是如此。一个人不可能凭空创意,不可能无中生有,他的创意发明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按照一定的规律,合理地利用所具备的一切条件而进行。

    在创意和发明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相信现有的一切都正确,持“向来就是如此”的态度,只能导致原地踏步。循序浙进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以旧的东西为准绳,束缚人们的思想。“迄今或许如此,然后如今恐怕并非如此”,我们需要经常以这样的态度和意识来观察事物。

    在17世纪,西欧和中欧各国的冶金工业有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化学家都把精力集中在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燃烧理论方面。在化学史上出现了由著名化学家史塔尔创立的“燃素论”。这种学说认为,一切能燃的物质里面都含有一种特殊的燃素物质,在物质燃烧时,本身所含的燃素便分解出来,因此,燃烧的本身便是失去燃素的过程。这一学说风行一时,受到了许多化学家的推崇,人们把化学上的许多问题,都用“燃素论”来解释,“燃素论”统治了化学界百年之久。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传统的“燃素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了。这个学说明显地成了化学前进的绊脚石。俄国大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和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就是敢于用自己的实验和理论打破这一局面,向“燃素论”挑战的人。

    1736年深秋,罗蒙诺索夫以在彼得堡科学院附属大学学习的优异成绩和其他两名同学一起,被科学院派往国外学习。他们来到德国的马尔堡大学,跟随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沃尔夫教授学习。罗蒙诺索夫非常善于独立思考,思想上从不受前人的束缚,对科学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就是对沃尔夫教

    授的某些观点他也常常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一次沃尔夫对学生们几天前进行的燃烧试验进行讲评,依据的就是“燃素论”。学生们像在听《圣经》一样静静地听着,没有人敢对此说出半个“不”宇,可年轻的罗蒙诺索夫却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他在教授讲完后站起来说:“教授,我经过反复思考,认为有燃素的说法很值得怀疑。”“怎么?你怀疑燃素的存在吗?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教授听了大吃一惊。“我暂时还不能。”“那等你有了实验证明再做结论吧!”

    当时罗蒙诺索夫虽然不甘心,却也只好沉默,然而在他心里已经埋下了志愿,一定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到了1741年,他学成回国,几经周折建造了科学院的化学实验室。1750年他开始利用实验手段向“燃素论”正式挑战,.他将一块金属称了重量之后放到一个专门的玻璃容器里,然后将容器的颈部焊死,放在加热炉上熔烧,然后再打破容器取出金属的烧渣称其重量,结果发现它比原来的重量有所增加。

    增加的重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按照“燃素论”说法来讲,烧后的烧渣应比原来的金属轻才对啊,可见“燃素论”与事实不符,可容器里别无他物,只有空气……难道是金属与空气的微粒化合了,才导致重量的增加?那么容器中的空气重量就应减少,倘若不打破容器,那么整个容器的重量就应不变。

    他的这一系列想法在他再一次的实验中终于得到了证明,燃烧的整个容器的重量完全一样,这也狠狠打击了“燃素论”,从而证明了金属的燃烧根本不是燃素在起作用的结果。

    此后,法国的著名化学家拉瓦锡也仔细研究了“燃素论”的内容,根据他对实验的观察也对这一学说产生了怀疑,经过数不清的精心实验,拉瓦锡终于证明了物质本身并不含有什么燃素,燃烧是绝对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的,物体燃烧时,是在和氧气化合,所以重量增加。1789年,拉瓦锡拨开了“燃素论”的迷雾,为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武器。

    在科学上许多重大发明都需要对已有的理论或经验提出疑问,以激励自己进行探索。如果总是墨守成规,迷信已有的知识,对任何事情都不敢提出疑问,那么我们的认识就不会更深入、更广泛,就没有更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事物产生,我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也不会有所改善,世界也就无法前进了。我们可以把科学看做从发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开水为什么会沸腾?”“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科学

    家们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着忘我的研究。

    问题对于人类的创意是一种激励、一种挑战,正因为人类敢于接受这种挑战,才有问题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人类才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因此,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人类在改造大自然中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对自然王国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不受前人的束缚,敢于打破旧框框,而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正是思考问题的过程,更是学习知识和理论的过程。凭空提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个事物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得越多,说明他对这个事物的了解、分析和研究得越深入。

    从以上的几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和技术上的发明创意,都必须有敢于对过去的理论或技术提出质疑的精神。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对“燃素论”提出怀疑后没有就此止步,他们都经过多次实验和积极的思考,逐渐接近真理,终于发现了崭新的燃烧理论。它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敢于解除迷信,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创意的关键一步。把握住这一点对创意意识的开发将有很大帮助。

    第三节以批判的眼光去革新

    创意活动既要以继承为前提,更要以创意意识为条件,创意者在有效地从事创意活动时,必须要有创意精神和创意能力。创意精神既表现在强烈的创意动机上,还表现在对各种事物的批判精神和革新精神上;创意能力则是一个创意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创意品格,它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任何创意能力总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而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是一切创意活动的起始点,创意地解决问题是产生新成果的必经之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也就是一部在科学、技术、文明领域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

    英国著名化学家道尔顿以原子量为核心提出了新原子论,为化学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恩格斯说:“化学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但是道尔顿的原子论也存在着毛病,其中之一就是他用复合分子概念代替分子的概念,忽视了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正是这一点使原子量的测定陷入困境,而盖·吕萨克气体反应定律对道尔顿原子论是支持的,没有想到首先起来反对气体反应定律的恰恰是道尔顿本人,因为他认为,如果按照盖·吕萨克的说法,一个体积的O2和一个体积的N2化合成两个体积的NO,那么NO的复合原子岂不是

    由半个氧原子和半个氮原子组成吗?这是和原子不可分的观点相矛盾的,这就是他持反对态度的“理由”。

    他们两个人互不相让,终于引起了一场争论。

    1811年阿佛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提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他指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而分子则是游离状态下单质化合物能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同时还修正了盖·吕萨克的假说,提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一切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而不是相同数目的原子。他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统一起来,形成了科学的原子——分子论。这时,道尔顿又起来反对说:“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所含有的气体粒子数,随气体而异。”结果,出现了原子论的创始人阻碍了原子论进一步发展的可悲事实。19世纪一些有胆识的人开始探索怎样实现人类上天飞行的夙愿,有些科学界的名流站出来劝阻:最早用三角方法测量同地距离的法国科学家勒让德说:“制造一种比空气重的装置去进行飞行是绝不可能的。”赫尔姆霍茨从物理学的角度论证要使机械装置飞上天纯属空想,美国天文学家纽康通过大量“证明”认为飞机甚至无法离开地面,可是到了1903年,飞机还是飞上了天。

    人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思维惯性,习惯于依据已有的知识,按常规方法去思考问题,当出现与已有知识相矛盾的新理论、新知识时,就会感到不以为然,体现不出强烈的批判精神,难怪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上述的实例反映的正是这一情形,这告诉我们,创意者在从事创意活动中要警惕,不要受“已知”的束缚,要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方式的影响,以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的革新精神。

    一个人的创意力的强烈与否,不仅与知识经验有关,而且与他的“问题意识”的强度和明晰程度关系更加密切,所谓“问题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寻根究底的精神,一种革新的批判精神,“问题意识”也是萌发创意思想的前提,是创意的起点。深具“问题意识”,以科学的批判眼光去看待各种事物,才可以不受传统观念束缚。

    传统思想,习惯看法,权威教条等既成观点,常常也会成为阻挠创意的障碍,这种障碍通常都会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知觉上的障碍,即来自我们自己的知觉方面的障碍;二是文化上的障碍,即每个人常常在有意无意中有附合“流行思想”“习惯看法”“传统观念”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往往容易束缚人的创意力,一个人如果不敢冲出“流

    行思想”的束缚,不敢冲出“常规”,深受“趋势”和“潮流”的控制,便会埋没创见,创意力就难以发挥;三是感情上的障碍,这是在个人的思想上、感情上所造成的障碍,如自尊心、个人得失的考虑所造成的障碍。

    只要我们能冲破以上三种障碍,用批判革新精神看待事物,就会培养出大师般的创意意识,进行成功的创意。

    第四节在革新下加以模仿

    今天,坐飞机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提起它,你也许会不屑一顾,但是如果翻开航空发展史,你就会为自己的傲慢与偏见惭愧。人们为了像鸟一样自如地飞翔,经历了漫长的年代,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少人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是否这样想过,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甘寂寞,探索和创意向来就是人的天性?当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人们坐不住了,他们想,鸟类能够展翅高飞是翅膀在起作用,于是很多人站在悬崖等高处把人工翼绑在双臂上模仿鸟类飞翔,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生。后来者在进一步研究鸟翼形态的基础上逐步学会了制造滑翔机,在有利的上升气流中飞向天空,继尔,人们又在思考怎样才能保持持续飞行的问题。

    早在1809年,英国的乔治·凯利爵士曾预言飞机应是这样的:“基本原理必定与滑翔中的具有坚固翅膀的鸟一样,只是需要研制合适的发动机。富尔顿和瓦特的蒸汽机也许是可能的动力源,但是,轻重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以致大概要利用火药或液体的突然燃烧而产生的空气膨胀作用。”莱特兄弟的双翼飞机于1903年完成了世界上的首次飞行,实现了凯利爵士的预言,在航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在此以前,人们所做的各种努力可能就鲜为人知了。1483年,达·芬奇设计了扑翼式飞机,可惜未能制造;1783年,有两人乘坐蒙特哥菲尔发明的热气球飞行了五里,这是受气球的启发而模仿制作的;1783年,墨尔尼设计了一艘飞船,这是首次使用螺旋浆推进的飞船。

    莱特兄弟及上述各位探索者们所作出的贡献,已载入了世界航空史册,但公正地说,那些开始想模仿鸟飞并献身的未留下姓名的先驱者们更应该大书一笔,因为后来者每一设计中的进步都与模仿是分不开的。这样的例子可以信手拈来,比如我们可以把加工的木棍看做对天然木棍的模仿,把骨针看做对鱼刺的模仿,把剑看做对动物角的模仿,这种简单的模仿虽然是极其直观表面的,但它的应用是广泛的,作用是显著的。

    从自然物转化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