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FBI教你测谎术、阅人术、情报术大全集 > 第38章 手段:获取情报花样百出
    从相对“温柔”的收买到带有强烈“硬汉”色彩的暗杀,每一种手段都可能达到目的或是将自己毁灭。出色的情报人员总善于发掘自身优势,从中找到最有利于接近核心目标的方法,并能够果断地随机应变。

    第一节收买:利益诱惑下的情报获得方法

    情报人员的手段多种多样,收买作为其中一种手段,是最普通,也是相对其他手段来说比较“有好”的一种。对于普通人来说,收买的手段几乎是屡试不爽,甚至可以说,只要诱惑足够大,一切皆有可能。可以说,这种被收买的情报人员的破坏力十分巨大,对于情报人员组织来说,收买手段的战斗力十分卓越。为了更好说明这一手段,FBI举了台湾“军情局”和日本两家公司的例子。

    台湾的“军情局”为了获取关于大陆的情报,把收买作为谍报的第一手段。他们用金钱收买已经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台湾的“军情局”收买的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恩户。这种商人在生意上遇到困难后,接受台湾“军情局”的资助。根据香港媒体报道,有一次,“军情局”情报人员发现一名在香港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的台湾商人,于是以投资15万元港币为条件,将其拉入情报人员组织,后来又安排这个商人以台商的身份到广东经商,期间发展情报人员,进行情报活动。另一种是小本经营者。台湾“军情局”的情报奖金和津贴对小本经营者来说是一笔数额不小的收入。根据一名熟悉内情的台商透露,收买小本经营者的价码从5万元新台币起价,以情报价值的高低相应有所增加。

    台湾“军情局”将这种用金钱收买的台商组织到一起,到台北阳明山“新竹营区”的“新庄”情报学校进行情报人员训练,训练的时间一般为一周或者十天,一个月之后,这些经过训练的台商就与“军情局”签约。为期一周或十天的训练显然不能达到好的情报人员水平,但对与业余情报人员来说也已经够用。任用这些台商后,“军情局”会发给这些台商一些情报人员设备,当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设备,使用最多的就是一种“二奶杀手”的手机。看到名字就能推断出一二,这种手机是因二奶而被发明。据悉,因为很多台商在大陆“包二奶”,为此,很多台商家属请人在丈夫的手机里焊上一种芯片,有了这种芯片,即使在关机的情况下,也能窃听到周围的任何声音。台湾“军情局”就是利用这种“小儿科”的设备来装备这些业余情报人员,使得这些人屡屡被捕,当然,“军情局”是不会去“捞”被捕的业余情报人员的,更加不会“安抚”。

    台湾“军情局”的收买战斗力并不是很强大,在日本的两家公司之间的明争暗斗方显示收买手段的卓越战斗力。

    日本的一家甲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积存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已经处在了破产的边缘,为了能够持续地获得银行的贷款,甲公司将公司恶化的财务状况当做绝密消息进行封锁,并采取严密的措施防止机密外泄。

    商场如战场,这一消息很快被其竞争对手乙公司的情报人员捕获,这一消息令乙公司的决策层十分雀跃,一旦摸清甲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便是对甲公司的致命一击。于是,乙公司向家公司源源不断地派出情报人员,以掌握甲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然而乙公司的情报人员都未能如愿以偿,他们在甲公司严密的防范机制下纷纷败下阵来。正当乙公司束手无策、并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消息给其带来了希望,并成功扭转了局面。原来甲公司的总会计师近日内会到某医院镶牙。于是,乙公司人员迅速采取措施,重金收买了甲公司的总会计师预约的牙科医生。

    当牙科医生为甲公司的总会计师镶牙时,将一个微型窃听器放进了他的金属牙套里。从这一刻开始,甲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再是深不可测的机密,而是随时“直播”的播放器。甲公司的总会计师向老板汇报财务状况的内容被乙公司录制下来,将其送往有关部门并公之于众,甲公司因此遭到了致命一击,没有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业余情报人员虽然没有情报人员经验,但却拥有隐蔽性强、易于贴近目标的先天优势,正应了那句“家贼难防”的千古祖训。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这些被收买的业余情报人员,不惜后院起火、暗中倒戈,不少企业就因此而莫名其妙地破产了。

    日本的一些企业采取长期策略,在美国硅谷收买了许多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关键工序的工人为内线,为他们提供美国企业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情报。有的企业为获得商业秘密,还在留学生、新闻记者、大学教授中培养自己的商业情报人员。

    第二节讹诈:获得情报的拿手本领

    由于业余情报人员的战斗力不强,有时还不可避免地承担“背运”的危机。因此,情报人员组织在传统的收买手段上也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一方面加大收买的力度,来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方面加重专业情报人员的角色扮演,演绎了一幕幕专业情报人员的拿手好戏——讹诈。

    情报人员的讹诈术从根本上说也是收买之术,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收买是白脸收买,讹诈则当属红脸收买,这更类似于刑

    法理论共同犯罪中的胁从犯。

    当今社会的讹诈现象非常之多。从技术上说,有盗窃隐私文件敲诈、合成淫秽照片敲诈、假冒交通事故敲诈等等;从主体上说,有冒充检察官或警察进行敲诈的、绑架者敲诈的、三陪女敲诈等;从媒介上说,有网络敲诈、电话敲诈、信件敲诈、面对面敲诈等等。但是传统讹诈的目标是一定数量的金钱,而情报人员的目标是不可替代的情报或行为嘱托,目标的唯一性决定了情报人员讹诈的难度,因而更需要精心策划,甚至付出更多的代价。

    有一部分佯装成台湾商人的情报人员与之前说过的业余情报人员不同,他们的任务是直接指向核心情报的。但这部分人获取情报的手段却与众不同:他们利用台湾同胞的优厚待遇和自己的商人身份在官商勾结的道路上大作文章,其中最屡试不爽的手段就是突然翻脸“逼宫”的讹诈之术。通常他们的做法是,首先是利用一笔可观的投资基金博得当地政府的垂爱,接着顺水推舟地拉拢政府要员,与他们打成一片。随后,这些情报人员开始有意识地搜集这些官员的隐私,当收集到足以令某位官员身败名裂的时候,这位“台商”便会翻脸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容易想象了,这些官员妄图用重要文件换回自己的难言之隐,不料越陷越深,不少人演化成了真正的傀儡。

    当然,情报人员的讹诈术不仅仅只有官商勾结那么简单,在获取重要秘密上还有性情报人员讹诈之术。原东德情报人员机关在性情报人员讹诈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情报局精心挑选一些美男,经过专门、秘密的训练,成为职业“罗密欧”(男色情情报人员)。随后,开始积极参与引诱西方重要部门及秘密机构中独身女性的“罗密欧”专项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罗密欧”成功勾引一位在西柏林联邦德国重要国家部门工作的独身女秘书并使其坠入爱河、提供大量绝密情报的案例。根据俄罗斯《女人ABC》网站的报道,冷战期间,前苏联东欧情报机构派遣了大量男性情报人员,专门引诱在西方国家秘密机构中工作的女性,使让她们落入情爱陷阱,出卖情报。挪威首相夫人纳尔娜就在访苏时中了美男计,为克格勃情报人员控制,向前苏联提供了北约大量重要军事情报。不过,民主德国情报局局长沃尔夫承认,“罗密欧”行动有时也会失败,一旦双方真正相爱,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而无法控制局势了。

    此外,在商业领域中的讹诈之术更是普遍,并且多样化,甚至指向应聘者。一位姓张的女士毕业之后在XX电脑公司工作,但是临时工的待遇和工作环

    境令她没有安全感。某一天,张女士在报上看到了另一家电脑公司招收固定职员的广告。为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她当天就写了封应招信给那家电脑公司,并在信中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目前的工作情况。时隔不久,那家电脑公司就请她去面谈。实际上,面试的考官其实是一位专门负责打探张女士原来公司商业情报的情报人员。

    “您在XX电脑公司做过什么工作?”考官上来就直接问道。

    “我对市场上所有厂家生产的电脑软件包的数据加密功能进行过测试和统计。”张女士简明、准确地回答道。

    张女士说完后,看到考官仍然沉默并没有表态,以为自己回答得不够充分,求职心切的她立刻补充道:“我发现市场上所有的软件包的保密功能均比XX电脑公司正在开发的新软件包要差。老板对我的工作是很满意的。”听到这,考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张女士以为是自己的工作能力等方面打动了考官,殊不知考官已从她的话中发现了XX电脑公司的商业秘密——软件包保密功能强。于是,这家电脑公司在录用张女士的同时,立即组织技术人员主攻软件包的加密功能。像这家电脑公司这种以招聘为由,通过和求职者,特别是曾为竞争公司效力过的求职者面谈,搜集对方生产、技术、经营等商业情报的手段,是讹诈之术中的常用手段。

    与讹诈求职者相仿,一些在原公司失意的业务骨干或是遭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也往往成为商业情报人员讹诈和利用的对象。商业情报人员们派出和这些被讹诈者存在某种友好关系的人士,伪装成为这些被讹诈者排忧解难,倾听他们的苦水的人,而他们就从这些所谓的苦水中得到公司的商业秘密。此外,还有的商业情报人员通过调查利用被讹诈者的性格特征来达到获取情报的目的。英国的某建筑材料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令其同行感到颇为不安,于是,这些同行纷纷派出情报人员刺探情报。经过商业情报人员们的研究,他们发现了英国的某建筑材料公司的保密措施做得相当到位,只有一个突破口,就是这个公司的技术部门经理,这个人口无遮拦,喜欢哗众取宠、夸夸其谈,常常在“听众”的吹捧下走漏风声。于是,这位经理的身边突然多了一些忠实的听众,而他本人却依然兴高采烈,没过多久,英国的某建筑材料公司的技术研究成果就在这位经理“夸夸其谈”中泄露了一大半。

    在现代商战中,情报人员的讹诈之术可谓防不胜防。作为保守秘密的一方,要保证每个环节不出现纰漏,同时要低调、洁身自好,不给

    商业情报人员有机可乘的机会。

    第三节绑架:情报获取的惯用伎俩

    绑架在谍战中十分主动、效果立竿见影,因而多被特工所采用。绑架作为情报人员组织的杀手锏,在情报人员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多重作用。

    首先,绑架能直接获取情报。通过对知情者的绑架,情报人员组织可以获得一次审讯甚至是刑讯逼供的机会,一些知情者迫于压力和胁迫不得不透露出自己所掌握的秘密,从而使情报人员组织以较小的成本、较为安全的方式直接获取情报。

    其次,绑架能间接逼取情报。情报人员组织通过绑架知情者的亲属、朋友或是其他足以引起知情者关注的人或物,并把这些毫不知情的人作为吸引知情者的诱饵,诱其登门造访或屈膝妥协,从而间接逼取情报。与此同时,情报人员还可以从间接绑架人质的过程中观察知情者的动向,他们期待着知情者处变而惊、忙中出乱,从而获取一条“抓住马脚”的捷径。

    第三,绑架能够诱杀目标。在绑架中被形象地称为“撕票”的先绑后杀行为带有浓厚的恐怖色彩,他们或许是目的已经达成又恐留下活口,或许是目的无法达成而“破罐子破摔”,或许“绑”就是为了“杀”,无论是出于何种理由,人质的命运终将成为一段悲剧。

    最后,绑架在谍战中能够起到反间的作用。有些情报人员组织抓了人质之后表现得“一团和气”,不仅不会对被绑架者动手动脚,而且过不了多久这位人质就能安然被释,原来他们只是想让被绑架者看一场表演,演出的剧本纯属虚构,信以为真的人质把这些假信息带回去之后,情报人员组织在反间的赌局中就可以轻松地胜出了。

    第四节暗杀:血雨腥风中的搏杀

    世界上有一类人,他们没有固定的住址,却随时可以下榻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房间;他们没名没姓,却拥有几本不同的护照;他们违背法律、道德行凶杀戮,但被冠以国家的名义,这一类人就是隐蔽战线上的杀手——情报人员。为了给大家展示暗杀这一手段的真实性,FBI介绍了前苏联情报人员也是杀手斯塔申斯基的故事。

    前苏联克格勃的追杀行动分为“直接清除”和“间接暗杀”两种途径。为了不暴露身份,情报人员多数采取“间接暗杀”方式,如借助可靠情报,收买内线除掉目标。由于毒药发作特别快、安全经济,往往成为情报人员行动的首选。情报人员一般将毒针或者毒剂藏在日常用品或食物当中,利用内线接近目标,然后伺机下手。前苏联克格勃有

    一种“气雾杀人针”。只要轻轻扣动扳机,一支带有发射栓的玻璃针便会撞破玻璃针管,随着一团气雾过处,所有生命便会停止呼吸,几乎毫无声息……

    在前苏联克格勃的情报人员杀手中,斯塔申斯基一枝独秀,曾利用“气雾杀人针”成功暗杀里贝特和乌克兰抵抗运动领导人之一斯捷藩?班德拉。斯塔申斯基是乌克兰人,受雇于前苏联情报部门,奉命监视流亡在西德的那些被认为是敌视前苏联的乌克兰人。

    1957年10月9日,斯塔申斯基从柏林飞抵慕尼黑,假名“西格弗里德?德雷杰”。此次他的任务是暗杀流亡的乌克兰政治家——列夫?里贝特。斯塔申斯基按照上司的指示,在以后的3天每天清晨吞服一粒解毒药丸,定时到卡尔斯普勒茨大街等候里贝特的出现。10月12日上午10点多,守候多时的斯塔申斯基看到里贝特下了电车走向了他的寓所,听到里贝特进入那所房子的声音,斯塔申斯基立即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掏出“气雾杀人针”,当他走到里贝特身边时,斯塔申斯基将那武器对准里贝特的脸开了火。毫无戒心的里贝特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也没有流血,只是静悄悄地倒了下去。

    看到里贝特无声倒下,斯塔申斯基立即冲下楼梯,并弄破解毒针管,吸了里面的气雾。随后,斯塔申斯基跑出那所房子,将“气雾杀人针”扔进小河里。随后乘坐火车离开,前往法兰克福。在暗杀里贝特期间,斯塔申斯基与一个普通的德国姑娘英格?波尔小姐热恋了。英格?波尔和她全家都是反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在斯塔申斯基杀了里贝特之后,斯塔申斯基感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令人担忧。

    1958年5月,斯塔申斯基被派往荷兰鹿特丹,奉命监视为1938年被谋杀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缔造者康诺瓦尔克上校所做的墓前追思礼拜。斯塔申斯基将出席这一仪式的所有人都拍了照,而且他特别注意到停在墓地外的一辆慕尼黑车牌汽车。随后,斯塔申斯基发现这是礼拜式的主要演讲人斯捷藩?班德拉的车子。班德拉不仅是“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慕尼黑分部的领导人,而且是乌克兰抵抗运动领导人中干劲最大、最杰出的一个,与西方的联系也最密切。在克格勃拼命想干掉的乌克兰人黑名单中,班德拉名列前茅。但暗杀的关键问题是:必须干得不露形迹,像干掉里贝特那样,被看作是意外死亡。

    1958年底,克格勃头目向斯塔申斯基下达干掉班德拉的指令。班德拉使用的是波普尔的身份,行踪不定,甚至连他的手下都不能确切地知道他的行踪。但是斯

    塔申斯基一直耐心地等待机会。终于有一天,斯塔申斯基找到了班德拉的住所——慕尼黑克雷特梅厄街7号。为了搞清楚班德拉房内的一切,斯塔申斯基弄了一把万能钥匙,趁班德拉不在的时候,很快地打开了房门,查清了房中的一切。斯塔申斯基把得到的所有情报和有关班德拉的情况汇报给了他的上司。

    经过斯塔申斯基的调查得知,班德拉身边一直有一个保镖,暗杀他很有难度,而且班德拉肯定随时都处于戒备状态,因为他的生命一直在受到威胁。1959年5月的一天,机会来临了。斯塔申斯基发现班德拉独自驾车进了车房,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但是斯塔申斯基却没有发射“气雾杀人针

    ,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暗杀机会。时隔不久,斯塔申斯基再一次等到了暗杀机会,一天班德拉的车驶进了67号毗连的院子,从车上下来的只有班德拉一人。斯塔申斯基暗自惊喜,于是他这所房子走去,进了屋。当斯塔申斯基上楼梯时,忽然传来了一个妇女的说话声,脚步声也越来越近。斯塔申斯基立刻意识到,不能让这个女人看到自己的脸。于是,斯塔申斯基迅即转变方向朝电梯的方向走去。在躲过这个女人之后,斯塔申斯基慌忙地爬上楼梯。

    听到大门被打开的声音,斯塔申斯基知道班德拉已经进来,于是他立即走下楼梯,他清晰地看到班德拉挎着一只小菜篮,并在认真地拿着钥匙开锁。“不上班吗?

    ?)

    斯塔申斯基向班德拉问道,可怜的班德拉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便觉得眼前一片黑暗,片刻,便失去了知觉。此时,斯塔申斯基迅速拿出纱布包着的另一种解毒药,急速地将它敲碎,吸入解毒气雾。斯塔申斯基环视四周,发现楼梯上仍然没有其他人存在,便头也不回地快速离开了这所房子,将纱布和玻璃碎片丢进一条阴沟里。第二天,斯塔申斯基乘头班飞机飞往柏林,接着来到设在那里的前苏联司令部,向他们报告他已完成任务。

    克格勃头子谢列平派人召见了斯塔申斯基,并亲手授予他红旗勋章。之后,克格勃要求斯塔申斯基暂留莫斯科,等待时机。但此时的斯塔申斯基早已厌倦了杀人情报人员的行动,加之女友的热烈呼唤。于是他坚定信念离开克格勃,并成功逃离。

    1962年10月19日,西德司法当局以情报人员罪和杀人罪判处斯塔申斯基监禁8年。1968年新年前夕,斯塔申斯基提前4年被释放。为了防止克格勃加害斯塔申斯基,他被美国用一架军用飞机秘密带出德国,定居在美国。

    在和平和发展为世界主题的今天,暗杀行动一直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暗杀事件把人类带入了恐怖主义的迷茫之中。暗杀是情报人员手段中最为极端的一种,而且常常以自戕为代价。在崇尚理性和生命的今天,暗杀情报人员渐渐涌向了宗教领域,不少暗杀还演变成“明杀

    ,一幕幕“自杀式

    袭击事件跳入人们的视线。可以说,今天的暗杀站在了理性和非理性的边缘,一旦这个界限被混淆,那么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难以估量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