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导读:尽管掌管着一家市值703亿美元的媒体帝国,鲁珀特·默多克(RupertMurdoch)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报人。运用资本的力量,与报纸的编辑一同参与到日常工作中,去影响别人,从小就是他的理想。36

    经过默多克五十年的资本运作,新闻集团已覆盖所有媒体领域。在英国,40%的报纸由该集团控股;在澳大利亚,新闻集团控制了三分之二的报纸;在美国,新闻集团拥有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在拉美,它通过卫星播送150套节目;在欧洲,它有天空电视台;在亚洲,它用7种语言,通过40多个频道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娱乐和信息节目。这个集团已经改写并正在改写世界新闻的历史。

    ▲一部独立的商业新闻史

    1889年,记者查尔斯·道和埃德华·琼斯创办了《华尔街日报》。随后,它先被转手售于《华尔街日报》驻波士顿的著名记者克莱伦斯·沃克·巴伦,又被休·班克罗夫特(Bancroft)接管,他是莱伦斯·巴伦的女婿,毕业于哈佛法学院。虽然美国报界普遍认为,休·班克罗夫特家族在接下来的八十年中对此报纸的经营缺乏创新,其家族也很少出现善于媒体管理的人才,但他们始终坚信:经营《华尔街日报》是个比单纯赚钱更有价值的生意。

    《华尔街日报》的经营模式实践了一种拥有却不介入的管理方式,这在美国媒体业彪炳新闻独立的今天也并不多见。班克罗夫特家族称得上是特例中的特例。诸如普利策、威廉·赫斯特、亨利·卢斯等传媒大亨,均热衷于指挥自己的媒体发出立场鲜明的声音。即使被视为相对开明的《纽约时报》的所有者苏兹伯格家族、《华盛顿邮报》的格雷厄姆家族,也会较多介入到报纸的运作中,以确定政治立场及报道的优先级,甚至挑选各版面的编辑、专栏作家等。

    而班克罗夫特家族拥有着道琼斯公司64%的投票权,因此它能避免为短期利益而牺牲《华尔街日报》品牌的短视之举,尽可能将一切新闻决定权交予采编队伍,在决定采编人员的过程中也采取中立态度。这让《华尔街日报》在报界获得了一种令人骄傲的独立感,它无需讨好任何人,只需坚持自己相信的。

    对待政治问题,《华尔街日报》保持了良好的中立立场。1948年,谋求连任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亨利·杜鲁门曾指责《华尔街日报》是“民主党的圣经”,对此,报纸的编辑予以反驳,“我们只忠于我们所相信的经济和政治原则,而非任何政党。”而另一次,

    报纸总编弗蒙特·罗伊斯特访问白宫时,时任总统肯尼迪对《华尔街日报》支持他的自由贸易政策表示感谢,罗伊斯特只是平淡地回答说:“年轻人,《华尔街日报》支持自由贸易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对待经济来源,这个敢于自称“胡佛总统之后没有支持过任何总统候选人”的媒体,也从不迎合任何广告主。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华尔街日报》的专栏曾为通用汽车对抗政府反垄断官员的行为做出辩护,通用汽车公司对其表示欣赏,并与之签订广告合约。但数周之后,因华尔街日报记者揭露通用汽车欺压独立的汽车经销商一事,通用汽车一怒之下撤销了投放于《华尔街日报》的广告,华尔街不为所动。这种坚持真理的立场,为其在业界赢得了巨大尊重。

    之所以能够坚持这种独立风格,是与大量富有个性的新闻人密不可分的。如道琼斯前任首席执行官康彼得为记者出身。1967年,卡恩被作为《华尔街日报》的特派记者前往越南,随后又参与到了印巴战争的报道中。当上司要求他撤离一线时,他回电报说“消息未收到”而留了下来。最终,他的战争报道获得了1972年普利策国际新闻奖。

    但班克罗夫特家族缺乏对《华尔街日报》的资本运作方面的管理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造成了道琼斯公司经营不善的现实。作为一家盈利性公司,它接连错过了诸多发展壮大的商业机会:它放弃了收购投资Comcast和Cablevision的机会——它们日后成长为有线电视巨头;错失了收购财经新闻网的机会——它后来成为CNBC赢利机器;而它耗16亿美元巨资打造的财经数据公司Telerate,最终却只能以亏损三分之二的价格售出,所有这些事项使得这家新闻公司财务状况非常糟糕。

    ▲默多克入主华尔街日报

    尽管现在掌管着一个市值703亿美元媒体帝国,鲁珀特·默多克(RupertMurdoch)却仅仅认为自己是个报人。与报纸的编辑一同参与到日常工作中,试着去影响别人,从小时候时起,就是他的理想。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默多克通过收购诸多的媒体创建了他的传媒帝国——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性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集团经营的核心业务涵盖报纸、杂志、书籍出版、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无线电视、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广播,以及数字媒体的开发与管理。

    当代,报纸、电视、广播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传播媒介,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

    重要部分。它们对于公众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而今天全球最大的传媒帝国就是默多克领导的新闻集团。这个澳大利亚人站在传媒帝国的权力中心,把自己的资本延伸到了全球,至今他还在不断进取,用自己制造的舆论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说过去的辉煌为他赢得了正面的形象,报纸——这个他所钟爱的舆论制造工具,却给他带来了最多争议。他麾下的100多家报纸,永远信奉流行主义的功利价值观和左右逢源、灵活多变的政治价值观。这致使新闻集团在澳、英和美国不断获得政策倾斜,为其资本顺利占领市场铺平道路。难怪CNN创始人泰德·特纳曾不无讽刺的表示:“小布什把萨达姆比喻成撒旦是错误的,我们还没把默多克说成是撒旦呢!”

    对此,默多克永远予以坚决反对。接受传记作者威廉·肖克劳斯采访时,他曾为自己鸣冤,“你给我举个例子!我们什么时候索要过任何东西?”有时候,他会更温和地寻求人们的谅解:“这是个漫长的事业,一路上我也曾犯下许多错误。”37

    虽然行业内对于默多克的评价不一,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的雄心和才能。不可否认,默多克是这世界上为数不多精于依靠媒体赚钱的人。用54年的时间,他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一份报纸,打造为一家收入达253亿美元、盈利23亿美元的世界级媒体帝国。但与多数大牌报纸所坚持的严肃、精英路线不同,默多克并不在意媒体的品质,他略带得意的表示,“很惭愧我很欣赏流行新闻学,我必须说我更热衷于这种新闻学胜于你们叫做高品质新闻学的东西。”“他就是想用资本和媒体征服世界,而且他似乎能做到”,默多克的竞争对手、维亚康姆集团董事长雷石东评价他说。而时代华纳的董事长理查德·帕森斯评价默多克“差不多是个18世纪的家伙,世界还正在形成期,他在荒野里开辟出一块地盘,并守卫它。”

    帕森斯可谓一语中的。默多克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无所忌惮的性格,以及无所不用其极的方法。2007年3月底,在与道琼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赞尼诺(RichardF.Zannino)共进早餐时,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表达了收购道琼斯集团的意愿,由此拉开收购的序幕;4月17日,道琼斯董事会正式收到书面收购协议;5月1日,道琼斯首次就该收购协议发布声明,当天道琼斯的股价大幅上涨超过50%。

    从商业角度讲,对一家每股股价为36美元的公司,提出每股60美元的收购报价,可谓诚意十足,而且收购之后的战

    略也相当完备:借助《华尔街日报》,确立正在筹备中的福克斯商业频道的权威性,同时,通过新闻集团的国际化、网络化平台,将这份高端报纸变成更具国际化、更具互动性的商业信息网。

    但道琼斯公司的所有者班克罗夫特家族迟迟无法做出决定,及让《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们试图抵制这一交易的,仍是默多克的信用问题:如果默多克的利益倾向取得胜利,则这份创立于1889年、获得31次普利策奖的报纸,其价值也就荡然无存——稍微极端的总结是,支持这次50亿美元交易的,并非《华尔街日报》每天200万份的发行量,而是一种被称为“新闻独立”的无形资产。

    因此,默多克的收购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接下来的四个多月里,代表道琼斯公司两千多个员工利益的“独立出版商雇员工会”接触了“股神”巴菲特和其他数名潜在的投资者,请他们考虑出资并购道琼斯公司的建议。“独立出版商雇员工会”表示,“我们工会对班克罗夫特家族得出不必要出售道琼斯的结论仍然抱有希望。但如果班克罗夫特家族被说服必须出售道琼斯,我们认为,除了新闻集团,一定还有其他的买家。”38道琼斯公司的金融顾问美林、高盛接洽了许多对道琼斯交易可能有兴趣的买家。虽未明确给出被接洽的买家名字,但与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百仕通和俄罗斯最大公司以及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商Gazprom等资本集团的交涉在业界不言自明。

    最先对“独立出版商雇员工会”的提议做出回应的是美国超市业巨头——亿万富翁罗恩·比尔克勒,他当时正与工会合作,寻找默多克的替代者。道琼斯方面表示:“我们对投资界许多领袖准备好站在道琼斯雇员一边,维护新闻独立性,感到乐观。比尔克勒先生第一个做出答复。我们认为,他不会是惟一做出回应的人。”39

    比尔克勒从超市收银员起家,逐渐成立自己的连锁超市。他的资产市值预计高达23亿美元。他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朋友,曾经为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竞选捐款。比尔克勒此前曾对并购论坛媒体公司表示出兴趣。这家公司下辖《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巴尔的摩太阳报》等七家报纸和23家广播电视台等多种媒体公司。

    与此同时,皮尔逊也正在寻求伙伴对道琼斯发起收购,虽然通用电气旗下的NBC环球公司回绝了皮尔逊的合作请求,但皮尔逊还与HearstCorp等公司就此进行过接触。道琼斯的大股东班克罗夫特家族,它希望出现一个白衣骑士来抵御默多克

    的恶意收购。整个华尔街都摒住呼吸等待一场竞购大战的爆发。有媒体人士还认为,《金融时报》存在与之合并的良好契机。《金融时报》与《华尔街日报》的强强联合将产生一个全球财经新闻巨头,《金融时报》在欧洲的市场正好与《华尔街日报》的美国市场形成互补,但从资本方面看,该交易似乎很难实现。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指出,新闻集团对道琼斯的出价为每股60美元,这价格是很难匹敌的,相当于后者2007年每股预期收益的40倍,而皮尔逊的市盈率尚不及一半,因此收购交易将大大稀释皮尔逊的股价,更不用说比尔克勒的超市集团了。新闻集团当前的市值为703亿美元,而皮尔逊资产仅为139亿美元,这种实力相差过于悬殊,以卵击石的计划确实难以成功。默多克太想得到《华尔街日报》了,他仿佛可以不惜以动用全部资产进行高价争夺,因此要找到一个可以和默多克抗衡的对手,希望非常渺茫。他们最终在新闻集团报出的50亿美元天价面前止步。

    更大的阻力来自于道琼斯集团内部。从1902年至今,道琼斯集团由班克罗夫特家族控制,该家族近四十名成员拥有该公司64%的投票权。在默多克提出收购提议后,班克罗夫特家族明确表示将投票反对收购。有家族成员言词激烈地表示,默多克的收购将毁掉《华尔街日报》的信誉。

    不过,默多克开出的价格实在令人难以拒绝。随着时间的推移,班克罗夫特家族内部出现分化,支持收购的成员日渐增多。同时,默多克表示,计划给《华尔街日报》增加四个新闻版面,并将向这张报纸注入新的资金,扩充其欧洲版和亚洲版的实力。逐渐地,握有道琼斯约37%投票权股份的部分班克罗夫特家族成员已经表示同意支持此项收购。该家族的决定将为默多克完成收购目标扫清道路。这一消息随后得到了道琼斯指数的编辑和执行理事约翰·普斯特伯(JohnPrestbo)的确认:“班克罗夫特家族已经接受,道琼斯将成为新闻集团的一个组成部分。”40

    新闻集团能够顺利入主道琼斯还得益于班氏一家信托基金在关键时刻的立场转变。美国道琼斯公司控股股东班克罗夫特家族中的丹佛信托基金(Denvertrust)此前表示,将投票反对新闻集团对道琼斯公司每股60美元的收购提议,以此向新闻集团施压要求提高报价。丹佛信托持有道琼斯公司9.1%的投票权股份,被视为班氏家族中的重要部分。市场认为,该信托倾向出售道琼斯公司,但一直促使新闻集团提高收购报价

    。但是新闻集团拒不提高已经有很大溢价的初始收购报价,而且还暗示,如果得不到班氏家族的支持,它有可能放弃收购计划。

    这种欲擒故纵的招数起了作用。道琼斯董事决定创立一个基金来化解双方僵局,此举也改变了丹佛信托的想法。班氏家族由此交易产生的所有顾问费用均由这个基金支付。默多克若能如愿以偿收得道琼斯,则所有这些费用将由新闻集团来承担。据知情人士称,这些费用总计至少有3000万美元。41

    其后,美国道琼斯集团正式发布公告称,已经与传媒大亨默多克执掌的新闻集团签订协议,后者将以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道琼斯集团。道琼斯集团旗下久负盛名的《华尔街日报》也将纳入新闻集团的囊中。根据协议,道琼斯需要将超过250名股东和不超过10%的道琼斯股票转为新闻集团新成立的下属机构的B类普通股。而所发行的B类普通股数量将由收购协议规定。此外,双方还将任命一位班克罗夫家特的家族成员或另一位双方均可接受的人士进入新闻集团董事会。

    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在头版显要位置报道了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集团的消息。《纽约时报》还精心制作了一幅图片:默多克背着双手站在一摞报纸上望向远方,这是美国电影《公民凯恩》中主人公的经典造型,正是在这部电影中,主人公通过各种商业手段建立了庞大的传媒帝国。

    默多克说:“我对我们现在所得到来自班克罗夫特家族的支持感到非常满意。作为道琼斯长久以来的管理者,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难度我完全可以想象。我想对他们表示感谢,并且保证,我的集团公司和我的家族也会成为他们一样的管理者。”

    而道琼斯首席执行官赞尼诺则说:“新闻集团的并购体现出了道琼斯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以及它作为世界级新闻报刊、品牌和商业的价值。这笔交易也会为我们的股东带来明显的收益,当然也会进一步促进其未来发展,尤其是新闻集团强大的全球配送能力和市场营销平台能给我们的读者和客户带来更多更精彩的体验。作为道琼斯的代表,我希望能对执掌道琼斯多年的班克罗夫特家族表示感谢,感谢他们长久以来对道琼斯坚持不懈的支持。我们将会延续他们的传统。”

    道琼斯公司非执行董事长彼得麦克弗森(M.PeterMcPherson)说:“经过对新闻集团收购建议详细的讨论,道琼斯董事会以压倒性的优势赞成这一笔交易。当然,这个决定的做出,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很难,情感上无法割舍。

    董事会在得到了班克罗夫特家族支持后也认为,新闻集团的收购条件不仅在经济价值上有保证,而且给了道琼斯方面一些极好的机会。同样,我们希望对班克罗夫特家族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表示感谢。”

    默多克补充道:“道琼斯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媒体集团之一,在金融信息和商业报刊中是龙头老大。在和新闻集团的结合之后,《华尔街日报》和其他道琼斯经营的媒体将在新闻集团的注资下更加具有竞争力。我们将通过印刷品、广播电视和数码平台将这些无价的信息传递到全世界。”

    诸多金融和法律部门为这次兼并提供了相关服务。高盛担任道琼斯的金融顾问,Fried,Frank,Harris,Shriver&JacobsonLLP律师事务所为道琼斯提供法律服务,盛信美国律师事务所为道琼斯非班氏家族董事会主管提供法律服务。美林国际担任班氏家族的金融顾问,以确认交易是否对班氏家族有益,同时请到了WachtellLiptonRosen&Katz法律事务所为班氏家族提供法律服务,沃切尔·利普顿·罗森·卡茨律师是是毒丸(PoisonPill)计划的首创者。而摩根大通、Allen&Company和CenterviewPartners作为新闻集团的金融顾问,Skadden,Arps,Slate,Meagher&FlomLLPandHogan&HartsonLLP为新闻集团提供法律服务。

    收购成功意味着默多克得到了美国最出色的新闻报纸之一,有力扩充了他的全球势力范围,现在新闻集团旗下拥有福克斯广播网,福克斯新闻频道,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电影和电视台,MySpace,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报纸,以及很多卫星电视广播公司。

    ▲新闻独立精神与经济利益的较量

    资本运作必须考虑资本利得。出于盈利的考虑,默多克极有可能会给《华尔街日报》带来改变。如果说默多克的报业集团只是代表低俗品味,他并不会引发《华尔街日报》员工的巨大恐慌。一个令专业传媒人担心的话题是:默多克似乎认为一切事物都像资本运作一样,是可交易的。因此,他喜欢通过自己管辖下的媒体舆论力量,换取政策倾斜。他完全是一个商人,一向奉行实用主义,其对于传媒业的经营完全以利润为转移。此前,班克罗夫特家族担心《华尔街日报》的运转方针会被默多克改变。对默多克而言,对新闻理念的考虑只放在

    第二位,盈利占据第一位。《华尔街日报》在收购后是否会发生改变,关键在于这张报纸能否如默多克预期的那样带来盈利。《泰晤士报》在被默多克收购之后,就在政治倾向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尽管已被新闻集团收购,但道琼斯集团仍试图为维持其新闻理念而设置防火墙。道琼斯集团称,班克罗夫特家族和默多克专门就编辑独立性签署了编务独立协议,未来建立一个五人委员会,以保证道琼斯集团旗下出版物和新闻服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第一届委员会的五人分别为:前美联社总裁博卡尔迪(LouisBoccardi)、芝加哥论坛报出版公司前总裁杰克·福勒(JackFuller)、詹尼佛邓恩(JenniferDunn)、托马斯布瑞(ThomasBray)和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合并后的《华尔街日报》刊发了出版人致读者信,强调其新闻传统不会改变。对此,默多克嘲讽地表示:“即使是报道新闻集团时,我也只要求你们拼对我的名字”。

    眼前的一切,给人以昔日重现之感。二十年前,默多克的资本在外界不知不觉间占有培生集团《金融时报》4.9%的股份。这之后,他又数度出手,至1988年时已经将其在培生集团的股份提升至20.5%。几乎同时,他也积极寻求入股路透社的机会。为此,他一度投资澳洲通讯社5100万美元,只因看重对方拥有路透社13.9%股份。这是一个极其富有想象力的资产组合:如果将培生集团下属的《金融时报》和《经济学家》两份一流商业媒体的信息汇入路透社的终端机之中,将是一种巨大的协同效应。

    对于热衷于影响力的默多克而言,如果说发行量三百万份的《太阳报》为他带来了影响芸芸众生的平台,《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就相当于“皇冠上的宝石”——它们对世界政治、经济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拥有它们就等于拥有了资本控制的力量。

    默多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有《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这样的报纸,才能够为全世界提供巨大价值。他曾力主出版《金融时报》美国版,当时这份欧洲主流报纸,在美国只有1.5万份发行量,默多克认为这个数字至少可以达到20万份。但这并未得到培生集团的赞同。他被培生集团董事会称为“不受欢迎的”,因为人们担心默多克试图控股培生,他最终在英国工贸大臣的强烈要求下被迫将其持有股份倾数售出。几年之后,因为新闻集团扩展卫星电视业

    务时财务状况严峻,他最终将路透社7%的股份售出。多年后,培生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弗兰克·巴洛曾在评论默多克时表示:“他是个大骗子”。

    很少有人像默多克一样,在二十年的时间内保持着对投资判断的清醒认识。显然,《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们更担心的是,默多克同样不会改变其参与媒体的方式。

    “我为什么要为一件事花50亿美元?难道只是为了破坏它?”针对质疑,默多克反问道。这看上去似乎是个有力的反驳。但默多克一直非常明确地选择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担任总编。比如《泰晤士报》的现任主编罗伯特·汤姆森就经常为默多克辩护,说他从不插手《泰晤士报》的编辑事务。但外界也并未忽视两人的亲密关系:他们同为澳大利亚人,都娶了中国太太。这个典范依然缺乏说服力。在前《泰晤士报》主编哈诺德·埃文斯的自传中,他回忆道:“我们得到了钱,而且我以为我有了一个保护人,但是我们都被默多克欺骗了。”

    据另一名《泰晤士报》前主编弗莱德·艾默里回忆称,当默多克试图解雇埃文斯时,自己曾提醒对方当初签订的独立协议。默多克的回答是:“天啊,你不用对所有事都那么严肃吧?”而当艾默里表示自己的确在意时,默多克笑了,并反问说:“我能向世界各地的编辑们发号施令,为什么在伦敦就不行?”因此,默多克对于承诺的态度,最仁慈的说法就是,他会说到做到,只是如果处境改变了,他也必须改变。

    这一次,默多克能说到做到吗?没有人能够确定,他已经开始思考兼并以后的经营问题了。这个现代社会的传媒大亨,是否乐于被后世视为“新闻独立”的敌人呢?

    尽管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的交易还没有结束,但传媒大亨默多克已迫不及待地启动了重塑《华尔街日报》的计划。默多克无疑是一个急性子。就在班克罗夫特家族接受新闻集团50亿美元收购请求后几天,默多克就在道琼斯总部为自己找了一个办公室。随后就搬进办公室办工。在保镖和秘书的陪同下,默多克经常出现在道琼斯的办公室,与《华尔街日报》的高管和编辑举行会谈。据一些员工称,默多克在会谈时很少表述自己的意图,但经常就工作和日常运营提出问题。事实上,当时默多克还不是道琼斯的正式老板。不过,他早已按捺不住对于道琼斯的热情,希望重新塑造《华尔街日报》,对设计、内容和人员进行大规模清洗。一名道琼斯高管表示:“默多克不会浪费任何资本和时间,他已经开始在背后操纵,制定决策。”道琼斯和新闻集团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