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每天读点金融史Ⅲ: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 > 第八章 “大鳄”再出手——东南亚金融危机
    本章导读:这是一场离我们最近的金融危机,它让亚洲人民恨透了以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大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货币这把没有刃的刀是多么的锋利。孱弱的泰国充当了炮灰,其四邻也不幸罹难,然而这并未能止住金融风暴的脚步;台湾为了酝酿一场政治阴谋而故意失守汇市,把矛头引向了刚刚回归的香港;在遭到了香港的全力阻击后,索罗斯又打起了韩国的主意;金融危机从东南亚蔓延到东北亚,最终连日本也受到了牵连。刚刚兴起的亚洲经济如同遭遇冰雹,而美国对此却冷眼旁观,暗中指挥IMF这支大棒,敲开了亚洲各国的大门。

    ◎祸起曼谷:触发多米诺骨牌

    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的经济体系,就被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一下子给搞垮了。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其目的很明确: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索罗斯认为,只要击垮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其它国家就不可避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泰国失守波及四邻

    泰国的经济奇迹在持续了20年后,开始出现过热的迹象,大量的过剩房地产开始拖累整体经济,此时的曼谷就像一个大工地,到处可见隆隆作响的建筑机械。同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之下,泰国出口不畅,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严重问题,不得不大量借入外债。因此,1997年年初起,泰国铢就面临贬值的压力。国际投机者看出来泰铢下跌趋势,又认准泰国政府不会轻易让泰铢贬值,于是从新年过后就开始部署,向泰国中央银行购入了大量数月期的远期泰铢合约,到5月份已经积累了150亿美元之巨。

    在储备“弹药”之后,5月中投机者开始发难,大举抛售泰铢。面对投机商气势汹汹的进攻,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三管齐下,企图捍卫泰铢阵地:他们动用了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大幅提高息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后,泰铢的地位暂时性保住

    了。对此,国际货币投机商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他们的招数只有一个:筹集资金,狠抛泰铢。索罗斯开始节节挺进。与此同时,泰铢贬值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泰政府临阵换将,原财政部长庵雷·威拉旺被迫交出帅印。泰国政府此举,犹如在波涛汹涌的湖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菲律宾成了受害者,比索汇率开始大幅起落。庵雷·威拉旺的黯然而去却未能阻止泰铢的节节失利。

    6月份,投机商开始出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一击。泰央行奋起还击。其时,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在太平盛世掩盖下的各种弊端一一暴露出来。为了稳定军心,6月30日,泰国总理差厄利发表电视讲话:“我再次重申,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91发誓归发誓,金融市场却并不买他的帐。此时的泰国央行已弹尽粮绝,仅有的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早已花光。就在泰总理讲话两天之后,7月2日泰国央行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当天,泰铢重挫20%,7月29日,泰国央行行长伦差·马拉甲宣布辞职,8月5日,泰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至此,泰铢终于失守。

    与此同时,菲律宾比索的软弱可欺使它成为投机商的另一狙击目标,菲央行曾尝试一周之内4次加息,并宣布扩宽比索兑换美元汇率的上落波幅,竭力对抗索罗斯。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7月11日,菲央行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阔的幅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贬值惨不忍睹,实际上,这标志着比索保卫战的全面失守。

    就像一个瘾君子,此时的索罗斯显然并未心满意足,他们四下出动,寻找可捕猎的下一个目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入了他的视线之内。马来西亚央行企图拉高沽空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成本来阻止投机商的兴风作浪,印度尼西亚也入市支持印尼盾。但终挡不住投机商强有力的进攻,马币、印尼币对美元兑换比价一低再低。邻国阵地的失守开始波及一向有“避难货币”之称的新加坡货币。唇亡齿寒,尽管新加坡也采取了诸如拉高利率等措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新加坡元兑美元的汇率还是持续下跌。

    就在东南亚各国四处求援、积极谋划之时,国际投机商却销声匿迹,突然不再攻击。8月20日,东南亚各国货币汇率暂时回稳,东南亚各国人们均大大喘了口气:好了,风暴终于过去了!就像暴风雨前夕的宁静,平静的外表下孕育着一片杀机,东盟各国显然欢乐还为时

    过早,新一轮的“狂风暴雨”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而已。令人无奈的是,这种宁静仅仅持续了几天,东盟各国还没来得及揩揩身上的血迹。

    8月底,又一轮令人目瞪口呆的跌势瞬间而至。这一次,却把东盟成员文莱也拉下了水。至此,索罗斯一副得势不饶人的架势,剩勇追穷寇,再度集中火力扫荡东南亚。进入9月份,这场风暴持续肆虐已进入第三个月,外汇市场的颓势仍在继续。东南亚各国经济状况继续恶化。10月19日,泰国财政部长他农·比达亚也满腹惆怅卸任而去。直到11月上旬,这场对东南亚来说噩梦一般的4个多月的黑色风暴才渐趋平静。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场动荡已告一段落。但对东南亚,特别是身处震源的泰国来说,弹冠可以,相庆却已苦涩难提。

    高昂代价换取IMF援助

    在索罗斯的强硬态势下,各国政府均感力不从心,已纷纷放弃了捍卫行动,开始屈服,一副任打不还手的样子,任由本国货币在市场中沉沉浮浮。另一方面,国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东南亚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横行一时。东南亚货币狙击战弄得人人自危,各国金融当局使尽浑身解数以免掉入这一泥潭之中。此时,在此次风潮中一直作壁上观的美国开始表态,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说,他特别感到“不安”的是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由一个国家涉及到另一个国家,美国愿意“帮助”受这次波动影响的国家。

    本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的东盟各国还没来得及庆幸,就被IMF开出的援助条件吓得目瞪口呆。所有的受害国在等待IMF援手时都接到了同一份清单:首先是私有化,要求受援国将金融业、电信业、公用事业等国家战略产业彻底开放;其次是资本市场自由化,意味着国际资本更加自由地流入和流出;再次是市场定价,IMF会提出对食品、饮用水和天然气等老百姓日常必需的产品大幅提价,最终的结果完全可以想象,大量的市民示威甚至暴动,资金四散奔逃,留下一片极其低廉的资产等待收购;最后是自由贸易,控制一国市场的机会向外资全面敞开。

    危机重重的泰国,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附带苛刻条件的备用贷款计划及一揽子措施。为了得到172亿美元紧急援助贷款,泰国当局必须例行经济节约,紧缩财政支出,具体的目标是:泰国今年的外汇储备必须保持在230亿美元的水平,经常账户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上半年的8%压缩到5%,财政预算赤字压缩到站国内生产总值的1.6%。同样抵挡不住的还有

    印度尼西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向其提供了370亿美元的一揽子财政援助,为此印尼总统苏哈托不得不牺牲他的家族生意,把印尼的经济门户全面打开。可以后的事实告诉我们,IMF的救援措施并没有把受灾国拉出危机的泥沼,反而紧遵其指示的泰国却是恢复最慢的。

    马哈蒂尔怒斥索罗斯

    马来西亚领导人马哈蒂尔多次东学日本,倡导亚洲价值,活跃于国际首脑高峰会议之间,他名气日大,大有成为发展中国家代言人之势。在这次东南亚经济危机中,他痛斥国际投机者,多次在公开场合大骂索罗斯。也许马哈蒂尔这样做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因为他对这次危机看的最清。

    泰国金融危机之后,投机者马上杀向马来西亚。对此,马哈蒂尔在不同场合指责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资者是“国际罪犯”:

    “无论如何,我希望他(索罗斯)体会到,本身的牟利行为已导致他人受苦。如果他有良知,就应该停止这种行为……随着马来西亚的币值下跌后,我们已经比以前穷了30%。根据美元的价值计算,如果马来西亚过去的人均收入是5000林吉特,现在则只剩下3500林吉特。单单是拥有2000万人口的马来西亚就已经损失了300亿美元,更何况菲律宾、泰国或台湾。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狙击,人民深受其害,但是,像索罗斯这样的少数人却富上加富,这就是我感到非常不满的事。”92

    除了愤怒的指责,马哈蒂尔还洞察到了危机背后的真相。11月15日,他再次指责贪婪的外国商人造成这次东南亚面对金融危机。他指这些商人只着重短期利益而投资股票,以便随时在股价涨至某个水平时大量抛售,把资金取走。他认为这种作法无疑是在剥夺东道国的利益,所以应该限制他们的交易,至少要小心审查他们的资金来源。马哈蒂尔说,最近东南亚货币受狙击而引发的货币风暴,“是因为我们的精明伙伴中经出现贪婪的一群,为达到本身富有的目的而拖垮他人”。他强调,精明伙伴的概念旨在促进双方互惠互利的目的,而非以诋毁或蓄意破坏他国的经济,使自已致富。他认为,如果能够善用精明伙伴概念,让他国富裕,大家都能受益无穷,达至双赢目标;反之,若有人蓄意利用这项概念使自己致富,最终他本身还会遭殃。他指责那些为达到本身富有目的的国际金融投机客经破坏了精明伙伴的概念,由于他们的贪婪及不择手段,已令到多个辛苦了数十年才成功建立其经济的国家遭受破坏。他认为,这些贪婪的伙伴都不精明,因为他们甚至

    没有长远的眼光,只是贪图在短期投资内攫取巨大的利润,所以他们投资的往往只是可以轻易取得暴利后即抽离的股票与基金市场。马哈蒂尔促请精明伙伴务必提防这类投机客,就算允许他们投资,还须有所限制及小心核查他们的基金来源。他说,从林吉特受狙击的事件显示,那些利用低级手段导致他国经济受破坏的伙伴,其本身的货币还同样面对贬值。“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孤立的情况下取得发展与繁荣,所以只有透过彼此互相合作,各国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马哈蒂尔说,外国的居心不良者企图通过打击马来西亚的经济,以致最后控制马国的政治。外国人以狙击林吉特作为使马来西亚陷入贫穷的手段,一旦林吉特下跌,马来西亚被迫对外举债,他们便可提出种种条件来限制马国。他说,由于马国人民都支持他,使那些要推翻他的外国人因不能得逞而感到失望。他说,这些要推翻他的外国人是要看到马来西亚失败,他们完全不愿看到马来西亚成功。他认为马国人民具有团结精神,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会做出反击:“新加坡人民在这期间表现得团结一致,勤奋工作以赚取外汇,而克服经济危机的责任都落在人民的身上”。他说,马来西亚其实是个美丽的国家,可是许多人都忽略了马国的景色,而向往外国。“我们有很多美丽的地方,由于没有得到发展而被人忽略了,发展商在这方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把美丽的地方发展成为旅游区,并且使人民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他说,浮罗交怡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去0.5公顷的土地只值200林吉特,现在却价值25林吉特,一名村民只要拥有1.5公顷土地便成为百万富翁。不过,他促请那些拥有土地者不要随便售卖土地,应该利用他们的土地进行投资。他说:“外国人企图通过狙击林吉特使我们变成贫穷,他们不要见到我们进步和发展,人民必须向这些外国人证明我们其实可以自立。“有些外国人在一些工程停顿的发展区拍照,但是,当他们来到吉隆坡时,却发现这个城市繁荣如故,使他们感到失望”。

    然而,无论遭到的痛恨有多深,国际投机者都不会止住他们掠夺的脚步。泰国金融危机,只是多米诺骨牌的源头。一场瘟疫,从曼谷开始,迅速蔓延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这股风潮,在相互影响和传染之下,越刮越猛。

    ◎台币沦陷:一场政治阴谋

    台湾是香港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在进

    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台湾是出口导向型国家,由于多年在对外贸易中一直保持顺差,使其对外负债轻微,外汇储备庞大,所以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前的十几年里,在台湾金融史上面临的只有升值压力,鲜有贬值之说。1997年7月初,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台湾当局迅速做好了应变准备。

    汇市保卫战

    在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中,台湾“中央银行”盯紧了汇市,不让投机者抓住兴风作浪的机会。台湾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在几天内让台币汇率贬值1元左右,下撤至28.7,希望台币一次贬足,化解人民的贬值预期,也可借助贬值提高台湾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这时搅动台湾经济的时刻还未真正到了,所以投机者并不与管理当局正面冲突,而是选择了在外围试探,制造气氛。在台湾经营的美国花旗银行是最大的造势者,提出台币可能会贬值到31的水平。受到贬值预期的影响,尽管台币有当局力挺,不少进口商还是提前购买了美元,加重了市场压力。为了打破贬值的心理预期,“中央银行”再次主动出击,反守为攻,大举抛出美元,收回台币,造成短期台币吃紧,借以拉高台币汇率升值。在台湾“央行”的强力调节之下,加之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保驾护航,汇市呈现了趋于平稳之势,看似固若金汤。第一战,台湾赢了。

    可时值9月,正在台湾“央行”官员洋洋得意之时,台币保卫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海外,投机者已在东南亚地区陆续得手;在岛内,过去两个月来股市的疯狂上涨,给台币汇率保卫战埋下了失败的伏笔。股市居高不下,股市和汇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显现了,台湾“央行”大举卖出美元,买进货币,力图拉高台币汇率的动作对股市造成了直接打击,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金融管理当局也远不如过去那般潇洒自如,颇有顾此失彼之态。“财政部长”邱正雄表示“股市到底了”;台湾“央行”总裁许远东也发表讲话说“央行”不会坐视股市不理性的下跌;连李登辉也坐不住了,呼吁市民“买股票要趁早”。为了托市,“央行”还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及活期存款利率,但股市依然不买账,持续大幅下跌。

    由此开始,台湾的股市、汇市投机者和当局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表面上看是为股市护盘,但其真实目的是稳定货币市场上的利率,避免银行因为头寸不知而出现问题。而利率稳定之后,“央行”才能更有效的在汇市上操作。但是,此举虽然缓和了资金紧

    张状况,敏感的投机者去从中感知当局已经应接不暇,汇率贬值的预期越来越浓。

    空气中的硝烟味越来越浓,10月台湾出现银行囤积美元和进口商疯狂抢购外汇的局面。但台湾金融界对付金融问题颇具经验,又有雄厚的外汇储备作为后盾,决定进一步主动出击。“央行”算准了台币交割的日期,并在前一天甩出高利率、高汇率的“双高”政策,坚决“修理”投机者。一时间台币短缺,同行业拆解利率飙升,令部分原来抛售台币的外资银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下午六点还在到处借钱,以应付第二天的交割。交割当日,“中央银行”又召集13家本土主要银行,暗示其“慎选同业拆借”,不准拆借资金流入汇市炒作,协助“央行”矫正市场上不正常的台币贬值预期心理。

    “央行”的这一铁腕手段可谓是稳、准、狠,给了投机者一记重拳。作战时间约为一周到十天,手段是引导新台币逐步升值及容忍短期利率走高,以使投机者同时蒙受双重压力,不战而溃。随着美元的回吐,汇率稳定下来,利率也回落到规定之内。台湾当局虽然付出了50亿美元外汇的代价,但比之9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谓九牛一毛。这一仗,台湾赢得很漂亮。

    弃汇保股,双双失守

    台湾“央行”坚守汇市,却打击了股市。“央行”大量释出美元,导致银根紧俏,股市失血,下跌在所难免。这点投机者十分清楚,所以尽管在高汇率高利率的双重压力下,部分投机者卖出了外汇,但大部分仍在观望,准备伺机而动。果然,“央行”双高政策放出一周内,在国际股市的影响下,台湾股市大幅杀跌,直落8000点。此时,投机者也已部署妥当,准备大举反攻。

    台湾管理当局终于沉不住气了,原来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歧也公开化。10月16日,李登辉亲自向坚守台湾汇率的许远东打电话,在李的干预下,台湾“中央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来的强硬汇率政策,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当天下午,当局就出人意料的宣布其捍卫新台币的任务已经完成,意味著今后不会再抛售美元维持台币的强势汇率,同时“央行”再度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并且“财政部”规定提高外资投资台湾股市的上限,全面改变了过去3个月的经济政策。

    这三项措施令台湾的政策从“汇市优先”转移到“股市优先”,原来三个半月的政策功亏一篑,犹如泻堤之洪,迅速冲垮了台湾的汇市和股市,股民和市场大失所望。同时,投机者也没有因为当局缴械投降而手下留情,而是跟着赶尽

    杀绝。政策颁布之后,各大证券机构拼命抛售手中的股票,一星期之内共计卖出股票101亿台币,股民信心尽失,股市一片惨淡。

    面对惨淡的景况,“财政部”不得不再次采取非常措施,挽救股市。在一连串利多消息的刺激之下,股市好不容易稳住了,与此同时,捍卫了三个半月之久的汇市防线全面失守。汇率步步下跌,直到“央行”进场干预,加上市场预期心理的反弹,台币终于稳定在32.75。

    面对汇市股市的双双失守,岛内舆论四起,一派哗然,纷纷指责“央行”这种充当超人,四处救火的行为。“央行”这种要兼顾汇市和股市的政策,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而失败的代价是赔上全民的财富,庞大的股市投资人大部分惨遭套牢,即使不投资股市的民众也受到“央行”政策影响,资产大幅缩水。93这次战役赢的是投机者和不听当局劝告的人,输的则是全民的资产和对当局经济政策的信心。

    政策为何急转弯

    在台币保卫战即将收获胜利的果实之际,当局为何轻易改变战略?台湾拥有9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何只动用了5%便缴械投降?新台币汇率保卫接近尾声时,只要“央行”再坚持三五天,乃至八天、十天,外汇投机者鉴于“央行”坚守汇率的决心不变,同时长期抱持美元的成本也不低,必然还是大量吐出美元,台币贬值的压力可以获得缓解,外汇市场即可获得稳定。而汇市趋稳,“央行”便可释出台币资金,银行体系资金紧俏的情况也可获得缓解,工商融资很快恢复正常,股市的回升也是指日可待。可是这一切都因为李登辉的一通电话而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表面上看李登辉下这一剂猛药是因为不懂金融,为了替国民党低迷的选情制造利多,想以放弃汇市来挽救股市。可李登辉怎会不知这一行动的严重后果,这只是他使得障眼法,其真实目的是引诱投机者攻击香港,破坏“一国两制”的安定局面,从而达到其“台独”的政治图谋!

    当时正值香港回归不久,江泽民主席访美前夕,李登辉指示“央行”弃守台币就是为了喂饱国际投机者,诱导他们转战香港,好替他完成扰乱香港的目的。在李登辉的如意算盘里,如果香港受到国际投机者的狙击,为了力守港币,港股必然受到重挫。在港股里,红筹股(中资公司股)和H股是挡住半边天的要角,一旦下跌,必然带动上海、深圳的股市受到波及。北京的“十五大”中已经确定国企改革是未来经济改革的重点,而股份制是国企改革的主要策略,若沪市、深市不稳,将牵

    动整体国企改革的成败。而且股市异动必然会影响到江泽民访美之行。若能借索罗斯之刀,毁灭香港经济,正可羞辱北京强力宣传的“一国两制”,平息台湾内部与越来越强烈的三通促统声浪,真可谓一石二鸟。94

    李登辉弃汇保股的政策,不但牺牲了台湾,也将金融风暴引到了东北亚地区。果然,一个星期之后香港股市即有一场灭顶之灾。

    ◎登滩香港:一记重拳

    东南亚危机中,港元不可能独善其身。

    ——索罗斯

    10月,席卷东南亚地区的金融风暴登滩香港岛——狼终于来了。这棵巍然不动的参天大树,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剧烈的晃动起来。在许许多多的香港人的记忆当中,1997年10月的香港“股灾”就像一场噩梦,至今仍心有余悸。

    锁定东方明珠

    香港是亚洲的金融中心,被誉为“东方明珠”,自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强化。香港经济无论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层次上,还是经济运行的稳健程度及整体背景上,都远远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可这颗东方明珠紧邻着东南亚各国,并在经济上和他们紧紧的连在一起。而且由于香港是自由港,无外汇管制,资金可以自由出入,并且不征收基金所得税和利息税,更是成了离岸基金的天堂,其投资基金国际化程度之高世界罕见。95这正给了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以机会,搅动香港市场,从中攫利。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进军和袭击香港作为本次金融风暴的压轴戏和重头戏,投入了最多的弹药,下了最大的本钱,其势头之盛,意在全线控制整个东南亚以外市场,其策略就是在股指期货和香港期货上同时做空。

    事实上,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几次试探性地对港币进行了冲击,8月14日和15日,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基金进入香港汇市,他们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和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降到7.75/1。而7.75被称为港元汇率的重要心理关键点。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迅速反击。通过抽紧银根、拉高同业拆借利率去迎击投机者。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提高对银行的贷款利息,迫使银行把多余的头寸交还回来,让那些借钱做空港元买美元的投机者面对坚壁清野之局,在极高的投机成本下望而却步。故在很短的时间内,即8月20日使港市恢复平静,投机商无功而返。

    然而,人们心里非常明白,这批炒家并不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