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每天读点金融史Ⅲ: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 > 第七章 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期铜事件
    本章导读: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住友铜事件”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丑闻。其实该事件并不复杂,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住友交易员滨中泰男企图操纵期铜价格,而最终被阻击”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但是,这个事件的背后还是有很多需要我们思考的东西:作为叱咤期铜市场20余载的交易员为什么会犯下如此大的错误,难道他不懂得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方法吗?LME——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金属期货交易所,它的管理体制为什么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它在这件事中有时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人评论说,LME是“金融大鳄”聚集的“沼泽地”,那么这些“大鳄”们在这个零和博弈的市场上是通过何种手法来获取超额利润的呢?期货是一个以小博大的投资方式,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前人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也是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这些经验真的有用吗?本章将会带着这些疑问来探求住友事件背后的故事。

    ◎住友事件

    风光无限的住友家族

    17世纪时期,住友政友在京都创办的经营“书物和药”的商店——富士屋。同期,住友政友的姐夫苏我理右卫门在京都创办的铜精炼和铜加工店——“泉屋”,苏我理右卫门因发明了一种从粗铜中提炼银的技术而生意兴旺。1652年住友政友去世后,其儿子住友友已成为住友家族的首脑,并使住友和苏我两家的产业合为一家,可以说是住友企业集团的真正创始人,或者说第一位最重要的人物。而“泉屋”的标志,于1885年成为住友的注册商标,至今仍被住友集团和其核心企业作为标志。

    住友友以在大阪建立的炼铜厂,成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铜商,主要服务于当时日本一些极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间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在明治维新时代,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以利润第一、不断应变作为经营要诀地住友家族及时抓住这一大好机遇,筹措大笔资金投资于四国,先是开办铜矿,尔后开办煤矿,接着又向冶炼、机械、金属、化学、电机、电力等重化工领域全方位进军。在重化工领域积累巨额资本后,住友家族又加强了金融机构,并于1912年成立持股公司——“住友合资公司”。至此,住友家族便形成了以金融垄断企业核心的,包括几十家大型企业的住友财阀。20世纪初,住友家族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日本第三大金融财阀。

    20世纪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住友财团也像一些颇具政治影响力的垄断

    集团一样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追随者。在此期间,住友财团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显,该财团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传人已经掌握了财团股本总额的90%之多。

    日本战败后,各财阀在美国的限制下纷纷解体而改组成为企业集团。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住友财团又东山再起,日益发展壮大。尤其是在1972年,曾经带领住友集团核心企业——住友银行成为日本第一银行的崛田壮三出任住友集团的董事长后,开始整治集团集团内部企业。在这期间,住友商社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成为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及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住友商社与日本电气(NEC)、住友重机械由于发展强劲成为住友财团的三大主攻方向。

    住友商事的发展如日中天,到了1992年时它的销售额已经高达1453.6亿美元,成为日本仅次于伊藤忠商事的日本、也是全世界的第二大贸易公司。但是,1996年6月14日,该商事突然宣布:该公司有色金属交易部首席交易员宾中泰男从事的国际期铜交易,造成了至少18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也就是在经历了铜期货丑闻之后,1997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降到1023.95亿美元,已被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丸红三家公司超过,变成了日本第5位的贸易公司。

    “前无古人”的历史性灾难

    前面提到,1996年6月14日,住友商事宣布:该公司有色金属交易部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从事的国际期铜交易,造成了至少18亿美元的巨额损失。此举当时被称为“前无古人”的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成为期货市场的典型案例。那么滨中泰男是何许人也?他的操作手法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作以下描述。

    1970年,滨中泰男加盟住友商社,自此以后他在国际铜市上连续征战了20年。在这20年中,通过其自己的努力逐渐得到圈内人士的认可,这可从他的两个绰号中得知。当时,期市圈内熟悉滨中泰男的都知道他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绰号,一是“百分之五先生”,一是“锤子”。前者是圈内人对他能力的尊称,也代表了他的辉煌。因为滨中泰男所带领的住友商社有色金属交易部曾控制着全球铜交易量的5%之多。在“控制现货的就是(期货)庄家”的期货市场,这一战绩足以使得他能够在交

    易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后者正刻画了他的性格。“锤子”是从滨中泰男的英译名称yasuohamanaka演绎而来的,因为滨中泰男在英语中的读音与“锤子”十分类似。但这个雅号之所以能叫开来,更主要是因为它正反映了滨中泰男在交易中所具有的锤子一般坚硬的性格。这种性格促使其取得重大的成功,但或许也正是这种性格把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此次事件全面爆发于1996年6月,但整个事件却持续了近10年。早在1991年,滨中泰男在LME铜市场上就有伪造交易记录、操纵市场价格的迹象,但是由于LME的特殊性,这些行为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直到1994年和1995年,由于控制了许多交割仓库的库存,导致LME铜价从最初的1600美元/吨单边上扬,最高达到3082美元/吨的高位。到1995年下半年,随着铜产量的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卖空者加入到抛售者的行列81,其中不乏一些国际知名的金融大鳄,使得伦敦铜价从高点一度跌至1995年5月份2720美元/吨左右。但是,自信的滨中泰男继续投入几十亿多头头寸,利用他驾轻就熟的逼空手法开始操纵铜价,又将铜价在7、8月份拉升至3000美元以上。

    人算不如天算。1995年10、11月份,有人开始意识到期铜各月合约之间价差的不合理状态,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开始对住友商社在美国国债和铜期货市场的异常交易情况开始调查,在美国的通报与压力下,伦敦金属交易所也开始了调查。

    虽然经过滨中泰男的最后挣扎,使得铜价在1996年5月份维持在2700美元以上。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市场有关滨中泰男将被迫辞职的谣言四处流传,被滨中泰男一度逼到悬崖边的金融大鳄们终于发地动了强有力的反击,伦敦铜价从5月份2720美元/吨高位一路狂泄至6月份1700美元/吨左右,短短一个多月,跌幅超过1000多美元。事件发生后,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住友商社的亏损额约在19亿美元左右,但是,接踵而来的恐慌性抛盘打击,更使住友商社的多头头寸亏损扩大至40亿美元82。

    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社宣布,因其前任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10年来所进行的未经授权的铜交易,公司损失了26亿美元。1998年,住友商社声称对于滨中泰男的交易“不知情”,赔偿了美国和英国政府机构1.58亿美元解决了对其“操纵铜价”的指控。1年后,住友商社与另外三价金属贸易公司同意

    支付1.35亿美元赔偿了因滨中泰男操纵市场而造成亏损的一个投资者团体。滨中泰男于1998年被东京法院以欺诈罪与伪造罪判处入狱8年,成为历史上受罚最重的个人交易员。

    整个事件并没有因为滨中泰男的锒铛入狱而终结,在随后的处理过程中住友商社起诉了瑞银和大通曼哈顿银行,称它们为该公司前首席铜交易员滨中泰男未经授权的交易提供融资。住友商社当时在诉讼中称,大通曼哈顿银行和瑞银通过安排贷款帮助滨中泰男隐藏亏损,因而他得以操纵市场83。最终,2006年,在晚于大通曼哈顿银行赔偿1.25亿美元4年之后,瑞银赔偿8700万美元,与住友达成庭外和解。至此,这场沸沸扬扬持续了10年的丑闻事件终于“尘埃落定”。

    事后思考

    发生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场场闹剧并没有因为该事件的结束而落幕,而是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前无古人”并不代表着“后无来者”,在这之后又出现了“株冶锌事件”、“铝价操纵案”以及我国的“刘其兵事件”等影响较大的期货操纵案。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第一,这些案件都发生在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LME),并且事发前都会有相关征兆。在“住友铜事件”发生之后,一位纽约商业交易所的官员批评了伦敦金属交易所过于温和的监管方式及松散的规则:“LME制订的相关规则是非常疏忽及松散的,不像纽约商品交易所及纽约商业交易所那样能够保证市场的透明性。”市场的不透明及监督无力,就导致了“住友铜事件”的发生;第二,案件中频频出现大金融机构的身影,这些所谓的“金融大鳄”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熟练的操作手法一次又一次的把那些妄图操纵市场的“英雄”们挑下马;第三,所有事件中都有“不守规矩”的所谓“英雄人物”存在,人性贪婪和自负的一面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期货交易以其“以小博大”的特点引来很多投资和投机者,但是,要想在这个市场生存下去却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遭人诟病的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

    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MetalExchange,LME)成立于1876年,是一家具有130多年历史的世界最大的基础金属期货交易市场,它的铜及铝、镍、铅、锌、锡六种贱金属的年交易额达2万多亿美元,全球90%的铜交易是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进行的。世界上大部分的重要矿业公司

    和金属生产商、商业和投资银行以及许多与金属贸易相关的公司和制造厂商都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会员。尽管美国的COMEX、日本的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和中国的上海期货交易所也在进行金属品交易,但影响力均远不如LME。可以说,全球金属价格是在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产生。

    尽管不少人都将LME视作期货交易所,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事实上,“LME是以场外远期合约交易为主,但又兼用集中交易方式的混合交易所”84。其交易制度及监管方式,与期货交易所有着巨大差别。

    不一样的交易制度

    一般来说,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交易指令在高度组织化的期货交易所内撮合成交,所有期货合约的买卖都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公开竞价进行,不允许进行场外交易。交易所内自由报价,公开竞争,避免了一对一的现货交易中容易产生的欺诈和垄断。但是LME采用的是做市商制度,只有它的圈内会员才能进行场内交易,而客户只有通过圈内会员和准清算会员才能进行交易。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会员由7种会员构成,呈阶梯式分布:具体为:1、圈内会员(RingDealingMember),目前仅有11家圈内会员,他们享有LME全部特权,只有他们可以在场内进行交易;2、准经纪清算会员(AssociateBrokerClearingMember),现在共有26家,这类会员没有场内交易权利,但享有除场内交易以外的LME所有特权;3、准交易清算会员(AssociateTradeClearingMember),现在共有3家,这类会员不能进行场内交易,也不能进行客户代理,但可以为自己交易,并进行清算,也就是能进行结算的自营会员;4、准经纪会员(AssociateBrokerMember),现在共有6家,这类会员不是伦敦清算所的成员,也不能进入圈内进行交易,除此之外其权利和义务类似于第二类会员;5、准交易会员(AssociateTradeMember),现在共有37家,这类会员向交易所缴纳少量年费,享有一定知情权,除此无其他权利;6,7,这两种会员只为个人会员和荣誉会员,没有任何权利,没有实质意义。犹如,“荣誉博士”,“荣誉市民”,“荣誉主席”等等。

    LME有三种交易方式::场内公开喊价交易(OpenOutcryTrading)、经纪公司办公室之间相互交易(Interoffi

    ceTrading)和电脑交易(LMESelect)。场内交易只允许正式会员参加,交易方式为公开喊价,每种商品逐一上场,各场交易时间为5分钟。目前,办公室之间的交易是伦敦金属交易所场的真正意义上的场外交易,它是经纪公司之间的交易,此种交易一般通过电话进行。主要是交易所场内交易停止后,市场的延续。并且,它也是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交易——其主要市场是伦敦、纽约、亚洲(东京、悉尼、新加坡),正是这种跨地区的不同市场的存在,吸引了大量的客户。最近几年来,这种交易已经成为LME的主要交易方式,其交易量约占每日交易量的60%-80%之间。网上交易为LME的第三种交易方式,通过LMESelect交易系统,经纪公司和客户可以进行买卖。所以,这种交易方式实际上是办公室之间交易的另一种手段,但目前网上交易所占比例并不大。

    客户要在LME进行交易,只有通过前两种会员才能够进行,也就是说,前两种会员是LME的做市者,即市场风险的承接者和转移者。关于做市商制度,和我们国内常说的庄家、对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它是一种合法的形式,有人认为,做市商制度是庄家制度最完美的进化形式。国外交易所往往选择一些有实力、信誉好的会员作为做市商,由他们向市场提供买卖报价,所有投资者均与做市商进行交易,其主要功能是能在市场交易停滞时维持市场流动性,并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做市商的收入来源即交易费和差价,后者是其主要来源,利用交易者的止损心理,低买高卖来赚取差价收益。

    在英国有两种期货做市商,一是指定做市商,一种是自发的做市商,LME的会员就是这种形式。指定做市商是一种制度,它规定了做市商的权利和义务,该制度的核心目的是:做市商通过连续双向报价,缩小买卖报价价差,为投资者创造成交的机会,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吸引力。而自发做市商由于没有对其指定相关的规定,所以还没有形成一种制度,所以采用该形式的称为自发做市商。

    几乎所有的LME会员都说自己是做市商,因为LME并没有规定其特殊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成交是做市的一种方式。由于经纪公司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一般情况下,对于自己客户下达的交易指令,该公司都会尽最大努力成交,以便给客户留下好印象,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所以,对于客户的报价,要么在价格合适时直接与其成交,要么和客户共同做出让步后成交,要么把指令下到

    交易所,等待与其他公司成交。另一方面,公司尽量在客户之间成交。如果公司把客户的指令下到了交易所而且还没有成交,该公司又接到另一个客户相反的交易指令,而且两者的价格相同或相近,则该会员会把前一个客户未成交的指令撤回,然后想办法在公司内与后一个客户成交85。在这样一种比较宽松的环境下,有些做市商采取多种手段争抢客户或诱导客户交易,有些严重忽视风险控制,留下很大隐患。

    不断累积风险的清算制度

    一百多年的期货交易实践证明,为了防止交易者累计亏损超过其保证金采取了逐日清算制度是最有效的控制风险的手段,即每天按照当日的结算价对交易者所拥有的头寸进行清算。如果有盈利,将盈利划入交易者保证金帐户上;如果有亏损,将亏损从交易者的保证金帐户上划走;如果交易者保证金帐户上所剩余的资金比应付的保证金少,应该在下一交易日开市前补足。如果不及时补足,说明保证能力不足,按照规定,交易所或者经纪公司可以采取强制平仓措施,以消除该交易者违约的可能。这样期交所通过逐日清算及追加保证金制度,期货市场避免了风险积累,有效地实现了将结算风险控制在日内的目的。

    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在这一点上也是不同于一般期货交易所的。LME成立初期,只交易铜和锡,并且当时英国对铜和锡的需求很大,需要大量从智利和马来亚(现在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由于当时从智利和马来亚海运至英国一般需要三个月时间,为了避免价格起落的风险和船运途中的其他风险,交易所确定以三个月为标准交割日期,所以现在看到的LME的合约大都是三月期合约。在LME只有清算会员(前三类会员)在伦敦清算公司(LCH)才开有账号,因此交易所的大多数客户只能通过清算会员持有合约。就象清算公司要求会员交纳保证金一样,清算会员也同样要向客户收取保证金。尽管这些合约和一般期货合约那样是标准化的,也采用了保证金制度,但是在清算方式上,却仍旧停留在原始的远期合同阶段,即盈亏只有在合约到期时才实现。换言之,当市场用户的合约产生损失时,不必提供追加资金,在到期日之前产生的盈利也不能取走。合约由银行保证来清算,经纪人可以向客户保证信用。

    另外,LME无涨跌停板限制。在不采用逐日清算方式情况下,交易亏损客户依赖信用或银行担保来维持头寸。初看上去,这种宽松方式似乎对亏损客户很友好,但实际上却是害人又害己,制造出了额外风险。当这种亏损

    累积量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很容易给失败的交易者造成毁灭性打击,也很容易造成违约现象,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造成市场出现额外波动。

    其实,在住友事件爆发之前已经由经纪公司对滨中泰男的操纵行为发出过警告。1991年11月,LME总裁大卫·金收到了DLT经纪公司总裁施瑞尔凯德的来信,信中披露了滨中泰男要求他向其非法提供虚假交易证明,并建议对滨中泰男进行调查86。这位负责交易的总裁还不止一次地召见滨中泰男以及另一位交易员。1991年底以及1993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几次对住友在该交易所铜市中所持有的头寸规模表示担忧。但也仅是担忧,一方面经纪公司不愿放弃这个大户,另一方面由于滨中泰男没有逐日结算的压力,所以这就有恃无恐了。事件爆发后,研究者们都指出,正是LME远期结算方式,给滨中泰男长期违规交易、操纵市场提供了可能。如果每日保证金是通过现金结算的,每日清算方式将迫使他及早止损,不至于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正是这种远期结算方式使他可以凭借信用拖欠并积累亏损,最终酿成大祸。

    过于宽松的大户监管制度

    在期货交易近百年的发展中,期货交易所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除了上面介绍的逐日清算制度,另外,持仓限额制度和大户报告制度主要是用来防范大户操纵市场价格、控制市场风险的重要制度。持仓限额制度是指期货交易所为防范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防止期货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者,对会员及客户的持仓数量进行限制的制度。超过限额,交易所可按规定强行平仓或提高保证金比例。这是交易所控制市场风险程度、防范风险扩大的重要措施。大户报告制度是指当会员或客户某品种持仓合约的投机头寸达到交易所对其规定的投机头寸持仓限量80%以上(含本数)时,会员或客户(通过经纪会员)应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头寸情况等。

    如前文所述,LME采用极其复杂的会员制,不同会员其权限是不一样的。可以说,这一点LME区别于其他所有交易所的独特特点。LME对会员管理实际上仅限于清算会员,对非清算会员和客户基本是放任不管的。这里所说的清算会员指的是伦敦清算所(LCH)的会员,前文介绍的LME的七种会员中,前三种都是LCH的会员。非清算会员和客户受到的限制较少。比如,在办公室之间的交易中,经纪会员可以与客户对赌,换言之,其交易不是通过交易所主机撮合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大户们自然如鱼得

    水,因为这是一个不透明的市场,大户们的持仓和操作不受限制,那么它们就很容易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来操纵市场价格,来获取暴利。通过分析发生在LME的几起大案来看,背后都对应着操纵案。比如,1985-1986年的锡危机是由于国际锡协想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来人为维持高价,被欧美基金看出破绽,而被击垮;随后在1988年发生的菲利普兄弟公司做空国际铝价一案中,更是被基金抓住要害,把铝价推高,迫使菲利普兄弟公司高价平仓,损失惨重。像这样的大案要案,有人评论说,在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平均每4~5年就发生一起,至于那些小打小闹的案件就数不胜数了。

    从住友事件中我们可以对LME的客户管理制度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在滨中泰男出事的前几年,早就有许多人向LME进行过多次检举,并对住友的持仓情况表示担忧,但都没有得到LME重视和响应。事发之后,LME总裁大卫·金对此的解释最为典型了,他说道:“住友商社不是本交易所的会员,因而我们不便过问其内部事务。”87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建立的市场检查程序不仅强制代理商和交易所执行投机持仓限制,还要求他们按照委员会的要求进行报告,从而构造比较透明的交易市场。

    ◎大鳄手段

    手法解读

    期市有谚语:控制现货的就是(期货)庄家。市场操纵者对不同商品进行操纵,其难度和利润大小是不同的。比如对农产品而言,如果操纵时间太长,所囤积货物将面临极大损耗;同时,由于农产品价值相对较低,其囤积成本相对较大。因而若对农产品采用囤积方法操纵价格,操纵者将冒很大风险。然而,对于基本金属而言恰恰相反。基本金属储存几年都没有问题,储存费用相对于金属价格而言又很低。显然,金属商品易于囤积这一特性,为“大鳄”们操纵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金属商品规模较小,也是“大鳄”们乐于徜徉其中的重要原因。

    LME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开放性,据统计数据显示,在LME的交易量中,来自英国以外交易量超过了95%。这既与其历史渊源有关,也与其特殊的交易方式和一直被批评的宽松的监管制度有很大关系,这也成为“金融大鳄”进行投机交易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另外,LME巨大的市场也为“大鳄”们提供了可以自由徜徉的海洋,因为如果市场太小,则意味着大鳄的指令会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结果是他们不承受巨大的损失就难以进出头寸。而事实也正是由于这些“大鳄”的存在,使得LME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