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冒牌县令 > 第 129 章 129
    华夏元年的一系列改革,最明显的成效就是,华夏元年底,国库结余千万银币。

    好几十年了,国库从未如此宽裕过,这在嘉衡帝时期完全不敢想象。

    朝中一些前朝旧人心里感慨万千。起初,他们对新帝这一系列的革新都持抵触情绪,但观这后效,成果斐然,实在出乎人预料。

    不过仔细一盘算,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国库这盈余中至少有百万银币乃是皇室节俭所出。

    首先便是新帝登基、大婚都从简,花费不过数万银币,其次,新帝裁撤六宫,放了大批宫女、太监出宫,后宫开销一年又省下数十万银币。

    再次,新帝登基并未大肆分封,就连跟着他起事的庆川官员很多也是名誉分封,名惠而实不至,至于陈氏家族,那更是一个都没被分封,如此一来,宗室的开销无限接近于零。

    单这数项就为国库剩了几百万银币。

    而且王朝初立,冗官现象还未出现,各府衙门、各地官府的开支也相对较少,户部支出也比前朝少。

    除了节流,开源方面也出乎很多大臣的预料。

    他们看不起的商业在华夏元年遍地开花,各种工坊层出不穷,商业繁盛,商税的收入节节攀升,以往在国库收入中占比只有十来个点的商税,今年翻了两倍多,弥补了一大半田赋减少的空白。

    再加上年初的各种抄家、罚没收入,国库有此盈余就不足为奇了。

    户部的官员估算,华夏二年,几年没了抄家罚没的收入,国库也会有盈余,只是可能比华夏元年少一些。

    但这也足以让大家放心了。作为掌管一国的钱袋子,他们最怕的就是入不敷出。

    可惜,他们这个心放得太早了。

    因为得知国库盈余后,陈云州当即就下了一道旨意,让其拨款六百万银币给工部修路。

    这是工部收到的最大一笔拨款,而且还不是他们苦兮兮去讨要的。对此工部上下无不感恩戴德,夸赞新帝大方公平。

    只是很快任务就来了。

    这笔银子可不是白白给工部的,而是全国官道重修、连接的启动资金。

    陈云州要求工部上下,在年前做出具体的规划,他要在八年内修通连贯全华夏的主干道,也就是说,至少各州之间的道路要修好,而且若遇高山河流,除了绕道这个选项,还要尽可能地考虑修桥、挖隧道,以避免绕路太远的问题。

    工部接到这样

    一个重担,数百人都忙碌了起来,看舆图,调查各州之间道路连同的情况,勘测规划最合理的路线,然后做详细规划图,上奏朝廷,等陈云州审批。

    交上去,打回来,修改,再交上去,又打回来,再修改,如此反复,到腊月底,他们的一些方案都还是被陈云州给驳斥了回去。

    工部这才意识到六百万银币不好拿,这不是个轻松的差事。

    陈云州对官道的要求比较高,宽要达两丈,路面必须铺设砖块或石子、沙子等,最上面要糊一层水泥,此外各地之间,要尽可能地选择比较近的路线,以节约行程和赶路时间。

    不修则已,要修就要将路修好,省得过几年路就坏了又得重修。

    为此,他心里的估算预期是花几千万银币,耗时八年慢慢去修通这些路。

    而且修路中用到的砖头、石沙、水泥等材料,还有人力,这些也能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从而诞生一批相应的厂坊和工人,进一步带动商业的繁荣。

    直到过完年,不知改了多少遍,工部的规划书才通过。

    第一期工程,是从京城往南修路,修到江南,第二期工程再从江南往南继续修,将东南沿海一道的道路全部贯通。因为这部分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修路的效益也是最明显的。

    第三期工程从京城往西,直修到西北,这是为了保障西北的军事供给所需。这条横线修好后,京城到井州能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以后无论是调兵还是后勤支援,速度都将大幅度提升。

    第四期工程则是由东南沿海一带往西修路,及至贯穿各州为止,从而连通全华夏。

    华夏八年,工部提前一年完成了这个目标,正式修通了各州之间的道路。新修的官道宽敞平整,而且都是水泥路,下雨天也不会下陷。

    交通的便捷进一步刺激了商业的发展,九年间,各地的厂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商税收入进一步增加。华夏十年,商税收入第一次超过了田赋的收入,占据国库收入的半壁江山。

    也就在这一年,朝廷正式规定,食盐专营退出历史舞台。官府允许民间开办盐坊,运输买卖食盐,但对食盐的售价做了规定,坊间售价最高不得超过十文钱一斤,凡故意操纵盐价者,押送到朝廷由刑部审讯。

    此项政策让广大底层百姓彻底实现了食盐自由。

    朝中上下,对此的反对声浪非常小,只零星几人不赞同,原因就在于,哪怕少了这几百万银币的盐税,国库仍旧很充裕,每年都有一部

    分结余。

    对此,陈云州掀起了新一轮的基建狂潮,那就是兴修水利,以改变农业看天吃饭的问题。

    古代农业社会之所以很脆弱,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大雨成灾,小雨成灾,无雨旱灾”,下不下雨都是天灾,这也导致农业收成极不稳定,百姓的生活很容易就因为一场灾害陷入困顿,甚至是家破人亡。

    天灾这种情况现代社会就没有吗?

    不,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更改,但勤劳的百姓还是用双手改变了这一状况。建国初,我国曾掀起了一波水利建设的狂潮,各地兴修水库,从而大大改善了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陈云州上辈子扶贫的乡镇就有一座小水库,是五十年代当地百姓用铁锹、锄头、錾子等工具,一点点挖掘出来的。而这个小水库的水源则引自县城一座更大的水库。

    县城的水库也是全县百姓用手耗时两年挖出来的。这个水库的上游是长江的支流,洪涝灾害时期,水库可帮助上游的河流分摊一部分水量,避免河流决堤,干旱时期,又可引上游河水入县,灌溉全县,从而改变了全县农业看天吃饭的日子。

    河水县的水利灌溉系统就是借鉴于此。

    陈云州打算以河水县为蓝本,各州县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的水利工程,最好能集防洪、灌溉一体。

    他命工部派人去考察河水县的水利工程,然后集思广益,先在全华夏选定十个州县兴建第一批水利基础建设,若有成效,再慢慢推广到其余各州县。

    此外,为防止河流淤塞决堤,陈云州还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围湖造田,清理华夏主要的几大湖泊、河流周围的农田。违规占地的百姓限期搬迁,若是祖辈居于此,有房契地契的,则按市价购买其房地,在规定期限内搬迁。

    这一系列措施下来,到华夏二十年,各地水患明显减轻。而且作为示范的十个州县,水利工程完成后,干旱和洪涝灾害对当地百姓的影响进一步减轻,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而且因为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加上交通的便捷,即便还是有洪涝灾害发生,但全华夏救灾的能力较之从前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大面积饿死人的情况鲜少发生。

    基建上取得的第三大成就来自于科技部。

    科技部十年磨一剑,经过数百研究人员几千个日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制造出了第一辆蒸汽火车。

    这辆火车由一个车头和四个车斗组成,非常简陋,而且最初的时速只有十二里每个时辰,连马

    车的速度都赶不上。各地的路修好后,马车的速度大多都已经达到了三四十里一个时辰。

    而且蒸汽火车运行还需要铺设铁轨,消耗很大,效率却不尽人意,因此科技部刚推出蒸汽火车时,很多人除了看个新鲜,都没什么兴趣。

    但陈云州却持续往里投入了大量资金,一是用于铺设铁轨,二是让科技部的研究人员改良现有的技术,提高火车的速度。

    经过数年的努力,科技部在蒸汽机的涡炉里加装了二十八根金属管,加大接触面积,从而产生更多的蒸汽能,还设计了蒸汽回收管道,提高蒸汽能的利用,从而制造出了更大功率的蒸汽机。

    此外,他们将蒸汽机车的车头改成流线型,降低蒸汽火车前进途中风的阻力。

    华夏二十二年,改良后的蒸汽机正式亮相。

    这趟列车有六节车厢,搭乘了帝后、大臣和侍卫共计三百二十人。火车辰时从城郊的火车站出发,终点是距海最近的阳县城郊,全程总共一百三十里。

    一个时辰一刻钟后,蒸汽火车顺利抵达阳县,与候在阳县的官员、侍卫百姓见面,然后掉头,赶回京城,还没到正午。

    这样的速度震惊了许多人。

    而且火车的舒适度也是马车没法比拟的。

    对商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不少商人看到了商机,纷纷上奏朝廷,愿意出资继续建铁路,最好能铺设到海边的码头旁,这样京城的货物就可以直接从京城坐火车,抵达码头,再运输上船,省时省力。

    朝中上下也对建设铁路投以了十二万分的热情。

    不过陈云州还是将这件事交给了科技部。他在科技部下设了铁路管理处,专门负责铁路、火车的修建和维护以及更新。

    及至华夏三十年,华夏铁路里程已经达到了八百里,十年内,必能修到江南,从而连同京城和江南,届时从京城到江南只需要两三天即可。

    蒸汽火车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进一步推动了华夏商业的发展,沿海各地最是受益。凡是铁路经过的沿海州县,都开始兴建码头,让铁路运输与水运、海运结合起来,此举极大地加速了商品的流通,并节约了成本。

    海上贸易与陆地贸易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此同时,华夏掀起了新一轮的基建热潮。

    因为铁路相关人才的缺乏,科技部成立了直属的铁道学院,专门为铁路建设、发展培养相应的人才。

    该学院一经成立就受到了追捧,不止是不少工匠技术人员的子

    女争相入校,甚至一部分书生、官员的子嗣也想进铁道学院。

    铁道学院的首次招生入学考试人数就突破了三万大关,比之科举也不差。

    铁道学院的成立进一步打破了原有的以儒学为主的科举教育体系。

    受此启发,工部因庞大的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上书要求建立水利制造学院,以为造船业、航海业、还有各地的水利建设、维护等提供相应的人才。

    陈云州让工部写一份详细的招生需求,招生规模,预算,学制,课程安排等等,再议。

    工部上下一听便知有戏,于是鼓足了十二分的精神,集全工部之力,写了一叠两指厚的规划文书。

    陈云州看后批准了,但这次并没有让工部一家独大,而是由工部和国子监共同管理水利制造学院,若有分歧再圣裁。

    受此启发,各衙门、各地官府纷纷都提出了办学的奏折。

    陈云州根据折子,又批准了三所学院,分别是刑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加上原来的国子监、铁道学院、水利制造学院并称为六大学府,开启了教育的百花齐放时代。

    这几大学院,除了国子监还墨守成规,不对商人开放,其余五大学院对商人也好、贫民百姓也罢,还是官宦子弟,都一视同仁,考核入学。

    这进一步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三十年的商业发展,也让商人自信起来,开始谋求政治上的地位。

    一场看不见的风波在华夏大地酝酿。

    但也就在这一年,华夏成立三十周年的庆典上,陈云州提出了将封建帝制改为君主立宪制,鸿胪寺与礼部合并,成为外交部,国子监改为教育部,其余舞步不变,七部各选三人,成立内阁,内阁管理全华夏政务,对君主负责。

    内阁成员五年一期,最多担任两期,若在任期内有不法行为,则撤职查办,由候补人员顶替上去。

    该提议一出,举朝哗然。

    从古至今,只看到了不断加强君权,权力不断集中的,还没见到过削弱自己权力的皇帝。

    但这样的改革对大臣们而言无疑是件好事,所以朝堂上除了个别古板守旧的,大部分人都持支持态度。

    陈云州乘胜追击,宣布制定并颁布第一部宪法《华夏帝国第一宪法》,该宪法废除了士农工商的规定,华夏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并废除人口买卖制度,改买卖为雇佣制,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自由,成亲自愿,和离自由等等……

    这部宪法一经推

    出,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者众,支持者也众,因为该法触及到了一部分人的根本利益,但也维护了不少人的根本利益。

    好在经过三十年的启智教育和不断开放、开明的政治氛围,为这场革新奠定了广大的民意基础,加上军队站在陈云州这边,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角逐利和一些简单的修改后,《华夏帝国第一宪法》正式推行。

    从此华夏进入新纪元。

    佝偻着背,白发苍苍的郑深站在巍峨的城墙上,望着日新月异,处处散发着新气象的华夏大地,心底生出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

    他侧头看着同样两鬓斑白的陈云州,心底涌起无数的感慨:“臣前半生历经坎坷,本以无望,不曾想后半生得遇良君,犹如枯木逢春,臣此生无憾矣。

    陈云州看着日渐衰老的良师益友,心底有些发酸:“郑叔此言差矣,我陈云州能遇郑叔,三生有幸,你是我的恩师,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亲人。郑叔,如今华夏安定富足,你可还有什么心愿?

    “咳咳咳……

    ?)

    郑深拄着拐杖,望着远处苍茫的天际,笑着说,“皇上,不知怎么的,这些时日,臣越发地怀念咱们当初在庆川的日子,那时候处理完了衙门的事,晚霞漫天,你我坐在简陋的石桌旁,半壶酒,两碟小菜,宁静祥和,也不知那小院如今还在不在了……

    陈云州眼底也浮现出怀念的神色:“是啊,现在想来,当初的日子是多么的简单悠闲。我也想念庆川了。我是在那与你、与陶大人、皇后还有林叔他们在那里遇到的。林叔留下遗言,将他的尸骨带回庐阳,不如咱们再游庐阳吧,太子已经长大了,也是时候接过我的担子了。

    陈云州说做就做,当天晚饭后就跟虞书慧商量起了这事。

    再次听到庐阳,虞书慧有一瞬间的恍惚。

    她抿唇一笑:“皇上有心了,不过朝中事务繁忙,皇上怕是脱不开身,表叔待臣妾如亲女,不如就由臣妾陪表叔回庐阳一游,满足其心愿吧。

    陈云州握住她的手,轻轻一笑道:“那是你我初识之地,你当然要去,我也要去,还有陶大人,童叔……庆川的老人想回去的都回去一趟,至于朝中之事,交由阿弘即是,他长大了,也该接他老子的班,让他老子退休颐养天年了。

    虞书慧轻笑着说道:“就没见过您这么心大的。

    陈云州捏了捏她的手:“我已经上了三十多年的班,该退休了,剩下的时间我想与你一道游遍五湖四海,走遍大江南北,去看看咱们奋斗了大半辈子建起来华夏大地。

    虞书慧目光温柔又崇拜地看着他:“好。

    三十年了,皇上依旧是她十五岁时初见的那个光风霁月、洒脱爽朗的少年郎。

    她何其有幸,能与皇上相守一生。

    华夏三十二年春,百花盛开之时,一辆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蒸汽火车从京城出发,由北向南,驶向遥远的庆川,驶向他们阔别了三十二年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