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 > 第三辑 摒弃内心的偏见 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吹毛求疵:不要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

    不要抓住他人的错误或缺点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不仅会减少矛盾,也会提升自己的善良品质。一个能够开创一番事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人要成大事,就一定要有开阔的胸怀,只有养成了坦然面对、包容一切人和事的习惯,才会在将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

    人至察则无徒

    曾任齐国宰相的宁戚是楚国人,在还没走运之前,有一天,在齐国境内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放声高歌,一副潇洒自得的样子。

    这个时候,齐桓公刚好路过,看到这种光景,非常惊讶,直觉得宁戚是一个不凡的人物,所以就准备请他来当官。

    对于齐桓公这番“一见钟情”,便想将一位陌生的无名小子,授以名位的作法,左右大臣们当然觉得未免太荒唐!于是,就有人向齐桓公建议说:“就这样子吧!楚国距离齐国也不算太远,何妨先派个人前去查访,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具有什么能耐,再来做决定也不晚。”

    齐桓公回答得倒很新鲜,他说:“派个人去调查当然很容易,但是通常调查回来,他的毛病、缺失以及种种不利于他的看法,也一定会跟着被带回来。这些负面的评论,当然会影响我们的做法,让我们产生犹豫,不敢做下决定,甚至因此舍弃他。这样谨慎的做法,就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们会常常漏失好人才的原因了!”

    这在当天晚上,也不管别人怎么想,齐桓公硬是派人提着灯笼,很快地便把宁戚迎回来,并且立刻将他奉为上卿!

    宁戚就任之后,协助宰相管仲处理农政事务,一直深获倚重赞赏。管仲去世后,宁戚更接任他的宰相职位。看来齐桓公并没有看错人!

    齐桓公这种“看得太细,就容易嫌弃”的纳才哲学,可以说是相当另类,比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态度,实在是更为精锐、劲爆。不要说几千年前,即使是管理哲学、经验相当发达的今天,仍然令人惊艳!

    细心、谨慎,不折不扣是一种好习惯,目的当然是求好心切,避免缺失,求周全,避免挂一漏万。

    不过,如果无限上纲地紧抱着放大镜的话,恐怕就难免见树不见林,反而让小缺点掩盖了整体的优点,让无关紧要的焦点占据了心眼。如此因小失大,以偏概全,当然可惜。至于,吹毛求疵,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真理如此,人呢?再优秀的人,是不是同样也经不起一再的考验、质疑?齐桓公的用

    人哲学,给了我们不少有意思的思考空间。

    包容他人的同时也就宽容了自己

    一个年轻人抱怨妻子近来变得忧郁、沮丧,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对他嚷嚷,并开始骂孩子。这都是以前不曾发生的。他无可奈何,开始找借口躲在办公室,不想回家。

    这天,他在磨磨蹭蹭的回家途中遇到了吕芳女士。看着他一脸的沮丧,吕芳女士问他怎么了。

    青年回答说,为了装饰房间和妻子发生过争吵。他说:“我爱好艺术,远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们为了各个房间的颜色大吵了一场,特别是卧室的颜色。我想漆这种颜色,她却想漆另一种颜色,我不肯让步,因为她对颜色的判断能力不强。”

    吕芳女士问:“如果她把你办公室重新布置一遍,并且说原来的布置不好,你会怎么想呢?”

    “我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青年答道。

    于是,吕芳女士解释:“你的办公室是你的权力范围,而家庭及家里的东西则是你妻子的权力范围。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厨房,那她就会有你刚才的感觉,好像受到侵犯似的。当然,在住房布置问题上,最好双方能意见一致,但是,如果要商量,妻子应该有否决权。”

    青年人恍然大悟,回家对妻子说:“你喜欢怎么布置房间就怎么布置吧,这是你的权力,随你的便吧!”

    妻子大为吃惊,几乎不相信。青年人解释说是一个长者开导了他,他百分之百地错了。

    妻子非常感动,后来两人言归于好。

    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批评、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他只有敬而远之。夫妻生活和其他许多人际关系一样,会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有采取宽以待人的态度,才有助于矛盾的解决。

    不要总是心怀仇恨

    有很多人,遇到挫折后,不是去寻求合适的方法克服困难,而是把一切原因都归结到别人的身上,喜欢迁怒于别人。挫折心理都是由刺激即挫折源引起的。自然逆境引起的挫折没有人为性,而社会逆境和个体自身因素引起的挫折都具有人为性的特点,这样就必然涉及挫折后要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

    社会逆境引起的挫折,挫折源是人为的。对于有意为自己设置障碍的人,受挫折者该如何对待呢?是耿耿于怀,视为永远的敌人,还是宽容大度,化干戈为玉帛呢?应该是后者。因为,迁怒于别人只能给

    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障碍,对排除困难没有好处。因此,受到挫折者也应该善待别人。

    包容看起来是一件很矛盾的事,但如果不包容而去伤害,只能导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那么就会出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后果。包容不是对原则问题的一种让步,而是对他人的一些非原则性缺点和过失的一种宽容和谅解。同时,不包容往往会最直接地影响人的健康,那些不肯包容别人的人会因此失眠、肠胃不适,甚至还会引起高血压。然而,一旦包容别人之后,他们就会获得一次心理上的升华——一个可以称为再生的心理净化过程。

    齐国的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养士和贤达而闻名。他的门客有时多达三千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投其门下。他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他因养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国家。有一次,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与盂尝君的一个妾私通。有人看不下去,就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作为您的手下亲信,却背地里与您的妾私通,这太不够义气了,请您把他杀掉。”孟尝君说:“看到相貌漂亮的就喜欢,是人之常情。这事先放在一边,不要说了。”

    要养士就要有大度的性格、容人的雅量,不然则会所养非士,在这一方面孟尝君容人、容才之度量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学得来的。

    尖酸刻薄:嘴不仅仅是用来吃饭的

    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你要知道,吵架是没有输赢的,往往输的实际上正是吵架很厉害,说话最尖酸刻薄的那位。

    互相争斗只能两败俱伤

    在一个原始森林里,一条巨蟒和一头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和巨蟒各自打着“算盘”。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

    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扑向了豹子。

    豹子咬着巨蟒的脖颈想:如果我不下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死。

    巨蟒缠着豹子的身子想:如果我不下力气缠,我就会被豹子咬死。

    于是双方都死命地用着力气。

    最后,羚羊安详地踱着步子走了,而豹子与巨蟒却双双倒地。

    如果两者同时扑向猎物,而不是扑向对方,然后平分食物,两者都不会死;

    如果两者同时走开,一起放弃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中一方走开,一方扑向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时互相松开,两者也都不会死。它们的悲哀就在于把本该具备的谦让转化成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向刻薄的人学习宽容

    有一名自认学富五车的学者搭船过江,船来到河中,为了夸耀自己学识渊博,他便问船夫说:“船夫啊,你懂文学吗?”

    船夫摇摇头表示不懂,学者不屑地说:“不懂文学,那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了。”

    过了一会儿,学者又嘲讽船夫:“那么,你懂哲学吗?”

    船夫摇摇头,学者又惋惜地说:“不懂哲学,那你就又失去了另一半的生命了。”

    船行到河中,学者又问:“既然你不懂文学,也不懂哲学,请问历史、生物、美学……,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船夫耸了耸肩说:“我一样也不知道。”

    学者听了摆出相当鄙夷的表情,夸张地说:“我真为你的无知感到难过。什么都不懂,那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一个大浪打上来,小船一不小心就被浪花打翻了,船夫和学者双双落入水中。学者吓得面无血色,不停地挣扎着,船夫问:“你懂游泳吗?”

    学者摇摇头,船夫接着说:“那你就失去了你全部的生命了。”

    故事中,这位言词刻薄的学者自认为了解天地间所有高深的哲理,却忽略了最浅易的处世方法,没料到自己会因为恣意嘲弄船夫,而可能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如果你是故事中那位被批评得一无是处的船夫,在学者可能丧命的时候,会不会对他伸出援手呢?

    学者与船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各有志,各人头顶一片天,因此,为人处世不要太过刻薄。因为你的鱼翅说不定会是别人的毒药,怎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人更没有资格仗着自己的学识,去评断别人的生存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可悲的不是活在狭窄的天地,而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味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因此,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就是懂得向刻薄的人学习宽容。

    不要为小事争执不休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还没成功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心胸开朗、正直磊落的人,深获亲友敬重。

    一次,罗斯福的手表不翼而飞,他四处寻找,发现是邻居偷了他的表。证据确凿之后,所有人都等着看好戏,

    看看那名邻居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但是罗斯福却一直毫无动静,既没有找那位邻居讨回他的手表,也没有再追究这件事,整件偷窃案就这么不了了之。

    后来,邻居之中有一名好事之徒实在忍不住了,他好奇地询问罗斯福,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弄个清楚明白呢?

    罗斯福回答他说:“如果我去找他理论,或许可以把手表要回来,但是大家以后见了面却会十分尴尬,对我来说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我相信只要我做得很好,别人就不会再找我麻烦,大家可以和乐的相处,那么损失一只手表,又有什么关系呢?”

    罗斯福一直以和平融洽为生活宗旨,他从小地方做起,培养自己坦然开阔的心胸,无论遭遇到任何困难也不会轻易地屈服。

    他这样的胸襟长存于每位美国人民的心目中,流芳百世,宽宏大量的气度至今仍令人感念不已。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比“和平”还要来得可贵,人与人之间的争吵、欺诈、斗争、迫害,都只是浪费精神又没有意义的事情,与其据理力争,不如自己先退后一步,使别人知难而退,自然也就平息了这场纠纷。

    罗斯福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达到了自省的境地,没有怪罪别人,而是先检讨自己,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不会有人再来挑衅。

    理直不一定要气壮,得饶人处且饶人,太过执着于是非对错,只会造成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局面。其实理直也可以气和,你说不是吗?

    不懂进退:适时的退让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懂得进退是一种大智慧。人生的成功与否,往往就在对进退的掌握,而人际关系是否处得好,很大程度上也在于你是否懂得进退。面对朋友,如果你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让,最终也只能是落得孤身一人;但面对居心不良的小人,如果你只是一味地退让,那只会让你陷入被动的境地。

    一味退让就会让小人得志

    在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位阿拉伯人正坐在自己的帐篷里,只见门帘被轻轻地撩起,他的那头骆驼在外面朝帐篷里看。

    阿拉伯人很和蔼地问它:“你有什么事吗?”

    骆驼说:“主人啊,我冻坏了。恳求你让我把头伸到帐篷里来吧。”

    大方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

    骆驼就把它的头伸到帐篷里来了。过了不久,骆驼又恳求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阿拉伯人也答应了。骆驼于是把脖子也伸进了帐篷。它的身体在外面

    ,把头很不舒服地摇来摇去,很快它又说:“这样站着身体很不舒服,让我把前腿放到帐篷里来,也就只占用一小块地方。”

    阿拉伯人说:“那你就把你的前腿也放进来吧。”这回阿拉伯人自己就挪动了一下身子,腾出了一点地方,因为帐篷太小了。

    骆驼接着又说话了:“其实我这样站着,打开了帐篷的门,反而害得我们俩都受冻。我可不可以整个站到里面来呢?”

    主人保护骆驼就好像保护自己一样,说:“好吧,那你就整个站到里面来吧。”可是帐篷实在是小得可怜,他们两个是挤不下的。骆驼进来的时候说:“我想这帐篷是住不下我们两个的,你身材比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这样这个帐篷我就可以住得下了。”

    骆驼说着推了主人一下,阿拉伯人就这样被挤了出去。

    面对居心不良的小人,不能软弱地一味退让,要知道保护自己,否则,就会让小人得志,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其软怕硬,你越谦让,他越得寸进尺,我们要掌握这些人的心理,忍让这些人只能证明你软弱可欺。在权威面前也是如此,我们往往很容易就在权威面前低头,不知道据理力争,这只能助长那些滥用权威的人的嚣张气焰,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朋友间要懂得谦让

    一天,老虎和熊在动物经常出没的山坡上相遇了。老虎眼尖,老远就看到了在山坡上吃草的小鹿,于是蠢蠢欲动。熊立刻阻止说:“先不要打草惊蛇,鹿跑得快,弄不好就逃走了。这样吧,我们前后夹击,它就走投无路了。”于是,老虎按照熊说的,绕到后面去攻击。

    小鹿被后面的响声吓了一跳,看到老虎就机敏地逃走了。眼看着摆脱了老虎的追赶,却和熊撞了个满怀,接着就遭受了熊掌重重的一击,然后什么也不知道了。

    熊张开大口就要把鹿叼走,老虎看见后抗议说:“这只鹿应该是我的,怎么你想独占吗?”

    熊说:“要不是我的好主意和一巴掌,恐怕这只鹿早就逃之夭夭了,当然应该属于我。”

    “如果不是我发现了鹿,并且花大力气把它赶到这里,你哪能抓到鹿呢?”老虎气势汹汹地说。

    两个家伙争执不下,熊仗着力大无穷,伸出大熊掌,老虎也不甘示弱,躲闪还击。两个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最后都筋疲力尽地倒在了地上。

    与其在分享猎物上争来争去相互残杀,不如退一步给伙伴,彼此心安理得的相处以便下次再度

    合作。合作是以长远利益为出发点的,如果彼此太过于计较,就会失去更多。

    “不吃眼前亏”确实是大智慧。别在你强大的对手面前逞能,战争和竞争如此,每个人的自身也是如此。人人都有自己的弱势,如果总是和自己的弱势较劲,那失败是必然的。

    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生涯中,布莱德雷非常注意斗争策略,从不凭匹夫之勇硬冲硬打,鲁莽行事。在战斗中,有时候,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布莱德雷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不冒险去攻击敌人,甚至做出某些让步,从长计议,以免吃眼前之亏。在一次攻坚战中,敌军的力量相当强大,布莱德雷奉命在天黑之前攻下敌人的山头。在攻打了几个小时后,敌军强大的武器装备使布莱德雷的军队难以抵挡。于是,布莱德雷便率兵退下阵来。得知他们撤退的消息后,布莱德雷的长官非常生气,他以为布莱德雷是败退。晚间,正要找布莱德雷训话,却听到了山后面的枪炮声。原来布莱德雷退下来后便率兵悄悄地绕到敌人阵地的后面,准备给敌人一个突然袭击。

    布莱德雷很清楚,在军事斗争中,只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快,危险还是非常大的,有时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前功尽弃。可见,只有具备了长远眼光和全局观念,有屈有伸,才有可能夺取最后的胜利。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如此,下蹲是为了起跳,不要误认为“撤退”就是懦弱和认输的表现。为了最终的胜利,能够不顾他人的看法暂时“撤退”也是有勇气的体现。

    英国著名军事战略家李德?哈特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对有史以来世界上的290个经典战例一一作了胜败分析。结果发现,以正面攻击打胜的战例只有6个。而且这6个都不是一开始就计划要采取正面攻击的,而是在战斗的过程中,迫于需要而改变战术的结果。这一研究结果让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正面攻击是唯一战胜的手段。此研究结果也曾经对西点军校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产生了冲击。

    这个研究表明:正面攻击的一方经常会使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这就像下棋,往往先出招的一方要以失败告终,因为,你在出招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棋艺和思维习惯展示给了对方。对方知道了你的底细,当然就会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

    一天,狮子建议9只野狗同它合作猎食。它们打了一整天的猎,一共逮了10只羚羊。狮子说:“我们得去找个英明的人来给我们分配这顿美餐。”

    一只野狗说:“一对一很公平。

    “狮子很生气,立即把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吓坏了,其中一只野狗鼓起勇气对狮子说:“不!不!我的兄弟说错了,如果我们给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来就是10只,而我们加上一只羚羊也是10只,这样我们就都是10只了。”

    狮子满意了,说道:“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分配妙招的?”野狗答道:“当您冲向我的兄弟,把它打昏时,我就立刻增长了这点智慧。”

    年轻人意气风发,激动时就很容易盲目出击。退一步有时是为了获得更大进步,就像跳远一样,退后几步,是为了跳得更远。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把一些暂时实在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放下,等待时机成熟了再去解决,这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不负责任:责任胜于能力

    没有责任,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各行各业都需要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人。年轻人应该记住: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做。一个不愿承担责任的人是不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的,更不可能创造出卓越的成绩。

    没有责任就没有卓越

    很久很久以前,走兽和飞禽有过一场猛烈的战斗。蝙蝠两方面都不参加,老待着看哪边取得胜利。起先,飞禽战胜了走兽,蝙蝠就加入飞禽一边,跟它们一起飞,表示自己是飞禽;后来,走兽开始占优势的时候,蝙蝠就投到走兽那边去了。它把自己的牙齿、爪子和奶头给它们看,证明自己是走兽,同时保证自己热爱同类。最后,飞禽终于得胜了,蝙蝠又投到飞禽那边,可是这回飞禽把它撵走了。

    蝙蝠想再加入走兽这边来,已经不可能了。从此它两方面都不能够参加,只好待在地窖里,或者待在窟窿里,黄昏的时候才敢出来到处飞。

    逃避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谁逃避自己的责任,谁就会被命运捉弄。谁拒绝承担组织和团队中所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谁就会被淘汰出局。威灵顿曾说:“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履行我的责任,除此之外,我既不会做也不能做任何贪图享乐的事。”

    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一只少年雄鸡守候在奄奄一息的父亲身旁。

    “孩子,我已经不行了,”老雄鸡说,“从今以后,每天早晨呼唤太阳的职责,要由你来承担了。”

    少年雄鸡点点头,伤心地注视着慢慢闭上了眼睛的父亲。

    第二天一早,少年雄鸡飞上谷仓的屋顶。它脸朝东方,高高地

    挺立着。

    “我必须设法发出最大的啼叫声。”它昂起头来,放开喉咙啼叫。但是,它发出来的却是一种缺乏力量的、时断时续的嘎嘎声。

    这天太阳没有升起,乌云布满天空,湿淋淋的毛毛细雨下个不停。饲养场上的所有动物都气坏了,跑来责怪少年雄鸡。

    “真是倒霉透了!”猪叫道。

    “我们需要阳光!”羊也叫起来。

    “雄鸡,你必须啼叫得更响一些!”公牛说,“太阳离我们有9,300万英里远,你的叫声那么细小,它能听得见吗?”

    过了一天,少年雄鸡又一早就飞上谷仓的屋顶。它脸朝东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着伸长脖子,放开喉咙大声啼叫。它这次发出的啼鸣声非常洪亮,在雄鸡啼鸣史上是空前的。

    “吵死人了!”猪说。

    “耳朵都要震破了!”羊叫道。

    “头都要听炸了!”公牛抱怨说。

    “对不起,”少年雄鸡说,“但是我是在尽自己的职责。”

    它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它看见了,在那遥远的东方,一轮红日正从丛林后面冉冉升起。

    承担起生命的职责来,责任让弱者变强,让强者更强。没有风浪,就没有帆的本色。促使成功的最大向导,就是从自己的错误中所得来的教训。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害怕担负责任,虽然他们内心怀着对领导角色的渴求,但又羞于承认或公开讨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你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你肩负的责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担责任。年轻人,要将责任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一种强烈的意识,在日常行为和工作中,这种责任意识会让你表现得更加卓越。

    勇于承担责任你就会越来越强大

    一位科学家以小白鼠做实验,来研究人类潜在的生命力。

    每天一大早,他就从笼子里抓出那只小白鼠,扔进一个盛有水的玻璃水池中。扔进的同时开始计时。

    科学家在玻璃池旁观察小白鼠在水中挣扎的情况,直到那只小白鼠无力挣扎,快要溺死的时候,科学家才赶忙把它捞出来,放回笼中。当然,科学家没忘记计算时间。

    这样的实验进行了一个星期。一周的记录显示着:小白鼠挣扎的时间日渐增加。

    有一天早晨,科学家又继续他的实验,把小白鼠丢进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