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不怯场:怕,就会输一辈子 > Part7 志在拼搏
    敢做敢闯,才不负此生

    我们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叫人打倒你,也不要叫事情打倒你。

    ——居里夫人(波兰)

    敢于取舍,首先关注最紧要的事

    人的一生总会有无数次选择,也有无数次放弃。究竟什么是我们应该选择的,什么才是我们应该放弃的?很多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惑时总是举棋不定,徘徊犹豫。

    选择,是一门学问;放弃,是一种智慧。生活,因选择而多姿,因放弃而明朗。人生,因选择而精彩,因放弃而辉煌。

    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只有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得了。能够潇洒地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每个人一生中的每时每刻其实都是在选择中度过的。有人这样说:品味人生,最大的愉快莫过于做出选择,最大的痛苦也莫过于做出选择。人生的“棋”走好了,一生顺利和成功;走不好,一生曲折或失败。不同的选择导致命运的迥异,错误的选择会让人走尽弯路,辛苦一生却始终与成功无缘,甚至酿成人生悲剧;只有量力而行的睿智选择才会让人一帆风顺,到达理想的港湾,成就幸福的人生。

    哲学家尼采曾说过:生命的本身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起价值,生命本身才会通过我们的评价。要想有所得,就要在有生之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认真工作、学习、生活,最大化自己的价值。

    世界上大多数平凡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他们梦想成功,梦想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微乎其微。

    那些成功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智商高低,也不论从事哪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能随时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十分看重自己的价值,对目标执着并且绝对坚持到底。

    除了音乐家、画家、运动员依赖某些天赋的能力才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外,绝大多数人都是靠后天的训练与努力获得成功的。

    一位知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引用三个经济原则对如何最大化自己的价值做了贴切的比喻。

    1.比较利益原则

    他指出,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自己专长的事,才会愉快胜任。

    换句话说,你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学强调的“比较利益”。

    2.机

    会成本原则

    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之后,你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于是你必须全力以赴,增加对工作的认真度。

    3.效率原则

    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的时间,而是在于成效的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只有遵循“效率原则”,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报偿与鼓舞。

    机会不是等待,如果你迟疑,它便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你而去。

    你不必看轻自己,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你正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有朝一日,你真的可以变得“很不平凡”。

    脚踏实地是你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每个人在年轻时都会立志,有人想当科学家、发明家,有人想当大文豪,个个看起来志向远大。年轻人难免都会“崇拜偶像”,希望找到自己学习的典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科学家、发明家。培养一技之长,一步一步去累积自己的个人资源,最终才会如愿以偿。

    该花的心血一定要投入,该有的过程一定要经过。人生充满变数,一个人的成败与否,不单看他的资质还要看毅力。人应该要有梦想,否则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但成功的条件必须日积月累地做好准备,你可以立志做大老板、做大文学家,但绝对不要躺在那里等待。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在选择中注重效率,学会取舍,在成长中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首先关注最紧要的事,你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心里想着贫穷曾经有一部风靡全球的畅销书《秘密》,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法则:吸引力法则。你关注什么,就会吸引什么。也就是说,你现在的一切都是你曾经的心里所想吸引来的。

    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有一个勤奋好学的木匠,有一次他奉命为一位法官修理椅子,结果他不但活儿做得十分精细,而且对法官的椅子进行了改装。旁边的人对此十分不解,于是问他为什么非得改装不可。木匠解释说:“我要让这把椅子经久耐用,好等我自己成为法官时坐上它。”没想到木匠最后心想事成,果真成了一名法官,坐上了他当初改装的这把椅子。

    传说终归是传说,可是,“心想事成”确实存在于现实之中。其中的秘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在起作用。

    人的心灵有两个主要部分,那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当意识作决定时,潜意识则做好所有的准备

    。也就是说,意识决定了“做什么”,潜意识便将“如何做”整理出来。意识好像冰山露出水平线上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水平线下面很大很深的部分。有这样一个用科学术语对二者作的比喻:人体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就相当于电脑的“硬件”,意识就是这部无比精密的电脑的“操作者”,潜意识就等于电脑的“软件”。

    明白了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和奥秘,解释“心想事成”也就比较容易了。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大脑中设定一个梦想,并且下定决心要将它变成现实,那么,他就会在意识的驱动和潜意识的力量下,跨越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他的成功也就有了切实可靠的保障。这就是“心想事成”的秘密。

    让我们结合实际来见证一下“心想事成”的奥妙。

    19世纪20年代末,从纽约华尔街开始,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迅速吞噬了整个美国,并且很快涉及到了全世界。在萧条的艰难时世中,商人的货物无人问津,失业人口剧烈增加,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已经极少出门进行娱乐消费了。

    经营娱乐业的唐纳这时也未能幸免。对他来讲,这是他一生中受到的真正的也是最为残酷的打击。没有客人消费,自己的公司就无收入可言,资金也就无法周转,贷款当然无法偿还了。唐纳真的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濒临破产的境地。

    但就在这时,唐纳从一本杂志上发现一张照片,上面是位于纽约百老汇的一家剧院,名叫阿斯陀亚剧院,这是一家以豪华而著称的著名剧院,历来是上层人物云集的场所。唐纳一直就非常喜欢它,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拥有它,于是,他随手将照片撕了下来,装在了袋里。

    这成为了唐纳的一个梦想,成为了支撑他渡过难关的力量。因为对于乐观的唐纳来说,每次看到它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1931年,大萧条还在继续。此时已一筹莫展的唐纳为了保住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成果,只得忍痛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心爱的产业“唐纳大剧院”卖给了他的债主。

    虽然唐纳此时已一文不名,但他坚信自己的经营能力及经验便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财富。唐纳相信:没有他的经营,所谓的“唐纳大剧院”只不过是一具空壳罢了。

    果然不出所料没过多久,他的债主主动找上门来,邀请唐纳亲自去主持“唐纳大剧院”的经营工作,条件是由唐纳本人掌握1/3的股份。

    于是,经过一番周折,唐纳还是保住了自己的部分产业,虽然只有1/3。

    因为

    心中有梦想,也为了消除资金方面的困难,唐纳又做起了石油生意。幸运的是就在他投资后不久,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萧条终于结束了,世界经济开始重新复苏。唐纳由于及时投资石油生意,又比别人早走了一大步,因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他也因此而收回了心爱的“唐纳大剧院”。

    在这之后,唐纳已不再满足于只在家乡发展了。他先在西海岸的旧金山买下了两座剧院,在故乡新奥尔良又买了几座。紧接着,他又把眼光集中在了中部地区的大都市芝加哥。积极筹划收购那里号称世界最大剧院的“芝加哥大剧院”。为了集中精力,他将一批经营不善或设备陈旧的剧院转手出售,这其中包括当初让他费尽心机才得以保存的“唐纳大剧院”。

    在唐纳的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之后,他又一次来到芝加哥,在那里兴建另一座剧院。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舆论普遍认为,在一个地区拥有两家剧院,岂不是自己同自己争市场、抢生意吗?这不是在削弱自己的竞争实力吗?但唐纳不这么看,他有自己的见解。

    唐纳说:“在像纽约和芝加哥这样庞大的市场里,两家剧院其实是不算多的。更何况,我在芝加哥的两家剧院是不同档次的:一个是经济实惠大众型的,另一个则是高档华贵豪华型的,它们吸引的也是不同层次的客人。纽约的两家剧院也是如此。因此,这样不但不会造成资源浪费,相反,它会加强两者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事实证明唐纳的决策是正确的。在这以后,纽约和芝加哥的四家剧院为他带来了滚滚财富,使他一步步踏上了娱乐大亨的宝座。

    的确,意识和潜意识操纵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如果意识给潜意识一个目标,潜意识就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行动起来;如果意识给潜意识一个指令,潜意识就会认真去执行这个指令。所以说,一个人想着成功,就可能成功;想着失败,就真的可能会失败;想着富有,就可能富有;想着贫穷,就真的会贫穷。成功和财富是产生在那些有了成功意识和成功梦想的人身上的,而失败和贫穷则源于那些不自觉地让自己产生失败意识和缺乏梦想的人身上。

    当然,“心想事成”也是有前提的。神话中所说的“点金石”不可能存在,你所树立的梦想必须建立在你自身及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同时,关键是你还得要为实现你的梦想而付诸行动;一旦你发现自己的梦想是不切实际、不可能实现的,你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千万不能“不撞南墙不回头”。不管怎么说,你的前提最终还是应该建立自

    己的梦想。

    朋友,如果你现在还在为不能出人头地而自怨自艾,或者在为遭遇坎坷而怨天尤人,再或者为自己无房无车而慨叹命运的不公,那么,请放下心中的包袱,先为自己树立一个梦想。然后在意识的指导下,调动你的潜意识,关注你想要的一切。通过你的努力,你的梦想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没有规划的人生,谈不上成功

    为什么做同一件事情有的人能够成功,而有的人却会失败?因为有没有计划能力很关键。有的人下一步要做什么早就心中有数,而有的人从来不做规划,等到问题来了手忙脚乱。

    很多朋友都喜欢下象棋,有的人拿起棋子就下,有的人在落子之前能看出三五步,有的高手在每下一步棋之前能看到七八步。可见,做事之前好好规划多么重要。

    任何一座建筑也都是事先要规划好蓝图、设计好图纸后再开工。人生短暂,时间富贵,在关键时刻一定要先做好计划,然后一步步去实施,做起事情来才会更有效率,才会更快地接近目标。

    计划能力是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适时规划。

    对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人员不断增加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计划也显得尤为必要。当企业小的时候还可以不用写计划,因为企业的问题并不多,沟通与协调起来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少数几个领导人就把发现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当企业大了,人员多了,部门多了,问题也多了,沟通也更困难了,领导精力这时也显得有限,计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个人的发展也需要做长远的职业规划。当你具备很强的分解能力时,计划能力随之而提高。分解能力是基础,相对于计划能力,是核心中的核心。有了分解能力作为基础,在处理其他项目问题,诸如资源、风险、沟通等时,你同样可以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在项目之外,有很强的分解能力为基础,遇到任务或问题时,你总可以理出清晰的思路,找到解决办法。所以,领导首先需要练好工作分解基本功,提高项目的计划能力。

    工作分解能力和计划能力得到提高后,你就具备了项目经理最核心的能力,绝大部分的项目工作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在你手中,你会感觉到许多工作都在按照你的思路进行着。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你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得到提高,你就成为了令人钦佩的、合格的领导。

    设定明确的目标对于每一位职场人士都相当重要。为了最终达成目标,目标设定可

    以按远期、中期、短期来进行,对短期目标还需要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明确的小目标。这样有利于一步一步地实现每一阶段的目标。

    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的天之骄子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1995年,即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一批1970年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另一些人不清楚或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果人生没有规划,就谈不上成功。中国有句老话:“吃不穷,喝不穷,没有计划就受穷。”尽量按照自己的目标有计划地做事,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实现目标。

    做事而没有计划,你就抓不住主次,忙碌了一天结果什么也没完成,这很容易导致人丧失信心、挫伤锐气。在人的一生当中,你没办法做好每一件事情,但是你永远有办法去做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计划就是一个排列优先顺序的办法。

    记住:凡事要有计划,有了计划再行动,成功的机率会大幅度提升。只有行动,没有计划,是所有失败的开始。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计划、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有遵循的依据,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和物力,把事情办好。除因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原因外,最好不要中途随意改变计划,这就要求在制定计划时要有预见性和周密的论证。

    按计划行事,还可以给监督检查提供依据,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对提高工作效率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成功的人就善于规划他们的人生,他们知道自己要达成哪些目标,拟定好优先顺序,并且拟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按计划行事。

    诚然,有的时候你没有办法百分之百按照计划进行。但是,有了计划,

    就为你提供了做事架构的优先顺序,让你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需要做的事情,这会使你事半功倍。

    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编制项目计划:首先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对目标和要求的理解及描述不能只站在自己一方,而要关注用户的立场,与用户的需求挂起钩来,才能很好地与用户沟通并达成一致。同时,要搞清楚完成项目目标给定了哪些条件。

    第二步,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确定项目的工作范围及不在范围内的工作。工作范围的确定需要用到WBS,即工作分解结构,对于工作范围定义来说,分解到工作包即可。

    第三步,根据工作范围定义,继续分解完成各工作包需要的活动。根据活动间的关系排出活动先后顺序,估计活动所需时间,确定活动需要的资源,即作出项目时间进度计划。同时,也可编制出初步的资源计划。

    第四步,有了进度计划和资源计划,根据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源情况即可进行费用预算和分配,得到项目费用计划。

    第五步,根据进度计划、资源计划以及费用计划,可以确定哪些资源满足,哪些资源需要通过采购而取得,哪些资源采购更合算,什么时候需要什么资源,从而得到项目采购计划。

    第六步,需要考虑项目风险,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有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首要的是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实际上是对照项目的目标和工作范围找出影响目标完成的可能因素,然后再分析这些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最后制定出应对计划。

    第七步,编制质量计划和沟通计划。

    第八步,将以上计划整合,平衡资源和其他因素,形成项目整体计划。

    遵循以上步骤,可以编制出项目整体计划。这个项目计划涉及到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所讲到的九大知识领域,可以说,这个计划够全面了。但是,这个计划是否能够细致而全面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工作分解能力。层次不清,分解不细,该想到的没想到,出来的计划可想而知。

    有效的工作分解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分解方式选择。可以按照产品结构分解,按照平面或空间位置分解,按照功能分解,按照实施过程分解,不同项目或不同的分解层次可以按照不同的分解方式进行分解。在按照实施过程分解时,往往是按照项目生命周期进行的,根据项目特点将项目分成若干个阶段,这时要注意不要与项目管理的五个管理过程组相混淆。

    第

    二,完备。所谓完备是指考虑到了每一个方面,没有遗漏。

    第三,相互独立,无重叠。是指所有同一层次的内容是独立的,可清楚区分的,不相互包含。

    没有规划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如果你能严格按照上述步骤去做,即使你没有成功,也是在成功的路上。

    贪多嚼不烂,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要想成功,就必须记住: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集中有限的力量,才能够逐个击破,以实现更大的目标,实现人生的超越。

    数年前,哈佛商学院的一个行为问题调查组对一百名即将走出哈佛校门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向每一个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十年以后,你希望在什么地方,希望从事什么工作?”

    毕竟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他们自从走入了哈佛大学的校门,就被教导要出类拔萃,要保持名列前茅;再说,就凭他们能走进哈佛的大门这一点,就知道他们的回答一定不简单——果然,这一百名大学生各自回答说,他们想发财、出名、经营大公司,或者从事能影响和主宰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等的重要工作。

    对于这样的回答,调查员们由于早已司空见惯所以并不感到惊奇。可是,令他们感到好奇的是,在被询问的一百名学生中有十名年轻的挑战者不仅决心想征服世界,而且将目标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说明他们什么时候即将取得什么成就,而其他学生都只是笼统地说“想……”却没有写出各自的具体目标。调查员们于是推断,这十名学生的命运肯定与众不同。

    果然,十年之后,调查员们又想方设法对那一百名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发现了一个令他们感到震惊的事实:那十名曾详细写下他们各自具体目标的学生,他们的财产竟占那一百名学生总财产的96%,也就是说,那十名学生的成功率超过其他同学的十倍。

    为什么会出现“96%”这样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呢?从表面上看,我们或许会发现这是那十名学生“写”下了自己目标的结果,可从深层次来看,这是因为他们不仅拥有了一个大目标,而且善于将这个大目标具体化——具体到每一个小目标上,从而能够“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卓有成就的人当中几乎人人都不仅确立自己的大目标,而且每次都以五年为一期,制定他们的“五年计划”。他们之所以选择五年为一期,是因为期限太短的目标似乎不太具有令人振奋的快感,且不具挑战性;而十年又过于遥

    远,缺乏马上要做的紧迫感。所以五年对个人目标来说似乎最为合适。

    接下来,当他们写出了自己的五年目标并做出承诺后,他们有一个成功的关键步骤,那就是“全面出击,各个击破,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按照下面的步骤去做,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1.将你的目标分成5份

    这样做的结果是,你的“五年计划”变成了五个“一年计划”,你拥有了五个一年目标,于是,你就可以确切地知道从现在到明年此刻你必须实现的目标了。

    2.将每年的目标分成12份

    如此一来,你将进一步有了每一个月的目标,从而让你明确从现在到下个月的此时你应该实现的目标。

    3.将每月的目标分成4份

    现在,你已经能够知道下星期一早上你必须着手做什么了,这会让你的行动更加迅速和明确。

    4.将每周的目标分成4、5、6或7份用哪个数字划分,这要取决于你为实现一个小目标而要花费的具体天数。这样一来,你已经明白了今天你要做的工作。那么,开始行动吧!

    在完成了上述程序之后,你就完全可以做到“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每天早晨你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奔向坚定不移的目标,也就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沿着康庄大道到达你最喜爱的乐土了。

    事实上,将你的目标具体到“一件事”这样的小目标,你就可以发挥个人所长,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完成既定工作,从而获取个人的成功和幸福。同时,分成可行的“一件事”,也可以减轻你因为茫然不知所措而产生的烦躁,这对你增强自信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同时,你会发现一个令你惊喜的现象:当你将自己的目标具体到“一件事”的时候,它能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你是否真正瞄准了目标,而不至于等你走到山顶时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这对于一个生命和精力都十分有限的人来说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一件事!

    此外,你或许还会发现,每个星期需要4天才能完成的计划自己竟只用了3天,那么在第二个月的月底,你可能已经在做第四个月的工作计划了。

    如果你能按上述方法去做,你就会消除成功遥不可及的神秘感,从而将自己的目标彻底地化为行动,你离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

    做自己的伯乐,时刻关注自己的进步我们上学时都学过这样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于是,大家都相信,一定要有伯乐出现,看出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