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区别之一,是后者的连接思维。通过一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连接你想连接的一切。

    将一切人、物、钱、服务都连接

    当前移动领域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相比,有几个显著差异:一是企业与消费者所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已齐备,而且几乎人人上网;二是如今几乎人手一机,而且多数消费者正迅速转向智能手机。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在2013年8月对全国3219名15岁以上消费者的调研结果显示,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为2.4小时,而上一个季度的调研结果为2.03小时,说明人们的注意力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的趋势正在进行当中。

    手机消除了所有以前使用媒体时受到的限制。人们在看电影、电视,听广播,使用互联网时,通常是坐着的。人们可以边走边听MP3,但除了换歌或换频道不会与设备有其他互动。用户也会坐着使用手机,但是大部分时间是站着使用甚至是行走中使用的。在等公交车或火车时,移动用户可查看邮件;在机场排队登机时,他或许会阅读公司发来的信息并简短回复。商务人士经常在会议上检查邮件或短信,学生则会在课堂上偷看短信。不管身在何处,移动消费者总是不停地彼此分享信息。

    马化腾认为,这两年移动互联网手机成为人的一个电子器官的延伸,这个特征越来越明显,摄像头、感应器,人的器官延伸增强了,而且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了,这是前所未有的。

    不仅是人和人之间连接,未来看到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甚至人和服务之间都有可能产生连接(微信的公众号是人和服务连接的一个尝试)。所以说PC互联网、无线互联网,甚至物联网等等,都是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一种看法,这也是我们未来谈论一切变化的基础。

    统计移动互联网的人均使用时间,现在人除了睡觉,几乎16个小时跟它在一块,比PC端多出十倍以上的使用时间,这里面空间无比巨大。

    从去年7月份,PC互联网的服务增长已经开始低于手机上服务的时间,不管是QQ,门户网站、微博、搜索引擎等,这一年来已是十倍的增长了,现在甚至70%多的流量来自移动互联终端。但来自移动互联终端的收入,全行业看应该不超过10%-20%,它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但使用时长多了十倍。

    有些人说移动互联网就是加了“移动”两个字,互联网十几年了,它应该是个延伸。它给人的感受远远不只

    是一个延伸,甚至是一个颠覆。看过去的PC互联网都已经不能算互联网了,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一个互联网,甚至以后每个设备都能够连上网络之后,人和设备之间、设备和设备之间的通信全部连接在一块,一切都连起来之后。这个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现在还没到这个程度,还在慢慢地摸索。

    未来十年现金和信用卡消失一半

    马化腾说,未来五到十年现金和信用卡会消失一半。而代替现金和信用卡的就是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2013年初,最早在上海出租业出现打车软件,但一直不温不火。一直到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加入打车软件争夺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给使用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的出租司机和乘客补贴,开始火爆起来,上演了一场“烧钱大战”。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说,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在打车软件上的补贴政策,实际上是一部移动支付的最佳广告片,给移动支付做了一次最佳的推广。

    2014年1月20日,支付宝钱包和快的打车联合宣布再投5亿元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与此前公布的奖励方案相比,在追加5亿元投入后,司机每笔奖励将在此前基础上增加5元,达到15元,乘客的返现奖励暂时仍维持每单10元,乘客每天两笔封顶和司机每天5笔封顶的奖励规则不变。而在快的打车之前,嘀嘀打车已率先联手微信支付推出打车减免10元车费、一万个免单机会等优惠活动。2月12日,嘀嘀打车对外公布接入微信支付的总成绩单,嘀嘀用微信支付完成2100万单,总计补贴4亿元。

    “看上去腾讯跟阿里是意气用事,你补十块,他补十一,你补十一,他补十二,最高到了二十块。但是在我看来,它们两家合演了一部移动支付最好的广告片,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雷军说。

    2011年4月,支付宝联手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高调推出“快捷支付”。由于“快捷支付”简单方便,深受消费者欢迎,仅推出7个月,用户数就突破2000万,截至2012年10月,聚拢的用户数更是超过了1亿,与其合作的银行机构也超过了100家。

    “虽然花了一些钱,但是推送了大家对整个移动支付的理解,带动了整个移动支付的市场。”他说。按照支付宝方所述,“2013

    通过支付宝手机支付完成了超过27.8亿笔、超过9000亿元的支付,以此计算,支付宝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

    艾媒数据显示,2013年有28.8%的手机网民使用过移动支付,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金融机构和运营商。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只占据一部分市场。以网银App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以话费支付为代表的运营商,仍占据不小市场份额。其他则包括近场支付(NFC、储值卡)和刷卡支付(刷卡器、信用卡、借记卡)等产品。

    微信支付奔着消灭现金和刷卡器的目标去,但银行自己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推广独立App,入驻公众账号和支付宝客户端并且花大力气开发和推广。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银行做不起来手机支付业务。它们也在积极学习,工商银行App最重要的菜单是扫一扫。

    移动支付前景广阔,争夺刚刚开始。互联网玩家很多,互联网之外的玩家也很多。阿里和腾讯现在即在给普通民众谋了福利,也在为行业铺大路。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说,今后货币的发展会越来越脱实入虚,进入一个虚拟化的状态,往后发展就是一堆数字符号了。今后可能民众连卡都不需要,你要有一个支付号就行。

    手机APP:企业品牌与服务的新战场

    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使用APP客户端的方式上网。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由于iPhone等智能手机的流行,APP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相较于企业WAP站点的不温不火,手机App拥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以APPLE的AppStore为例,苹果公司于2008年推出AppStore,最初其中只有不到500个App应用,但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500000,累计下载次数更是高达15000000000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几何形式增长着。

    一款成功的App,既要符合自身品牌的定位和诉求,也要考虑到受众的使用黏性。

    在品牌的定位上,得先调研品牌、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大数据分析挖掘他们内在的需求和兴趣点,并与能抓住目标人群人性的某些元素结合,如好奇、色情、偷窥、分享、愤怒、健康、懒惰、善良、感性、嫉妒、虚荣等。定位的成败关键在于与产品的贴合度,要既能适合品牌或产品,又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

    求。

    其次,需要考虑如何让受众接受这款App。由于消费者和用户对品牌App的理解已经从好奇上升到熟悉,并且成为用户了解和接触品牌的必须途径,因此,分析消费者和用户的行为,挖掘他们内在的需求和兴趣点,是App创意与品牌结合的重点。

    美特斯邦威是最先巧用App的传统企业之一。2010年5月,美特斯邦威找到刚成立不到2个月的耶客网络,希望能够为自己的新品牌ME&CITY做个移动端的App。美特斯邦威将ME&CITY定位为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服装,希望能够将整体产品生命周期延长。

    耶客CEO张志坚认为,即使2年后来看,这款App仍有许多值得传统厂商学习之处。首先该App契合了ME&CITY的品牌精髓和国际化的定位。在设计师用线条勾勒出的美轮美奂且可以移动的伦敦街景中,有游乐场、点击可以看FashionShow视频的电影院、音乐喷泉,以及站在店铺门口的ME&CITY代言人奥兰多?布鲁姆,整个绘画精致到美特斯邦威将其同时也用作自制明信片的图案。

    精致的图片能够让用户停驻一段时间,但如何让用户每天都会上App呢?该App的主旨便是让其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在iPhone日历比较简陋的状态下,ME&CITY的App有着制作精美的日历、记事本和天气预报等日用小工具;更有大量娱乐用户的小游戏,比如搭配衣服的试装游戏,以ME&CITY各款新装为元素的连连看小游戏等。

    下面是几个比较有口碑的企业App。

    1.星巴克手机App“闹钟”

    早上起床不想动,总是赖床误事,星巴克推出一款别具匠心的闹钟形态的APPEarlyBird(早起鸟),用户在设定的起床时间闹铃响起后,只需按提示点击起床按钮,就可得到一颗星,如果能在一小时内走进任一星巴克店,就能买到一杯打折的咖啡……

    千万不要小看这款App,他让你从睁开眼睛的那刻便与这个品牌联系在一起。此款App创意或许是2012年最成功,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创意App之一。

    这款App,对于星巴克来说,担当着品牌推广与产品营销的双重重任。清晨的一杯折扣咖啡,反映的正是星巴克多年来积极与用户建立对话渠道的缩影,以提醒他们从睁开眼睛的那刻便与这个品牌发生关联,同时还兼具了促销的功能。指点传媒表示,这款实用的App是星巴克众多案例中的

    经典之作。

    2.可口可乐手机App:CHOCK

    透过电视广告与手机互动,与用户做贴近的新型互动体验。

    用户下载此款App到手机后,在指定的“可口可乐”沙滩电视广告播出时开启App。当广告画面中出现“可口可乐”瓶盖,且手机出现震动的同时,挥动手机去抓取电视画面中的瓶盖,每次最多可捕捉到3个,广告结束时,就可以在手机App中揭晓奖品结果,奖品都是重量级的,如汽车之类的,吸引力很大。

    此款App品牌营销创意也成了可口可乐攻破传统电视广告与线下用户互动的难题。

    3.宜家手机App:定制自己的家

    这是款可让用户自定义家具布局的App,用户可以创建并分享自己中意的布局,同时可参与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布局,宜家还会对这些优秀创作者进行奖励,利用个性化定制营销来达成传播效果,对线下实体店来说,App往往不是最好的销售工具,但是往往是弥补线下体验短板的工具,通过App打通会员营销、体验与服务体系。

    任意一款较创意的App都离不开这些元素,好奇、自负、懒惰、嫉妒、善良、健康、分享、娱乐、贪食、虚荣、愤怒等。针对每个需求点都可以创作很多的App,创意成败的关键在于与产品的贴近程度,适合自己公司和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才是最好的。

    O2O:线上+线下

    Online,在线。

    Offline,离线。

    O2O即OnlineToOffline,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构与在线的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只要产业链中既可涉及线上,又可涉及线下,就可通称为O2O。

    阿里巴巴官方表示,在2014年3月8日当天,全国会有37家百货商场、230家KTV、288家影院、800家餐厅会在手机淘宝上甩出3.8折或是3.8元的优惠券、代金券。

    马云“免费请全国人民吃喝玩乐”,是为了增加O2O触点和数据采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终端消费者不只是一个购物的人,实际上他/她的各种购物、生活行为,都是可被记录与追踪的,这就是移动时代人的数据化。通过“多点触控”,阿里得以掌握每一个终端用户的消费行为,并将之上传至大数据平台,进行集中处理。

    通过云计算和数据处理,阿里能够根据用

    户打上不同的标签,最简单的是地理位置、年龄性别、职业特征等标签,而分析处理后还可以有更多高级标签,如“轻熟女”“月光族”等等。

    根据这些定义了不同用户行为的标签,阿里可以推送不同的内容,可以是商品,可以是服务,也可以是资讯,还可以是广告。当然,这些内容全都是数据。

    每天天黑出摊、天亮收档,顶着油烟、躲着城管,像众多经营路边烧烤的小摊贩一样,创业者阿虎虽然辛勤劳动,但生意依旧每况愈下,作为阿虎朋友的王铭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种传统小生意的经营模式可以怎么改变呢?其他城市用微信订餐的案例给了他启发,于是在半年前他建议阿虎烧烤上线了微信订餐平台,随后暴增的订单数量让王铭卫相信,O2O模式蕴含着无限商机。

    电商与实体店铺的结合,打造成今天所谓的“O2O模式”,已经成为2014年讨论的重点。上海翼码总裁张波认为O2O有四种模式:

    1.OnlinetoOffline模式:线上交易到线下消费体验商品或服务

    这个模式目前非常常见,3年前我参与中移动积分商城和麦当劳项目上线,到2年前参与麦当劳淘宝旗舰店,再到去年开始兴起的生活服务类团购,无一不是在线上完成交易,线下用户消费体验服务,其中还搞出送礼的衍生模式,再加上去年李开复大师振臂一呼团购是很小的O2O,于是乎,这个模式一直被O2O搞成主流,以为O2O就是这个模式开始的,然后有人再把10年前的携程等模式重新对应,都自称10年前就开始搞O2O了。

    2.OfflinetoOnline模式:线下营销到线上完成商品交易

    这个模式,其实在日韩早就流行,2005年炒过一段时间,但当时智能手机没有起来,直到这几年智能手机普及,二维码拍码模式兴起,很多企业通过在线下做营销(比如,刚刚举的1号店例子,在地铁挂带二维码的广告)在线上实现交易,这也是O2O模式,但由于这几年兴起,没有像第一个模式那样去找10年前的鼻祖。

    3.OfflinetoOnlinetoOffline模式:线下营销到线上商品交易,然后再到线下消费体验商品或服务

    其实我最早接触的O2O是这个模式,运营商为留在手机客户在每个时间段会搞营销,而且很多营销在线下触发,线上完成交易,然后客户到线下消费体验,比如年初搞“预存话费100送价值60的金龙鱼油

    ”,到了2月14日搞“办情侣套餐送电影票”,8月份搞“校园新生开卡送×××”等等,这个模式在线下触发,然后在线上完成交易,运营商把营销的东东通过线上发给手机客户。手机客户再到线下完成消费体验。

    4.OnlinetoOfflinetoOnline模式:线上交易或营销到线下消费体验商品或服务再到线上交易或营销

    这个模式的业务类型,目前不多,如果有也是很牵强的,但它一定存在。比如你玩一款网游,该游戏的道具有麦当劳某套餐,然后你在游戏中买了麦当劳道具,该游戏让你在线下的麦当劳实体店吃完该套餐,然后回到线上玩这款网游,的确线上那个麦当劳道具也已经被使用了,而且你在线上角色的能力大增。这难道不是O2O的模式,当然是!

    随处可见的二维码

    二维码随处可见:在杂志里、商务名片上、以及T恤衫上,甚至在海报和公告牌上也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更不用说现代艺术博物馆(TheMuseumofModernArt)里的展览上了。显而易见,这类所谓的二维码(QRcode,QuickResponsecode)现如今已随处可见,它采取小小的正方形图案,看起来就像用立体表现的传统条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丰田公司(Toyota)的一家子公司为了追踪汽车配件而发明了二维码。2002年,二维码技术在日本开始商业应用,2003年二维码在韩国商业应用。日韩在全球范围都是二维码应用最早且最成功的国家。2006年中国移动率先在国内推出二维码业务,通过手机上网的WAP方式应用二维码业务。

    在2012中国互联网大会,二维码成为热门关键词和大会亮点。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大会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二维码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和O2O的关键入口。二维码的后端可以蕴藏丰富的网络资讯,通过摄像头拍摄二维码就可以把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连接起来。

    二维码是一把数据钥匙,人们通过那一张黑白相间的图形能够快速地获取到大量的数据信息。

    二维码应用根据业务形态不同可分为被读类和主读类两大类。

    1.被读类业务

    平台将二维码通过彩信发到用户手机上,用户持手机到现场,通过二维码机具扫描手机进行内容识别。应用方将业务信息加密、编制成二维码图像后,通过短信或彩信的方式将二维码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上

    ,用户使用时通过设在服务网点的专用识读设备对移动终端上的二维码图像进行识读认证,作为交易或身份识别的凭证来支撑各种应用。

    2.主读类业务

    用户在手机上安装二维码客户端,使用手机拍摄并识别媒体、报纸等上面印刷的二维码图片,获取二维码所存储内容并触发相关应用。用户利用手机拍摄包含特定信息的二维码图像,通过手机客户端软件进行解码后触发手机上网、名片识读、拨打电话等多种关联操作,以此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自动识别软件加速二维码在国内应用和大规模普及,为大量企业、媒体、商户提供二维码线下入口,二维码应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爆发性增长。

    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的三大入口之一(其他两个是搜索和菜单),对于企业而言,则是企业营销的三大出口之一(其他两个是电话和网址),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应用二维码上网,企业也认识到二维码营销在企业营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维码旨在解决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移动互联网应用落地。我们看到现在二维码的应用已经很多,包括二维码购物、二维码查询,传情(文字、图片、视频、声音)、二维码寻宝、二维码看电影、二维码签到等。

    在未来,二维码能做更多,比如匆忙上班的路上拿出手机拍个二维码,回到办公室前美味的早餐已等在桌上;下班回家,链接手机二维码,便能在家中试穿最新上市的时尚服饰;出外旅行不再需要导游,拍下二维码便能穿越时空,感受动态现场讲解……

    目前,二维码在个人、企业和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行业应用的最核心业务就是防伪,在烟酒、食品、药品、证照等领域应用较多;而企业应用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营销,企业将二维码实施于各种媒介,作为与消费者沟通互动的通道。

    中午的时候,人流量和销售量总是很低,于是韩国Emart超市别出心裁,在户外设置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QR二维码装置,正常情况下,一天中的其他时段扫描不出这个QR二维码链接,只有在正午时分,当阳光照射到它上面产生相应投影后,这个QR二维码才会正常显现。而此时用智能手机扫描这个QR二维码,可获得超市的优惠券,如果在线购买了商品,只需等超市物流人员送到用户方便的地址即可。

    在二维码应用的初期,更多的是国际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率先采用二维码,例如,宝洁公司就借助二维码获得了很好的品牌体验,在促销活动中利用二维码获得了很好的促销效果;二维码的广告首先也都是出现在大品牌企业的广告中。“二维码作为大企业的品牌入口,可以实现品牌关怀,加深品牌认知和偏好,还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