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 第四章 静下来积累,最珍贵的财富就在不远处
    人生的财富有两类:一类是物质财富,拥有它的人如果只是徒有其表,内心空虚不已,那也不算是真正的富有;另一类是精神财富,拥有它的人懂得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这是他一生的财富。人的一生就像一条蜿蜒的道路,财富就是路边的风景,只有拥有好看的风景,人生之路才显得不那么曲折和艰难!

    贫穷不是堕落的借口

    生活中有一些人,因为出身贫穷,所以一直贫穷,出身成为了贫穷的理由。事实上,早已经有数不清的穷人变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如果你只会为自己的贫穷找理由的话,那么你便只能穷一辈子;如果你在为致富找方法的话,你的人生必将有所改变。只要你愿意,贫穷永远不会成为你出人头地的障碍。

    (1)贫穷不是消极的理由

    出身贫穷从来都不是成功的障碍,而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只是一味地哀叹自己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消极被动的人,永远都不会混出人样来。而那些懂得伸出双手,攀登着贫穷向成功进发的人,势必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曾经有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家境贫寒,他一连六年穿着同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一双破旧不堪的球鞋。早餐的时候,多买几个馒头,剩下的就当午餐。勤工俭学挣的钱,他全寄回家做了妹妹的学费。他在校园里,经常低着头,沉默寡言。一天,在课堂上,教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抬起你的头来,贫穷不是你的错!”他豁然开朗,这个一直被贫穷压得无法抬头的男孩从此找回了自信。他开始有了灿烂的笑容,一身破旧的衣衫,穿梭在同学中间,再也不自卑了。

    毕业后,他开始找工作,没有想到处处碰壁。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连底薪都没有的销售工作,但他实在不是干销售的料。工作一年的收入,仅够养活自己而已。他找到了教授,对教授倾诉了自己的种种不幸,并希望得到教授的指点。教授面容严峻,冷冰冰地扔出几个字:“贫穷不是消极的理由!如今你贫穷,只能是你的错!”说完,教授拂袖而去。他愣在当场,满心委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回去之后,他痛定思痛,想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他背了满满一包的方便面与几瓶矿泉水,出去推销产品。从此,他付出比别人双倍甚至十倍的努力,业绩渐渐有了起色。两年后,他成为一家国内知名企业的销售部门经理。如今,每当回忆起教授的那几句话,他充满了感激。

    在我们无法自立的时候,贫穷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完全可以

    坦然地去领助学金、去打扫餐厅。对谁我们都可以坦然地挺直自己的腰板。但是,一旦你走入社会,对于一个四肢健全的成年人,尤其是受过了多年教育的人而言,出身贫穷再也不是你的理由!出身也许是命运无法改变的赐予,但是一直处于贫穷的人生绝对是自己的选择。安身立命是每一个人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如果你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那就应该扪心自问,反省一下了。

    (2)你的贫穷价值百万

    贫穷不是一种罪过,更不应该成为一个人堕落的理由。如果你是一个穷人,那你更应该崛起奋战,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手头资源,发掘其中潜在的优势。做个有志气的穷人,珍惜拥有,活在当下,选择积极地面对生活,在奋斗中充实提升自己,那么你的技能永远都不会过时,贫穷将会成为你生命中曾有的点缀,财富将会在不远处徘徊,等待你的垂青。下面是三个贫困孩子艰苦奋斗获得成功的故事,他们的贫穷价值百万:

    第一个贫穷的孩子是美国新闻史上最为成功的杂志编辑,他的名字叫作博克,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妇女家庭》杂志的创办人。小时候,穷困潦倒,为了维持生计,他每天都要提着小筐去捡从拉煤车上掉下的碎煤屑。懂事的他为了多挣一点儿钱,还主动请求面包店的老板提供给他一份擦拭面包店窗户的工作。他通常在一份工作干完之后,就立即开始忙着寻找另外的工作,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停下来,便意味着没有饭吃。12岁那年,他已经开始兼职好几份临时工了,星期六早晨他去卖报,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他向那些坐着马车旅行的人去兜售冰水和柠檬水,晚上还要为报社写关于各处举办的生日宴会和茶会的新闻。13岁那年他正式辍学,在一家公司当了一名清洁工,并逐渐地结识了一些名人,从此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第二个贫困的孩子是闻名世界的钢铁大王,他的名字叫作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经济界的一大巨头。他出生于苏格兰,父亲是一名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的工人,母亲以缝鞋为业。后来,一家人的生活实在无法维持下去,他们不得不移民到了美国。在美国,他曾经到纺织厂里当过童工、烧过锅炉,在油池里浸过纱管、送过信。在送信期间,由于苦练出了高超的电报技术,他被一家铁路公司聘为职员。在这家铁路公司工作的十几年间,他以勤奋的工作态度不断得到晋升,但是依然算不上是富有。第一次参与股票投资的时候,他全部的家当不过60美元。他跟母亲商量,以房屋作抵押来贷款,方才买到了共计600元的股票,从此他

    走上了成功与财富之路。

    第三个贫困的孩子是美国新闻界旗手和标兵,它的名字叫作普利策,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普通小镇上,年幼时衣食无忧,但是父亲的去世使他的童年蒙上了阴影。母亲改嫁后,他与继父时常发生争执,受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17岁的时候偷渡到了美国。最初,他想要当个军人,但是却屡屡碰壁,几经波折终于当上了骑兵。但战事却很快就结束了,他留在了纽约,后来到了美国西部,为了谋生,他做过水手、建筑工人、码头苦力、餐厅跑堂和马车夫。后来,他在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差事,报酬就是可以任意借阅图书馆中的各种图书,这是他迈向新闻界的起跑线。

    这些“著名的穷孩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出身贫穷从来都不是你混不出人样来的理由。在贫穷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学到很多的,而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大人物是在贫困中成长起来的。贫穷从来不是一种为自己推脱的借口,它只是一种对目前、对过去生活的描述而已。贫穷不是失败的理由,贫穷不是你用来搪塞别人、用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还没有混出人样来的说法。贫穷是一种鞭策,它激励着你不断前行,不断去寻找生命中的那些成功和美好。

    让利,创造利润上升空间

    商人常常是精明的代名词,他们的每一分每一毛都是精打细算的,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做生意难免会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刻,会遇到麻烦的时候。为了挽救大局,为了在日后有更好的发展,他们也会做出相当大的放弃和让利。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多的利润,赢得更多的机会,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懂得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舍弃一部分对自己来说不太重要的东西,才可能获得更多更好的东西。

    (1)独食难肥,共赢是真理

    大家都知道一个商业道理:一个人的赢不是赢,单方赚钱的买卖不是成功的买卖,这种生意多是一锤子买卖,成功的买卖应该是各方都有利,大家都挣钱。要想在当今生意场上取得最大的成功,就要学会把这种传统思维转换成“共赢”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最后的胜利。

    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农民,从外地买回了一批优良的小麦种子,种下去之后,第二年就大获丰收,农民自然是喜出望外。可是高兴过后,他马上就变得忧心忡忡,原来他害怕别人偷去他的优良品种,也种出一样好的小麦。很多人听说他家的小麦丰收了之后,都前来询问他从哪里买到的品种

    ,可他总是想方设法搪塞,唯恐别人知道。

    可惜好景不长,第三年的时候他就发现,种下去的同样是优良品种,但产量却和普通小麦差不多。又过了两年,他的麦子甚至连普通小麦也不如了,且病虫害现象也十分严重。心急如焚的他赶紧带着自家的麦种去请教一位农科专家,经过一番考察后,专家告诉他,由于良种的四周都是普通的麦田,而它们之间相互传播花粉,使良种发生了变异,久而久之,品质就会下降。农民后悔不已,倘若当初他和邻居一同分享这种优质品种,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后果了。

    卡耐基曾说过:生意场上想把所有好处都拿到自己手里的人,路会越来越窄,生意伙伴会越来越少,这等于是慢性自杀。所以,成熟的商人一定要学会与人分享利益。在这个世间,只有那些能够真正让利的人,特别是能让别人受益的人,才会有大发展、大成功。

    (2)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做生意最需要的就是人脉,一个人的人际交往的广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的生意在将来能够做到多大,你所结识的人越多,你汇聚的人越广,你的企业也就发展得越大。与你的合作伙伴分享利润,这样做你的收益会大大地提高,同时也成为凝聚人心的一种重要方式。

    小肥羊集团的张刚,在1999年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在不到九年的时间里,他就把小肥羊门店开到了全国各地,并且成功将小肥羊集团转变成一家上市公司。当谈起做生意的经验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这样的话:“充分地信任合作者,乐于利益分享。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秉承的做事原则。”

    在他创办小肥羊之前,还是一个上技校的学生,他当时也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摆地摊,做小买卖。技校毕业后,他还倒卖过衣服和手机。正是因为张刚在没有关联的行业里摸爬滚打,使他练就了一种好眼光。据说,当初他选择店址的时候,不管在什么样的城市里转一圈,他都能马上知道小肥羊在这个城市的定位、选址,并能立即拿出正确的方案。

    除了张刚本人对商业的敏感、判断和悟性之外,他能把小肥羊开办得如此红火的原因还在于他注重大家有钱一起赚,从来没有一个人吃独食的思想,这种利益共享的想法,使得张刚愿意与每一个进入公司的人才分享股份,张刚这种分享利益的合作方式,也是小肥羊壮大的基础。因为他知道股东的积极性和打工者的积极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他采取这种利润分配的方式,也使各方都能够尽心竭力。在各方都赚的情况之下,张刚应得的

    部分也就会随之而增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懂得让利,有钱大家赚,有利润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才会有人愿意和他合作,也才能让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那些生意长久兴旺的商人,他们的老板一定是一个能够让利于人的人,一定是一个不会让朋友吃亏的人。所以说,一个敢于吃亏让利的人,在生意场上也一定会有好的发展前途。

    不做金钱的奴仆,你是快乐的富人

    西方有句谚语:金钱就是上帝抛给人类的一条狗,它既可以逗人,也可以咬人。这句话道出了金钱的两面性。对于金钱,人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去驾驭它,做它的主人;要么被驾驭,做它的奴隶。很显然,选择前者才是明智之举。一个人追求财富,目的是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更快乐一些,更幸福一些。

    (1)不做金钱的奴隶

    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做金钱的奴隶,这是两种不同的金钱观念。一个人如果只为了钱而活着,这是一种变态的心理,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被钱左右。这样的人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他们会在金钱面前变成奴隶,埋没其他所有的有价值的理想和目标。

    一个欧洲观光团来到了非洲一个原始部落,这里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物品,引起了来访者极大的兴趣。其中,一位老者正在十分专注地做草编,看起来非常精致,观光团中的一位法国游客想:“如果把这些草编运到法国,一定会得到女人们的喜爱,引起疯狂的抢购。”想到这儿,法国游客问老者:“请问,这些草编多少钱一个?”

    老人回答:“10比索。”

    “天哪,这太便宜了,”法国游客看起来有些欣喜若狂,他接着问,“如果我要买10万个这样的草帽和10万个这样的草篮,那么需要花多少钱呢?”其实,法国商人是想把价钱再往下压一压,这样他也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老者竟然回答说:“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得收你20比索一件!”

    周围的人都以为老者在说胡话,法国游客也不例外,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20比索?这是为什么?”

    老人生气地说道:“为什么?如果我做10万件草帽和10万件草篮,那么我就没有空闲时间来做其他事情了,这样会让我觉得很乏味!”

    老人的回答,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他不为金钱所动的精神实在让人佩服。换成别人,听到有人一次性买他那么多产品,也许早就高兴得忘乎所以

    了,即便把自己忙得晕头转向、天昏地暗也在所不惜。可这位老人宁愿享受快乐,也不愿以金钱来换取单调的生活。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面对财富,保持一份平常心很重要。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明白,生命中不是只有赚钱这一件事,还有比它更加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他们也追求金钱,但绝不会做金钱的奴隶。如果我们总是用赚钱这件事把生活填得满满的,那么快乐和幸福永远都不会来,因为容不下。

    (2)不为金钱所累,幸福自得

    对于任何人,金钱都是重要的。我们要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金钱作为物质基础是很难实现的。然而,金钱不是万能的。生活中,除了金钱,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拥有的东西,但这些只有在你拥有一颗正常心去看待金钱时才能发现并感受到。世界本来很精彩,千万不要为金钱所累,不要被金钱模糊了你的视野,丧失了自己享受幸福人生的机会。

    美国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原本是一只著名的铁公鸡,不但从来不捐一分钱,连朋友结婚他也只送一件很廉价的礼物。在洛克菲勒的事业达到高峰时,他的身体却突然垮了。那天,他突然晕倒,医生诊断出他患有心脑血管病和其他多种慢性疾病,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壮的身体,实际上已经非常虚弱,医生表示无药可救。不过,洛克菲勒并不悲观,他继续活跃在工作岗位上,并因业务需要,带领下属们一起,踏上了一次非洲之旅,正是一次旅行,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路上,他们的车陷入了泥坑中。洛克菲勒和当地的导游去寻找帮助。他们走进了附近一个村庄,这里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洛克菲勒发现那里的人都在休息。洛克菲勒表示,只要他们能帮他把车弄出来,就给他们很多钱。没想到,那些人拒绝了。导游将他们的话翻译给了洛克菲勒。原来,他们认为当时是冬天,所以不需要钱。洛克菲勒有些鄙夷地说:“难怪他们不会成为富人。要做富人,一定要努力,要勤奋。无论是春天,还是冬天,都要辛勤工作。”导游将洛克菲勒的话翻译给了当地居民。当地居民也鄙夷地看着洛克菲勒。导游告诉洛克菲勒,他们也为洛克菲勒不值。他们觉得他为了钱,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放弃了很多体验生活的机会。他们还警告洛克菲勒,如果再不改变人生态度,恐怕连体验第二个春天的机会都没有。

    洛克菲勒深受震撼,他回忆起自己的“四季”——童年的他,如同春天,一直在课余时间做点小工,赚点小钱,这是人生的预备阶

    段;青年的他,如同夏天,他起早贪黑,白手起家创立了石油公司;中年的他,如同秋天,硕果累累,成为美国首富;现在,他就要进入冬天了吗?他还有机会看到第二个春天吗?洛克菲勒返回美国后,做出了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他决定,以后每年至少捐出100万美元用于慈善事业。他先给非洲很多地区捐了款,接着又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捐款,主要用于世界各地的普及教育与医疗保障两个方面。从此,他收获了心灵的快乐。由于不用再煞费心机地想着如何赚钱,他睡得很香甜,身体也开始奇迹般地恢复健康。

    有的人为金钱而活、为金钱而贪、为金钱而累,甚至丧失人性,只要能让自己的钱袋鼓起来,天下没有他不该或不敢做的事,到头来,既害别人又害自己。如果我们的人生一帆风顺,我们无须走弯路去寻找生命的真谛,我们只要不远离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被金钱所奴役,那么世界就属于我们。那颗不被铜臭玷污的心,与美丽的世界交相辉映,如天空明月一般晶莹剔透。

    精神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民间有句俗语:当一个人富裕到只剩下财富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极度的贫穷。的确,一个只会敛财而不懂散财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富裕者。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庞大的财富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富裕,真正的富裕者,不仅在物质世界斩获颇丰,而且在精神世界也能丰厚充实。

    (1)别把物质财富太当回事

    如果问你,你奔波劳累的目的是什么?你可能会犹豫一下,然后说是为了养家糊口,让妻儿过得好一些,让生活幸福一些。那如果再问你,你现在的家庭已经温饱无虞,妻贤子孝,虽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那你幸福吗?也许你沉默了。是的,很多人辛苦奔波的初衷是为了给家人挣得一个美好温馨的生活,也让自己在其中收获快乐。可是,到了最后,很多人都为了物质财富迷失了自我。原本想要的幸福和快乐可以获得,他们也无暇顾及了,仿佛物质财富已经成为他们做事情的最高准则,因为有了物质财富的束缚和牵绊,他们开始变得不快乐。

    在某些人眼里,一切都可以和物质财富扯上关系,一切都可以用物质财富来衡量。上司的儿子要结婚,还要送礼金,而且还不能少,盘算着大半个月的薪水要花在别人的婚礼上,心里开始不爽;某某同事还没自己的工龄长,却走“狗屎运”升迁了,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到现在还在原地“稳若磐石”,于是又极度不平衡;明明不是该自己负责的事情,也不给自己加班补贴,凭什么

    要为公司卖命……他们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物质财富是否受损,只考虑自己是赚了还是赔了,那也就怨不得自己不但要给别人赔笑脸,心里还落个不舒坦。

    一个人如果每次都以物质财富来衡量,那永远都得不到快乐和安然。何不换个角度,摆脱物质财富的束缚想想呢?也许在婚礼上你会结交新的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不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最不济也能放松地玩一天,还有那么多人陪着你玩,不值得开心吗?也许那个升迁的同事真的有过人之处,只是你平时没注意到,如果你能真诚地为他的升迁祝贺的话,就像送他一束玫瑰,芳香也留在了你手上和心里,收获的快乐绝不是一个职位可以衡量的;也许从这个项目中你能学习到更多以前不是很熟悉的东西,加班不是一种损失,反倒是一种收获。

    其实,很多人也希望自己内心能得到放松和解脱,可就是不愿意舍下那根物质财富的绳索,总是死死攥着,结果是累了身,也累了心。想想又是何苦?亲情、爱情、友情、健康、快乐……这些都不是物质财富可以衡量的,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计算着物质财富的多少去对待自己的家人、爱人、友人、身体、内心,或者说不会去衡量值不值得拥有亲情、爱情、友情、健康、快乐。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为了他们,放下对物质财富的痴迷和追逐呢?让自己在获得优越的生活的同时,心灵也得到慰藉。所以,没有了物质财富的牵绊,什么都会有它的精彩之处和动人之处,你也能从中收获到身心的愉悦,人格也就此升华。

    (2)慈善事业让富人更富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公益事业的繁荣,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富人意识到财富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不是真正的财富,而是要用到实处,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所以他们投身到慈善和公益事业中去,惠及世人。这才是真正的富裕者,他们的精神会因奉献和布施而更加充实,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众所周知,李嘉诚是香港首富,但他一直坚守“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的理念,将其三分之一的资产用作慈善事业。李嘉诚认为:“财富不是单单用金钱来比拟的。衡量财富就是我所讲的,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如果让我讲一句,‘富贵’两个字,它们不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所以我就这样想,你的富贵是从你的行为而来。能够在

    这个世上对其他需要你帮助的人有贡献,这个是内心的财富。这个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是真财富。因为金钱的财富,你今天可能涨了,身价高很多,明天掉下去了,你的财富可以一夜之间变为一半。只有你做出使世人受益的事情,这个是真财富,任何人拿不走。”

    是的,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当你拥有财富的时候,你要利用它帮助世界上更多不幸的人,这样人生才会有意义,而这也是一个富翁的价值所在。李嘉诚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富翁,相比那些为富不仁的人,他的人生更充实,更加快乐。

    比尔·盖茨堪称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他之所以获得世人的尊敬,不仅是微软产品所获得的口碑,以及他对于IT发展的洞察力,而是他对慈善事业的热衷以及对财富的淡泊。他在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时这样说道:“当你拥有资源,而这资源得以创造巨大影响力时,你不能置身事外地对自己说,‘好吧,等我60岁时再来做善事,先等等吧。’而是要及时在慈善之路上身体力行。”盖茨为慈善事业奔走的脚步从未停歇过,早在1994年,他就以父亲威廉·盖茨的名义创立了基金会,1997年又创立了盖茨图书馆基金会。2001年,他将这两个基金会合并,投入了近半家产,与妻子共同创办了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这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慈善基金组织。2005年,盖茨夫妇就捐出60亿美元,刷新人类史上捐款的纪录,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开销不相上下。其中大部分用于预防和治疗危害人类的疾病以及援助贫穷地区提升教育水平。

    如果比尔·盖茨不舍得手中的财富,那么他就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也不能获取世人的尊敬。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富人只是占很小的一部分,他们如果不懂得跟世人分享财富,就会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从而失去更多。慈善事业,不仅体现了富人的爱心,而且是对社会的一种感恩之心。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依靠个人的努力能达到的,因此当你成功了以后,应该报效社会,投身公益和慈善事业。

    目的地只有奖品,沿途的才是财富

    富兰克林说过一句经典的语:“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早已成为众多奋斗者的人生指南。他们追求,但推崇的是马不停蹄的追求;他们生活,但追求快节奏的生活;他们享受,却是快餐式的享受。他们就这样行色匆匆地奔跑着,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会发现因为奔跑得太拼命,把健康、安宁、快乐等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给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