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 第 169 章 一章日常。
    第169章一章日常。

    十月中,京城早早入了冬,片雪翻飞如柳絮,似芦花。

    沈煌夫妇全都收拾妥当,只等择日启程返回禄县。在沈家二房、三房离京的前两日,乐莲舟来接沈知朵到她家去住:“家里就我们两口子和几个下人,平日里怪冷清的,阿朵来了热闹些。”

    沈知朵大大方方地给她磕了个头:“干娘。”

    “好孩子,”乐莲舟挽起她,母女二人一块儿跟三房沈凉夫妇道别:“等日后有准信儿了,我再打发人去告诉你们。”

    张氏把沈知朵拉到一旁悄声叮嘱她:“虽说有孟夫人操心,你自己也不能坐在家里等着,早点儿攀个好夫婿,也叫我和你爹说说嘴。”

    沈知朵紧抿嘴唇,半晌后滞涩地说了个“好”字。她心道:娘,事到如今你怎么还这么糊涂。孟度夫妇认她当干女儿,接到自己家中居住,是怕他们再胡乱把她许人,惹出乱子来。

    从此别人要想通过她打沈持的主意,就要先过过孟度夫妇的眼了,那可不好糊弄。

    张氏又说了些有的没的,才三步一回头坐进马车出京去了。

    沈知朵带着家里的老狗旺财跟乐莲舟去了孟家,在后院的西厢房住下后,去给孟度磕了头,他说道:“我俩没养过儿女,也不知怎么待你,你既来了,就把这里当自己的家,有什么话只管说。”

    乐莲舟又指了两个小丫鬟去服侍她:“凡事不要委屈了自己,也不要觉得亏欠我们,我和你干爹膝下无儿无女,日后又怎知不靠你呢。”

    沈知朵这才去了心结,打定主意,日后一定要孝顺他们:“是,干爹,干娘,女儿谨记。”

    她到了孟家后,时常跟在乐莲舟后面出门,见的都是些京城中官宦之家的女眷,沈知朵性子好又被孟家教得言行得体,没有人不夸她的。

    孟度一些年少的同年、同僚,还未成家的,出身贫苦的,时常同他开玩笑:“公若不弃,愿拜为岳父。”

    他对此只是笑笑,不敢当真——毕竟这些人都不太入他的眼。而京城的人也在等着,想瞧瞧这门亲事最后花落谁家。

    ……

    十月底,沈家二房、三房回到禄县后,沈山得知小儿子家办的好事,气得头上青筋暴跳,他就知道老三两口子上回急刺白咧上京城去没憋好屁,后悔没多问一嘴:“老二两口子好不容易享享清福,被三房这么一闹,不得不跟着回来,你说说……”

    一听就知二房是陪着三房回来的,深感对不起老二家。

    老二媳妇朱氏委委屈屈地拿出沈凉之前说要分家的字据:“爹,你看看,三房他们说要分家。”

    “混账,”沈山接过去扫了一眼,拎着沈凉的耳朵扇了他一巴掌:“分,这就给你们两口子分出去。”

    沈凉哪里还有分家的底气,拉着张氏跪在地上哭道:“爹,那是一时的气话,爹求您别当真赶我们出去……”

    “沈家有你们两个不争气的东西,”沈山气得发抖:“我和你娘死了都没脸见祖宗。”

    “还是分了过吧,”他缓了口气说道:“你们两个以后犯蠢捅了篓子,也少牵连小辈们些。”

    沈凉见他爹铁了心要把他们这房分出去,说道:“那得多给我们钱财。”沈山踹了他一脚:“我怎么听说孟夫子给了你们两口子不少金银?”光乐莲舟给张氏的一副头面都值得好几百两银子,他大骂:“贪心哪有够的。”

    饶是这么说,但是做父母的总想着不能亏待孩子,还是拿出手头积攒的银子给了三房大头,“遣散”了他们。

    三房夫妻俩这一趟没少往手里搂财,再懒得打理分去的田地,没几天被人怂恿着去县城置办了一座宅子,他二人搬进去过起大手大脚的日子。

    沈知秋嫌爹娘丢人,一直跟他爷沈山住在没玉村的祖宅,只等明年开春二月考过县试后就离开家,到别处谋生。

    这次,他有考中秀才的自信。

    ……

    十一月初的鹤州府,下过几场冷雨后早晚寒凉,要穿夹袄了。

    出于防御的考量,史玉皎又命怀武将军苏瀚将原有的城墙加固加高到三丈八尺多,之后,她又带着将士们在护城河外挖壕沟,护城河上设吊桥,栖风宿雨两个月下来,这些防御工事,从远到近一共构筑了三层,给城中的百姓满满的安全感。

    沈持每每来找她,都觉得那活儿不是人干的,太辛劳。等快完工时,夜里在灯光下,他见她面色微微发黄,心道,难道这里日光强,把她晒得没在黔州府时白了?自个儿揽镜一照,没啊。联想到她上次生理期腹痛,他知道了,她是累的。

    沈持那个心疼啊。他上辈子一个关系较好的师姐,曾拼上命卷成他们系的独孤求败,为此进了好几趟医院,病灶全在乳腺和子宫上,动了两次手术,专家说是肝郁和过劳所致……

    出院后她说,女人的身体构造不适合卷,根本不能操劳,不能忧思,她们天生就需要过着养尊处优的舒心日子,否则,累了会生病,忧愁了会生病……

    次日他看见街肆上有卖活鸡的,一口气买下五只,回去剪掉翅膀后放在后院,打算每天抓一只来炖汤。这里的药材很多,当归黄芪随手一买就是上好的,又随处可买到鲜菌子,他没事就在家里炖鸡汤,给媳妇儿补,也给自己补。

    这天他在灶房炖鸡,史玉展闻着味儿来了。

    沈持看见他,打起了这小子的主意:得赶紧让这小子接替她姐姐,担起重任,成为史家军队统帅。

    怎么才能让史玉展这个毛头小子快速征服将士的心,甘愿受他统领呢,沈持想了想,无外乎立威、立功两者,那么,推一推他吧。

    “玉展,你上次跟我去左氏土司的时候,好像会一些轻功对吧?”

    想要让史玉展接替史玉皎,得先让这小子立威。

    史玉展白了他一眼:“小爷我可不止会轻功哦。”“我听说你好像连百夫长都打不过?”沈持又问。

    “谁胡说八道小爷拧烂他的嘴,”史玉展说道:“我明日就去校场上单挑,哼,不把他们一个个打趴下。”

    沈持在心里叫好:好,正合我意。他赶紧给孩子捞了个大鸡腿:“多吃点儿,你再长长个儿更威风。”

    史玉展三两下啃光肉,迫不及待跑校场练武艺去了。

    等史玉皎巡完防御工事回来,听说史玉展明日要单挑军中的将士,问沈持:“你鼓动玉展跟将军们比武啊?”

    沈持有点心虚:“我就那么随口一说。”

    史玉皎看着碗里他夹给她的鸡腿:“我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巴不得他赶紧替了我。”她皱了皱鼻子:“你放的什么药?治什么的?”

    她长这么大就喝过一两回汤药,闻着药膳的味儿不太习惯。

    沈持:“补气血。”

    史玉皎屏住气喝了一口鸡汤:“咦还挺香的。”沈持心中小小得意了下:“你多吃点儿。”

    “玉展来到军中后无人教他兵书,”她说道:“你要想他早点接过帅印,教他兵书吧。”

    沈持又给她添了点儿鸡汤:“兵书哪几本?”

    “《六韬》、《三略》、《尉缭子》、《练兵实纪》……”史玉皎如数家珍一口气报了二十来本:“你看着教吧。”

    沈持:“……”比考科举要的书还多。

    史玉皎又说道:“你们户部在鹤州府没什么事了?”看他挺闲的,老往她这儿跑。

    沈持:“事儿多着呢,我这几日躲岑稚,安置来鹤州府将士家眷、和其他人的事都交给盛、韩两位大人了。”两位户部员外郎盛诚明、韩绍估计忙得头顶都快要冒烟了。

    “你躲他做什么?”

    “他翻来覆去地说那些话,想要拉我上庄王的船,”沈持说道:“我懒得听他念经。”

    只要沈持在鹤州城府衙,岑稚就会找他说些不着调的话,劝他和庄王萧承钧来往。

    沈持说道:“岑兄在此地好好兴办官学,为朝廷招揽人才,这是能做出一番事业的。”何必非吊在庄王那颗歪脖子树上。

    岑稚非常固执,大有不说服沈持不罢休的意思。

    连鹤州知府杜不寒都看不过去了,他私下里提醒岑稚:“圣上器重沈大人,他迟早拜相,别人许的他那点儿东西,”他摇摇头:“太不够看了。”沈持能瞧得上才怪。

    比起庄王萧承钧来,或许沈持才是那个较粗的大腿。

    岑稚大约是受了庄王府太多恩惠的缘故,没有胆量和那边决裂,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还妄想沈持听他的劝,脑子一进水随他登上庄王的破船。

    ……

    所以他躲到媳妇儿这里来了。

    史玉皎“噗哧”一下笑了:“等你教玉展两日兵法,你大概就看岑举人顺眼了。”还有什么比管教史玉展,督促他习武习兵法更叫人抓狂的事呢。应该没有吧。他可是曾让他亲娘一月之内打断三根鞭子的顽劣儿。

    沈持无知无畏地说道:“你可别小瞧了他,玉展有志向着呢。”

    史玉皎低头喝着鸡汤不说话。

    沈持:“……”总觉得她在憋笑是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

    后来的沈大人:我这辈子栽过最大的跟头,是在辅导小舅子功课的时候,走过最长的套路,还是在辅导小舅子功课时……

    ——————

    第169章一章日常。

    十月中,京城早早入了冬,片雪翻飞如柳絮,似芦花。

    沈煌夫妇全都收拾妥当,只等择日启程返回禄县。在沈家二房、三房离京的前两日,乐莲舟来接沈知朵到她家去住:“家里就我们两口子和几个下人,平日里怪冷清的,阿朵来了热闹些。”

    沈知朵大大方方地给她磕了个头:“干娘。”

    “好孩子,”乐莲舟挽起她,母女二人一块儿跟三房沈凉夫妇道别:“等日后有准信儿了,我再打发人去告诉你们。”

    张氏把沈知朵拉到一旁悄声叮嘱她:“虽说有孟夫人操心,你自己也不能坐在家里等着,早点儿攀个好夫婿,也叫我和你爹说说嘴。”

    沈知朵紧抿嘴唇,半晌后滞涩地说了个“好”字。她心道:娘,事到如今你怎么还这么糊涂。孟度夫妇认她当干女儿,接到自己家中居住,是怕他们再胡乱把她许人,惹出乱子来。

    从此别人要想通过她打沈持的主意,就要先过过孟度夫妇的眼了,那可不好糊弄。

    张氏又说了些有的没的,才三步一回头坐进马车出京去了。

    沈知朵带着家里的老狗旺财跟乐莲舟去了孟家,在后院的西厢房住下后,去给孟度磕了头,他说道:“我俩没养过儿女,也不知怎么待你,你既来了,就把这里当自己的家,有什么话只管说。”

    乐莲舟又指了两个小丫鬟去服侍她:“凡事不要委屈了自己,也不要觉得亏欠我们,我和你干爹膝下无儿无女,日后又怎知不靠你呢。”

    沈知朵这才去了心结,打定主意,日后一定要孝顺他们:“是,干爹,干娘,女儿谨记。”

    她到了孟家后,时常跟在乐莲舟后面出门,见的都是些京城中官宦之家的女眷,沈知朵性子好又被孟家教得言行得体,没有人不夸她的。

    孟度一些年少的同年、同僚,还未成家的,出身贫苦的,时常同他开玩笑:“公若不弃,愿拜为岳父。”

    他对此只是笑笑,不敢当真——毕竟这些人都不太入他的眼。而京城的人也在等着,想瞧瞧这门亲事最后花落谁家。

    ……

    十月底,沈家二房、三房回到禄县后,沈山得知小儿子家办的好事,气得头上青筋暴跳,他就知道老三两口子上回急刺白咧上京城去没憋好屁,后悔没多问一嘴:“老二两口子好不容易享享清福,被三房这么一闹,不得不跟着回来,你说说……”

    一听就知二房是陪着三房回来的,深感对不起老二家。

    老二媳妇朱氏委委屈屈地拿出沈凉之前说要分家的字据:“爹,你看看,三房他们说要分家。”

    “混账,”沈山接过去扫了一眼,拎着沈凉的耳朵扇了他一巴掌:“分,这就给你们两口子分出去。”

    沈凉哪里还有分家的底气,拉着张氏跪在地上哭道:“爹,那是一时的气话,爹求您别当真赶我们出去……”

    “沈家有你们两个不争气的东西,”沈山气得发抖:“我和你娘死了都没脸见祖宗。”

    “还是分了过吧,”他缓了口气说道:“你们两个以后犯蠢捅了篓子,也少牵连小辈们些。”

    沈凉见他爹铁了心要把他们这房分出去,说道:“那得多给我们钱财。”沈山踹了他一脚:“我怎么听说孟夫子给了你们两口子不少金银?”光乐莲舟给张氏的一副头面都值得好几百两银子,他大骂:“贪心哪有够的。”

    饶是这么说,但是做父母的总想着不能亏待孩子,还是拿出手头积攒的银子给了三房大头,“遣散”了他们。

    三房夫妻俩这一趟没少往手里搂财,再懒得打理分去的田地,没几天被人怂恿着去县城置办了一座宅子,他二人搬进去过起大手大脚的日子。

    沈知秋嫌爹娘丢人,一直跟他爷沈山住在没玉村的祖宅,只等明年开春二月考过县试后就离开家,到别处谋生。

    这次,他有考中秀才的自信。

    ……

    十一月初的鹤州府,下过几场冷雨后早晚寒凉,要穿夹袄了。

    出于防御的考量,史玉皎又命怀武将军苏瀚将原有的城墙加固加高到三丈八尺多,之后,她又带着将士们在护城河外挖壕沟,护城河上设吊桥,栖风宿雨两个月下来,这些防御工事,从远到近一共构筑了三层,给城中的百姓满满的安全感。

    沈持每每来找她,都觉得那活儿不是人干的,太辛劳。等快完工时,夜里在灯光下,他见她面色微微发黄,心道,难道这里日光强,把她晒得没在黔州府时白了?自个儿揽镜一照,没啊。联想到她上次生理期腹痛,他知道了,她是累的。

    沈持那个心疼啊。他上辈子一个关系较好的师姐,曾拼上命卷成他们系的独孤求败,为此进了好几趟医院,病灶全在乳腺和子宫上,动了两次手术,专家说是肝郁和过劳所致……

    出院后她说,女人的身体构造不适合卷,根本不能操劳,不能忧思,她们天生就需要过着养尊处优的舒心日子,否则,累了会生病,忧愁了会生病……

    次日他看见街肆上有卖活鸡的,一口气买下五只,回去剪掉翅膀后放在后院,打算每天抓一只来炖汤。这里的药材很多,当归黄芪随手一买就是上好的,又随处可买到鲜菌子,他没事就在家里炖鸡汤,给媳妇儿补,也给自己补。

    这天他在灶房炖鸡,史玉展闻着味儿来了。

    沈持看见他,打起了这小子的主意:得赶紧让这小子接替她姐姐,担起重任,成为史家军队统帅。

    怎么才能让史玉展这个毛头小子快速征服将士的心,甘愿受他统领呢,沈持想了想,无外乎立威、立功两者,那么,推一推他吧。

    “玉展,你上次跟我去左氏土司的时候,好像会一些轻功对吧?”

    想要让史玉展接替史玉皎,得先让这小子立威。

    史玉展白了他一眼:“小爷我可不止会轻功哦。”“我听说你好像连百夫长都打不过?”沈持又问。

    “谁胡说八道小爷拧烂他的嘴,”史玉展说道:“我明日就去校场上单挑,哼,不把他们一个个打趴下。”

    沈持在心里叫好:好,正合我意。他赶紧给孩子捞了个大鸡腿:“多吃点儿,你再长长个儿更威风。”

    史玉展三两下啃光肉,迫不及待跑校场练武艺去了。

    等史玉皎巡完防御工事回来,听说史玉展明日要单挑军中的将士,问沈持:“你鼓动玉展跟将军们比武啊?”

    沈持有点心虚:“我就那么随口一说。”

    史玉皎看着碗里他夹给她的鸡腿:“我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巴不得他赶紧替了我。”她皱了皱鼻子:“你放的什么药?治什么的?”

    她长这么大就喝过一两回汤药,闻着药膳的味儿不太习惯。

    沈持:“补气血。”

    史玉皎屏住气喝了一口鸡汤:“咦还挺香的。”沈持心中小小得意了下:“你多吃点儿。”

    “玉展来到军中后无人教他兵书,”她说道:“你要想他早点接过帅印,教他兵书吧。”

    沈持又给她添了点儿鸡汤:“兵书哪几本?”

    “《六韬》、《三略》、《尉缭子》、《练兵实纪》……”史玉皎如数家珍一口气报了二十来本:“你看着教吧。”

    沈持:“……”比考科举要的书还多。

    史玉皎又说道:“你们户部在鹤州府没什么事了?”看他挺闲的,老往她这儿跑。

    沈持:“事儿多着呢,我这几日躲岑稚,安置来鹤州府将士家眷、和其他人的事都交给盛、韩两位大人了。”两位户部员外郎盛诚明、韩绍估计忙得头顶都快要冒烟了。

    “你躲他做什么?”

    “他翻来覆去地说那些话,想要拉我上庄王的船,”沈持说道:“我懒得听他念经。”

    只要沈持在鹤州城府衙,岑稚就会找他说些不着调的话,劝他和庄王萧承钧来往。

    沈持说道:“岑兄在此地好好兴办官学,为朝廷招揽人才,这是能做出一番事业的。”何必非吊在庄王那颗歪脖子树上。

    岑稚非常固执,大有不说服沈持不罢休的意思。

    连鹤州知府杜不寒都看不过去了,他私下里提醒岑稚:“圣上器重沈大人,他迟早拜相,别人许的他那点儿东西,”他摇摇头:“太不够看了。”沈持能瞧得上才怪。

    比起庄王萧承钧来,或许沈持才是那个较粗的大腿。

    岑稚大约是受了庄王府太多恩惠的缘故,没有胆量和那边决裂,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还妄想沈持听他的劝,脑子一进水随他登上庄王的破船。

    ……

    所以他躲到媳妇儿这里来了。

    史玉皎“噗哧”一下笑了:“等你教玉展两日兵法,你大概就看岑举人顺眼了。”还有什么比管教史玉展,督促他习武习兵法更叫人抓狂的事呢。应该没有吧。他可是曾让他亲娘一月之内打断三根鞭子的顽劣儿。

    沈持无知无畏地说道:“你可别小瞧了他,玉展有志向着呢。”

    史玉皎低头喝着鸡汤不说话。

    沈持:“……”总觉得她在憋笑是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

    后来的沈大人:我这辈子栽过最大的跟头,是在辅导小舅子功课的时候,走过最长的套路,还是在辅导小舅子功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