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养个太子当外室 > 第121章 番外之这一大家子(九)
    (九)

    这位副山长姓蔡,名正恒,出自河南开源,人称白鹿先生。

    现年已六十有三,说起其年轻时经历可谓精彩绝伦,他少年成名,十四那年中了秀才,次年中举,排第八名。

    他虽不满这次排名,却又不能再考,于是在次年春闱再次下场,虽没有进入殿试,却位列副榜,名扬天下,后入国子监书。

    大概是之前把运气用完了,之后他三次下场,皆是落榜,此时的他临近而立之年,大概也明白科举这条路自己是走不通了,遂改为专心研究儒学理学孔孟之道。

    在后续的十多年里,他求学于当时的各名家大儒。学成之后,游历四方,结交名士,四处开坛讲学。

    因其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引来从者无数,于是自成一派,在士林民间享誉甚广,门生弟子众多,堪为一代大儒。

    他与周林乃至交、知己。彼时身为国子监司业的周林,因入了算学府为山长,有感此地方方面面大概会很对好友胃口,于是在算学府扩建为书院时,便向上举荐了他。

    颜青棠了解过他的事迹后,如获至宝,感叹若有这么一位来到百川书院,必定如虎添翼。

    毕竟这位可真真算得上是当世大儒,不同于那些沽名钓誉者。

    总之,在周林有意撮合下,早就返乡养老的蔡正恒来到京城,参与了百川书院从无到有。

    又与书院的奠基人颜青棠,及几位副山长多次交流,最终决定留下来。

    用他的话来说,就当是用他这把老骨头,最后再多烧一把火。

    "本来我还有些担忧,怕闹出什么事,只能说太上皇的眼光实在是高。"

    就不说前太子现新帝,年轻人难免儿女情长,可儿女婚事都需父母做主,太上皇能摒弃门户之别,力排众议为太子娶一位商女为正妻,这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极为惊世骇俗的。

    更不用说,太上皇退位之前,下的那份封后诏书。

    这种种行举,无不在说明他就认定了这个儿媳,十分满意这个儿媳。

    事实上,不管朝廷上对这位皇后有多少不满,至少于周林及蔡正恒来说,十分钦佩这位民间的皇后娘娘。

    他二人因颜青棠求贤若渴,不免较常人多了几次推心置腹的交流,虽对方言到即止,不愿多露,还是能从对方所做种种事中管中窥豹到一些,有感于此女一介女流之辈,竟能有如此浩瀚深远的思想。

    赏识、认同是必然的,不然二人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那些总在朝廷上跳嚣挑刺的大臣们,能否明白这位的布局?这种布局是深远的,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乍一看毫不起眼,但一旦汇集成为一股洪流,大抵谁也不能抵抗。

    “我等便静静旁观吧。”

    “然也。”

    饭罢,需要学生自己将碗拿去清洗。

    招娣又想揽过帮姝宁二人洗碗的活儿,但被姝宁拒了。

    她亲自带着怡宁去洗了碗。

    有了她的示范,一些不想自己洗碗的贵女们也不得不伸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纡尊降贵自己洗碗。

    毕竟你再高贵,还能比公主高贵不成?

    之前因有旁人在,说话不太方便。

    出饭堂后,招娣和翠兰故意落在了

    后面。

    "咱们命好()?(),

    碰见了两位不欺负人的公主()?(),

    我还以为这么多贵女?()?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咱们要挨欺负呢。"翠兰小声说。

    之前她们听说()?(),

    同窗里不光富户家的小姐,还有公侯高官家的千金,甚至连公主郡主都有,将两人吓得不轻。

    幸亏招她们的女先生安抚她们说,书院有院规,不允许欺负同窗同学,二人这才没吓得要回去。

    其实也是没办法回去,不被逼到走投无路,两人是不会回去的。

    招娣小声说:"你既知道,那就好好巴结她们,也不是要巴结,我看姝宁公主好像不喜欢别人巴结她,就是好好处,真心处,有公主撑腰,别人才欺负不了咱。"

    "招娣姐,我定会好好处的,就是我不如你机灵,你多教教我。"

    招娣安抚地拍拍她的手:"我肯定教你。咱好好留在这里,好好学,若是学好了,最起码可以躲过家里......说不定好好学了,咱以后也能当那...女官?"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不确定,翠兰明白为何如此,听着似乎有点做梦,但至少这么说了,两人才能在这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鼓起勇气走下去。

    前方,姝宁拉着怡宁慢慢走着。

    她当然也看出同舍那两人故意落下的举动,她们大概会私下说些话。

    会说什么呢?

    其实两人是聪明的,虽然笨拙,但却聪慧。

    就如同大嫂曾经所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存智慧,那些底层的百姓其实并不如大家想得那么愚昧,所以不可小觑天下人。

    自打来到这里后,姝宁觉得自己冥冥之中似乎明白了许多,就好像你之前学到的听来的一些道理,你只是知道、记得,但并没有确切实际地体会到真意。

    而此刻,她似乎就在感受的这个过程中。

    这就是书中所言的,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今日无课,唯一要学的就是院规。

    而院规被书在书院正中那方大石上,被书在书上,每人入学后都会发一本小册子,其上写的便是院规。

    院规总共有十六大条,一百三十六小条,这些院规曾经被姝宁多次观看琢磨,并进行添补过,早已熟稔在心。

    之后四人坐于书案前研院规,她看似手中拿着册子,其实更多的心思是放在妹妹身上。

    哦,还有翠兰和招娣二人身上。

    这两人只识得一些字,却被破例入学,这册不太厚的小册子,是她们平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拿到所谓的'书'。

    甚至笔墨纸砚,二人都只是见过,从未用过。

    因此,看似薄薄的一本册子,其实上面有许多她们不认识的字。

    可不认识是真不行,谁知明日会不会有先生抽背院规?

    在二人想法里,就如同两人去私塾偷看来的场面,塾师若头一日布置下功课,第二天是一定会抽背的。

    若是抽背到她们怎么办?

    思来想去,两人只能求助于姝宁。

    招娣胆子大,她开了头,见公主态度和善,于是翠兰也开始了。

    怡宁在一旁瞧着,怕脾气向来不好的大姐发火,主动道:"你们要有什么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问我,不要总问我大姐。"

    二人还以为怡宁年幼,孩童嘛都喜

    欢显摆自己会的东西多()?(),

    便故意逢迎转头又问怡宁。

    一个敢教()?(),

    两个傻大胆也敢问()?(),

    倒让姝宁闲了下来。

    姝宁瞅着那边情形。

    见怡宁像个小先生一样?[(.)]??来?.の?.の看最新章节.の完整章节?()?(),

    给二人讲这个字念什么,又是何意。反正三人都乐意,似乎还十分愉悦,她也就没多管,思绪不禁飘散开来。

    "你俩叫什么?"

    见公主突然询问,招娣翠兰愣了一下,又对视了一眼。

    "我叫招娣。"

    "我叫翠兰。"

    二人似乎也知道自己名字不太好听,有些畏畏缩缩。

    "招娣,是哪个弟啊,是弟弟的弟吗?为何要叫招弟?"怡宁好奇问。

    姝宁打断道:"你们这不是名,顶多算是乳名,既然入了学,还是要有个大名才好。"

    "大名?"

    两人又面面相觑起来。

    "公...姝宁学姐你说的是,我们是该有个大名。"招娣一咬牙道。

    可起个什么大名呢?

    要知道翠兰以前可不叫翠兰,叫大妞,他们村很多女娃子都是这般取名的。老大叫大妞,再生了女孩,就叫二妞,以此类推。

    翠兰还是出来后,怕书院里的人询问,她自己想的名字,如今竟然这个名字也不行。

    不过二人还是知道,公主是为了自己好,毕竟要在书院里待下去,总要有个好听响亮的名字,免得天天因为名字被人嘲笑。

    "怡宁...学妹,要不你帮我取个名字吧。"

    翠兰胆小,不敢去找姝宁,觉得怡宁看似小小的,但似乎懂得很多学问,她取的名字肯定比自己想得好。

    怡宁也没想到竟然有人让自己帮她取名,顿时来了兴致,问道:"你姓什么?"

    "我姓王。"

    "那我帮你想想,若是不好,就再改。"

    言罢,怡宁皱起小眉头,想了起来。

    姝宁也未阻止。接受到招娣求助的目光,她也蹙眉深思。

    怡宁最先想到:"叫云知好不好?取自云深不知处。我觉得这个名字与你的王姓很配,朗朗上口。"

    "王云知?"

    "当然,你要是不喜欢这个云知,可以改为云芝,也就是灵芝的芝,但这么一改,总觉得少了点韵味。"

    "王云知,王云知?"翠兰喃喃几声,眼睛越来越亮,"这个名儿好,以后我就叫王云知,谢谢怡宁学妹!"

    这边名字已经出来了,那边姝宁还在思索。

    也是怡宁剑走偏锋,根本不去想其中寓意,反而错打错着,恰到好处。姝宁倒想了两个,可与妹妹相比,总觉得差了一筹。

    她又看了招娣一眼。

    此女面相清秀,却有一对浓眉,显然性格很有主见。

    二人言行皆以她为主,说明这次跑来求学,大抵是她所主导。虽姝宁不知背后有什么故事,让两个还未及笄少女,从通州孤身跑来京城,但想来必是不易。

    突然,她灵光一闪。

    "晴方如何?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濠雨亦奇。取自东坡居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寓意......"

    不知为何,寓意姝宁没有说,但招娣听过这首诗。

    而且此诗简单易懂,很容易就明白意思。

    晴方,晴了就是好的,以后都是好的。

    "这个名字好,谢谢姝宁学姐,以后我就叫赵晴方。"

    这一刻,两名少女虽都没有明言,却莫名彼此都懂了彼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