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叮~你的国宝体验卡已到期 > 第 45 章 你有恋爱雷达?
    当地政府正在积极解决牧民的问题。

    比如启动了牦牛产业化试点项目,建立是农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动甘孜州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发展等等。

    赵院长说,明天要带他们去的养殖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此次行动,不仅有高校,还有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州畜牧站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对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

    “因为路途遥远,我们需要在那边住几天。王教授,你和学生们今天务必要早点休息。”

    王教授点头,“好。”

    第二天一大清早,一行二三十人出发前往甘孜。

    由于路程长达10个多小时,途中还有经过一些崎岖路段和狭窄路段,所以还是挺辛苦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其他人都产生一些不适反应的情况下,顾宁宁却觉得身体舒服极了。

    难道是因为这里也算是她半个家乡?

    她记得,甘孜州康定市麦崩乡曾发现大熊猫生活的痕迹。

    不知道她能不能看到野生大熊猫?

    带着这样的期待,顾宁宁一直盯着窗外看。

    “宁宁,”潘毓因为晕车脸色发白,“我有点想吐。”

    顾宁宁一看,关心道:“晕车药吃了没有?前面就是服务区,我陪你下去溜达溜达。”

    “吃了,”潘毓靠着顾宁宁,“就是难受。”

    顾宁宁突然想起什么,拿起手机打开一个文档,找了一会儿,果然看到了想要的答案。

    “我有个治疗晕车的方法,你要不要试试?”

    “什么方法?”

    “中医的方法,按压内关穴、合谷穴和足三里。”

    潘毓实在难受得紧,也顾不上别的,连忙道:“试试!”

    顾宁宁按向潘毓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这里正是内关穴。

    然后按向潘毓的“虎口”,也就是合谷穴。

    最后按向膝眼下三寸处与胫骨前脊外一寸点的交叉部位,足三里。

    每个穴位按摩两到三分钟,直到潘毓感觉酸胀为止。

    “怎么样,感觉好点了没有?”

    潘毓惊喜点头,“真的好多了!难道这就是中医的力量?”

    “是啊,”顾宁宁也很高兴,“你要是难受就自己按摩一会儿。”

    “宁宁,你好厉害,什么都知道。”

    顾宁宁心虚地收下这个称赞,想起饲养员发给自己那足有一万多字的“注意事项”,心里暖暖的。

    不过这种事还是不要和别人说了,免得他们又起哄。

    中途众人在服务区休息一会儿,吃了点东西,最后在晚上6点左右到达了目的地。

    众人都累坏了,于是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去休息。

    第二天早上9点多,他们前往了当地一家鸡笼养殖场。

    养殖场的负责人接待了他们,然后热情地讲解这里的情况。

    “我们用的是现在比较先进的H型鸡笼,也被称作多层层叠式鸡笼。它可以自动上料,自动上饮用水,大大减少了一线养殖人员的体力劳动……”

    听着他的介绍,顾宁宁对比了一下自己几年前本科实习时去过的养鸡场,果然科技在进步,和过去已经大不相同。

    王教授问道:“你们的鸡粪是如何处理的?”

    负责人道:“也是自动清粪。我们在鸡笼的下方安装了一条履带。鸡粪掉落后,水分被通风系统带走,变成较为干燥的状态,再被履带送到舍外。”

    督察组的工作人员询问道:“鸡粪是怎么处理的?污水排向哪里?”

    “我们有沉淀池和沼气池,污水也是做了无害化处理后,才会排放。”

    “带我们去看看现场,然后看一下各项记录。”

    “好,各位跟我来。”

    督查组的人去检查废污排放,王教授则是带着学生去了育雏舍。

    一进育雏舍,顾宁宁就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叫声。

    毛茸茸、嫩黄色的小鸡挤挤挨挨地在一起,萌得在场所有人都目不转睛。

    “果然所有动物都是幼崽的时候最可爱,”潘毓感慨道。

    顾宁宁深有感触地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小蟑螂也可爱吗?”邓鑫回头笑嘻嘻地道。

    悦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再抬杠就把你扔高速公路上当ETC去。”

    邓鑫非常夸张地“嗷”了一声,“打傻了你得赔偿!”

    “我呸!”

    眼见着两人又吵了起来,顾宁宁无奈地摇了摇头。

    潘毓却凑到顾宁宁耳边小声道:“看来我们实验室又要出一对儿情侣了。”

    顾宁宁:“……”

    潘毓这是身体装了什么“恋爱雷达”吗?还有,什么叫“又”?

    由于育雏舍内的温度高达三十度,所以进去一会儿就开始觉得闷热。

    工作人员告诉大家,温度是对小鸡成长速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刚出生的小鸡最适宜的温度在34度上下,等到四周后,就可以降到24度了。

    “我们的养殖工人会根据小鸡的状态调整温度。如果它们就挤成一团不停地叫,那就是冷了。如果不停地挥着翅膀,张嘴喘气,那就是热了。”

    顾宁宁听他形容的可爱,不禁想起“熊猫宁宁”刚出生那会儿,盛劭是怎么判断她冷了饿了的?

    王教授对现场所有学生讲解道:“除了温度,湿度也很重要。鸡雏在高温且高湿度的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会大量滋生,导致整个鸡群都染病甚至死亡。但如果高温且干燥,鸡雏的皮肤和外露粘膜流失大量水分,出现裂纹,对病原生物的抵抗力也会下降。”

    别看只是常见的鸡,养起来却并不容易,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教授继续道:“冬季温度相对较低,湿度也偏低,鸡雏容易染腹水症。邓鑫,你来说说腹水症是什么,要怎么防治?”

    被点名的邓鑫立刻打起了精神,“鸡腹水症,也称做雏鸡水肿病,多发生于幼龄鸡仔。主要症状是明显的腹水,右心肥大扩张等……造成这种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通风不良导致的缺氧。防治要点就是解决好鸡舍的通风和保暖问题,保证充足的扬起供应,做好环境消毒。对于已经患病的鸡,可以在饮水中假如维生素C、茵陈蒿散等。”

    王教授满意地点点头,“还行,基础知识没忘光。”

    邓鑫暗自捏了一把汗,也幸好这个知识点他还记得。

    接下来王教授又讲解了鸡常见的几种疾病,如腺肌胃炎、大肠杆菌病、流感、支原体病等等。

    等到都讲解完,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中午。

    众人到附近餐馆吃了一顿饭,接着下午才是真正开始工作。

    据养鸡场说,最近H7N9禽流感病毒有流行的趋势,而且致病性较以往有大幅提升。

    一些养鸡场发现现在的疫病普遍抗药性强,药物治疗效果变差,通过投药的方式已经很难取得治疗效果,所以想问问有没有什么适合整群防治的方法。

    王教授告诉顾宁宁和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每人写一篇关于“整群防治”的报告,第二天会上一起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王教授不会给他们帮助,也算是一次现场考试。

    包括顾宁宁在内的所有学生,瞬间压力就上来了。

    下午他们三三两两地凑到一起,互相交流信息。

    回去后,顾宁宁又查了一晚上资料,在第二天早上终于把一篇名为《关于养鸡场整体防治方案的探讨》的报告交到了王教授手里。

    说实话,顾宁宁曾经动过找盛劭求助的念头。

    但是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样依赖别人,哪怕是饲养员,也不是一件好事。

    她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研讨会上,王教授大致浏览了学生们写的报告,看出了水平高低。

    像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还在学习初期阶段,报告写的比较稚嫩。观点也不全面,不过都是正常的。

    而他带出来的学生,不说内容,报告大体上写的都不错,而且很全面。光照、湿度、通风、光照、饲料和育种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就是观点太学院化了,或者说不那么接地气。

    建议的防治方法都忽略了一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

    如果不控制成本,药剂用量太大,对养殖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根本不会采用。

    直到王教授看到一篇报告,发现上面提出使用复方中草药散剂来起到整群防治的效果。

    思路不错,就是其中有一味“熊胆粉”的价格还是高了一点。

    不过后面报告里也写到,目前已经有熊胆粉的替代品,也就是“转化熊胆粉”。价格比天然熊胆粉低很多。

    王教授点点头,这是个比较可行的方法。

    再看名字,是顾宁宁写的。

    他记得顾宁宁并没有学过中医,怎么会想到用中医的思路?

    想到这里,他便直接问了出来。

    顾宁宁解释道:“我发现养殖场的工人也会给鸡喂一些中草药,询问他们后,他们说可以让鸡增加产蛋率。所以,既然现在病毒的抗药性变强,那中草药正好可以弥补这个漏洞。配方是查阅了相关文献,是其他养殖场经过实践后确定效果最佳的。”

    王教授点点头,“有这个想法不错。”

    最后,王教授完善了一下学生们的方案,然后交给了养鸡场,让他们小批量的实践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再大面积使用。

    在养鸡场调研了两天后,众人前往了下一个目的地,甘孜州石渠县。

    那里是四川省最偏远、交通最不方便的县,人口只有10万人,气候条件恶劣,但是风景绝美。

    一路上,顾宁宁看到了奔跑的鹿群,据当地向导说,那是白唇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顾宁宁拍了不少照片,可惜路上信号不好,只能等有时间再给亲友们分享。

    由于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再加上高原反应,一些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感。

    不过这些向导早就有预料,给大家准备了氧气瓶和药物。

    潘毓羡慕地看着顾宁宁,“宁宁,你一点反应都没有吗?”

    顾宁宁摇头,“没有。”

    从踏入甘州以来,顾宁宁只有通体舒泰的感觉。

    向导就是当地的藏族,介绍道:“石渠县是四川最大的一个县,位于川青藏三省的交界处。总面积是首都的1.5倍,上海的4倍,平均海拔4000,大部分都是高寒山区。当然,也是川省交通最闭塞,人均GDP最低的地方。”

    经过向导的介绍,大家对石渠县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畜牧业对这里来说相当重要,所以非常欢迎你们的到来。希望通过科学的力量,可以让牧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说罢,向导给大家鞠了个躬。

    王教授连忙道:“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用不着谢来谢去的。”

    学生们也纷纷附和。

    等车子终于进入市区后,众人还是先到酒店休息。

    潘毓因为身体不适连晚道都没吃就早早睡了,顾宁宁和其他人一起出去吃了点东西,然后四周转了转。

    恰好这时盛劭发了消息过来。

    困知勉行:我预计10天后就能回国,正好你们也该回北京了吧?

    顾宁宁算了一下时间,还真是差不多。

    不是嫩竹我不吃:太好啦!师兄,你过年有什么计划?

    困知勉行:好好陪陪家人,可能会在周边转转。

    不是嫩竹我不吃: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爸不喜欢出去玩儿,比我还宅呢~

    困知勉行: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去。

    顾宁宁看到这条顿了一下。

    她和饲养员的家人一起出去玩儿?这合适吗?

    困知勉行:到时候叫上实验室本地的师弟师妹,还有季安平他们。

    顾宁宁长呼出一口气,原来是她理解错了。

    不是嫩竹我不吃:好啊!到时候请务必叫上我。

    ……

    第二天,石渠县当地的畜牧部门派了工作人员石强与王教授一行人见面。

    “早就听说你们要来,给我们可高兴坏了!”这位姓石的工作人员爽朗道:“我们这地方兽医少,牲畜多,好多牧民不懂得如何防治疫病,曾经是包虫病全国最严重的地区。就是从十年前开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派来了专家,经过这么久的防治,现在人群患病率逐年下降,包虫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王教授好奇地问道:“是怎么做到的?”

    “那还得从管理犬只开始。”

    根据石强的介绍,牧民几乎家家都会养犬。对于他们而言,狗是他们家人一般的存在。

    不过当地牧民有一个习惯,当母狗生下一窝幼仔后,他们会挑选身体最强壮的一两只留下。其余就放归野外,变成野犬。

    这使得当地野犬泛滥,规模逐渐庞大。

    而包虫病做为一种人畜共患病,犬科动物是棘球绦虫的终宿主。

    也就是说,想要消灭包虫病,必须从这些犬只身上下手。

    “我们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给所有的家养犬登记,处理染疫犬。还限制居民和牧民饲养犬只的数量,防止野犬泛滥。同时,我们定期上门给犬只驱虫。现在,家犬感染率已经从29.57%降到0.43%。”

    顾宁宁仅仅从这个数字,就能想象到当地疫病防治部门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不过,现在还是不能松懈,否则疫病又得卷土重来。而且,即便解决了包虫病,当地的畜牧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王教授,我们真的很需要你们的指导。”

    石强的语气非常恳切,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顾宁宁虽然自幼失去母亲,但是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很好,从未想过在这个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的贫困地区,大家是怎么生活的。

    王教授郑重道:“只要我们能提供的帮助,我们都会尽力去做。”

    当地牧民主要饲养的牲畜有牦牛、羊、马、驴等等。

    以牦牛为例,石渠县户均牦牛数量仅6.2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牛数量很少。而且牧民们不愿杀生,导致牦牛的出栏率比较低。

    “所以一些牧民少已不愿饲养牦牛,觉得还不如采摘野生药材,或者出去打工,劳动人口也在不断下降。”

    这不仅仅是石渠县自己的问题,也是很多贫困山区的普遍难题。

    王教授道:“观念的改变可不容易。即便有好的方法,他们不采纳也是没有用的。”

    “对,”石强点头,“我们说的他们未必信,但是由首都来的专家授课,他们的接受度会高一点。”

    顾宁宁了然,这就叫“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王教授一行人跟着石强来到一户牧民家里。

    一只精神抖擞的小黑狗对着众人汪汪叫了起来。

    “小黑,”石强喊了一声,“把你家主人叫出来!”

    小黑认出石强,晃了晃尾巴,然后转头跑进院子。

    不过一会儿,一名皮肤黝黑的大汉走了出来,他用藏语和石强打了声招呼,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石强转头看向王教授一行人,又说了几句藏语,应该是在介绍他们的身份。

    “多吉说,可以带我们去他的牧场转转,”石强对众人道。

    路上,石强给大家介绍道:“多吉是当地的养殖大户,他有几百只牦牛,上千只羊。不过,多吉也很苦恼,因为最近出生的几只牛犊出现了腹泻,想让专家们看看是怎么回事。”

    “好啊,”王教授一口答应下来。

    到了牧场,众人先去看了病牛。

    王教授检查了牛犊的情况,发现它们身体温度没有明显升高,判定是“非感染性腹泻”。

    “这种症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母牛的乳汁过稀,或者不足,导致牛犊时饱时饿,消化系统出现了紊乱。另一种情况就是现在冬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如果保暖措施没做好,牛犊也会产生应激反应。”

    听到王教授的话,顾宁宁看了看这简陋的牛舍,心里非常赞同。

    石强把王教授的话翻译给了多吉,然后又把多吉的话翻译给大家。

    “多吉想问问要怎么治疗这些牛犊。”

    “治疗的话,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天两次进行肌肉注射,间隔8小时。同时口服仔畜泻比克。预防的话,还得改善牛舍的环境,定期消毒,给母牛补充营养……”

    石强表示,“这些药我们这儿当地就买得到。改善牛舍的话,多吉说他这段时间会把牛舍休整休整,等明年开春了再重新修缮。”

    王教授提醒道:“如果母牛的奶水不足,可饲喂代乳粉,不过要控制奶温。”

    “好,我会告诉他的。”

    这一天,王教授一行人又接连去了几家牧场,最后发现基本上都是共性的问题——饲养环境差,消毒不彻底;牦牛结构不合理,病老牦牛数量过多;自然放养式养殖,投入太少等等。

    石强将调查的结果汇报给了领导,然后对王教授道:“我们想举行一个牦牛养殖技术培训班,到时候请您给牧民们上课,您看行不行?”

    王教授迟疑了一下,“我不会藏语。”

    而当地人的普通话又普遍不太好。

    “没事,到时候我现场给大家做翻译!”

    既然都这么说了,王教授自然不会拒绝,“行,时间你们定吧!”

    接下来的两天,顾宁宁和其他师兄师姐们辗转各个牧民的家里,给他们生病的牛羊治病,提出防治疫病的建议。

    他们还会被热情的牧民留下来,用美食和美酒招待。

    顾宁宁从牧民们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质朴又悠远的情感,仿佛透过他们就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洽。

    不过,回到现实,顾宁宁还是希望可以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于是尽可能地把一些现代的养殖理念讲给他们听。

    时间一晃,就到了开讲座的时间。

    王教授本以为来的人不会太多,没想到最后竟然有上百人。

    这些牧民有一些看着眼熟,有这几日见过的,还有一些听说从更远的地方赶来。

    很难说一场培训讲座对当地的畜牧业能产生多大的效果,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大家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日子总会变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参考文献如下:

    1.浅析规模养鸡疫病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苏举鹏

    2.鸡腹水症及其综合防控措施_徐正齐

    3.甘孜州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_刘长清

    4.牧区牦牛养殖贫困户主导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_谢荣清

    5.牦牛的常见疾病与防控措施分析_吉称

    欢迎大家指证,谢谢!

    下一章饲养员就出现了!

    当地政府正在积极解决牧民的问题。

    比如启动了牦牛产业化试点项目,建立是农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动甘孜州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发展等等。

    赵院长说,明天要带他们去的养殖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此次行动,不仅有高校,还有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州畜牧站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对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

    “因为路途遥远,我们需要在那边住几天。王教授,你和学生们今天务必要早点休息。”

    王教授点头,“好。”

    第二天一大清早,一行二三十人出发前往甘孜。

    由于路程长达10个多小时,途中还有经过一些崎岖路段和狭窄路段,所以还是挺辛苦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其他人都产生一些不适反应的情况下,顾宁宁却觉得身体舒服极了。

    难道是因为这里也算是她半个家乡?

    她记得,甘孜州康定市麦崩乡曾发现大熊猫生活的痕迹。

    不知道她能不能看到野生大熊猫?

    带着这样的期待,顾宁宁一直盯着窗外看。

    “宁宁,”潘毓因为晕车脸色发白,“我有点想吐。”

    顾宁宁一看,关心道:“晕车药吃了没有?前面就是服务区,我陪你下去溜达溜达。”

    “吃了,”潘毓靠着顾宁宁,“就是难受。”

    顾宁宁突然想起什么,拿起手机打开一个文档,找了一会儿,果然看到了想要的答案。

    “我有个治疗晕车的方法,你要不要试试?”

    “什么方法?”

    “中医的方法,按压内关穴、合谷穴和足三里。”

    潘毓实在难受得紧,也顾不上别的,连忙道:“试试!”

    顾宁宁按向潘毓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这里正是内关穴。

    然后按向潘毓的“虎口”,也就是合谷穴。

    最后按向膝眼下三寸处与胫骨前脊外一寸点的交叉部位,足三里。

    每个穴位按摩两到三分钟,直到潘毓感觉酸胀为止。

    “怎么样,感觉好点了没有?”

    潘毓惊喜点头,“真的好多了!难道这就是中医的力量?”

    “是啊,”顾宁宁也很高兴,“你要是难受就自己按摩一会儿。”

    “宁宁,你好厉害,什么都知道。”

    顾宁宁心虚地收下这个称赞,想起饲养员发给自己那足有一万多字的“注意事项”,心里暖暖的。

    不过这种事还是不要和别人说了,免得他们又起哄。

    中途众人在服务区休息一会儿,吃了点东西,最后在晚上6点左右到达了目的地。

    众人都累坏了,于是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去休息。

    第二天早上9点多,他们前往了当地一家鸡笼养殖场。

    养殖场的负责人接待了他们,然后热情地讲解这里的情况。

    “我们用的是现在比较先进的H型鸡笼,也被称作多层层叠式鸡笼。它可以自动上料,自动上饮用水,大大减少了一线养殖人员的体力劳动……”

    听着他的介绍,顾宁宁对比了一下自己几年前本科实习时去过的养鸡场,果然科技在进步,和过去已经大不相同。

    王教授问道:“你们的鸡粪是如何处理的?”

    负责人道:“也是自动清粪。我们在鸡笼的下方安装了一条履带。鸡粪掉落后,水分被通风系统带走,变成较为干燥的状态,再被履带送到舍外。”

    督察组的工作人员询问道:“鸡粪是怎么处理的?污水排向哪里?”

    “我们有沉淀池和沼气池,污水也是做了无害化处理后,才会排放。”

    “带我们去看看现场,然后看一下各项记录。”

    “好,各位跟我来。”

    督查组的人去检查废污排放,王教授则是带着学生去了育雏舍。

    一进育雏舍,顾宁宁就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叫声。

    毛茸茸、嫩黄色的小鸡挤挤挨挨地在一起,萌得在场所有人都目不转睛。

    “果然所有动物都是幼崽的时候最可爱,”潘毓感慨道。

    顾宁宁深有感触地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小蟑螂也可爱吗?”邓鑫回头笑嘻嘻地道。

    悦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再抬杠就把你扔高速公路上当ETC去。”

    邓鑫非常夸张地“嗷”了一声,“打傻了你得赔偿!”

    “我呸!”

    眼见着两人又吵了起来,顾宁宁无奈地摇了摇头。

    潘毓却凑到顾宁宁耳边小声道:“看来我们实验室又要出一对儿情侣了。”

    顾宁宁:“……”

    潘毓这是身体装了什么“恋爱雷达”吗?还有,什么叫“又”?

    由于育雏舍内的温度高达三十度,所以进去一会儿就开始觉得闷热。

    工作人员告诉大家,温度是对小鸡成长速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刚出生的小鸡最适宜的温度在34度上下,等到四周后,就可以降到24度了。

    “我们的养殖工人会根据小鸡的状态调整温度。如果它们就挤成一团不停地叫,那就是冷了。如果不停地挥着翅膀,张嘴喘气,那就是热了。”

    顾宁宁听他形容的可爱,不禁想起“熊猫宁宁”刚出生那会儿,盛劭是怎么判断她冷了饿了的?

    王教授对现场所有学生讲解道:“除了温度,湿度也很重要。鸡雏在高温且高湿度的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会大量滋生,导致整个鸡群都染病甚至死亡。但如果高温且干燥,鸡雏的皮肤和外露粘膜流失大量水分,出现裂纹,对病原生物的抵抗力也会下降。”

    别看只是常见的鸡,养起来却并不容易,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教授继续道:“冬季温度相对较低,湿度也偏低,鸡雏容易染腹水症。邓鑫,你来说说腹水症是什么,要怎么防治?”

    被点名的邓鑫立刻打起了精神,“鸡腹水症,也称做雏鸡水肿病,多发生于幼龄鸡仔。主要症状是明显的腹水,右心肥大扩张等……造成这种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通风不良导致的缺氧。防治要点就是解决好鸡舍的通风和保暖问题,保证充足的扬起供应,做好环境消毒。对于已经患病的鸡,可以在饮水中假如维生素C、茵陈蒿散等。”

    王教授满意地点点头,“还行,基础知识没忘光。”

    邓鑫暗自捏了一把汗,也幸好这个知识点他还记得。

    接下来王教授又讲解了鸡常见的几种疾病,如腺肌胃炎、大肠杆菌病、流感、支原体病等等。

    等到都讲解完,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中午。

    众人到附近餐馆吃了一顿饭,接着下午才是真正开始工作。

    据养鸡场说,最近H7N9禽流感病毒有流行的趋势,而且致病性较以往有大幅提升。

    一些养鸡场发现现在的疫病普遍抗药性强,药物治疗效果变差,通过投药的方式已经很难取得治疗效果,所以想问问有没有什么适合整群防治的方法。

    王教授告诉顾宁宁和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每人写一篇关于“整群防治”的报告,第二天会上一起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王教授不会给他们帮助,也算是一次现场考试。

    包括顾宁宁在内的所有学生,瞬间压力就上来了。

    下午他们三三两两地凑到一起,互相交流信息。

    回去后,顾宁宁又查了一晚上资料,在第二天早上终于把一篇名为《关于养鸡场整体防治方案的探讨》的报告交到了王教授手里。

    说实话,顾宁宁曾经动过找盛劭求助的念头。

    但是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样依赖别人,哪怕是饲养员,也不是一件好事。

    她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研讨会上,王教授大致浏览了学生们写的报告,看出了水平高低。

    像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还在学习初期阶段,报告写的比较稚嫩。观点也不全面,不过都是正常的。

    而他带出来的学生,不说内容,报告大体上写的都不错,而且很全面。光照、湿度、通风、光照、饲料和育种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就是观点太学院化了,或者说不那么接地气。

    建议的防治方法都忽略了一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

    如果不控制成本,药剂用量太大,对养殖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根本不会采用。

    直到王教授看到一篇报告,发现上面提出使用复方中草药散剂来起到整群防治的效果。

    思路不错,就是其中有一味“熊胆粉”的价格还是高了一点。

    不过后面报告里也写到,目前已经有熊胆粉的替代品,也就是“转化熊胆粉”。价格比天然熊胆粉低很多。

    王教授点点头,这是个比较可行的方法。

    再看名字,是顾宁宁写的。

    他记得顾宁宁并没有学过中医,怎么会想到用中医的思路?

    想到这里,他便直接问了出来。

    顾宁宁解释道:“我发现养殖场的工人也会给鸡喂一些中草药,询问他们后,他们说可以让鸡增加产蛋率。所以,既然现在病毒的抗药性变强,那中草药正好可以弥补这个漏洞。配方是查阅了相关文献,是其他养殖场经过实践后确定效果最佳的。”

    王教授点点头,“有这个想法不错。”

    最后,王教授完善了一下学生们的方案,然后交给了养鸡场,让他们小批量的实践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再大面积使用。

    在养鸡场调研了两天后,众人前往了下一个目的地,甘孜州石渠县。

    那里是四川省最偏远、交通最不方便的县,人口只有10万人,气候条件恶劣,但是风景绝美。

    一路上,顾宁宁看到了奔跑的鹿群,据当地向导说,那是白唇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顾宁宁拍了不少照片,可惜路上信号不好,只能等有时间再给亲友们分享。

    由于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再加上高原反应,一些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感。

    不过这些向导早就有预料,给大家准备了氧气瓶和药物。

    潘毓羡慕地看着顾宁宁,“宁宁,你一点反应都没有吗?”

    顾宁宁摇头,“没有。”

    从踏入甘州以来,顾宁宁只有通体舒泰的感觉。

    向导就是当地的藏族,介绍道:“石渠县是四川最大的一个县,位于川青藏三省的交界处。总面积是首都的1.5倍,上海的4倍,平均海拔4000,大部分都是高寒山区。当然,也是川省交通最闭塞,人均GDP最低的地方。”

    经过向导的介绍,大家对石渠县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畜牧业对这里来说相当重要,所以非常欢迎你们的到来。希望通过科学的力量,可以让牧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说罢,向导给大家鞠了个躬。

    王教授连忙道:“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用不着谢来谢去的。”

    学生们也纷纷附和。

    等车子终于进入市区后,众人还是先到酒店休息。

    潘毓因为身体不适连晚道都没吃就早早睡了,顾宁宁和其他人一起出去吃了点东西,然后四周转了转。

    恰好这时盛劭发了消息过来。

    困知勉行:我预计10天后就能回国,正好你们也该回北京了吧?

    顾宁宁算了一下时间,还真是差不多。

    不是嫩竹我不吃:太好啦!师兄,你过年有什么计划?

    困知勉行:好好陪陪家人,可能会在周边转转。

    不是嫩竹我不吃: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爸不喜欢出去玩儿,比我还宅呢~

    困知勉行: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去。

    顾宁宁看到这条顿了一下。

    她和饲养员的家人一起出去玩儿?这合适吗?

    困知勉行:到时候叫上实验室本地的师弟师妹,还有季安平他们。

    顾宁宁长呼出一口气,原来是她理解错了。

    不是嫩竹我不吃:好啊!到时候请务必叫上我。

    ……

    第二天,石渠县当地的畜牧部门派了工作人员石强与王教授一行人见面。

    “早就听说你们要来,给我们可高兴坏了!”这位姓石的工作人员爽朗道:“我们这地方兽医少,牲畜多,好多牧民不懂得如何防治疫病,曾经是包虫病全国最严重的地区。就是从十年前开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派来了专家,经过这么久的防治,现在人群患病率逐年下降,包虫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王教授好奇地问道:“是怎么做到的?”

    “那还得从管理犬只开始。”

    根据石强的介绍,牧民几乎家家都会养犬。对于他们而言,狗是他们家人一般的存在。

    不过当地牧民有一个习惯,当母狗生下一窝幼仔后,他们会挑选身体最强壮的一两只留下。其余就放归野外,变成野犬。

    这使得当地野犬泛滥,规模逐渐庞大。

    而包虫病做为一种人畜共患病,犬科动物是棘球绦虫的终宿主。

    也就是说,想要消灭包虫病,必须从这些犬只身上下手。

    “我们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给所有的家养犬登记,处理染疫犬。还限制居民和牧民饲养犬只的数量,防止野犬泛滥。同时,我们定期上门给犬只驱虫。现在,家犬感染率已经从29.57%降到0.43%。”

    顾宁宁仅仅从这个数字,就能想象到当地疫病防治部门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不过,现在还是不能松懈,否则疫病又得卷土重来。而且,即便解决了包虫病,当地的畜牧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王教授,我们真的很需要你们的指导。”

    石强的语气非常恳切,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顾宁宁虽然自幼失去母亲,但是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很好,从未想过在这个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的贫困地区,大家是怎么生活的。

    王教授郑重道:“只要我们能提供的帮助,我们都会尽力去做。”

    当地牧民主要饲养的牲畜有牦牛、羊、马、驴等等。

    以牦牛为例,石渠县户均牦牛数量仅6.2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牛数量很少。而且牧民们不愿杀生,导致牦牛的出栏率比较低。

    “所以一些牧民少已不愿饲养牦牛,觉得还不如采摘野生药材,或者出去打工,劳动人口也在不断下降。”

    这不仅仅是石渠县自己的问题,也是很多贫困山区的普遍难题。

    王教授道:“观念的改变可不容易。即便有好的方法,他们不采纳也是没有用的。”

    “对,”石强点头,“我们说的他们未必信,但是由首都来的专家授课,他们的接受度会高一点。”

    顾宁宁了然,这就叫“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王教授一行人跟着石强来到一户牧民家里。

    一只精神抖擞的小黑狗对着众人汪汪叫了起来。

    “小黑,”石强喊了一声,“把你家主人叫出来!”

    小黑认出石强,晃了晃尾巴,然后转头跑进院子。

    不过一会儿,一名皮肤黝黑的大汉走了出来,他用藏语和石强打了声招呼,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石强转头看向王教授一行人,又说了几句藏语,应该是在介绍他们的身份。

    “多吉说,可以带我们去他的牧场转转,”石强对众人道。

    路上,石强给大家介绍道:“多吉是当地的养殖大户,他有几百只牦牛,上千只羊。不过,多吉也很苦恼,因为最近出生的几只牛犊出现了腹泻,想让专家们看看是怎么回事。”

    “好啊,”王教授一口答应下来。

    到了牧场,众人先去看了病牛。

    王教授检查了牛犊的情况,发现它们身体温度没有明显升高,判定是“非感染性腹泻”。

    “这种症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母牛的乳汁过稀,或者不足,导致牛犊时饱时饿,消化系统出现了紊乱。另一种情况就是现在冬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如果保暖措施没做好,牛犊也会产生应激反应。”

    听到王教授的话,顾宁宁看了看这简陋的牛舍,心里非常赞同。

    石强把王教授的话翻译给了多吉,然后又把多吉的话翻译给大家。

    “多吉想问问要怎么治疗这些牛犊。”

    “治疗的话,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天两次进行肌肉注射,间隔8小时。同时口服仔畜泻比克。预防的话,还得改善牛舍的环境,定期消毒,给母牛补充营养……”

    石强表示,“这些药我们这儿当地就买得到。改善牛舍的话,多吉说他这段时间会把牛舍休整休整,等明年开春了再重新修缮。”

    王教授提醒道:“如果母牛的奶水不足,可饲喂代乳粉,不过要控制奶温。”

    “好,我会告诉他的。”

    这一天,王教授一行人又接连去了几家牧场,最后发现基本上都是共性的问题——饲养环境差,消毒不彻底;牦牛结构不合理,病老牦牛数量过多;自然放养式养殖,投入太少等等。

    石强将调查的结果汇报给了领导,然后对王教授道:“我们想举行一个牦牛养殖技术培训班,到时候请您给牧民们上课,您看行不行?”

    王教授迟疑了一下,“我不会藏语。”

    而当地人的普通话又普遍不太好。

    “没事,到时候我现场给大家做翻译!”

    既然都这么说了,王教授自然不会拒绝,“行,时间你们定吧!”

    接下来的两天,顾宁宁和其他师兄师姐们辗转各个牧民的家里,给他们生病的牛羊治病,提出防治疫病的建议。

    他们还会被热情的牧民留下来,用美食和美酒招待。

    顾宁宁从牧民们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质朴又悠远的情感,仿佛透过他们就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洽。

    不过,回到现实,顾宁宁还是希望可以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于是尽可能地把一些现代的养殖理念讲给他们听。

    时间一晃,就到了开讲座的时间。

    王教授本以为来的人不会太多,没想到最后竟然有上百人。

    这些牧民有一些看着眼熟,有这几日见过的,还有一些听说从更远的地方赶来。

    很难说一场培训讲座对当地的畜牧业能产生多大的效果,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大家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日子总会变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参考文献如下:

    1.浅析规模养鸡疫病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苏举鹏

    2.鸡腹水症及其综合防控措施_徐正齐

    3.甘孜州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_刘长清

    4.牧区牦牛养殖贫困户主导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_谢荣清

    5.牦牛的常见疾病与防控措施分析_吉称

    欢迎大家指证,谢谢!

    下一章饲养员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