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 第 94 章 总不会卷了你的家...
    得了太夫人的礼物,汤婵自觉需要尽职尽责,转天就来到解瑨的书房,兴致勃勃地给三姐弟布置“教室”。

    一进书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排大书架,足有四个,上头摆满了书籍。而这只是家中一小部分藏书,书房隔壁的三间房间都被打通,专门作收藏书籍之用。

    汤婵让人在房里添了三张书案,再备好笔墨纸砚等用具。书房占地很大,又因书案是给孩子用,比正常书案的尺寸高度要小一些,故而哪怕多了三套桌椅,房间依旧不显逼仄。

    她在这里布置房间,解瑨在隔壁藏书的次间找书。汤婵收拾好之后看他一直没有出来,便转进隔壁寻他。

    她凑到解瑨身边,“在找什么?用不用帮忙?”

    解瑨正在对着手中一本旧书出神,听到汤婵问话才回过神来,“没事。”

    汤婵好奇地看着他手中的书,“这是什么?”

    解瑨将手中的书递到她面前,“是父亲和大哥治经留下的札记。”

    汤婵伸头瞧了一眼,但没接,解瑨就把它放回了原位,“当年备考,多亏有了这些。”

    解家父兄都是一甲,留下的心得注解自然极为珍贵,解瑨年纪轻轻能于科举中试,除了自身天资聪颖,跟这一大书架的笔记也分不开。

    说来当年逢遭大变,若不是从父兄的这些遗物中获得了抚慰和激励,年少的解瑨怕是不太容易撑过来。

    汤婵看到他眼底露出怀念之色,静静地陪他站着,没有出言打扰。

    直到解瑨从回忆中抽身,汤婵才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一般,问道:“以后我能从这里拿书看吗?”

    感受到汤婵的用心,解瑨眼底柔色一闪而过,“自然可以。”

    他领着汤婵逛起藏书阁,低声同她讲解书籍的分类以及如何存放,以便于日后寻找。

    汤婵随着他走在书架间,瞥了一眼掩在袖口下二人牵住的手,挑了挑眉。

    看他故作正经讲解的模样,汤婵轻轻一笑。

    *

    “小少爷,该起了。”

    清晨,姜妈妈撩开床帐,柔声将躺在床上的小人儿唤醒,“今日要上学呢。”

    叫了两声,解桓迷迷糊糊睁开了眼。

    上学对他来说是件新鲜事,更不要说是跟两个姐姐一起,解桓昨晚兴奋地半天没睡着觉,然而此时听到上学两个字,解桓还是一下子就清醒过来。

    他立刻爬了起来,积极得不得了,“上学咯!!!”

    姜妈妈眼神柔和地应是,服侍他洗漱穿衣,最后带上一只装了各种文具的小书箱,领着他先到汤婵房里请安用膳。

    到门口时正巧遇见同样来请安的徽音和佳音,三姐弟一同进了屋。

    汤婵惯例睡了个懒觉,刚起身不久,见几个孩子来了,便吩咐下头传膳。

    徽音小声问:“不等父亲吗?”

    汤婵笑道:“他起得早,已吃过了,咱们不必管他。”

    解瑨是那种天生精力旺盛、睡眠时间短的人,汤婵的作息比解瑨晚一个时辰,刚好跟睡眠时间更长的三姐弟同步,一般汤婵吃早饭的时候,解瑨或者早已出门,或者已经在书房做事了。

    姑娘都是贴心的小棉袄,时时惦记着老父亲,听了这话,徽音才放心地跟众人一同用膳。

    等菜上齐,解桓看了一圈,很快扁起了嘴巴。

    “母亲,”他可怜巴巴地看向汤婵,“我想吃肉。”

    因着还在孝期,桌上没有一道荤腥,全是素菜,解桓已经几个月没吃到肉了。

    汤婵也想,但是不能。她回了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给解桓夹了一块豆干,哄他道:“回头就让厨子给你做。”

    解桓期望落空,满是失望地把豆干塞进嘴里。

    其实解家的厨子手艺上佳,素食做得新鲜可口,只不过太久不沾荤腥,身体每个细胞都会发出吃肉的呐喊。解桓虽不再闹,但吃了小半碗饭就说饱了,徽音跟佳音很懂事,从来没有提出过不满,但这么久茹素下来,饭量也不自觉地比之前少了一点。

    汤婵看在眼里,心里琢磨,怕是得寻个仿荤菜做得好的厨子了。

    用完饭,三姐弟结伴一起去往书房。

    汤婵忍不住好奇,将姐弟三人送去之后,她假装离开,实则绕了一圈回来,在隔壁偷偷瞧了一会儿。

    书房里,解瑨站在上首,姐弟三人则正襟危坐地坐在书案后,面前摆的是启蒙常用的三字经。

    徽音同佳音已经上了一年多的女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启蒙用的物已经都学过,不过姐妹俩相信温故而知新,故而二人表情认真,态度并没有变得懈怠。

    桓哥儿坐在椅子上,够不到地面的两只脚丫不停地动来动去,脸上也是忍不住的兴奋。

    见两个姑娘神情专注,桓哥儿也未有抵触,态度积极,解瑨虽然面上不显,心里却点了点头。

    他打开书本,一句,下头跟着念一句,随后他将意思讲解一遍,问道:“可有何处不明?”

    姐弟三个摇头,解桓也听懂了,解瑨便继续往下讲。

    老师和学生都很像模像样,汤婵莞尔,没再多留,脚步轻轻地回房了。

    解瑨讲完了八句,觉得一天讲这些内容足够,于是就此停了下来,让徽音和佳音默写这部分内容,顺便练字,自己则是又领着解桓诵了三遍,随后对解桓道:“开始背罢。”

    啊?

    解桓瞪大了眼睛,解瑨见状,问道:“怎么了?”

    解桓低头看看书,又抬头看看父亲,露出可怜巴巴的表情,小声道:“第一句已经忘了……”

    解瑨一怔,又领着他了两遍。

    可近百字哪里那么容易就记下,桓哥儿了头忘了尾,到尾巴,前头又忘了大半。

    他动了动屁股,瞧着解瑨的脸色,没敢再说实话,而是偷偷扭头,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两个姐姐。

    徽音悄悄抬眼看向解瑨,见他只是微微皱眉,并未阻止,便小声给桓哥儿听,一旁的佳音时不时补上一句。

    解瑨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两个姑娘当老师,也能巩固自身学识,便由着姐妹俩给解桓开小灶。

    只是反复诵记忆最是枯燥无聊,解桓逐渐失去了一开始的新奇,很快就变得百无聊赖。

    这就是上学吗,怎么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扁了扁嘴,根本一点儿趣味都没有……

    于是等一堂课结束,三姐弟回到汤婵的院子,汤婵就喜提一个蔫儿吧唧、眼神黯淡的三头身。

    早上还斗志昂扬的小公鸡,只一会儿就漏气成了这个样子,汤婵又是好奇又是想笑,“这是怎么了?上学不开心吗?”

    解桓赶紧装成若无其事,大声反驳道:“才没有!”

    在汤婵面前,他最是不肯服输的,她也不戳穿,只笑着问:“有没有功课要做?”

    解桓脸色一僵,一句话就彻底破功泄气,“有……”

    他眨巴着眼睛看向汤婵,想起汤婵之前的话,试探问道:“母亲,如果我是小萝卜,是不是就不用背书了?”

    “噗……”汤婵乐不可支,小家伙为了逃避功课,连之前可不乐意听的萝卜头称呼都妥协接受了。“这么不喜欢上学?”

    解桓噘起嘴嘟囔,“上学一点意思都没有……”

    可惜跟守孝茹素一样,开蒙书是大事,汤婵同样爱莫能助。

    她摸了摸解桓的脑瓜,“可能你刚刚上学,不太适应,也许后面就好了。”

    解桓欲哭无泪,脚步沉重地回去继续背书了。

    汤婵实在好奇,怎么一天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甚至有些后悔她早上没在书房多留一会儿。

    她转头问起解瑨:“你今儿带桓哥儿的时候都说了什么?我瞧小公鸡直接蔫儿成小萝卜了。”

    解瑨微怔,“只是正常三字经而已。”

    他给汤婵简单讲了讲课程的内容,总结下来就是“诵、讲解、背诵”这三步教学法。

    “……就这么硬灌吗?”汤婵有些惊讶,不说三岁小孩坐不坐得住,这么大点儿的孩子,一次学这么多字,哪有可能记得住?

    “当年兄长带我开蒙,就是如此。”解瑨眉头微皱,理所当然道,“兄长自己也是这样开蒙的,他书时,基本看过一次便能背下,我不如兄长,需要多两次方可。”

    汤婵:……行吧,不是很懂你们天才玩家的世界呢。

    再看到因为上学而蔫头耷脑的解桓,汤婵眼里都不自觉带上了两分怜爱。

    不过有两个姐姐带着,汤婵也不太担忧,依旧放心地让三姐弟在孩子爹那儿接受知识洪水的冲刷。

    守孝在家,没有交际和娱乐,汤婵有了大把空闲。她每日写写字,练练琴,天暖了也经常出门运动运动,后来兴起,还到藏书阁里找书。

    她不看圣人言,除了常看的各种杂书之外,就只挑些史书来。解家藏书极多,甚至有不少神奇的野史,汤婵大开眼界,只当故事来看,多了不少乐子。

    说起来她小时候沉迷百家讲坛,高中学了文科,还曾想过日后选择历史类的专业。但人总要面对现实,为了就业和薪资,高考时,她还是填报了更加热门的新闻传媒。不过她运气不错,搭上了新媒体这个快车道,赶上风口,加入的创业公司有了一些成绩,幸运达成了提前退休的愿望。

    本来打算退休后重拾一下儿时梦想——倒也不用重回校园,网络上各类质量极高的公开课和纪录片,上下五千年,想看什么搜索一下便是。

    只是那时候她肯定想不到,有一天要捧着大部头自己啃原文。

    汤婵翻过一页书,不过还真别说,其实进去了,也还挺有意思的……

    解瑨回来时恰好看到汤婵在看书,本来以为像往常一样,的是杂记话本一类的杂书,结果他目光轻触移开,随即又转了回去。

    果然没看错,“你在看正史?”

    “至于这样惊讶?”汤婵嗑着瓜子,“好嘛,原来在你心里,我这么不学无术。”

    解瑨:……

    他默默看了她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汤婵唇角一弯,将装着瓜子的小碟子往他那儿推了推。“这本书留里的注解很有趣,是你父亲或者兄长写的吗?”

    解瑨瞧了一眼,“是父亲的笔迹。”

    “可惜未能得见。”汤婵有些遗憾地合上了书,“话说外头是发生什么事了么?”

    她学了一下解瑨眉头紧锁的样子,“你刚刚进来怎么这副表情?”

    解瑨看她搞怪,哭笑不得,心中愁云还未聚集就散了个干净。

    “……是桓哥儿。”解瑨叹了口气,他稍顿了一下,低声说道,“我瞧着,他的天资怕是不那么出色。”

    这回汤婵眉头真皱起来了,“这是什么话,人家分明挺机灵一个孩子,怎么就不出色了?”

    解瑨摇了摇头,“我带着三个孩子书也有几日了,如今看下来,感觉竟是徽音学新东西学得最快。”

    “徽音年纪最长,有什么奇怪的?哪怕就是徽音最聪明,不也挺好的么,反正都是你的孩子啊。”汤婵莫名其妙,“再说桓哥儿才三岁,你急个什么?”

    解瑨皱眉,俨然一个鸡娃老父亲:“俗话说‘三岁看老’……”

    汤婵截了他的话反驳,“那还有个词叫‘大器晚成’呢。”

    其实要她来说,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但她是继母,这话不好多说,劝多了可能不讨好。

    解瑨再次轻叹口气,“希望如此罢。”

    汤婵以为她说通了解瑨,没成想过了没几天,在书房外头侍候姐弟三个上课的小丫鬟突然跑到汤婵这儿。

    “夫人!”她慌慌张张,竟是来搬救兵的,“您快去书房瞧瞧罢!小少爷书没背下来,还在堂上打了瞌睡,二爷很生气,要打手心惩戒小少爷呢!”

    汤婵一怔。

    *

    书房。

    解瑨失望地看着解桓,解桓梗着脖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就是记不住……”

    姜妈妈在一旁低声求情道:“二爷容禀,小少爷做功课绝对不曾偷懒,近来也是因着背书才睡得晚,许是休息不足,才在堂上失态,绝不是因为懈怠……少爷年纪还小,经不得重罚,还请您手下留情啊!”

    徽音和佳音也在一旁作证,解瑨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见父亲没有更改心意的意思,徽音急得眼圈儿都要红了。

    解桓满腹委屈,哭着哭着,甚至想起了往日里对他最好的太夫人。

    “祖母在哪里?”他大声哭道,“我要祖母!”

    解瑨瞬间无言。

    正在气氛僵持之时,汤婵来了。

    “隔老远就听见哭声,这是怎么了?”

    汤婵低头看了一眼解桓,只见他鼻头通红,眼睛也肿,嗓子更是快哭哑了,小脸上全是不明液体。

    要不是场合不对,这模样简直是又可怜又好笑。汤婵蹲了下来,“哎呦,可怜见的,怎么哭成这样?”

    “母亲!”

    解桓委屈得不得了,他忍不住想扑到汤婵怀里,汤婵赶紧把他按住,“等会儿!鼻涕!”

    “……”解桓更委屈了,“母亲!!!”

    “嗯嗯,我在呢。”

    汤婵轻轻摸摸他的脑袋,让人打了温水,拿起帕子给解桓擦脸。

    解桓像是找到了靠山,哭声小了不少,但抽噎声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汤婵心里也软了一点,等给解桓收拾干净之后,她才对众人道,“行了,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都先回去罢,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她的面子,解瑨是要给的,他没说话,便是默认了,姜妈妈赶紧趁机把几个孩子带了下去。

    等人都走了,汤婵这才转向解瑨。

    “别站着了,坐呀。”汤婵坐到罗汉床上,给自己倒了杯茶,闲聊般笑道:“我之前有听过一些街坊传闻,说有些父母指导孩子功课,简直是水深火热,有把自己气哭的,有拍书案太用力,把手掌拍骨折的,甚至还有气得卒中发作的。”

    她打趣道:“解大人可要保重身体啊。”

    解瑨无奈。

    他坐到汤婵对面,伸手按了按鼻梁,叹了口气,“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本来天资就不算顶尖,若是连努力也做不到,万一我哪天出了什么意外,他要怎么撑起门楣,照顾家里的女眷?”

    “你这话有够不吉利的,”汤婵拄着下巴开玩笑道,“没事,这不是还有我呢么,我总不会卷了你的家当改嫁就是了。”

    解瑨噎住,再次无奈地看了她一眼。

    汤婵笑了笑,“若是他调皮捣蛋,那你该怎么罚就怎么罚,我绝不阻拦,但他只是完不成过多的课业——解大人,不是我说,他才三岁啊,不是十三岁!”

    她给解瑨倒了杯茶,“教书育人如植树,拔苗助长可不好。解大人,不要心急。”

    解瑨接过茶盏,没有喝,也没说话,但汤婵知道,他应该至少听进去了一些。

    “好了好了,回去吧,到用膳的时候了。”

    汤婵不再多说,起身拉着解瑨往回走。解瑨放下茶盏,随着她的力道起身,回到了南院正房。

    汤婵张罗着传膳,又让人去给三姐弟送去吃食,特别是解桓,这孩子气性不小,可不能赌气不吃饭。

    饭菜很快摆好,两人上桌,汤婵夹起一根绿叶青菜,动作突然一顿。

    解瑨注意到她的停顿,“怎么了?”

    “话说,桓哥儿背不下来书,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汤婵看着一桌菜,若有所思,“家中守孝茹素,咱们大人没事,孩子可能受不了啊。”

    不吃肉就没有脂肪跟蛋白质,孩子正在长身体,营养哪里跟得上?

    解瑨也是一愣,汤婵转头看向他,“我本来是想找个会做仿荤菜的厨子,只要长得像,至少能把最小的那个糊弄过去,但现在看怕是还不够——你说,若是给姐弟三个每天加上些鸡蛋牛奶,一旬再补两三次肉食……孩子祖母在天之灵会怪罪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5-1316:44:22~2024-05-1523:58: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仕仕5瓶;该去书了、十二、歆婵、yangtt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得了太夫人的礼物,汤婵自觉需要尽职尽责,转天就来到解瑨的书房,兴致勃勃地给三姐弟布置“教室”。

    一进书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排大书架,足有四个,上头摆满了书籍。而这只是家中一小部分藏书,书房隔壁的三间房间都被打通,专门作收藏书籍之用。

    汤婵让人在房里添了三张书案,再备好笔墨纸砚等用具。书房占地很大,又因书案是给孩子用,比正常书案的尺寸高度要小一些,故而哪怕多了三套桌椅,房间依旧不显逼仄。

    她在这里布置房间,解瑨在隔壁藏书的次间找书。汤婵收拾好之后看他一直没有出来,便转进隔壁寻他。

    她凑到解瑨身边,“在找什么?用不用帮忙?”

    解瑨正在对着手中一本旧书出神,听到汤婵问话才回过神来,“没事。”

    汤婵好奇地看着他手中的书,“这是什么?”

    解瑨将手中的书递到她面前,“是父亲和大哥治经留下的札记。”

    汤婵伸头瞧了一眼,但没接,解瑨就把它放回了原位,“当年备考,多亏有了这些。”

    解家父兄都是一甲,留下的心得注解自然极为珍贵,解瑨年纪轻轻能于科举中试,除了自身天资聪颖,跟这一大书架的笔记也分不开。

    说来当年逢遭大变,若不是从父兄的这些遗物中获得了抚慰和激励,年少的解瑨怕是不太容易撑过来。

    汤婵看到他眼底露出怀念之色,静静地陪他站着,没有出言打扰。

    直到解瑨从回忆中抽身,汤婵才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一般,问道:“以后我能从这里拿书看吗?”

    感受到汤婵的用心,解瑨眼底柔色一闪而过,“自然可以。”

    他领着汤婵逛起藏书阁,低声同她讲解书籍的分类以及如何存放,以便于日后寻找。

    汤婵随着他走在书架间,瞥了一眼掩在袖口下二人牵住的手,挑了挑眉。

    看他故作正经讲解的模样,汤婵轻轻一笑。

    *

    “小少爷,该起了。”

    清晨,姜妈妈撩开床帐,柔声将躺在床上的小人儿唤醒,“今日要上学呢。”

    叫了两声,解桓迷迷糊糊睁开了眼。

    上学对他来说是件新鲜事,更不要说是跟两个姐姐一起,解桓昨晚兴奋地半天没睡着觉,然而此时听到上学两个字,解桓还是一下子就清醒过来。

    他立刻爬了起来,积极得不得了,“上学咯!!!”

    姜妈妈眼神柔和地应是,服侍他洗漱穿衣,最后带上一只装了各种文具的小书箱,领着他先到汤婵房里请安用膳。

    到门口时正巧遇见同样来请安的徽音和佳音,三姐弟一同进了屋。

    汤婵惯例睡了个懒觉,刚起身不久,见几个孩子来了,便吩咐下头传膳。

    徽音小声问:“不等父亲吗?”

    汤婵笑道:“他起得早,已吃过了,咱们不必管他。”

    解瑨是那种天生精力旺盛、睡眠时间短的人,汤婵的作息比解瑨晚一个时辰,刚好跟睡眠时间更长的三姐弟同步,一般汤婵吃早饭的时候,解瑨或者早已出门,或者已经在书房做事了。

    姑娘都是贴心的小棉袄,时时惦记着老父亲,听了这话,徽音才放心地跟众人一同用膳。

    等菜上齐,解桓看了一圈,很快扁起了嘴巴。

    “母亲,”他可怜巴巴地看向汤婵,“我想吃肉。”

    因着还在孝期,桌上没有一道荤腥,全是素菜,解桓已经几个月没吃到肉了。

    汤婵也想,但是不能。她回了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给解桓夹了一块豆干,哄他道:“回头就让厨子给你做。”

    解桓期望落空,满是失望地把豆干塞进嘴里。

    其实解家的厨子手艺上佳,素食做得新鲜可口,只不过太久不沾荤腥,身体每个细胞都会发出吃肉的呐喊。解桓虽不再闹,但吃了小半碗饭就说饱了,徽音跟佳音很懂事,从来没有提出过不满,但这么久茹素下来,饭量也不自觉地比之前少了一点。

    汤婵看在眼里,心里琢磨,怕是得寻个仿荤菜做得好的厨子了。

    用完饭,三姐弟结伴一起去往书房。

    汤婵忍不住好奇,将姐弟三人送去之后,她假装离开,实则绕了一圈回来,在隔壁偷偷瞧了一会儿。

    书房里,解瑨站在上首,姐弟三人则正襟危坐地坐在书案后,面前摆的是启蒙常用的三字经。

    徽音同佳音已经上了一年多的女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启蒙用的物已经都学过,不过姐妹俩相信温故而知新,故而二人表情认真,态度并没有变得懈怠。

    桓哥儿坐在椅子上,够不到地面的两只脚丫不停地动来动去,脸上也是忍不住的兴奋。

    见两个姑娘神情专注,桓哥儿也未有抵触,态度积极,解瑨虽然面上不显,心里却点了点头。

    他打开书本,一句,下头跟着念一句,随后他将意思讲解一遍,问道:“可有何处不明?”

    姐弟三个摇头,解桓也听懂了,解瑨便继续往下讲。

    老师和学生都很像模像样,汤婵莞尔,没再多留,脚步轻轻地回房了。

    解瑨讲完了八句,觉得一天讲这些内容足够,于是就此停了下来,让徽音和佳音默写这部分内容,顺便练字,自己则是又领着解桓诵了三遍,随后对解桓道:“开始背罢。”

    啊?

    解桓瞪大了眼睛,解瑨见状,问道:“怎么了?”

    解桓低头看看书,又抬头看看父亲,露出可怜巴巴的表情,小声道:“第一句已经忘了……”

    解瑨一怔,又领着他了两遍。

    可近百字哪里那么容易就记下,桓哥儿了头忘了尾,到尾巴,前头又忘了大半。

    他动了动屁股,瞧着解瑨的脸色,没敢再说实话,而是偷偷扭头,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两个姐姐。

    徽音悄悄抬眼看向解瑨,见他只是微微皱眉,并未阻止,便小声给桓哥儿听,一旁的佳音时不时补上一句。

    解瑨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两个姑娘当老师,也能巩固自身学识,便由着姐妹俩给解桓开小灶。

    只是反复诵记忆最是枯燥无聊,解桓逐渐失去了一开始的新奇,很快就变得百无聊赖。

    这就是上学吗,怎么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扁了扁嘴,根本一点儿趣味都没有……

    于是等一堂课结束,三姐弟回到汤婵的院子,汤婵就喜提一个蔫儿吧唧、眼神黯淡的三头身。

    早上还斗志昂扬的小公鸡,只一会儿就漏气成了这个样子,汤婵又是好奇又是想笑,“这是怎么了?上学不开心吗?”

    解桓赶紧装成若无其事,大声反驳道:“才没有!”

    在汤婵面前,他最是不肯服输的,她也不戳穿,只笑着问:“有没有功课要做?”

    解桓脸色一僵,一句话就彻底破功泄气,“有……”

    他眨巴着眼睛看向汤婵,想起汤婵之前的话,试探问道:“母亲,如果我是小萝卜,是不是就不用背书了?”

    “噗……”汤婵乐不可支,小家伙为了逃避功课,连之前可不乐意听的萝卜头称呼都妥协接受了。“这么不喜欢上学?”

    解桓噘起嘴嘟囔,“上学一点意思都没有……”

    可惜跟守孝茹素一样,开蒙书是大事,汤婵同样爱莫能助。

    她摸了摸解桓的脑瓜,“可能你刚刚上学,不太适应,也许后面就好了。”

    解桓欲哭无泪,脚步沉重地回去继续背书了。

    汤婵实在好奇,怎么一天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甚至有些后悔她早上没在书房多留一会儿。

    她转头问起解瑨:“你今儿带桓哥儿的时候都说了什么?我瞧小公鸡直接蔫儿成小萝卜了。”

    解瑨微怔,“只是正常三字经而已。”

    他给汤婵简单讲了讲课程的内容,总结下来就是“诵、讲解、背诵”这三步教学法。

    “……就这么硬灌吗?”汤婵有些惊讶,不说三岁小孩坐不坐得住,这么大点儿的孩子,一次学这么多字,哪有可能记得住?

    “当年兄长带我开蒙,就是如此。”解瑨眉头微皱,理所当然道,“兄长自己也是这样开蒙的,他书时,基本看过一次便能背下,我不如兄长,需要多两次方可。”

    汤婵:……行吧,不是很懂你们天才玩家的世界呢。

    再看到因为上学而蔫头耷脑的解桓,汤婵眼里都不自觉带上了两分怜爱。

    不过有两个姐姐带着,汤婵也不太担忧,依旧放心地让三姐弟在孩子爹那儿接受知识洪水的冲刷。

    守孝在家,没有交际和娱乐,汤婵有了大把空闲。她每日写写字,练练琴,天暖了也经常出门运动运动,后来兴起,还到藏书阁里找书。

    她不看圣人言,除了常看的各种杂书之外,就只挑些史书来。解家藏书极多,甚至有不少神奇的野史,汤婵大开眼界,只当故事来看,多了不少乐子。

    说起来她小时候沉迷百家讲坛,高中学了文科,还曾想过日后选择历史类的专业。但人总要面对现实,为了就业和薪资,高考时,她还是填报了更加热门的新闻传媒。不过她运气不错,搭上了新媒体这个快车道,赶上风口,加入的创业公司有了一些成绩,幸运达成了提前退休的愿望。

    本来打算退休后重拾一下儿时梦想——倒也不用重回校园,网络上各类质量极高的公开课和纪录片,上下五千年,想看什么搜索一下便是。

    只是那时候她肯定想不到,有一天要捧着大部头自己啃原文。

    汤婵翻过一页书,不过还真别说,其实进去了,也还挺有意思的……

    解瑨回来时恰好看到汤婵在看书,本来以为像往常一样,的是杂记话本一类的杂书,结果他目光轻触移开,随即又转了回去。

    果然没看错,“你在看正史?”

    “至于这样惊讶?”汤婵嗑着瓜子,“好嘛,原来在你心里,我这么不学无术。”

    解瑨:……

    他默默看了她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汤婵唇角一弯,将装着瓜子的小碟子往他那儿推了推。“这本书留里的注解很有趣,是你父亲或者兄长写的吗?”

    解瑨瞧了一眼,“是父亲的笔迹。”

    “可惜未能得见。”汤婵有些遗憾地合上了书,“话说外头是发生什么事了么?”

    她学了一下解瑨眉头紧锁的样子,“你刚刚进来怎么这副表情?”

    解瑨看她搞怪,哭笑不得,心中愁云还未聚集就散了个干净。

    “……是桓哥儿。”解瑨叹了口气,他稍顿了一下,低声说道,“我瞧着,他的天资怕是不那么出色。”

    这回汤婵眉头真皱起来了,“这是什么话,人家分明挺机灵一个孩子,怎么就不出色了?”

    解瑨摇了摇头,“我带着三个孩子书也有几日了,如今看下来,感觉竟是徽音学新东西学得最快。”

    “徽音年纪最长,有什么奇怪的?哪怕就是徽音最聪明,不也挺好的么,反正都是你的孩子啊。”汤婵莫名其妙,“再说桓哥儿才三岁,你急个什么?”

    解瑨皱眉,俨然一个鸡娃老父亲:“俗话说‘三岁看老’……”

    汤婵截了他的话反驳,“那还有个词叫‘大器晚成’呢。”

    其实要她来说,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但她是继母,这话不好多说,劝多了可能不讨好。

    解瑨再次轻叹口气,“希望如此罢。”

    汤婵以为她说通了解瑨,没成想过了没几天,在书房外头侍候姐弟三个上课的小丫鬟突然跑到汤婵这儿。

    “夫人!”她慌慌张张,竟是来搬救兵的,“您快去书房瞧瞧罢!小少爷书没背下来,还在堂上打了瞌睡,二爷很生气,要打手心惩戒小少爷呢!”

    汤婵一怔。

    *

    书房。

    解瑨失望地看着解桓,解桓梗着脖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就是记不住……”

    姜妈妈在一旁低声求情道:“二爷容禀,小少爷做功课绝对不曾偷懒,近来也是因着背书才睡得晚,许是休息不足,才在堂上失态,绝不是因为懈怠……少爷年纪还小,经不得重罚,还请您手下留情啊!”

    徽音和佳音也在一旁作证,解瑨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见父亲没有更改心意的意思,徽音急得眼圈儿都要红了。

    解桓满腹委屈,哭着哭着,甚至想起了往日里对他最好的太夫人。

    “祖母在哪里?”他大声哭道,“我要祖母!”

    解瑨瞬间无言。

    正在气氛僵持之时,汤婵来了。

    “隔老远就听见哭声,这是怎么了?”

    汤婵低头看了一眼解桓,只见他鼻头通红,眼睛也肿,嗓子更是快哭哑了,小脸上全是不明液体。

    要不是场合不对,这模样简直是又可怜又好笑。汤婵蹲了下来,“哎呦,可怜见的,怎么哭成这样?”

    “母亲!”

    解桓委屈得不得了,他忍不住想扑到汤婵怀里,汤婵赶紧把他按住,“等会儿!鼻涕!”

    “……”解桓更委屈了,“母亲!!!”

    “嗯嗯,我在呢。”

    汤婵轻轻摸摸他的脑袋,让人打了温水,拿起帕子给解桓擦脸。

    解桓像是找到了靠山,哭声小了不少,但抽噎声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汤婵心里也软了一点,等给解桓收拾干净之后,她才对众人道,“行了,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都先回去罢,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她的面子,解瑨是要给的,他没说话,便是默认了,姜妈妈赶紧趁机把几个孩子带了下去。

    等人都走了,汤婵这才转向解瑨。

    “别站着了,坐呀。”汤婵坐到罗汉床上,给自己倒了杯茶,闲聊般笑道:“我之前有听过一些街坊传闻,说有些父母指导孩子功课,简直是水深火热,有把自己气哭的,有拍书案太用力,把手掌拍骨折的,甚至还有气得卒中发作的。”

    她打趣道:“解大人可要保重身体啊。”

    解瑨无奈。

    他坐到汤婵对面,伸手按了按鼻梁,叹了口气,“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本来天资就不算顶尖,若是连努力也做不到,万一我哪天出了什么意外,他要怎么撑起门楣,照顾家里的女眷?”

    “你这话有够不吉利的,”汤婵拄着下巴开玩笑道,“没事,这不是还有我呢么,我总不会卷了你的家当改嫁就是了。”

    解瑨噎住,再次无奈地看了她一眼。

    汤婵笑了笑,“若是他调皮捣蛋,那你该怎么罚就怎么罚,我绝不阻拦,但他只是完不成过多的课业——解大人,不是我说,他才三岁啊,不是十三岁!”

    她给解瑨倒了杯茶,“教书育人如植树,拔苗助长可不好。解大人,不要心急。”

    解瑨接过茶盏,没有喝,也没说话,但汤婵知道,他应该至少听进去了一些。

    “好了好了,回去吧,到用膳的时候了。”

    汤婵不再多说,起身拉着解瑨往回走。解瑨放下茶盏,随着她的力道起身,回到了南院正房。

    汤婵张罗着传膳,又让人去给三姐弟送去吃食,特别是解桓,这孩子气性不小,可不能赌气不吃饭。

    饭菜很快摆好,两人上桌,汤婵夹起一根绿叶青菜,动作突然一顿。

    解瑨注意到她的停顿,“怎么了?”

    “话说,桓哥儿背不下来书,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汤婵看着一桌菜,若有所思,“家中守孝茹素,咱们大人没事,孩子可能受不了啊。”

    不吃肉就没有脂肪跟蛋白质,孩子正在长身体,营养哪里跟得上?

    解瑨也是一愣,汤婵转头看向他,“我本来是想找个会做仿荤菜的厨子,只要长得像,至少能把最小的那个糊弄过去,但现在看怕是还不够——你说,若是给姐弟三个每天加上些鸡蛋牛奶,一旬再补两三次肉食……孩子祖母在天之灵会怪罪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5-1316:44:22~2024-05-1523:58: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仕仕5瓶;该去书了、十二、歆婵、yangtt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