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 第201章江上
    实话实说,韩庆之一点儿都不赞同朱一冯的选择。
    在他眼里,大明朝这条破船,早就烂得四处漏水。换神仙来做宰相,也改变不了其覆亡的命运。
    并且崇祯皇帝还既多疑又没担当,在位总计十七年,宰相却换了五十多个。像朱一冯这种想做点正事儿,心眼又不够坏,根基还不够扎实的实干派,早晚落到跟杨嗣昌同样的下场。(注:杨嗣昌,崇祯的宰相,曾经打得李自成只剩下十八骑逃命。后因失去崇祯信任,自杀。)
    然而,韩庆之最终,还是胳膊没拧过大腿。无可奈何地答应了朱一冯的要求,与朱大典两人一道,北上南京为此人铺路。。
    原因除了他欠了朱一冯老大的人情,不还上就心里不安之外。还有,当他换了角度去看,此事忽然变得十分有意思。
    朱一冯是谋的是魏忠贤倒台之后的大明首辅之位,而不是现在!
    即便再不懂政治的人也知道,魏忠贤之所以权倾朝野,是因为其背后站着大明皇帝朱由校。
    只要朱由校不去世,魏忠贤就不可能倒台。身为大明巡抚,没等皇帝去世,就开始谋划给下一任皇帝做首辅,其对皇帝的忠心,着实有点儿可疑!
    偏偏这么干的人,还不止朱一冯一个。按照朱大典的说法,目前温体仁、周延儒、来道登,都在积极活动。而东林党这边,则推出了钱谦益和孙承宗积极备选。
    这些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文官们,并不在乎换一个皇帝来效忠。他们并不像各自口头宣称的那样,对皇帝忠贞不二。很多时候,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才华有没有施展空间,自己心中的抱负能不能实现,而不是龙椅上坐的那个人。
    像朱一冯、朱大典、孙承宗这样的君子,心中好歹还装着国家民族。像钱谦益,侯洵等鼠辈,干脆有奶就是娘。
    既然如此,韩庆之接下来的前进道路,就又需要做出调整了。
    他原本计划,是以定海屯为基地,积蓄力量,发展工业,待时机成熟,就与大明朝做一个干净利落地切割。然后挥师北上,碾碎一切反动派,将大明朝廷和野猪皮一道埋葬。
    而不久之前,当他发现连朱一冯这等封疆大吏,对皇家的忠心都有待商量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另外一条,可能会流血较少,并且见效较快的捷径。
    用《大屠龙术》中的话说,就是先团结大多数可以团结的人,完成民族的独立。然后,再追求民族的解放。
    像朱一冯、朱大典这种有一定能力,文学素养极高,还具备一定威望的旧官吏,只要他们将来肯与自己合作,共同抵御外辱,确保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不被野蛮掠夺者打断,就可以先将他们视为团结对象,然后在与外敌的斗争中,同化他们,改造他们。
    当然,这些全都是后话。眼前最现实的是,朱一冯这人能罩得住定海卫。他在官场上进步,对韩某人的事业,有利无害。
    眼下,朱一冯已经完全将韩庆之当做了自己的弟子门生。
    只要他在福建巡抚的位置上一天,韩庆之就可以确定,定海卫正在发展的事业,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
    如此,韩庆之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在发展工业,训练新式军队和培养人才上,而不急于跟四下里汹涌而来的敌人拼命。
    若是朱一冯在巡抚任满之后,可以进入大明内阁为首辅或者次辅。韩庆之就等于在朝中也有了靠山。他在福建这边,做得事情再出格,只要没有竖起反旗,文武百官通常也不会主动找他麻烦。
    “慕云,老夫知道你信奉功名但在马上取,看不惯这拉帮结伙,谋取富贵的勾当。”见韩庆之眼睛盯着江面,半晌都不说话,朱大典还以为他仍旧没将心结解开,不愿意出全力帮助朱一冯去奔走,想了想,低声劝说,“老夫和巡抚两个,像你这么大年龄之时,何尝不如此?但是,在大明,你想做成事,就必须先走到那个位置上。否则,你的话即便再有见地,也不如别人一个屁!”
    “这……”没想到朱大典身为布政司参政,居然能说出如此粗俗的话来,韩庆之愣了愣,哑然失笑,“延公您这个比方好生贴切!”
    “五谷杂粮所升的浊气而已,谁人这辈子没排出过几团?”朱大典笑了笑,轻轻摇头,“老夫会放,钱牧斋会放,天下文武百官都会放。只是你位置低时,放屁别人都嫌臭。位置高了,放屁也有人替你剖析出其中道理来!”
    “我明白,多谢延公开解!”韩庆之叹了口气,低声回应。
    他当然不敢告诉对方,刚才自己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心里想着,将来如何将对方和朱一冯两个收到自己帐下,发挥余热。所以,只能装作被点拨开了窍。
    “澹叟是个做事之人。他就任巡抚这一年来,做的事情,你也都看到了。”朱大典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继续笑着补充,“他如果入了阁,即便做得再差,老夫相信,也比周延儒这种首鼠两端之辈和温体仁这种马屁精强。更好过只会写文章的钱牧斋。而你,也有机会,去辽东一展身手,名超卫霍!”
    最后这句话,倒是跟韩庆之有些不谋而合了。因此,韩庆之拱了拱手,笑着接过话头,“不瞒您老,晚辈的确有志,去辽东为无辜被杀的大明百姓讨个公道回来。晚辈也曾经多次跟俞游击,郑游击他们说过,大明之患,不在东南,而在辽东。只是晚辈人微言轻,手中兵马也太单薄。这种样子,即便去了辽东,恐怕也难有什么作为!”